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晟 李春香 忻晓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0-422,共3页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晚期恶性卵巢肿瘤死亡率较高。目前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卵巢肿瘤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于部分囊实性及CA125无明显变化的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超声造影能清晰的显示组织及肿瘤内的血管...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晚期恶性卵巢肿瘤死亡率较高。目前超声检查已经成为卵巢肿瘤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于部分囊实性及CA125无明显变化的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超声造影能清晰的显示组织及肿瘤内的血管及微血管,动态观察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血流灌注状态,同时应用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将卵巢肿瘤超声造影的现状及其对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分区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晟 王海玲 +4 位作者 孙岭 忻晓洁 魏玺 徐勇 韩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评价术前超声分区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56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同时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进行分区,记录...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评价术前超声分区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56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同时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进行分区,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及在颈部Ⅰ、Ⅱ、Ⅲ、Ⅳ、Ⅴ、Ⅵ及Ⅻ区的分布,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为88%,392倒淋巴结阳性病例中289例患者为多分区转移,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以Ⅱ、Ⅲ、Ⅳ、Ⅵ区为主,Ⅴ、Ⅻ区转移性淋巴结分布较少。术前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80%,术前超声分区对Ⅲ、Ⅳ、Ⅵ及Ⅶ区的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术前超声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符合率较高。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为多分区分布,术前超声分区对Ⅲ、Ⅳ、Ⅵ及Ⅶ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做到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时应常规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术前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膈下肝肿瘤的安全性研究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晓琳 侯文静 +3 位作者 张倜 李慧凯 李强 崔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膈下肝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射频治疗79例共1 38个肝肿瘤,其中膈下肿瘤组76个,非膈下肿瘤组62个。比较两组并发症、完全消融、局部肿瘤复发发生率。结果:两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2.1%(70/76)、98.4%(...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对膈下肝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射频治疗79例共1 38个肝肿瘤,其中膈下肿瘤组76个,非膈下肿瘤组62个。比较两组并发症、完全消融、局部肿瘤复发发生率。结果:两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2.1%(70/76)、98.4%(61/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9,P=0.12)。随访局部肿瘤复发两组分别19.7%(15/76)、6.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P=0.02);无瘤生存期分别为膈下肿瘤组(21.0±1.4)个月、非膈下肿瘤组(24.7±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P=0.05)。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胸水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x^2=4.52,P=0.034),无射频治疗相关死亡,无针道转移发生,消融技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肿瘤位置影响消融效果,膈下肿瘤较肝中央处肿瘤易发生消融区域肿瘤复发,术中麻醉医生的协作有利于消融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肝肿瘤 安全性 疗效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炜浩 郭志 +8 位作者 王长利 王东浩 忻晓洁 肖建宇 邢文阁 刘方 司同国 于海鹏 李保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2-265,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是非肿瘤患者的6~7倍,并且是肿瘤患者第二常见的致死原因,同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肿瘤患者合并VT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肿...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是非肿瘤患者的6~7倍,并且是肿瘤患者第二常见的致死原因,同时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肿瘤患者合并VT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肿瘤科收治的胰腺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诊治经验及多学科讨论,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肿瘤患者合并VTE的重视,并注重多学科间的协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病理及其他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骆惊涛 魏玺 张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超声、病理及其他影像学特征,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深入认识。方法:回顾性复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对该2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病理及相关CT、MRI特征...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超声、病理及其他影像学特征,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深入认识。方法:回顾性复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对该2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病理及相关CT、MRI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超声表现为12例甲状腺双叶受累,8例单侧叶受累。主要特征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双叶或单侧一叶回声减低,粗糙不均,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团块,其中16例颈部伴有多发肿大淋巴结。5例表现肿物侵及气管,1例出现食管与气管同时受压。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后确诊依靠病理学。如临床发现颈部肿物短时间迅速增大,且超声表现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基础上的恶性征象,应考虑到淋巴瘤,及时做针吸或切取活检,以便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治疗后影像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侯文静 朱晓琳 张雪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00-1002,共3页
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及定期随访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由于残肝功能不足及肝源短缺,不能耐受手术切除及肝移植。目前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 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及定期随访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由于残肝功能不足及肝源短缺,不能耐受手术切除及肝移植。目前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为代表的微创伤介入治疗逐渐在肝癌治疗中占据重要角色。RFA利用热效应原理局部毁损瘤灶,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是当今乃至今后小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RFA治疗后肿瘤残留、复发是限制RFA临床应用最主要的因素,影像学检查早期识别肿瘤局部残留是评估肿瘤患者预后及指导后期治疗的关键。本文总结RFA后治疗灶各种影像学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恰当可信、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射频消融治疗 CT增强扫描 MR增强扫描 超声造影 ~18F-FDG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