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1例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欧阳华强 潘战宇 +7 位作者 张新伟 赵路军 肖建宇 刘方 史业辉 邢文阁 宫立群 权曼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工作概况,评价MDT模式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参加本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371例患者的...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工作概况,评价MDT模式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参加本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3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MDT决策执行情况,并对部分姑息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患者401例次共获得318(79%)项治疗建议,其中293项为姑息治疗建议。MDT为119例疼痛患者提供了合理化镇痛方案,对95例患者提出营养治疗意见,对36例患者采取了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有效随访到的374项MDT决策,全部执行者273项(73%),部分执行者49项(13%),总体执行率86%。执行MDT决策的患者,在疼痛控制、营养状况改善及与抑郁相关的躯体症状缓解方面均优于未执行者(P<0.001,P<0.001及P<0.01)。结论: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能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建议,执行MDT决策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疼痛、营养障碍及焦虑抑郁等症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镇痛 姑息治疗 多学科会诊模式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修饰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前后肺癌患者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杜春娟 于津浦 +6 位作者 李慧 张乃宁 滕艳华 李蓁 安阳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9,共7页
目的:观察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 目的:观察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其中鳞癌28例、腺癌47例、小细胞癌10例,早期(Ⅰ~ⅢA期)23例、晚期(ⅢB~Ⅳ期)62例。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析治疗前后Treg比例变化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接受GVAX治疗的85例肺癌患者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3%、48.2%,治疗后外周血Treg比例明显下降[(4.86±2.52)%vs(5.52±2.68)%,P<0.05]。患者血清LDH水平正常组治疗后Treg比例明显下降[(4.50±2.23)%vs(5.59±2.76)%,P<0.05],而LDH增高组治疗后Treg比例上升[(6.04±3.07)%vs(5.31±2.48)%,P<0.05];GVAX治疗超过1个疗程者较治疗1个疗程者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更明显[(-0.39±2.39)%vs(-2.11±1.62)%,P<0.05]。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相关,治疗后Treg比例下降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长于升高组(21个月vs 10个月,P<0.05),晚期肺癌患者中Treg比例下降者的OS延长更明显(18个月vs 8个月,P<0.05)。结论:肺癌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变化可能成为评价GVAX疗效及判断患者预后的免疫指标,GVAX治疗后患者Treg比例的下降提示其疗效和预后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GM-CSF修饰肿瘤细胞疫苗 调节性T细胞 乳酸脱氢酶 疗效 预后 疗效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多原发癌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海燕 潘战宇 +6 位作者 张新伟 赵路军 肖建宇 史业辉 刘方 邢文阁 张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74-678,共5页
目的:分析多原发癌临床特点,评价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多原发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4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多原发癌临床特点,评价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多原发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4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MDT决策执行情况及其最终达到MDT预期情况。结果:全组参加会诊的629例患者中,多原发癌占总会诊例数的6.4%(40/629)。随访的39例患者中,完全执行MDT决策为26例(65.0%),达到MDT预期25例(96.2%);部分执行MDT决策为7例(17.5%),达到MDT预期4例(57.1%);完全不执行为6例(15.0%),达到MDT预期1例(16.7%)。结论: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能为多原发癌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建议,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会诊模式 多学科团队 多原发癌 临床分析 预期 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肿瘤免疫治疗有着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形式,因此该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否能沿用传统治疗的评估体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免疫反应评价是否应被列入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二是免疫治疗疗... 肿瘤免疫治疗有着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形式,因此该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否能沿用传统治疗的评估体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免疫反应评价是否应被列入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二是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时间点应如何确定?三是新型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主要评价指标?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的生物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91-1495,共5页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160万,死亡140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和18%[1].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癌疫苗(DC Provenge)和CTIA-2抗体(Ipilimumab)先后被美国以及欧盟批准上市,肿瘤的生物治疗倍受关...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160万,死亡140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和18%[1].近年来,随着前列腺癌疫苗(DC Provenge)和CTIA-2抗体(Ipilimumab)先后被美国以及欧盟批准上市,肿瘤的生物治疗倍受关注.目前肺癌的生物治疗,尤其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进展比较缓慢,且有一定的免疫源性,如常存在p53、K-ras、EGFR等突变,异常表达MAGE-3、NY-ESO-1、CEA等肿瘤抗原,比较适于免疫治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物治疗 过继性细胞治疗 肿瘤细胞疫苗 蛋白/多肽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基因修饰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前后黑素瘤患者CD8^+T细胞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马晓菲 钱雅琴 +6 位作者 赵华 于津浦 魏枫 安阳 于文文 李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黑素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GM-CSF modified tumor cell vaccine,GVAX)治疗前后黑素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GVAX治疗的56例黑素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自然杀伤细胞(NK)及树突状细胞(DC1和DC2)的比例,分析治疗前后外周血各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GVAX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较前升高[(37.56±12.76)%vs(34.71±12.30)%,P=0.006],CD4+T细胞比例降低[(53.44±13.36)%vs(56.27±13.15)%,P=0.017],CD4+/CD8+比值降低[1.61(1.37)vs 1.75(0.71),P=0.009]。治疗后CD3+T、NK、Treg、DC1、DC2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GVAX治疗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大于均值组与小于均值组相比,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延长(29.16 vs 13.34个月,P=0.012)。结论:GVAX治疗黑素瘤可增强CD8+T细胞为主的抗肿瘤免疫应答,晚期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可作为预测GVAX疗效的指标,为判断预后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基因修饰的肿瘤细胞疫苗 CD8+T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O抑制剂调控MDSCs逆转PD-1抗体治疗恶性肿瘤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韩颖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935-938,共4页
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抗体已在一些特定肿瘤中被临床批准用于一线治疗,但耐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免疫治疗的疗效。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以诱导... 目前,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抗体已在一些特定肿瘤中被临床批准用于一线治疗,但耐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免疫治疗的疗效。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肿瘤微环境中可以诱导免疫治疗耐药。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抑制剂则可以逆转PD-1抗体耐药,其与PD-1抗体的联合在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中MDSCs诱导PD-1抗体耐药机制,IDO抑制剂调控MDSCs逆转PD-1抗体耐药机制以及IDO抑制剂逆转PD-1抗体耐药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髓源抑制性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CD80顺式作用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枫(综述) 任秀宝(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0-1135,共6页
免疫检查点(IC)分子CTLA-4和PD-1/PD-L1的发现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既往对IC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认识通常基于反式作用,即受体和配体分别在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肿瘤微环境中DC的细胞膜上同时表... 免疫检查点(IC)分子CTLA-4和PD-1/PD-L1的发现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既往对IC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认识通常基于反式作用,即受体和配体分别在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肿瘤微环境中DC的细胞膜上同时表达的PD-L1与CD80之间的顺式作用在抗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DC细胞膜上的PD-L1与CD80形成顺式异二聚体之后,其中的PD-L1不能再与T细胞膜上的PD-1结合,但其中的CD80却仍可以活化T细胞膜上的CD28。更重要的是,PD-L1:CD80顺式异二聚体对T细胞PD-1和CD28活化能力的这种差异直接关系到肿瘤对于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C PD-L1 PD-1 CD80蛋白 顺式作用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8^(+)T细胞耗竭发生和特征及其与肿瘤免疫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庞博月 王晶 韩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17-1220,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治疗多种肿瘤的重要手段,但耐药成为其最大难题。肿瘤免疫治疗耐药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TME中CD8^(+)T细胞耗竭不仅持续性高表达抑制性受体(inhibi...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治疗多种肿瘤的重要手段,但耐药成为其最大难题。肿瘤免疫治疗耐药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密切相关,TME中CD8^(+)T细胞耗竭不仅持续性高表达抑制性受体(inhibitory receptors,IRs),同时也是导致ICIs耐药的关键环节,靶向IRs为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重点对CD8^(+)T细胞耗竭发生和特征及其与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性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CD8^(+)T细胞耗竭 耐药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小体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维红 魏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2-616,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如何提高免疫治疗抗肿瘤疗效和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显得至关重要。固有免疫反应在ICIs抗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显著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如何提高免疫治疗抗肿瘤疗效和减轻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显得至关重要。固有免疫反应在ICIs抗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通路既可以增强又可以减弱免疫治疗的疗效。本综述主要关注两个参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即炎症小体和免疫检查点,讨论炎症小体的激活如何影响ICIs的疗效及参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过程,从而寻找针对潜在靶点的治疗药物来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炎症小体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线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家忻 张新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6-470,共5页
中线癌(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 carcinoma),又称NUT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最常见于中线器官和肺。NUT癌的特征性遗传学改变是NUT癌家族成员1(NUT midline carcinoma family member 1,NUTM1)基因重排。本文将对其最常... 中线癌(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 carcinoma),又称NUT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最常见于中线器官和肺。NUT癌的特征性遗传学改变是NUT癌家族成员1(NUT midline carcinoma family member 1,NUTM1)基因重排。本文将对其最常见的融合形式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NUTM1融合基因的致病机制以及靶向药物研发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线癌 BRD4 NUTM1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CIK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12
作者 樊永丽 赵华 +8 位作者 于津浦 李慧 任宝柱 曹水 刘亮 李润美 张乃宁 安秀梅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5例胃癌术后化疗联合CIK治疗的患者(化疗联合CIK治疗组)及同期对... 目的:评价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5例胃癌术后化疗联合CIK治疗的患者(化疗联合CIK治疗组)及同期对照130例术后单纯化疗的胃癌患者(单纯化疗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化疗周期数与CIK治疗次数的分组点;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化疗联合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3、5年总生存率稍高于单纯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vs 47%,55%vs 23%,P>0.05)。化疗联合CIK治疗组胃癌患者的3、5年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48%vs 31%,47%vs 20%,P<0.05)。化疗联合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96个月,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32个月(P=0.001);化疗联合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无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36个月,高于单纯化疗组的23个月(P=0.011)。单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化疗周期数和CIK治疗周期数与胃癌患者的OS相关;TNM分期、手术方式和CIK治疗周期数与患者的PFS相关。多因素结果显示,化疗周期数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CIK治疗周期数不仅是影响OS,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CIK治疗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OS,而且CIK治疗次数增加,临床疗效会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CIK 化疗 胃癌 临床疗效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澎 张静 +5 位作者 刘亮 李慧 齐静 安秀梅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免疫治疗在晚期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MRC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3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细胞治疗的80...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免疫治疗在晚期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cell carcinoma,MRC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2年3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细胞治疗的80例MRCC患者为治疗组,88例接受IL-2联合IFN治疗的MRCC患者为对照组。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KP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血钙、确诊至开始内科治疗的时间、转移部位数量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CIK治疗组患者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28%、17%,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15%、10%(P值分别为0.015、0.009、0.019)。CIK治疗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67%、59%,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5%、37%、18%(P均<0.001)。CIK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OS明显优于对照组(12个月vs.9个月,P=0.013:46个月vs.18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转移部位数量、CIK细胞治疗的次数与CIK治疗组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最佳CIK治疗次数为7次以上。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显著改善MRCC患者预后。高KPS评分、无或仅有一个转移部位的患者预后较好,且增加CIK免疫治疗次数可以使患者更大程度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转移性肾癌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临床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肾细胞癌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静 刘亮 +4 位作者 于津浦 曹杉 刘蕊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免疫治疗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治疗的119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治疗组,IL-2联合IFN治疗的119例肾...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免疫治疗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接受CIK治疗的119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治疗组,IL-2联合IFN治疗的119例肾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119对患者确诊时临床分期为:Ⅰ期21对,Ⅱ期21对,Ⅲ期49对,Ⅳ期28对。配对因素包括临床分期、性别、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KPS评分等,两组配对因素均衡一致。随访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11年4月,临床疗效的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5年PFS率分别为44%、42%(P=0.056),5年OS率分别为72%、51%(P<0.01)。两组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54和43个月(P=0.088),中位OS时间分别为134和60个月(P<0.01)。两组中Ⅰ+Ⅱ期患者的PFS、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患者中,治疗组5年PFS、OS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vs 18%,P<0.01;58%vs 31%,P<0.01),且中位PFS、OS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6个月vs 13个月,P<0.01;68个月vs 33个月,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IK治疗的疗程数与患者PFS(HR=0.95,95%CI:0.92~0.99,P<0.05)和OS(HR=0.79,95%CI:0.71~0.87,P<0.001)相关,最佳CIK治疗的疗程数为7次以上。结论:CIK免疫疗程可以显著改善Ⅲ、Ⅳ期肾细胞癌患者预后,增加CIK治疗疗程数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肾细胞癌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IL-2 IFN 疗效 配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雅文 李润美 +3 位作者 魏枫 刘亮 张新伟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探讨过继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数据库,收集1995年1月至2... 目的:探讨过继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相比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数据库,收集1995年1月至2012年9月发表的符合要求的随机化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led trail,NRCCT),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1 326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放化疗相比,过继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OR=2.20,95%CI:1.44~3.36,P=0.0003)和2年总生存(OR=2.69,95%CI:1.92~3.78,P<0.00001)。接受过继免疫治疗后,早期和进展期NSCLC患者都能得到较大的获益[(OR=3.24(1.65~6.35);OR=2.86(1.37~5.98)]。过继免疫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呈自限性,主要有发热、寒战、恶心、乏力等,未观察到严重毒性反应。结论:过继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能延缓NSCLC复发,提高患者生存期,且早期患者接受免疫治疗获益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放疗 META分析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治疗晚期实体瘤的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颖 于津浦 +5 位作者 李慧 任宝柱 曹水 张迺宁 安秀梅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观察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HLA haploidentical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haplo-PBSCs)对晚期难治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抗肿瘤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42例全部为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 目的:观察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HLA haploidentical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haplo-PBSCs)对晚期难治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抗肿瘤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入组42例全部为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收治的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试验工作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卵巢癌12例,肾癌9例,肺癌8例,乳腺癌8例,结肠癌2例,胃癌2例,恶性黑素瘤1例。供者为患者健康直系亲属,进行haplo-PB-SCs的动员、采集和体外rhIL-2活化。经HLA半相合外周血干细胞治疗后,分别通过CT/PET-CT检查、RESIST标准、KPS评分、临床症状缓解率等指标来评估HLA半相合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2例患者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全体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个月,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3.8%;患者生活质量总获益率为76.2%,生活质量评分(KPS)较治疗前平均提高20分(0~30分)。其中,KIR不相合方向为GVH组的临床获益率、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总获益率均显著优于HVG(或相合)组[94.1%vs60.0%,(13.4±1.3)vs(8.0±0.9)个月,89.5%vs65.2%,均P<0.05];供受者关系为母子/女组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父子/女组(均P<0.05);肾癌和卵巢癌的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0.0%和81.8%,相对于其他类肿瘤类型高,在治疗反应性和敏感性上可能占优势。结论:HLA半相合外周血活化干细胞治疗后,机体产生非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对改善患者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实体肿瘤 HLA半相合 外周血活化干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诱导的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中IDO表达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伟娇 于津浦 +6 位作者 李慧 李润美 于文文 安秀梅 张乃宁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2-376,共5页
目的:建立正常CD33^+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系统,模拟肿瘤局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的诱导过程,观察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MDSCs中表达及其免疫抑制作用,并探讨MDSCs中IDO表达相关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供者CD33^+细胞,体外与乳腺癌细胞... 目的:建立正常CD33^+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系统,模拟肿瘤局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的诱导过程,观察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MDSCs中表达及其免疫抑制作用,并探讨MDSCs中IDO表达相关机制。方法: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供者CD33^+细胞,体外与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共孵育诱导MDSCs,以单独培养CD33^+细胞为对照组,培养2天后收获实验组MDSCs及对照组CD3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DO和STAT3的表达与活化情况;AnnexinV-FITC的方法检测MDSCs对T细胞促凋亡作用,并观察IDO在MDSCs诱导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正常CD33^+细胞与MDA-MB-231共孵育2天后,出现一群表型为Lin^-CD33^+13^+CD14^- CD15^-的MDSCs,体外诱导的MDSCs中IDO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STAT3蛋白磷酸化增强,经过STAT3磷酸化抑制剂JSI-124预处理后,MDSCs中IDO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并可诱导高百分比T细胞凋亡,经IDO抑制剂1-MT处理后T细胞凋亡显著降低。结论:体外将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CD33^+细胞共孵育可以诱导出具有独特表型特征和免疫抑制活性的MDSCs,而STAT3磷酸化导致的IDO表达升高可能是MDSCs抑制T细胞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CD3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87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春娟 刘亮 +6 位作者 曹水 熊艳娟 杜伟娇 齐静 张澎 安阳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9-523,共5页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87... 目的:评价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单纯化疗的87例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Ⅰ~ⅢA期为早期,Ⅳ期为晚期。配对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病理类型、KPS评分、临床分期、是否手术、乳酸脱氢酶(1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血小板、血红蛋白、治疗情况等。观察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对于未取得中位OS或PFS组用平均OS或PFS表示。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47%、36%(P<0.05),2年OS率分别为71%、43%(P<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24、12个月(P<0.05),中位OS分别为48、18个月(P=0.001)。早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中位PFS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74%vs.58%,P=0.138;57个月vs.45个月,P=0.093),联合治疗组2年OS率及中位OS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92%vs.72%,P<0.05;73个月vs.53个月,P<0.05)。晚期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2年PFS率分别为13%、5%(P<0.001),2年OS率分别为42%、3%(P<0.001),两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13、6个月(P=0.001),中位OS分别为24、10个月(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CIK治疗周期数是联合治疗组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IK细胞联合化疗能够延长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并延长晚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改善肺癌患者预后。CIK细胞治疗多于7个周期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伟娇 于津浦 +7 位作者 李慧 杨莉莉 沈春 于文文 辛宁 安秀梅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3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间35例乳腺癌根治术的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Lin-CD33+CD13+CD14-CD15-)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同一肿瘤组织中ER、PR、Her-2表达;分析MDSCs比例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DSCs比例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Ⅲ期患者MDSCs比例[(11.70±7.85)%]高于Ⅰ/Ⅱ期患者[(5.32±4.59)%],发生3个以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DSCs比例[(10.97±7.87)%]高于3个以下(含3个)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86±5.26)%](P<0.05)。未观察到MDSCs比例高低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以及ER、PR、Her-2表达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DSCs比例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MDSCs增多可能是乳腺癌患者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髓源抑制性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296和IFN-γ共同培养的CIK细胞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莉 于津浦 +4 位作者 李慧 于文文 任宝柱 曹水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CIK细胞具有异质性的抗肿瘤作用,其中IFN-γ在增强CD3+CD56+细胞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在TCR刺激信号存在的情况下,CH-296被发现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讨CH-296和IFN-γ是否有相互促进CIK细胞表达的作用。方法:CIK细胞在CH-... 目的:CIK细胞具有异质性的抗肿瘤作用,其中IFN-γ在增强CD3+CD56+细胞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在TCR刺激信号存在的情况下,CH-296被发现能够刺激T细胞的增殖。本研究探讨CH-296和IFN-γ是否有相互促进CIK细胞表达的作用。方法:CIK细胞在CH-296包被培养板或不包括的IFN-γ中培养14 d。将CIK细胞增殖、代谢、表型、细胞毒性同传统的CIK细胞相比较。20例(其中18例为Ⅳ期)患者接受了3个周期的RN-CIKs治疗。临床反应通过KPS评分和CT检查进行评价。结果:CH-296通过减缓代谢和提高增殖以时间依赖的方式促进CIK细胞的表达。CH-296和IFN-γ共同培养带有T细胞表型的CIK细胞,有更强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临床试验中未发生不良事件。16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总体临床反应率(PR+SD)为65%(13/20),中位OS(16.95±6.10)个月。结论:CH-296能够促进IFN-γ提高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使CIK细胞有更强的增殖能力,细胞毒作用并减缓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纤维连接素 干扰素-Γ 过继性免疫治疗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