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及化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卢晓婷 刘俊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6-658,660,共4页
Treg(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抑制免疫反应,在机体免疫稳态维持、肿瘤免疫以及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其抑制作用的表面分子标记有Foxp3、CD127、GITR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实体肿... Treg(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抑制免疫反应,在机体免疫稳态维持、肿瘤免疫以及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其抑制作用的表面分子标记有Foxp3、CD127、GITR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Treg数目增多。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以及肝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局部微环境中,Treg比例增高,且数目与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和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Treg数目呈肿瘤发展阶段相关性增长。但是,Treg增高的机制尚不清楚。去除Treg或封闭其抑制功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对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Treg数目可产生一定影响。化疗药物可能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生成,促进Treg凋亡,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肿瘤的作用。据报道环磷酰胺、多西紫杉醇和氟达拉滨等化疗药物均可使肿瘤明显退化,患者生存期延长。但也有报道证明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外周血中Treg数目增多。化疗究竟对Treg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Treg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如何清除或逆转Treg的抑制作用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g(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CD127 肿痛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杨德宏 刘红 赵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01-504,共4页
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2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509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er-2、ER、PR蛋白表达并分为两组,一组为三阴型(Triple-Negative)即Her-2(-),E... 目的:分析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2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509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er-2、ER、PR蛋白表达并分为两组,一组为三阴型(Triple-Negative)即Her-2(-),ER(-),PR(-),另一组为非三阴型乳腺癌。比较三阴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乳腺癌的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21.4%(109/509)的病例为三阴型乳腺癌,其髓样癌、组织学Ⅲ级的比例以及复发转移率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P<0.05)。三阴型乳腺癌和非三阴型乳腺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9%和8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比非三阴型乳腺癌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临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 病理学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参与乳腺癌患者免疫耐受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魏丽娟 于津浦 +2 位作者 丛义滋 任秀宝 刘俊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87-990,995,共5页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乳腺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在相应组织内的分布,探讨IDO在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引流淋巴结...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在乳腺癌组织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调节性T细胞在相应组织内的分布,探讨IDO在乳腺癌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引流淋巴结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用RT-PCR法检测IDO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和Foxp3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19.59±7.65)%]高于原发乳腺癌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13.16±7.82)%](P<0.05),乳腺癌组织中IDO mRNA表达水平及IDO表达阳性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IDO表达阳性指数(3.24±1.30)%]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IDO阳性细胞指数(2.70±1.53)%](P均<0.05)。乳腺癌组织中IDO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引流淋巴结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6.13±2.31)%]高于乳腺原发癌[(3.50±1.04)%],乳腺癌组织中Foxp3阳性细胞指数高于乳腺良性病变[(0.71±0.42)%]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0.55±0.34)%](P均<0.05)。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IDO的表达水平与Treg细胞的分布间均正性相关(r2=0.449,r2=0.454,P均<0.05)。结论:IDO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增高,并伴随乳腺癌和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比例升高,提示IDO表达增高有可能通过募集Treg细胞参与肿瘤和引流淋巴结内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免疫耐受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目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卢晓婷 刘俊田 +2 位作者 任秀宝 李慧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外周血中Treg(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集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第10天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以及CD3+、CD4+、CD8+T细胞占T淋巴细...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外周血中Treg(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集5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前1天及化疗后第10天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以及CD3+、CD4+、CD8+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ELL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4、IL-10、TGF-β1和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4.75±1.60)%较化疗前(5.59±1.81)%减少(P<0.05),且与淋巴结有无转移、转移数量以及绝经状态无关(P>0.05)。化疗前后CD3+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64.690±7.469)%,(64.357±9.356)%(P>0.05)。化疗前后CD4+T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38.048±10.671)%,(36.536±9.664)%(P>0.05)。化疗后CD8+T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28.129±10.900)%较化疗前(24.876±6.631)%升高(P<0.05)。化疗后CD4+/CD8+(1.506±0.691)较化疗前(1.680±0.704)降低(P<0.05)。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4、IL-10、TGF-β1浓度较化疗前降低,而IFN-γ浓度增高(P均<0.05)。化疗前后Treg细胞比例变化与细胞因子IL-4、IL-10、TGF-β1和IFN-γ浓度变化无关(P>0.05)。结论:化疗可使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D4+CD^+25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P-gp LRP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红 赵晓亮 郎荣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5-387,396,共4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在双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89~2000年收治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5例,同时随机选取单侧乳腺癌病例41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P-gp与LRP在双侧乳腺...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在双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89~2000年收治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5例,同时随机选取单侧乳腺癌病例41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P-gp与LRP在双侧乳腺癌第一癌、第二癌及单侧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1)双侧乳腺癌第一癌、第二癌及单侧乳腺癌中P-gp表达率分别为66.7%、46.7%、26.8%。显示双乳癌第一癌比单侧乳腺癌P-gp表达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双乳癌第一癌、第二癌及单乳癌中LRP表达率分别77.8%、75.6%、52.3%,显示双侧乳腺癌第一癌及第二癌比单侧乳腺癌LRP表达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P-gp、LRP表达与双乳癌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LRP与双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3)双侧乳腺癌第二癌P-gp的表达情况与复发转移情况有关,P-gp、LRP的不同表达状态与双乳癌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p、LRP可能与双侧乳腺癌发病有关,它们有可能成为遴选双侧乳腺癌高危患者的蛋白检测指标和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 P-糖蛋白 肺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间质肉瘤6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丛义滋 刘俊田 贾志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间质肉瘤(Stromal sarcoma of the breast,SS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54年5月~2007年9月收治的6例SS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1例绝... 目的:探讨乳腺间质肉瘤(Stromal sarcoma of the breast,SSB)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54年5月~2007年9月收治的6例SS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1例绝经。发病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8岁。患者均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3例位于乳腺外上象限,肿物中位最大直径6cm(3~15cm),3例有肿块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病史,1例伴间断性疼痛。按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制定的临床及病理分期(第六版)标准:ⅡA期1例,ⅡB期2例,ⅢB期2例,1例无法评估。4例患者首次治疗采用乳腺肿物局部切除术,复发后采用全乳切除或改良根治术,侵犯胸大肌者则行根治术。最终2例行全乳切除术,2例行乳腺根治术,2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乳腺间质肉瘤,其中1例伴灶性骨化,1例伴粘液变性。4例患者首次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3例患者行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未行放疗。术后中位随访36.5个月(8~204个月)间,4例行肿物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均复发,其中3例患者2次以上复发,首次复发中位时间为2.5个月(1~4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7个月出现双肺转移,未治疗,余5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乳腺间质肉瘤术前诊断困难,肿物局部切除术后易复发,保证切缘阴性的局部扩大切除术或全乳切除术是治疗乳腺间质肉瘤的合适手段,腋淋巴结清扫是不必要的。术后辅助化疗、放疗的疗效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间质肉瘤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张军 张喜凤 +3 位作者 仇丽 顾林 赵路军 李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8-511,共4页
目的:研究FATS在乳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水平,探讨FAT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检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56例乳腺癌患者FATS基因表达水平,并且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FATS在乳腺癌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mRNA水平,探讨FATS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检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56例乳腺癌患者FATS基因表达水平,并且研究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FATS表达量明显低于其配对的癌旁正常腺体组织(P=0.003)。 FATS基因低表达与高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FATS基因低表达的患者无病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3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FATS基因的表达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OR=0.549;95%CI:0.308~0.977;P=0.041) 结论:FATS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FATS表达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记物,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FATS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