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肺癌微环境中的免疫编辑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钦 王静 +1 位作者 蒋日成(综述) 秦建文(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8-533,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颗粒,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携带肿瘤信息,介导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参与调控多种病生理过程并参与肿瘤微环境重塑。不同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亲本细胞特异性,其... 外泌体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颗粒,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携带肿瘤信息,介导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传递,参与调控多种病生理过程并参与肿瘤微环境重塑。不同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亲本细胞特异性,其内含有各种参与调节免疫的正向及负向因子,几乎能够与所有类型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癌症免疫编辑是免疫系统调控肿瘤发展的过程,包括消除、平衡和逃逸3个阶段。肿瘤源性外泌体(tumor-derivedexosomes,TEXs)既可以促进抗肿瘤免疫,也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免疫消除阶段,TEXs通过携带的大量肿瘤抗原等信息,促进免疫细胞成熟发育并触发抗肿瘤免疫应答;免疫平衡阶段,TEXs参与肿瘤抵抗,使得其与适应性免疫处于动态平衡;免疫抑制阶段,TEXs通过扮演肿瘤的有效载体将生物活性物质从肿瘤部位播散至远处,参与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逃逸。本文就TEXs在调节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编辑作用做一综述,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肺肿瘤 免疫编辑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文静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经典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均依赖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的增殖、迁移、黏附而形成管腔。CECs不仅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可能作为抗... 经典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主要包括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和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均依赖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的增殖、迁移、黏附而形成管腔。CECs不仅与血管新生和肿瘤生长、播散有关,还可能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靶点和反映疗效的标志物。循环内皮细胞膜上可表达多种表面分子,在从幼稚到成熟及活化过程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不同阶段细胞表达的表面分子有所不同。各表面分子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可靠的分子标志物量化CECs尤其是活化血管内皮细胞(activated circulating vascularendothelial cells,aCECs),来判定肿瘤新生血管和血管靶向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且已成为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本文就肿瘤相关循环内皮细胞的分类、标志物及其功能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血管发生 循环内皮细胞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dostatin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程鑫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34-536,共3页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转移的新策略。Endostatin是1997年O`Reilly等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的培养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体内外实验证明,它可以特...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转移的新策略。Endostatin是1997年O`Reilly等从小鼠血管内皮瘤细胞(EOMA)的培养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种新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体内外实验证明,它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诱导其凋亡,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但近年来也有研究表明,Endostatin还可直接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Endostatin作为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策略,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有关Endostatin的具体作用机制及信号传导通路尚不十分明确,现综述近年来有关Endostatin抗肿瘤机制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latin 肿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程 张翠翠 +2 位作者 李娜 金子良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尽管拥有类似的组化染色特征,但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不一致。本研究拟观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目的: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肺癌。尽管拥有类似的组化染色特征,但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并不一致。本研究拟观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5年4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27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治疗等项目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患者的1、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0.2%、46.9%和40.6%,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肺癌及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9.3%、41.8%、11.4%和0。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0)、组织学类型(P=0.000)、TNM分期(P=0.000)和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P=0.000)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40)及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P=0.03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根治性手术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治疗手段。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是TNM分期和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抗原MART-1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纯化和活性鉴定
5
作者 孟昭婷 李凯 +1 位作者 颜焱锋 焦顺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9-911,共3页
目的构建编码肿瘤相关抗原MART-1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His-MART-1融合蛋白,并对蛋白进行纯化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编码MART-1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有His标签的pET-28b原核表达载体上,重... 目的构建编码肿瘤相关抗原MART-1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His-MART-1融合蛋白,并对蛋白进行纯化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编码MART-1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有His标签的pET-28b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并进行脱盐,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通过ELISA法检测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的His-MART-1融合蛋白对特异性CD4+T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His-MART-1融合蛋白经表达纯化后,分子量约13kD,与预期值相符。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与抗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His-MART-1融合蛋白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能刺激MART-1特异性CD4+T细胞分泌IFN-γ。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MAR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ART-1,表达及纯化获得该融合蛋白,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抗原 基因表达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米热阿依·阿布都热孜克 陈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298,共6页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靶向免疫治疗的著名生物标志物,然而不同肿瘤PD-L1的表达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不同,部分PD-L1阴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有效,而部分PD-L1阳性甚至强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 抗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是靶向免疫治疗的著名生物标志物,然而不同肿瘤PD-L1的表达与治疗疗效的关系不同,部分PD-L1阴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有效,而部分PD-L1阳性甚至强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并不能从免疫治疗获益。通过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是一种近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本文现对影响NSCLC患者的TMB的因素进行简单的综述,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根据TMB值筛选出免疫治疗的真正优势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突变负荷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抑制剂抗肿瘤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竹君(综述) 刘东颖(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91-796,共6页
DNA损伤应答(DNAdamageresponse,DDR)机制包括检测DNA损伤,阻滞细胞周期和启动DNA修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ATR)是DDR核心的关键激酶,负责感知复制应激(replica-tion stress,... DNA损伤应答(DNAdamageresponse,DDR)机制包括检测DNA损伤,阻滞细胞周期和启动DNA修复。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和Rad3相关激酶(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ATR)是DDR核心的关键激酶,负责感知复制应激(replica-tion stress,RS)并将其信号传导至S和G2/M检查点以启动DNA修复。在肿瘤细胞中G1检查点缺失和癌基因的激活,导致癌症细胞更多进入RS增加的S期。因此,肿瘤细胞更加依赖S和G2/M检查点,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ATR抑制剂是目前抗肿瘤药物开发的热点,部分ATR抑制剂目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综述旨在总结支持ATR抑制剂作为单药以及与化疗、放疗和新型靶向药物(如PARP抑制剂)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数据,并讨论目前ATR抑制剂开发和生物标志物探索中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 DNA损伤应答 ATR抑制剂 复制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脾提取物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爱芹 闫冰 +1 位作者 任鹏 蒋日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CSE)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血清铁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及体外验证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食管鳞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 目的:探讨小牛脾提取物(CSE)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血清铁蛋白水平、不良反应的影响及体外验证其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食管鳞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均常规予TP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CSE治疗,待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临床反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及铁蛋白水平。随访1、3年比较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DFS)差异。采用MTT法测定食管癌细胞CSE的IC_(50)值。平板克隆法检测CSE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彗星实验检测CSE对食管癌细胞DNA链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CSE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对比,CSE对食管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D3^(+)T、CD4^(+)T、CD8^(+)T、CD4^(+)T/CD8^(+)T、铁蛋白水平均产生影响。CSE可减轻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并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CSE治疗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短期DFS。食管癌细胞CSE的IC_(50)浓度为3.018 mg/ml;CSE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CSE可增加食管癌细胞的DNA链损伤。CSE可增加食管癌细胞凋亡。结论:CSE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等方面改善食管癌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及提高短期的D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术后辅助化疗 免疫功能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TKI治疗后轻微进展医生对策的调查
9
作者 王启鸣 王璐 +8 位作者 余鸿凡 沈波 陈程 阎昭 黄诚 王雨萌 李凯 王晶 石丘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 目的:了解医生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后轻微进展的发生率和治疗策略的看法,为优化后续治疗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面向全国肿瘤及呼吸科医生实施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584份,所有医生均关注到EGFR-TKI治疗后出现的肿瘤轻微进展,对此选择的应对策略包括维持原TKI治疗、原TKI基础上的增加其他治疗、更换方案和实施二次组织活检,其中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者最多。结论:临床医生已重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靶病灶增大的情况,并多选择在原TKI基础上增加治疗应对,这可为今后的指南制定提供参考,但仍需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寻找更合适的协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稳定 培美曲塞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疗效预测价值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翠翠(综述) 陈鹏(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01-806,共6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和侵袭性。恶性程度极高,确诊时大多已出现远处转移,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和侵袭性。恶性程度极高,确诊时大多已出现远处转移,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 stage SCLC,ES-SCLC)。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联合化疗为ES-SCLC标准一线治疗,但伴随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可能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研究表明,irAEs的发生与治疗反应率和生存获益存在相关性,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全面回顾了ICIs在ES-SCLC中的应用,探讨了irAEs与ES-SCLC临床疗效的关联、潜在的生物学机制、预测标志物以及管理策略。旨在为优化ES-SCLC的免疫疗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治疗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s耐药继发MET基因扩增肺鳞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亚岚 陈鹏 刘新福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8-884,共7页
肺腺癌患者目前已常规开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检测,而部分小样本的不吸烟的女性肺鳞癌患者也有EGFR突变的可能,肺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这一类患者增加了靶向治疗的机会。然而肺鳞癌患者... 肺腺癌患者目前已常规开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检测,而部分小样本的不吸烟的女性肺鳞癌患者也有EGFR突变的可能,肺癌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这一类患者增加了靶向治疗的机会。然而肺鳞癌患者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耐药是影响后续治疗的重要因素。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有多种机制,间充质细胞上皮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信号通路的改变是其中常见的耐药机制之一。目前,一些MET的选择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已获批用于伴MET基因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如谷美替尼、塞沃替尼、特泊替尼、卡马替尼等,而针对继发MET基因扩增的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EGFR-TKIs耐药继发MET基因扩增女性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如何优选具有EGFR突变的肺鳞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临床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EGFR-TKIS MET 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美替尼治疗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原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案例表型分析
12
作者 蒋湘俐 李咏馨 +5 位作者 张江燕 张艳辉 刘圣娥 梁颖 李梦洁 陈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伏美替尼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原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以及肿瘤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微环境的特点。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广泛期的SCLC,基... 目的:探讨伏美替尼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原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疗效,以及肿瘤基因组、转录组和免疫微环境的特点。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广泛期的SCLC,基因检测发现了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在一线标准化疗进展后接受了第三代靶向药物伏美替尼治疗,获得疾病缓解,5个月的无进展生存。伏美替尼进展后肺部病灶再次活检,并进一步行基因组、转录组及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结果:进展后活检再次证实SCLC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基因检测仍然存在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该例患者转录因子亚型符合SCLC-A型。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突变负荷、PD-L1 TPS、肿瘤浸润CD4^(+)和CD8^(+)T细胞分布密度均较低,提示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结论: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广泛期SCLC具有独特的分子表型和肿瘤免疫微环境,伏美替尼可能是这类肿瘤的二线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GFR突变 靶向治疗 转录因子分型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MN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价值的meta分析
13
作者 李梦洁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6-8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STMN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微管解聚蛋白,其STMN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STMN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微管解聚蛋白,其STMN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探究STMN1表达水平对于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筛选高敏感高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以优化肺癌患者全程管理。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万方、知网等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9月6日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采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对应的95%CI探究STMN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预后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所有统计分析由STATA 17.0软件完成。结果共纳入5项高质量研究(NOS评分≥6分),包括754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STMN1过表达与NSCLC患者OS(HR=2.28,95%CI:1.79-2.91,P<0.001)和DFS(HR=2.14,95%CI:1.45-3.17,P<0.001)较差明显相关,STMN1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STMN1过表达的NSCLC患者预后更差。STMN1表达水平可作为NSCLC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但上述结论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STMN1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与肺癌临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陈晓钰 陈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5-762,共8页
目前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耐药仍是肺癌管理的难题。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肺癌的预测指标或治疗的有效靶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一种以胰岛素生物... 目前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耐药仍是肺癌管理的难题。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作为肺癌的预测指标或治疗的有效靶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一种以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R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之间存在联系,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本文重点阐述IR与肺癌之间的关系,探讨IR对肺癌发生、进展和耐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指导新的预测工具和治疗策略的开发,为致力于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地孕酮对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影响的探讨
15
作者 刘亚岚 曹琬琪 张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检测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口服甲地孕酮后骨骼肌质量的增加情况及对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影响,分析细胞因子表达与肌肉减少症的关系,为此类患者的全程管理、疗效预测及提早筛查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2023... 目的:检测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口服甲地孕酮后骨骼肌质量的增加情况及对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影响,分析细胞因子表达与肌肉减少症的关系,为此类患者的全程管理、疗效预测及提早筛查提供新思路。方法: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骨骼肌质量指数(SMI)、血糖、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及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干预治疗后探讨4项细胞因子与肌肉减少症的相关性。结果:除IL-1β水平以外,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细胞因子的水平下降程度在服药第10天明显高于第10天至第2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测量时间点4项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5)。甲地孕酮干预后SMI值较基线升高11.8%。结论:肺癌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口服甲地孕酮后,下调了IL-1β、IL-6、IFN-γ、TNF-α细胞因子的水平,一定程度增加了骨骼肌质量,提示该药可能对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和相关临床症状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地孕酮 肌肉减少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对MYCN扩增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与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苏雨栋 赵强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对MYCN扩增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安罗替尼作用于2种MYCN扩增NB细胞系,利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对MYCN扩增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凋亡、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安罗替尼作用于2种MYCN扩增NB细胞系,利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安罗替尼对MYCN扩增NB细胞系的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显著抑制细胞克隆形成(P<0.0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显著降低MYCN扩增NB细胞系的迁移能力(P<0.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显著抑制MYCN扩增NB细胞系的侵袭能力(P<0.0001);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显著促进MYCN扩增NB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P<0.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显著降低MYCN扩增NB的VEGFR2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其下游关键蛋白N-cadherin和Bcl-2的表达显著下调,E-cadherin和Bax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安罗替尼通过VEGFR2/PI3K/AKT信号通路显著抑制NB增殖、迁移和侵袭,促使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神经母细胞瘤 MYCN扩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基线数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月雅 张翠翠 +2 位作者 魏熙胤 王心悦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4-210,共7页
目的:对比肺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评估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之基线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10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对比肺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淋巴细胞亚群差异,评估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之基线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例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105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86例、小细胞肺癌(SCLC)19例,另选健康对照35例,对比接受治疗前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NK细胞所占百分比,并回顾性分析86例NSCLC患者初治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1,P=0.007,P<0.001,P=0.025),而CD8+T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当CD8+T≥31.8%及CD4/CD8<1.28时NSCLC患者可以获得一个更长的OS(中位OS分别为36.2 m vs.20.0 m,P=0.010;30.8 m vs.20.0 m,P=0.035)。而CD3+T细胞、CD4+T细胞及NK细胞百分比对NSCLC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外周血CD8+T细胞基线水平较高的NSCLC患者生存较长,此基线水平可能对NSCLC患者预后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6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心血管相关不良反应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孟文静 高琦 +3 位作者 王柳春 林丽 黄纯 李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77-581,共5页
背景与目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国FDA批准的药物的各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其疗效是令人惊喜的、但也必需重视不良反应、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相关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分析恩度联合化疗之心血管系统相关不良反应... 背景与目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国FDA批准的药物的各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其疗效是令人惊喜的、但也必需重视不良反应、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相关不良反应。本研究观察、分析恩度联合化疗之心血管系统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观察我院2007.4-2009.2治疗的61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每日监测血压、定时观察心电图、D-二聚体及心悸、胸闷等症状。结果各心血管系统相关不良反应从高到低的发生率依次为:心电图异常、D-二聚体异常、血小板异常、临床症状和血压异常波动。每例治疗前、后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意义,而每周期治疗前、后比较:心电图改变、临床症状和血压波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按周期数观察,年龄对血压波动和ST-T段改变及治疗周期对血压波动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干扰因素后提示:按周期数观察,年龄对ST-T改变和血压波动有影响(P<0.05)。结论不良反应中心电图异常最常见,高龄患者和年轻患者相比,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压波动的可能性大;另外,治疗周期是血压发生波动的危险因素。但治疗结束后,上述不良反应均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预处理可改善肺癌患者化疗所致呕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马亮亮 卢久琴 +3 位作者 王心悦 刘竹君 王晶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1-465,共5页
目的:评估药物干预化疗致呕吐的“前驱症状”能否有效预防呕吐发生、并筛选预防呕吐的有效干预方案。方法:前瞻性临床观察,按1∶1比例随机匹配229例肺癌患者进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于化疗当日开始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持续至化... 目的:评估药物干预化疗致呕吐的“前驱症状”能否有效预防呕吐发生、并筛选预防呕吐的有效干预方案。方法:前瞻性临床观察,按1∶1比例随机匹配229例肺癌患者进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于化疗当日开始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持续至化疗结束。干预组与化疗同时开始规定方案治疗、至化疗结束,规定干预方案组为:①“胃复安+苯海拉明+麻仁软胶囊+甲羟孕酮”;②单药“胃复安”。对照组在化疗后不良反应程度达到2级及以上时(CTCEA v4.0)给予经验性药物干预。控制呕吐疗效为4级:0级为不呕吐,1级为24 h内1~2次发作,2级为24 h内3~5次发作,3级为24 h内≥6次发作。以0级和1级为控制有效、2级和3级为控制失败。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干预及对照组控制呕吐疗效,并对不同亚组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共进行化疗305个周期,干预组150个周期:执行①方案76个周期、②方案74个周期;对照组155个周期。多样本比较秩合检验(Kruskal-Wallis法)。结果:①、②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秩次分别为93.39,150.13,18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①与②方案平均秩次之差为56.74(P〈0.001);控制呕吐有效率①方案优于②方案,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5)。经χ2检验,干预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KPS评分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干预“前驱症状”可减轻化疗致呕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胃复安+苯海拉明+麻仁软胶囊+甲羟孕酮”方案疗效优于单药“胃复安”方案,出现多种“前驱症状”时可被推荐为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药物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预处理 胃肠道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肺肉瘤样癌的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20
作者 徐文静 黄纯 +1 位作者 王柳春 李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Lung sarcomatoid carcinoma,LSC)的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7例肺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综合治疗44例,非手术治疗3例。分别对...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Lung sarcomatoid carcinoma,LSC)的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年9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7例肺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手术为主综合治疗44例,非手术治疗3例。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pTNM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等因素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临床特征与其他类型肺癌相似,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6%、27.7%和8.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06)、肿瘤大小(P=0.023)、p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2)、M分期(P=0.000)和组织学类型(P=0.045)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年龄(P=0.002)、T分期(P=0.011)和M分期(P=0.00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肺肉瘤样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年龄、T分期和M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癌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