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肝癌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芃芃 陈永孜 +4 位作者 任秀宝 李慧 应国光 陈可欣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后确诊为肝细胞癌(HCC)、随访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64例。采用IHC法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TS,多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IL-8、VEGF、MMP-9、CD68、E-cadherin,β-Caten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NTS表达对HC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结果:NTS在HCC中表达率为17.19%(11/64),NTS阳性HCC标本中IL-8阳性率较NTS阴性标本明显增加(90.91%vs.41.17%),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2=0.298,P=0.006)。NTS和IL-8双阳性(NTS+IL-8+)HCC标本中,VEGF和MMP-9表达显著增加。同时,NTS+IL-8+HCC细胞EMT特征明显,表现为E-Cadherin表达降低和Vi mentin表达升高。在肿瘤中NTS和IL-8共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术后NTS+IL-8+HCC患者的死亡率比非NTS和IL-8共表达的患者高2.5倍(P=0.022)。NTS+IL-8+HCC患者的OS显著缩短[(24.65±4.45)个月vs.(75.79±16.32)个月,P=0.013)],而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其预期危险比(HR)为3.457。结论:在部分HCC中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高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EMT与肝癌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NTS 炎症微环境 EM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华 张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41-945,共5页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EMT可使上皮性肿瘤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在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同时,也使得肿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样特性。...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EMT可使上皮性肿瘤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在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同时,也使得肿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样特性。多种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通路、microRNAs及细胞微环境等因素共同调控此过程。EMT与肿瘤干细胞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EMT可以促进肿瘤细胞获得干细胞特征,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高表达EMT标记分子,microRNA可同时调控EMT和细胞干性。阐明EMT与肿瘤干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机制,有望为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靶向治疗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间充质上皮转化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一致性相关系数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NP化疗方案药物敏感性基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卓智 陈秋月 +10 位作者 韩勇 陈永孜 黄怡菲 龚卫静 徐双兵 李居怡 邓艾平 刘亚妮 曾芳 吕永宁 张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一致性相关系数(CCC)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药物敏感性基因。方法使用5种统计学方法: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Welch's t-test、ANCOVA和rank-based ANCOVA,从NCI 60数...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一致性相关系数(CCC)法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药物敏感性基因。方法使用5种统计学方法: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Welch's t-test、ANCOVA和rank-based ANCOVA,从NCI 60数据库筛选药物敏感性基因,通过CCC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药物敏感性基因。利用在线数据库DAVID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可能应用于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基因:顺铂的药物敏感性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聚糖、细菌侵袭上皮细胞通路中;长春瑞滨的药物敏感性基因主要与癌症信号通路、蛋白聚糖有关。结论生物信息学CCC法可应用于筛选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基因,可能为将来构建NP方案精准化疗模型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敏感性基因 NP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生物信息学 一致性相关系数(C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致死效应在肿瘤研究中的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东明 郭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28-532,共5页
包括导致基因功能缺失在内的大部分致癌突变均不是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直接作用靶点。尽管对致癌相关突变的了解越来越多,但目前肿瘤的靶向治疗依然存在问题,协同致死效应(synthetic lethality effects)的应用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 包括导致基因功能缺失在内的大部分致癌突变均不是传统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直接作用靶点。尽管对致癌相关突变的了解越来越多,但目前肿瘤的靶向治疗依然存在问题,协同致死效应(synthetic lethality effects)的应用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的新突破。因此,寻找能够产生协同致死效应的基因突变组合对于肿瘤靶向治疗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协同致死效应概念的提出与演变、相互作用形式、相关筛选技术以及临床治疗策略、意义和挑战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突变 靶向治疗 协同致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细胞培养系统的肺癌类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芃芃 于文文 +6 位作者 程亚楠 韩雷 陈永孜 魏熙胤 李慧 任秀宝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和伊格尔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of eagle,BME)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 d,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类干细胞表型检测,以及体外成球、耐药性、体内成瘤等干细胞功能鉴定,并将3D与2D细胞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细胞表型检测证明3D系统培养的A549细胞中CD44和CD326阳性比例升高,CD24阳性比例下降,细胞体外成球率显著升高(28.50%±1.17%vs.8.67%±0.80%,P<0.01)对顺铂耐药性显著提高。加药后48 h为58.17%±2.19%vs.33.27%±5.76%(P<0.01),加药后72 h为41.70%±5.81%vs.27.30%±4.25%(P<0.01),体内成瘤时间显著缩短[(20.75±0.85)d vs.(60.25±1.49)d,P<0.01]。结论:3D培养的肺癌细胞中获得更高比例的类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内成瘤快、体外成克隆团率高、耐药性提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3D细胞培养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SN1-S的SH3功能域对恶性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 刘晓丽 +2 位作者 李智慧 谷峰 马勇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观察ITSN1-S的SH3功能域对恶性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标记mGFP荧光的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MV-MCS-EF1-Puro。将ITSN1-S的不同片段的PCR产物:EH1-EH2、EH1-EH2-CC、ITSN1-S,分别连接到慢病... 目的:观察ITSN1-S的SH3功能域对恶性胶质瘤细胞U87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构建标记mGFP荧光的慢病毒表达质粒PCDH-CMV-MCS-EF1-Puro。将ITSN1-S的不同片段的PCR产物:EH1-EH2、EH1-EH2-CC、ITSN1-S,分别连接到慢病毒表达质粒载体中。用HEK-293T细胞分别包装上述四种质粒的慢病毒后感染U87细胞,嘌呤霉素(puro)筛选出稳定表达的细胞,分别命名为vector/U87、EH1-EH2/U87、EH1-EH2-CC/U87、ITSN1-S/U87。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增殖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增殖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与vector/U87、EH1-EH2/U87、EH1-EH2-CC/U87细胞相比较,ITSN1-S/U87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但vector/U87、EH1-EH2/U87、EH1-EH2-CC/U87三组细胞之间的增殖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殖实验结果显示第6天时,ITSN1-S/U87、EH1-EH2-CC/U87、EH1-EH2/U87、vector/U87细胞数分别为(29.16±1.19)×104、(22.82±0.94)×104、(22.17±0.90)×104、(21.93±1.15)×104个;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第21d时,ITSN1-S/U87克隆形成数高达(6.37±0.41)×103个,而EH1-EH2-CC/U87、EH1-EH2/U87和vector/U87克隆形成数分别为(2.65±0.34)×103、(2.23±0.31)×103和(2.1±0.29)×103个。结论:过表达ITSN1-S能显著提高胶质瘤细胞U87的增殖能力,这种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SH3功能域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U87 ITSN1-S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uaporin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何佳 李文良 +1 位作者 谷峰 马勇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93-498,共6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观察AQP1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5例肿瘤组织中AQP1的表达情况,分析AQP1与胶质瘤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观察AQP1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35例肿瘤组织中AQP1的表达情况,分析AQP1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临床资料完整的103例胶质瘤标本分析AQP1与生存的关系。将AQP1连接至慢病毒表达质粒载体后感染恶性胶质瘤LN22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MTT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AQP1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AQP1高表达与患者预后差相关(P<0.05)。过表达AQP1可增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P<0.05)。结论:AQP1表达与胶质瘤进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上调可显著增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有望为胶质瘤的临床检测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水通道蛋白1 增殖 侵袭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抗癌药物精准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永孜 杨丽雯 +9 位作者 李强 陈骏 王冬园 陈秋月 王卓智 李居怡 邓艾平 韩勇 吕永宁 张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个性化医学提供前所未有的潜力,生物医学和癌症基因组学在大数据时代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革。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不断提高,高通量测序在多组学生物数据的获取和挖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个性化医学提供前所未有的潜力,生物医学和癌症基因组学在大数据时代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革。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不断提高,高通量测序在多组学生物数据的获取和挖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今,它已经成为了生物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并在抗癌药物精准治疗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文将针对不同测序方法在抗癌药物精准治疗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其中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抗癌药物 新一代测序技术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