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v1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T细胞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润美 魏枫 +3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任秀宝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6-791,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T细胞中信号传导分子Vav1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稳定表达IDO的CHO细胞株,与纯化的外周血T细胞共孵育,检测IDO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情况,通过semi-quantitative RT-PCR检测T细胞中Vav1、IL-2 mRN...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T细胞中信号传导分子Vav1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稳定表达IDO的CHO细胞株,与纯化的外周血T细胞共孵育,检测IDO抑制T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情况,通过semi-quantitative RT-PCR检测T细胞中Vav1、IL-2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沉淀技术检测Vav1蛋白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IDO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T细胞中Vav1和IL-2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且,IDO还能使Vav1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研究证实在肿瘤局部产生于抗原呈递细胞或肿瘤细胞的IDO,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导蛋白Vav1的表达和磷酸化过程,使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主动免疫受损,有利于肿瘤发生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Vav1 IL-2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L在CD4^+CIK诱导Fas抵抗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于津浦 蒋华蔚 +4 位作者 曹水 李慧 安秀梅 付晓达 任秀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CD40/CD40L交联在诱导Fas抵抗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体外大规模扩增自体CIKs细胞,利用磁珠分选系统纯化其中CD4+T细胞亚群(CD4+CIK)。用抗Fas激活性抗体CH11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凋亡,比较有无CD4+CI... 目的:探讨CD40/CD40L交联在诱导Fas抵抗乳腺癌细胞凋亡中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体外大规模扩增自体CIKs细胞,利用磁珠分选系统纯化其中CD4+T细胞亚群(CD4+CIK)。用抗Fas激活性抗体CH11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细胞凋亡,比较有无CD4+CIK培养上清预处理对MDA-MB-23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MDA-MB-231细胞与CD4+CIK在不同效靶比下共孵育6小时和24小时,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膜Fas表达,定量RT-PCR法检测胞浆内Bax、Bcl-2、FADD和c-FLIP的mRNA含量。在共培养系统中加入抗FasL、抗CD40L和抗IFN-γ中和抗体,分别比较MDA-MB-231细胞凋亡率、膜Fas表达和四种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MDA-MB-231细胞对CH11诱导的凋亡有抵抗,但经过CD4+CIK培养上清预处理后,敏感性显著提高。MDA-MB-231细胞与CD4+CIK共孵育24小时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并与膜Fas表达量呈正相关(r=0.618,P<0.01)。在共培养体系中添加抗FasL和抗CD40L中和抗体可完全清除增加的细胞凋亡,而抗IFN-γ中和抗体只能部分清除,凋亡率分别从(33.70±2.77)%降至(7.57±1.15)%、(7.80±0.26)%和(14.21±1.70)%。但MDA-MB-231细胞膜Fas表达可以等效地被抗CD40L和抗IFN-γ中和抗体封闭,分别从(25.90±2.45)%降至(6.93±1.56)%和(8.73±4.70)%。定量RT-PCR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与CD4+CIK共孵育6小时时胞浆中c-FLIP表达下降与凋亡率显著相关(r=0.898,P<0.05),而抗CD40L中和抗体可诱导c-FLIP表达升高。结论:CD40/CD40L交联和IFN-γ刺激均参与了CD4+CIK诱导的MDA-MB-231细胞凋亡,但其Fas抵抗性的逆转主要是通过CD40/CD40L交联抑制c-FLIP的mRNA合成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CD4+CIK 凋亡 FAS CD40L IFN-γ C-FL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表达谱筛选肝细胞癌中炎性微环境形成相关新基因的研究
3
作者 于津浦 Tine Casneuf +3 位作者 刘芃芃 Hans Winkler 任秀宝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04-1309,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肝细胞癌(H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神经降压素(NTS)表达与HCC中炎性微环境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0例原发性HCC癌与癌旁组织,提取RNA进行Affv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同时整合GEO数据库中同...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肝细胞癌(H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神经降压素(NTS)表达与HCC中炎性微环境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10例原发性HCC癌与癌旁组织,提取RNA进行Affv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同时整合GEO数据库中同芯片平台的亚洲人原发性HCC的mRNA表达谱数据30例,利用R2.9.0软件获得差异基因列表,应用Metacore2.5,Pathway studio6.0和Ingenuity1.0软件进行信号通路分析。最后,结合HE染色比较不同NTS表达水平的HCC标本中炎症反应强度。结果:所有RNA样品无降解,各芯片数据的信号强度分布均一。SMA聚类和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40例HCC标本中存在一组独特亚群,呈现神经降压素(NTS)高表达,并伴有胞外间质重构、细胞粘附、白细胞移动、血管新生等生物学过程显著增强。HE染色证实NTS高表达标本中炎细胞浸润、纤维增生和血管生成明显高于NTS低表达的标本。结论:NTS高表达可能促进HCC中炎性环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神经降压素 炎性微环境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