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0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26例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分析(附1996~2004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随机抽样报告) 被引量:46
1
作者 刘巍 郝希山 +12 位作者 陈勇 李海欣 王士杰 王培忠 范倩 晋颖 关丽云 宋丽楠 平育敏 孟宪利 王瑞 刘俊锋 王小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01-60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及规律,探究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996年1月~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例1526例,建立患者临床资料Access数据库。选取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及规律,探究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996年1月~200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胸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病例1526例,建立患者临床资料Access数据库。选取年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周围器官受侵和标本残端8个临床特征因素,对每一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包括胸腔和腹腔;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和胸腔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呈上下双向;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食管旁淋巴结、贲门旁淋巴结和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和转移度均显著高于胸上段和胸中段食管癌(P<0.0125)。贲门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程度显著高于胸段食管癌。贲门癌组贲门旁和胃左动脉淋巴结的转移率和转移度显著高于食管癌组(P<0.05);贲门癌胸腔食管旁淋巴结也易发生转移,转移程度与胸段食管癌相似。食管旁淋巴结的转移率和转移度在贲门癌和胸段食管癌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长度、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标本残端情况对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及胸腔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呈上下双向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胸腔、腹腔淋巴结转移,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腹腔,食管旁淋巴结也易出现转移。胸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应引起重视,胃左动脉淋巴结同样是清扫中最需要关注的,贲门癌食管旁淋巴结的清扫不容忽视。随着肿瘤长度、浸润深度的增加以及脉管瘤栓和残端癌细胞的出现,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淋巴结转移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尿碘检测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磊 李亦工 +3 位作者 郑向前 魏松锋 刘嘉玉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与尿碘含量关系,初步探讨患者个体化碘摄入的依据。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天津地区甲状腺肿瘤疾病患者542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2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与尿碘含量关系,初步探讨患者个体化碘摄入的依据。方法: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天津地区甲状腺肿瘤疾病患者542例,其中甲状腺癌患者2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302例,所有患者采集空腹晨尿,测定尿中碘含量,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肌酐含量,用碱性苦味酸法。天津地区甲状腺正常人群400例同法检测尿碘用以对照。结果:甲状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尿碘中位数均处于碘过量状态(良性:519μg/L;恶性:524μg/L)。而无甲状腺疾病对照组,处于碘营养超足量状态。甲状肿瘤患者的经尿肌酐校正的每日尿排碘量(CCDUI)在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患者中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被膜侵犯组的CCDUI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无被膜侵犯组。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存在乳头状增生及不典型增生组的患者的CCDUI高于未存在乳头状增生及不典型增生组。存在典型胶质改变的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的CCDUI高于无典型胶质改变组。结论:本研究表明了本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碘摄入量可能存在偏高现象,建议适当调整,行科学个体化碘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碘 甲状腺癌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恶性肿瘤医保患者自付状况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雷 柳俊杰 +2 位作者 李军 张涛 李文利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2,共3页
通过对2005年与2012年恶性肿瘤城镇职工医保患者住院自付状况和自付费用构成进行对比,分析医保患者自付比例及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进而为医保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采取合理措施控制自付比例的增长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医疗保险 医疗费用个人负担率 住院费用自付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肿瘤社区防治服务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33-634,共2页
关键词 肿瘤预防 社区卫生服务 天津 肿瘤社区防治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纪伟伟 孙蓓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12期83-84,共2页
为改善医疗环境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多层次的医院服务需求,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已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一条创新之路。志愿者作为促进现代医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良好媒介与助推器,切实将"全心全... 为改善医疗环境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多层次的医院服务需求,建立医院志愿者服务体系,开展志愿服务已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一条创新之路。志愿者作为促进现代医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良好媒介与助推器,切实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实处,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医院 志愿者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液体发酵及活性产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谭钤文 邹存超 +3 位作者 侯春英 刘冰 张明臣 王兆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5-392,共8页
该文通过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学术数据库对茯苓进行检索并分类归纳,介绍了茯苓发酵活性物质的制备和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不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茯苓多糖和三萜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结果表明,茯苓是... 该文通过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学术数据库对茯苓进行检索并分类归纳,介绍了茯苓发酵活性物质的制备和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不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茯苓多糖和三萜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结果表明,茯苓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肿瘤活性和潜力的天然药物,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迁移、侵袭、转移等方面,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茯苓发酵工艺的稳定性以及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和毒性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改进或创新。未来可以使用更多种类和来源的肿瘤细胞或动物模型来评价茯苓发酵产物的抗肿瘤活性,使用更深入和全面的技术来探讨茯苓发酵产物对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机制,使用更充分和系统的方法来评价茯苓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和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发酵 抗肿瘤 多糖 三萜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虹模型的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7
作者 强万敏 魏婷婷 +7 位作者 李苗苗 武佩佩 吴雪 王盈 李霞 王晴 王燕 任海玲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6,85,共5页
目的 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乳腺癌全病程管理发展提供理论和临床参考。方法 借助彩虹模型,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再通过德尔菲法和... 目的 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乳腺癌全病程管理发展提供理论和临床参考。方法 借助彩虹模型,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再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程度分别为0.863和0.861,第2轮专家函询中各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753、0.616和0.725(P<0.01)。构建的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5项和三级指标63项。结论 基于彩虹模型构建的乳腺癌整合型全程康复管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可为乳腺癌全程管理服务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康复管理 服务模式 彩虹模型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8
作者 纪伟伟 沈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76,共4页
实习教育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案例,分析并归纳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经验。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服务场景创新、高效资源整合、职业发展聚焦”四... 实习教育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以天津市某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案例,分析并归纳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经验。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服务场景创新、高效资源整合、职业发展聚焦”四维路径,基于以价值观为引领的“专业能力培育—临床实务操作—督导评估反馈”的三阶段实习流程,构建医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体系,提升专业人才培育效能,为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医疗机构 实习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2
9
作者 冯香梅 王国庆 +3 位作者 陈瑛 王蓉 谷雅君 刘运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肺癌组132例、肺良性疾病组48例和正常对照组92例的血清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NSE、CE... 目的:探讨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肺癌组132例、肺良性疾病组48例和正常对照组92例的血清SCC、NSE、CEA、CYFRA21-1四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NSE、CEA、CYFRA21-1在肺癌组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SCC肺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CEA和CYFRA21-1肺良性疾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EA在肺腺癌中的水平较高,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较高,而SCC、CYFRA21-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较高。单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敏感性:NSE>CEA>CYFRA21-1>SCC;在腺癌中CEA敏感性最高(58.8%),鳞癌中CYFRA21-1敏感性最高(71.4%),小细胞肺癌中NSE敏感性最高(50.0%)。NSE、CEA、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8±0.034、0.957±0.026、0.964±0.023,显示诊断准确性较高。SCC曲线下面积虽然大于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试验的敏感性,在肺癌诊断中NSE、CEA、CYFRA21-1组合敏感性最高(75.6%),特异性也较好(90.7%);腺癌诊断中SCC、NSE、CEA组合敏感性最高(73.5%),鳞癌诊断中NSE、CEA、CYFRA21-1组合敏感性最高(75.8%),小细胞肺癌中SCC、NSE、CYFRA21-1组合敏感性最高(75.0%)。结论:SCC、NSE、CEA、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均有一定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特点,选择合适的组合有利于对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区甲状腺癌流行状况调查 被引量:56
10
作者 钱碧云 陈可欣 +4 位作者 何敏 董淑芬 韩宏伟 雷蕾 王继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描述天津市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状况、流行趋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981年1月~2001年12月市区全部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据,描述发病情况并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病例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研究各年份的发病变化状... 目的:描述天津市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状况、流行趋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981年1月~2001年12月市区全部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据,描述发病情况并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病例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研究各年份的发病变化状况。结果:天津市区甲状腺癌21年新发病例共1318例,病理类型构成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女性为49岁,女性明显早于男性。甲状腺癌男性平均发病率为0.938/10万,女性为2.615/10万,女性高于男性。21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的发病增长幅度高于男性。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提示今后需加强病因学研究和肿瘤相关健康教育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疾病统计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慧 张澎 +2 位作者 任秀宝 刘虹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cir culatingendothelialprecursors ,CEPs) ,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 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 5 7肿瘤患者及 15例正常人外周... 目的 :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cir culatingendothelialprecursors ,CEPs) ,并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 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 5 7肿瘤患者及 15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ECs和CEPs ,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患者外周血CECs及CEPs分别为 (0 .378± 0 .0 4 7) %和 (0 .0 5 9± 0 .0 13) % ,血清VEGF ,bFGF分别为 (2 95 .5 8± 5 9.5 6 )ng/L和 (2 8.73± 7.4 0 )ng/L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的数量与血清VEGF ,bFGF水平相关。结论 :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及其前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高于正常人 ;VEGF和bFGF可能参与了血管内皮干 /祖细胞的动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循环血管内皮前体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在肿瘤患者的临床Ⅲ期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鹏 李丽庆 +3 位作者 李淑芬 王华庆 谢广茹 赵文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紫杉醇脂质体 紫杉醇 药物载体 治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琦 鲍润贤 +3 位作者 叶兆祥 刘佩芳 肖渤瀚 汪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分析43例软组织肿瘤,其中恶性25例,良性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扩散加权成像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s/mm2。选取肿瘤实体部分最大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分析43例软组织肿瘤,其中恶性25例,良性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扩散加权成像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s/mm2。选取肿瘤实体部分最大感兴趣区,尽量避开坏死、出血、瘢痕及钙化等不均质成分。分析各病灶的扩散加权图像特点,比较良、恶性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DWI检查,分析ADC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恶性肿瘤的ADC值(0.96±0.31×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92±0.63×10-3)mm2/s和肌肉组织(1.69±0.47×10-3)mm2/s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与肌肉的ADC值无明显差异。ADC值为(1.38×10-3)mm2/s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DWI检查,其中2例化疗后ADC值升高,1例无ADC值的明显变化。结论:ADC值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ADC值对于化疗效果评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与组织学对照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4
作者 王喆 张云亭 郭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29-1431,1433,共4页
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关系密切。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减少生存预期,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成为近期肿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肿瘤细胞可以直接分泌癌促... 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关系密切。恶性肿瘤患者发生VTE,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而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减少生存预期,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成为近期肿瘤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肿瘤细胞可以直接分泌癌促凝物质,或通过激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这些蛋白质因子诱导凝血反应,增加发生VTE的风险。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VTE的风险较高。此外,多种原因所致静脉血液淤滞、抗肿瘤药物及孕激素类药物治疗也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大部分自发性VTE患者的隐匿性恶性肿瘤。进一步的检查手段能否增加患者生存受益,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肿瘤患者外科术前予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及戊聚糖预防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发生VTE的风险,且三类药物具有相似效果。此类患者术后继续行LMWH抗凝治疗亦可以减少VTE的发病率。低剂量抗凝治疗并未降低行中心静脉插管的肿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风险。对肿瘤内科患者行抗凝预防治疗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尚未明确。要制定预防血栓形成的最佳策略,仍有待于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肿瘤 发病机制 诊断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鹏 佘春华 +3 位作者 李鹏 朴颖哲 王晓光 李文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断抗原(CYFRA21-1)3种肿瘤标志物血清及脑脊液中含量在肺癌脑膜转移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选择最理想的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采用Roch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35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35例脑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脑膜转移患者根据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结果: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脑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实验室标准值确定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标准,CEA>5μg/L,NSE>15.2μg/L,CYFRA21-1>3.3μg/L。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满足正确诊断指数最大值的临界点为脑脊液检测阳性判定标准,CEA>4.7μg/L,NSE>14.6μg/L,CYFRA21-1>5.5μg/L,CEA,NSE和CYFRA21-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91.4%;51.4%,94.3%和82.9%,97.1%。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组合中,三项指标任意1项阳性的诊断敏感性100%,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100%。结论:脑脊液中3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尤其对于那些细胞学和核磁共振检查难以确诊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检测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肺癌 脑膜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学:进展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先火 赵秀娟 +2 位作者 邱立华 王华庆 王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1-707,共7页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指所有不通过DNA序列改变就能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决定细胞乃至个体表型)的、可遗传的(即可伴随细胞分裂传递下去)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miRNA、朊病毒等。表观遗传调控在干细胞...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指所有不通过DNA序列改变就能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决定细胞乃至个体表型)的、可遗传的(即可伴随细胞分裂传递下去)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miRNA、朊病毒等。表观遗传调控在干细胞自我更新、定向分化、器官发育等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肿瘤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染色质组装和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津浦 任秀宝 +2 位作者 刘虹 张澎 郝希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 :观察CIK细胞中CD4 + 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方法 :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 ,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细胞中的CD4 + T细胞亚群。采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中Th1/Th2的比例变化 ;LDH法和荧光染色法比较 4h和 2 0h其对raji细胞... 目的 :观察CIK细胞中CD4 + T细胞亚群抗肿瘤免疫活性。方法 :体外大规模扩增CIK细胞 ,利用磁珠分离系统富集纯化CIK细胞中的CD4 + T细胞亚群。采用胞内染色法分析其中Th1/Th2的比例变化 ;LDH法和荧光染色法比较 4h和 2 0h其对raji细胞的杀伤率和raji凋亡。 结果 :经磁珠分离法富集的CD4 + CIK细胞纯度高达 96 % ,其中Th1/Th2的分布较PBMC有显著的改变 :Th1亚群、Th0亚群明显升高 ,Th2亚群无显著变化。CD4 + CIK细胞虽然不能在 4h之内溶解raji细胞 ,但可在 2 0h时产生同CD4 -CIK细胞同样强大的杀伤活性 ,荧光染色可见其在 4h之内诱导raji出现早期凋亡的迹象。 结论 :本研究提示CD4 + CIK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可以调节宿主免疫细胞活性 ;同时CD4 + CIK细胞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实现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CD4^+T细胞亚群 抗肿瘤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6
18
作者 冯紫薇 黄端 +4 位作者 郝淳敏 李润田 孙兰英 高文彬 尹光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34-937,共4页
目的:对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6 430例出院病例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825例,感染率为1.46%,其中年龄≥60岁... 目的:对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6 430例出院病例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825例,感染率为1.46%,其中年龄≥60岁者占46.42%。胃部肿瘤科感染率最高,肝胆肿瘤科感染构成比最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相对较少。易感部位是腹部和消化道,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院内感染 临床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肿瘤的诊疗:基于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共识 被引量:43
19
作者 方文涛 傅剑华 +18 位作者 沈毅 魏煜程 谭黎杰 张鹏 韩泳涛 陈椿 张仁泉 李印 陈克能 陈和忠 刘永煜 崔有斌 王允 庞烈文 于振涛 周鑫明 柳阳春 陈刚 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14-417,共4页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不过,SEER数据库也显示,胸腺肿瘤在亚裔中的发病率(3.74/100万)要远高于白人(1.89/100万),且与中国的数据接近。这意味着,胸腺肿〈br〉 瘤在不同的种族和种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这两个登记系统均只记录了临床上已处于进展期的“恶性肿瘤”;许多尚处于早期的低级别病变被视作“良性肿瘤”,故未予登记。因此,胸腺肿瘤的确切发病率被大大低估了。随着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的筛查日益推广,更早期的胸腺肿瘤也有望被及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中国 EPIDEMIOLOGY 多中心 癌发病率 协作 诊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CD40L交联在CD4^+ T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维红 于津浦 +4 位作者 曹水 魏枫 安秀梅 任秀宝 郝希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CD40/CD40L交联在CIK细胞中CD4+T细胞(CD4+CIK)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扩增CIK细胞并纯化CD4+T细胞亚群,AnnexinV染色法观察CD4+CIK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半定量PCR、流式细胞法及ELISA法比较CD4+CIK激活前... 目的:探讨CD40/CD40L交联在CIK细胞中CD4+T细胞(CD4+CIK)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扩增CIK细胞并纯化CD4+T细胞亚群,AnnexinV染色法观察CD4+CIK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半定量PCR、流式细胞法及ELISA法比较CD4+CIK激活前后CD40L的表达变化;将转染质粒pIRES2-EGFP-sCD40L的CHO细胞(CHO-sCD40L)与乳腺癌细胞T47D共孵育,监测24小时后其表面分子Fas的表达变化及对Fas介导凋亡的敏感性。结果:CD4+CIK细胞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凋亡率随孵育时间和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加,且肿瘤细胞表面分子Fas水平升高,可从1.98%±0.23%升高到31.62%±7.07%;CD4+CIK细胞被激活后,CD40L表达水平均较激活前明显增加;成功转染的CHO-sCD40L细胞与T47D共培养后,T47D表面分子Fas可被诱导升高,加入CH-1124小时后可观察到明显T47D细胞的凋亡。结论:CD4+CIK可能通过CD40/CD40L交联提升肿瘤细胞表面功能性Fas表达来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 CD4+T细胞 凋亡 FAS/FASL CD40/CD40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