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MR增强扫描测量肿瘤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大肝癌TACE的疗效评价
1
作者 王化 邹强 +1 位作者 刘佩芳 叶兆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结合MR增强扫描,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治疗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b=500,0 s/mm^2)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大肝癌患者32例,比较TACE前... 目的:结合MR增强扫描,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治疗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b=500,0 s/mm^2)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大肝癌患者32例,比较TACE前后各病灶ADC值,并比较TACE治疗后肿瘤强化区和无强化区及与TACE前ADC值的差异。结果:TACE后整个病灶的ADC值[(1.39±0.18)×10^(-3)mm^2/s]较TACE前[(1.23±0.19)×10^(-3)mm^2/s升高(P=0.016)。TACE后肿瘤无强化区的ADC值(1.80±0.32)×10^(-3)mm^2/s]明显高于肿瘤强化区的ADC值(1.15±0.30)×10^(-3)nm^2/s](P<0.001),肿瘤强化区的ADC值明显低于TACE前的ADC值(P=0.048),肿瘤无强化区的ADC值明显高于TACE前的ADC值(P<0.001)。结论:ADC值有助于判断肿瘤活性,分别测量肿瘤强化区和无强化区的ADC值能更准确地评估大肝癌对TACE的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手术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赵金坤 叶兆祥 +2 位作者 白人驹 高春涛 潘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并为手术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0.3±16.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并为手术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0.3±16.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肿瘤的CT表现,并与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结果:CT平扫:20例肿物均表现为较大的胰腺肿块,其中13例明显突出于胰腺轮廓外;肿块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缘较清楚;13例为囊实性,3例为囊性,4例为实性;其中9例肿物内可见钙化。14例肿块位于胰头,其中4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明显扩张,均未见胆管扩张。1例伴肝转移。CT增强:3例囊性肿物的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17例实性及囊实性肿物的实性部分平扫为等密度或较低密度,增强后均有强化,动脉期强化程度均较低,平均CT值(51.45±10.63)HU,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提高,平均CT值分别约(82.05±22.04)HU和(81.83±19.86)HU,并与动脉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_1=-7.34,P=0.000和t_2=-7.36,P=0.000),但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CT值无差别(t_3=-0.15,P=0.880)。所有20例肿瘤均已行手术切除,其中包括肝转移灶。结论: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特点,CT检查多能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做出正确诊断,鉴于肿瘤多为低度恶性或良性,一般均可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X线 体层摄影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化 邹强 刘佩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I)在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DWI及DCEI检查的HCC患者20例(39个病灶),比较TACE前后各病灶大小、ADC值、动脉期... 目的探讨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I)在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DWI及DCEI检查的HCC患者20例(39个病灶),比较TACE前后各病灶大小、ADC值、动脉期和门脉期相对强化率(rER)的差异,分析TACE后ADC值下降/升高与动脉期或门脉期rER升高/下降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TACE后病灶的直径[(6.61±3.22)cm]较TACE前[(6.26±3.17)cm]增大(P〈0.001),ADC值[(1.27±0.29)×10-3mm2/s]较TACE前[(1.17±0.30)×10-3mm2/s]升高(P=0.003)。动脉期rER(0.69±0.38)与TACE前(0.7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5),门脉期rER(1.21±0.36)与TACE前(1.27±0.3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1)。TACE后病灶ADC值的下降/升高与动脉期rER的升高/下降不一致(P=0.001),与门脉期rER的升高/下降保持一致(P=0.118)。TACE后门脉期rER升高病灶的ADC值[(1.29±0.28)×10-3mm2/s]与TACE前[(1.24±0.21)×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TACE后门脉期rER下降病灶的ADC值[(1.26±0.30)×10-3mm2/s]较TACE前[(1.12±0.34)×10-3mm2/s]升高(P=0.004)。结论 HCC病灶的ADC值与其门脉期血流灌注存在一定的关系,可用于评价TACE治疗HC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Gd-EOB-DTPA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化 刘佩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5-1419,共5页
Gd-EOB-DTPA是一种新型对比剂,同时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的特性,可用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窗内进行肝脏血管成像、胆管成像、检出与定性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评价肝功能,实现"一站式"检查。本文对该对比... Gd-EOB-DTPA是一种新型对比剂,同时具有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的特性,可用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窗内进行肝脏血管成像、胆管成像、检出与定性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评价肝功能,实现"一站式"检查。本文对该对比剂的基本特性、扫描参数、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EOB-DTPA 肝脏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义涛 肖建宇 +1 位作者 叶兆祥 冯小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表现。结果:周围型27例,中央型3例;肿瘤直径3.0~9.2 cm,平均5.7 cm;右肺上叶10例、中叶1例、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SC)的CT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表现。结果:周围型27例,中央型3例;肿瘤直径3.0~9.2 cm,平均5.7 cm;右肺上叶10例、中叶1例、下叶8例,左肺上叶7例、下叶4例;肿瘤形态不规则13例,类圆形或卵圆形12例,浅或深分叶5例;边缘较光整者15例,毛糙者14例,1例因中央型肿块伴阻塞性肺不张致边界欠清。CT平扫密度均匀者9例,密度不均匀者21例,瘤内可见空洞者6例,伴钙化者4例;18例行CT增强扫描,中心呈不明显强化或不规则斑片状强化,周边呈厚薄不均环形强化。17例伴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2例侵犯胸膜或胸壁组织,其中5例伴有邻近骨质破坏,5例出现转移。结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