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肺癌微环境中的免疫编辑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钦 王静 +1 位作者 蒋日成(综述) 秦建文(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8-533,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颗粒,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携带肿瘤信息,介导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参与调控多种病生理过程并参与肿瘤微环境重塑。不同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亲本细胞特异性,其... 外泌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颗粒,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携带肿瘤信息,介导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参与调控多种病生理过程并参与肿瘤微环境重塑。不同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亲本细胞特异性,其内含有各种参与调节免疫的正向及负向因子,几乎能够与所有类型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癌症免疫编辑是免疫系统调控肿瘤发展的过程,包括消除、平衡和逃逸3个阶段。肿瘤源性外泌体(tumor-derivedexosomes,TEXs)既可以促进抗肿瘤免疫,也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免疫消除阶段,TEXs通过携带的大量肿瘤抗原等信息,促进免疫细胞成熟发育并触发抗肿瘤免疫应答;免疫平衡阶段,TEXs参与肿瘤抵抗,使得其与适应性免疫处于动态平衡;免疫抑制阶段,TEXs通过扮演肿瘤的有效载体将生物活性物质从肿瘤部位播散至远处,参与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本文就TEXs在调节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编辑作用做一综述,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肺肿瘤 免疫编辑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与肿瘤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立艳(综述) 邱梅清(综述) +1 位作者 贾勇圣(审阅) 佟仲生(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5-738,共4页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是作用于线粒体外膜的一种增殖抑制基因,在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fn-2在细胞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增殖及凋亡等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肿...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是作用于线粒体外膜的一种增殖抑制基因,在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Mfn-2在细胞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增殖及凋亡等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而肿瘤发生与细胞过度增殖及凋亡不足等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Mfn-2通过多条通路参与多种肿瘤传代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其表达异常或功能缺失可能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Mfn-2在许多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且表达情况与肿瘤病理类型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可能是新的抑癌基因;同时,Mfn-2过表达与喜树碱、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等化疗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提示具有成为化疗增敏靶点的潜力。本文就Mfn-2的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治疗学意义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 肿瘤 信号通路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传输microRNA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刘锐(综述) 巴一(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2-445,共4页
外泌体是一类可以在细胞间传递直径为30~100nm的内吞衍生囊泡,可包含与其来源和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和RNA等物质。外泌体作为一种天然的载体,已被视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输系统用于肿瘤的治疗。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型的RNA调控基因... 外泌体是一类可以在细胞间传递直径为30~100nm的内吞衍生囊泡,可包含与其来源和功能相关的蛋白质和RNA等物质。外泌体作为一种天然的载体,已被视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输系统用于肿瘤的治疗。microRNA(miRNA)是一类新型的RNA调控基因,不仅仅存在于细胞内,亦存在于细胞外,这些细胞外miRNA可作为分泌型信号分子影响受体细胞表型,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供体细胞内的分子改变,具有一定的诊断及潜在的治疗用途。肿瘤患者血液中外泌体高于正常人,并能够包裹肿瘤相关miRNA行使生物学功能,因此机体通过外泌体传输特异性miRNA可能在肿瘤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外泌体作为miRNA的传输载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外泌体 诊断 标志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衍生物生育三烯酚抗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忱 佟仲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410-2412,共3页
维生素E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由两大类结构近似的化合物组成:生育酚(tocopherols)和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s)。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生育三烯酚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在体外及体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 维生素E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由两大类结构近似的化合物组成:生育酚(tocopherols)和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s)。近年来的文献报道,生育三烯酚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可以在体外及体内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我们对生育三烯酚抑制肿瘤生长及相关分子机制的一些文献进行综述,为其未来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三烯酚 体内抑制 三阴型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乳腺癌细胞 抗肿瘤活性 结肠癌 生育酚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疫苗联合节拍化疗对小鼠乳腺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业辉 周立艳 +3 位作者 魏枫 于津浦 贾勇圣 佟仲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肿瘤疫苗联合节拍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Balb/c小鼠建立模型。利用含高迁移率核小体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 binding protein 1,HMGN1)基... 目的:研究新型肿瘤疫苗联合节拍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Balb/c小鼠建立模型。利用含高迁移率核小体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 binding protein 1,HMGN1)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4T1细胞,制备瘤苗。小鼠皮下接种4T1细胞,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吉西他滨节拍化疗组(MET组)、瘤苗组、节拍化疗联合瘤苗组(联合组)4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及不良反应,并检测肿瘤局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Foxp3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MET组及瘤苗组(P<0.05),与N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联合组与MET组小鼠肿瘤局部浸润Tregs的Foxp3表达及肿瘤MVD明显减少(P<0.05)。各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HMGN1基因修饰的新型瘤苗联合吉西他滨节拍化疗在乳腺癌小鼠模型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HMGNl 节拍化疗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1例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欧阳华强 潘战宇 +7 位作者 张新伟 赵路军 肖建宇 刘方 史业辉 邢文阁 宫立群 权曼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工作概况,评价MDT模式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参加本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371例患者的...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工作概况,评价MDT模式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参加本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3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MDT决策执行情况,并对部分姑息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患者401例次共获得318(79%)项治疗建议,其中293项为姑息治疗建议。MDT为119例疼痛患者提供了合理化镇痛方案,对95例患者提出营养治疗意见,对36例患者采取了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有效随访到的374项MDT决策,全部执行者273项(73%),部分执行者49项(13%),总体执行率86%。执行MDT决策的患者,在疼痛控制、营养状况改善及与抑郁相关的躯体症状缓解方面均优于未执行者(P<0.001,P<0.001及P<0.01)。结论: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能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建议,执行MDT决策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疼痛、营养障碍及焦虑抑郁等症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镇痛 姑息治疗 多学科会诊模式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L1基因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丽宏 史业辉 +5 位作者 贾勇圣 贾岩 张菊萍 周立艳 王芳 佟仲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76,共3页
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基因是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L1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既往的研究认为,CHL1基因作为神经识别分子,主要参与调节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亚型的特异性分化。近期的研究发现,CHL1基因... 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基因是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L1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既往的研究认为,CHL1基因作为神经识别分子,主要参与调节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神经元亚型的特异性分化。近期的研究发现,CHL1基因参与了对细胞生长和迁移的调节,影响了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拟对CHL1基因在肿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1基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参与肿瘤干细胞的调节
8
作者 张菊萍 贾勇圣 佟仲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2,共6页
肿瘤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类型肿瘤中,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在生物学特征上存在许多共同点,如自我更新,多潜能性分化等等。然而,肿瘤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又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耐药性、致瘤力和转移活性... 肿瘤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类型肿瘤中,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在生物学特征上存在许多共同点,如自我更新,多潜能性分化等等。然而,肿瘤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又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耐药性、致瘤力和转移活性上。肿瘤干细胞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然而其分子水平上的调节机制尚未被完整揭示。作为内源性非编码小RNA的一部分,miRNAs在细胞发生发展的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肿瘤干细胞的调节,并参与肿瘤的发生与进展。探索miRNAs在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有助于肿瘤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确定。本文就miRNAs与肿瘤干细胞调节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肿瘤干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姚光宇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平均年龄(48.72±13.26)岁,其中神经内分泌瘤72例,神经内分泌癌7例,混合性腺... 目的:探讨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平均年龄(48.72±13.26)岁,其中神经内分泌瘤72例,神经内分泌癌7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直肠为最常见原发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排便异常。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8%,神经内分泌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80%。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原发部位、pT分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转移与pT分期、病理学类型、年龄、原发部位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发病年龄是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男性,直肠最多见。肿瘤的发病年龄是影响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点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恺英 于世英 +3 位作者 巴一 谌永毅 李薇 石汉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226,共5页
近些年,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发展已取得多项临床成果:1)支持治疗观念显著改变:充分认识到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核心措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明确了支持治疗团队组成及其运作模式:确定了理想支持治疗团队组成,明确了支持... 近些年,中国肿瘤支持治疗关键临床技术发展已取得多项临床成果:1)支持治疗观念显著改变:充分认识到支持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核心措施,并在临床广泛应用。2)明确了支持治疗团队组成及其运作模式:确定了理想支持治疗团队组成,明确了支持治疗"三位一体"运作模式。3)工作范畴日渐明晰:提出了支持治疗七个方面工作范畴,倡导"身心社灵"全人支持治疗模式。开展"无痛、无血、无栓、无饿、无忧"示范病房建设。4)癌痛治疗逐步规范:组建癌痛多学科团队,建立门诊癌痛随访系统,重视癌痛科普教育和政策宣教。5)肿瘤患者营养诊疗体系基本建立:提倡入院患者进行肿瘤和营养不良的双诊断,率先提出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三级诊断和五阶梯治疗。6)支持治疗延续和拓展:提出了医院-社区-家庭分级营养管理,构建立体整合营养治疗体系。7)生存质量得到重视:建立新型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估方法,构建了终末期肿瘤患者生存预测模型。8)肿瘤患者的护理更加全面:将"灵性"的概念引入肿瘤患者的照护。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了延续护理服务管理平台。本文就上述成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支持治疗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支持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婷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34-437,共4页
肿瘤支持治疗是与肿瘤放疗、化疗和手术并重的治疗手段。肿瘤支持治疗包括从肿瘤诊断开始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全程,其内容相当宽泛,且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节约医疗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支持治疗在... 肿瘤支持治疗是与肿瘤放疗、化疗和手术并重的治疗手段。肿瘤支持治疗包括从肿瘤诊断开始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全程,其内容相当宽泛,且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节约医疗成本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支持治疗在各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尤为重要的是,医患认知从传统治疗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使肿瘤支持治疗的发展前景焕发蓬勃生机。目前,肿瘤支持治疗逐渐向多学科整合、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全程化的管理及数字化方向发展。未来,随着学科分支的精细化和基础转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患者的支持治疗必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造福广大的癌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支持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肿瘤新抗原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晔(综述) 佟仲生 赵伟鹏(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三阴乳腺癌作为乳腺癌的一种独立临床病理类型,具有总生存期短、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及早期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治疗仍以化疗为主。新抗原是由体细胞DNA突变产生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在免疫治疗中与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新... 三阴乳腺癌作为乳腺癌的一种独立临床病理类型,具有总生存期短、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及早期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治疗仍以化疗为主。新抗原是由体细胞DNA突变产生的肿瘤特异性抗原,在免疫治疗中与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新抗原的研究有望进一步揭示免疫治疗的机制,近年来已经成为肿瘤领域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肿瘤新抗原的鉴定识别、新抗原与免疫治疗的关系、新抗原疫苗及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新抗原 三阴性乳腺癌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米热阿依·阿布都热孜克 陈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298,共6页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靶向免疫治疗的著名生物标志物,然而不同肿瘤PD-L1的表达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不同,部分PD-L1阴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有效,而部分PD-L1阳性甚至强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靶向免疫治疗的著名生物标志物,然而不同肿瘤PD-L1的表达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不同,部分PD-L1阴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有效,而部分PD-L1阳性甚至强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并不能从免疫治疗获益。通过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是一种近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本文现对影响NSCLC患者的TMB的因素进行简单的综述,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TMB值筛选出免疫治疗的真正优势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突变负荷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竹君(综述) 刘东颖(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91-796,共6页
DNA损伤应答(DNAdamageresponse,DDR)机制包括检测DNA损伤,阻滞细胞周期和启动DNA修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ATR)是DDR核心的关键激酶,负责感知复制应激(replica-tion stress,... DNA损伤应答(DNAdamageresponse,DDR)机制包括检测DNA损伤,阻滞细胞周期和启动DNA修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ATR)是DDR核心的关键激酶,负责感知复制应激(replica-tion stress,RS)并将其信号传导至S和G2/M检查点以启动DNA修复。在肿瘤细胞中G1检查点缺失和癌基因的激活,导致癌症细胞更多进入RS增加的S期。因此,肿瘤细胞更加依赖S和G2/M检查点,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ATR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物开发的热点,部分ATR抑制剂目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综述旨在总结支持ATR抑制剂作为单药以及与化疗、放疗和新型靶向药物(如PARP抑制剂)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数据,并讨论目前ATR抑制剂开发和生物标志物探索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 DNA损伤应答 ATR抑制剂 复制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15
作者 宁涛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64-1167,共4页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人体内第二基因组,与人体的多种疾病有关。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均有密切联系。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善了肿瘤治疗现状,但是只有少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效,大部分肿瘤患者仍然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免疫治...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人体内第二基因组,与人体的多种疾病有关。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均有密切联系。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善了肿瘤治疗现状,但是只有少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效,大部分肿瘤患者仍然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免疫治疗已进入疗效瓶颈期。肠道微生物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还可以作为标记物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此外肠道微生物也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逆转肿瘤免疫耐药、缓解免疫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因此,基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有望成为解决肿瘤免疫治疗瓶颈的新途径。本文对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脾提取物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爱芹 闫冰 +1 位作者 任鹏 蒋日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CSE)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血清铁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及体外验证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食管鳞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CSE)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血清铁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及体外验证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食管鳞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均常规予TP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CSE治疗,待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临床反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及铁蛋白水平。随访1、3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差异。采用MTT法测定食管癌细胞CSE的IC_(50)值。平板克隆法检测CSE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彗星实验检测CSE对食管癌细胞DNA链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CSE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对比,CSE对食管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D3^(+)T、CD4^(+)T、CD8^(+)T、CD4^(+)T/CD8^(+)T、铁蛋白水平均产生影响。CSE可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CSE治疗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短期DFS。食管癌细胞CSE的IC_(50)浓度为3.018 mg/ml;CSE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CSE可增加食管癌细胞的DNA链损伤。CSE可增加食管癌细胞凋亡。结论:CSE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等方面改善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及提高短期的D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术后辅助化疗 免疫功能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TKI治疗后轻微进展医生对策的调查
17
作者 王启鸣 王璐 +8 位作者 余鸿凡 沈波 陈程 阎昭 黄诚 王雨萌 李凯 王晶 石丘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肿瘤及呼吸科医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所有医生均关注到EGFR-TKI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轻微进展,对此选择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原TKI治疗、原TKI基础上的增加其他治疗、更换方案和实施二次组织活检,其中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者最多。结论:临床医生已重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靶病灶增大的情况,并多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应对,这可为今后的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协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稳定 培美曲塞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疗效预测价值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翠翠(综述) 陈鹏(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01-806,共6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和侵袭性。恶性程度极高,确诊时大多已出现远处转移,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和侵袭性。恶性程度极高,确诊时大多已出现远处转移,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联合化疗为ES-SCLC标准一线治疗,但伴随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研究表明,irAEs的发生与治疗反应率和生存获益存在相关性,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全面回顾了ICIs在ES-SCLC中的应用,探讨了irAEs与ES-SCLC临床疗效的关联、潜在的生物学机制、预测标志物以及管理策略。旨在为优化ES-SCLC的免疫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s耐药继发MET基因扩增肺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亚岚 陈鹏 刘新福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8-884,共7页
肺腺癌患者目前已常规开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检测,而部分小样本的不吸烟的女性肺鳞癌患者也有EGFR突变的可能,肺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这一类患者增加了靶向治疗的机会。然而肺鳞癌患者... 肺腺癌患者目前已常规开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检测,而部分小样本的不吸烟的女性肺鳞癌患者也有EGFR突变的可能,肺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这一类患者增加了靶向治疗的机会。然而肺鳞癌患者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是影响后续治疗的重要因素。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有多种机制,间充质细胞上皮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信号通路的改变是其中常见的耐药机制之一。目前,一些MET的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已获批用于伴MET基因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如谷美替尼、塞沃替尼、特泊替尼、卡马替尼等,而针对继发MET基因扩增的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EGFR-TKIs耐药继发MET基因扩增女性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如何优选具有EGFR突变的肺鳞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TKIS MET 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美替尼治疗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原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案例表型分析
20
作者 蒋湘俐 李咏馨 +5 位作者 张江燕 张艳辉 刘圣娥 梁颖 李梦洁 陈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伏美替尼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原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以及肿瘤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微环境的特点。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广泛期的SCLC,基... 目的:探讨伏美替尼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原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以及肿瘤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微环境的特点。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广泛期的SCLC,基因检测发现了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在一线标准化疗进展后接受了第三代靶向药物伏美替尼治疗,获得疾病缓解,5个月的无进展生存。伏美替尼进展后肺部病灶再次活检,并进一步行基因组、转录组及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结果:进展后活检再次证实SCLC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基因检测仍然存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该例患者转录因子亚型符合SCLC-A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突变负荷、PD-L1 TPS、肿瘤浸润CD4^(+)和CD8^(+)T细胞分布密度均较低,提示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结论: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广泛期SCLC具有独特的分子表型和肿瘤免疫微环境,伏美替尼可能是这类肿瘤的二线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GFR突变 靶向治疗 转录因子分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