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肝癌NTS的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芃芃 陈永孜 +4 位作者 任秀宝 李慧 应国光 陈可欣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 目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肝细胞肝癌(HCC)中神经降压素(NTS)的表达,并探讨HCC中NTS/IL-8通路的激活与炎性微环境形成和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MT)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7月期间进行部分肝切除术后确诊为肝细胞癌(HCC)、随访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64例。采用IHC法检测肝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NTS,多种炎症因子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包括IL-8、VEGF、MMP-9、CD68、E-cadherin,β-Caten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NTS表达对HC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结果:NTS在HCC中表达率为17.19%(11/64),NTS阳性HCC标本中IL-8阳性率较NTS阴性标本明显增加(90.91%vs.41.17%),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2=0.298,P=0.006)。NTS和IL-8双阳性(NTS+IL-8+)HCC标本中,VEGF和MMP-9表达显著增加。同时,NTS+IL-8+HCC细胞EMT特征明显,表现为E-Cadherin表达降低和Vi mentin表达升高。在肿瘤中NTS和IL-8共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呈正相关,术后NTS+IL-8+HCC患者的死亡率比非NTS和IL-8共表达的患者高2.5倍(P=0.022)。NTS+IL-8+HCC患者的OS显著缩短[(24.65±4.45)个月vs.(75.79±16.32)个月,P=0.013)],而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其预期危险比(HR)为3.457。结论:在部分HCC中存在NTS/IL-8炎症通路的异常活化,NTS的高表达与炎症微环境形成和肿瘤EMT与肝癌患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NTS 炎症微环境 EM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参与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梦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39,共5页
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 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殊亚型-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肿瘤中发挥的免疫抑制性作用,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控T细胞的作用以及直接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等多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就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B淋巴细胞作为抗肿瘤潜在治疗靶点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调节性B细胞 肿瘤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微环境评价在疗效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华 魏枫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99-603,共5页
随着新型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传统的TNM分期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上预测患者疗效的需要。近年来,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特征对评价患者预后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肿瘤局部免疫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密度的免疫评分体系逐渐成为患者预后评价中的重要指... 随着新型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传统的TNM分期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上预测患者疗效的需要。近年来,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特征对评价患者预后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肿瘤局部免疫细胞亚群分布和细胞密度的免疫评分体系逐渐成为患者预后评价中的重要指标,并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最近,随着质谱流式及单细胞测序等新技术的应用,肿瘤免疫图谱的研究日渐兴起,多种新型免疫细胞亚群得到鉴定,这既有利于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免疫治疗,还有望为后续新型免疫疗法的开发提供潜在的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评分 免疫图谱 预后指标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之间的作用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52-957,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被认为是连接天然免疫与获得免疫的桥梁,在诱发获得性免疫和免疫耐受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典Ⅰ型DCs(conventional DC1,cDC1)被认为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交叉呈递中发挥尤为...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被认为是连接天然免疫与获得免疫的桥梁,在诱发获得性免疫和免疫耐受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典Ⅰ型DCs(conventional DC1,cDC1)被认为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交叉呈递中发挥尤为关键的作用。然而,DCs各亚群的功能特异性以及亚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进一步强化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就DCs亚群之间的作用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以DCs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亚群 靶向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emaciclib抑制c-Myc高表达小细胞肺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晶晶 牟迪 +4 位作者 于文文 孙蕾娜 张家丽 任秀宝 韩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背景与目的 c-Myc高表达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因易复发转移导致患者生存率极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 and 6, 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均起到关键作用,但其对SCL... 背景与目的 c-Myc高表达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因易复发转移导致患者生存率极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和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 and 6, 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均起到关键作用,但其对SCLC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明晰。本研究旨在分析Abemaciclib抑制c-Myc高表达的SCLC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以期为减少患者的复发和转移拓展新的方向。方法 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了CDK4/6和c-Myc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免疫组化实验分析了31例SCLC癌组织和配对的相邻正常组织中CDK4/6及c-Myc的表达,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Abemaciclib对SCLC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Abemaciclib对SCLC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bemaciclib对CDK4/6及相关转录因子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了Abemaciclib对SCLC的细胞周期和免疫检查点的调节作用。结果 通过STRING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CDK4/6的表达均与c-Myc相关,c-Myc可以直接调节ASCL1(achaete-scute complex homolog 1)、NEUROD1(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1)和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 YAP1)的表达,CDK4和c-Myc均调控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CDK4/6及c-Myc在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01)。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验证了Abemaciclib可以有效地抑制SBC-2和H446OE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0.0001)。Western blot进一步分析了Abemaciclib在抑制SBC-2和H446OE细胞内CDK4(P<0.05)和CDK6(P<0.05)的同时,也影响了c-Myc(P<0.05)、ASCL1(P<0.05)、NEUROD1(P<0.05)和YAP1(P<0.05)等与SCLC浸润和转移相关的蛋白。流式细胞术发现Abemaciclib不仅抑制SCLC的细胞周期进程(P<0.0001),还可以提高SBC-2(P<0.01)和H446OE(P<0.001)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结论 Abemaciclib明显抑制SCLC的增殖、侵袭、迁移和细胞周期进程,其通过抑制CDK4/6下调c-Myc、ASCL1、YAP1和NEUROD1蛋白表达的同时,也提高了PD-L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9-5p对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梦 张维红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8-1335,共8页
目的:探讨miR-9-5p在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OncomiR在线数据库分析miR-9-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乳腺细胞中miR-9-5p表达水平。基于靶基因预测... 目的:探讨miR-9-5p在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OncomiR在线数据库分析miR-9-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乳腺细胞中miR-9-5p表达水平。基于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分析ONECUT2(one cut homeobox 2)可能是miR-9-5p的作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两者的靶向关系。向MDA-231细胞中分别转染miR-9-5p mimic、ONECUT2 siRNA及相应对照,qPCR及WB实验检测转染对MDA-231细胞中干性基因NOTCH1、NANOG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盒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表达水平的影响,BrdU法、AnnexinⅤ流式细胞术、MTS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的影响,ALDEFLUOR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9-5p及靶基因ONECUT2对肿瘤干细胞化特征的影响。建立NSG小鼠乳腺癌化疗模型,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ONECUT2对肿瘤干性化及化疗抵抗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iR-9-5p在乳腺癌组织(P=0.007)及乳腺癌MDA-231细胞系(P=0.0005)中呈现显著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0.0016)。miR-9-5p可靶向负调控ONECUT2,进而增加ALDH+MDA-231细胞比例(P=0.0006),上调干性NOTCH1、NANOG和SOX9蛋白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抗凋亡能力(P=0.0003)及其对多西他赛(DTX)和多柔比星(DOXO)化疗的耐受性;然而miR-9-5p/ONECUT2轴未能显著影响MDA-23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MDA-231/ONECUT2组小鼠接受DTX治疗后,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瘤组织中NOTCH1、SOX9蛋白和ABC转运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9-5p通过靶向ONECUT2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化及抗凋亡能力,增强了其对化学治疗的抵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DA-231细胞 miR-9-5p ONECUT2 生物学行为 肿瘤干性 细胞凋亡 化疗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亮 孟圆 高全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7-611,共5页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CS)是一种累及全身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可由多种诱因导致,由其发展的疾病包括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ytokine storm syndrome,CSS)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其中CSS与感染和自身... 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CS)是一种累及全身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可由多种诱因导致,由其发展的疾病包括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ytokine storm syndrome,CSS)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其中CSS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而CRS与肿瘤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有关。目前医学工作中,对CSS和CRS认识不足,两者概念极易混淆。随着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免疫细胞治疗的广泛应用,CRS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对CSS和CRS的正确诊断和认识,有助于对其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帮助。本文分别介绍了CSS和CRS各自的发展历史、分类及发生机制等,旨在为CSS和CRS的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常晶晶(综述) 颜次慧(审阅) +1 位作者 张新伟(审阅) 任秀宝(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1-425,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广泛存在于成体结缔组织和器官中,可向损伤组织和包括肿瘤的炎症部位迁移,并参与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广泛存在于成体结缔组织和器官中,可向损伤组织和包括肿瘤的炎症部位迁移,并参与肿瘤微环境的构成,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影响逐步得到认识并成为当今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对肿瘤的影响、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作用、参与血管生成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等方面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 肿瘤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魏丽娟 刘俊田 任秀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1-1734,共4页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肝外唯一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作为一种胞内酶,IDO广泛分布于黏膜组织(如胎盘、肺和小肠)、胸腺髓质和次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健康人的IDO表达水平较...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肝外唯一催化色氨酸沿犬尿氨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作为一种胞内酶,IDO广泛分布于黏膜组织(如胎盘、肺和小肠)、胸腺髓质和次级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健康人的IDO表达水平较低,但在感染、炎症或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上调,其调节途径包括干扰素依赖性信号通路和非干扰素依赖性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加氧酶 肿瘤微环境 吲哚胺 犬尿氨酸 次级淋巴器官 干扰素 信号通路 胸腺髓质 DIOXYGENASE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CD80顺式作用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枫(综述) 任秀宝(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0-1135,共6页
免疫检查点(IC)分子CTLA-4和PD-1/PD-L1的发现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既往对IC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认识通常基于反式作用,即受体和配体分别在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肿瘤微环境中DC的细胞膜上同时表... 免疫检查点(IC)分子CTLA-4和PD-1/PD-L1的发现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既往对IC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认识通常基于反式作用,即受体和配体分别在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揭示,肿瘤微环境中DC的细胞膜上同时表达的PD-L1与CD80之间的顺式作用在抗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DC细胞膜上的PD-L1与CD80形成顺式异二聚体之后,其中的PD-L1不能再与T细胞膜上的PD-1结合,但其中的CD80却仍可以活化T细胞膜上的CD28。更重要的是,PD-L1:CD80顺式异二聚体对T细胞PD-1和CD28活化能力的这种差异直接关系到肿瘤对于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DC PD-L1 PD-1 CD80蛋白 顺式作用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肝细胞癌预后相关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厚芳 颜次慧 +2 位作者 吴磊 李百会 杨莉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1-439,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肝细胞癌(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从转录组层面分析这些候选基因参与HCC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与HCC患者预后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及人类癌症基因组...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肝细胞癌(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表达基因(DEG),从转录组层面分析这些候选基因参与HCC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与HCC患者预后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及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网站中下载GSE45267、GSE64041、GSE84402和TCGA中的基因表达谱,R软件和Bioconductor安装包用于筛选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之间DEG,然后对这些DEG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及生存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6个上调基因和154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DEG主要与细胞分裂、增殖、周期调控、氧化还原过程及某些代谢途径密切相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DEG主要与色氨酸、视黄醇等代谢途径及P53通路有关。在TCGA数据集中,6个上调的中枢基因CCNA2、CDK1、DLGAP5、KIF20A、KPNA2、MELK的过表达被认为与HCC患者预后呈明显负相关(均P<0.01)。结论:筛选出的一组与预后负相关的中枢上调基因对HCC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可能具有潜在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生物信息分析 预后相关基因 基因本体分析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基于临床和血液学标记物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辉茹 冯慧晶 +1 位作者 任秀宝 张俊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95-606,共12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基于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预测模型,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标记物的优点是易于整...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基于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预测模型,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标记物的优点是易于整合到临床使用中,成本低廉。方法:本研究是对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至少一剂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基线特征、治疗细节和不良事件的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任何级别和3级及以上的irAEs发生率分别为16.03%(76/474)和2.32%(11/474),其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内分泌毒性37.1%(39/105)和肺炎7.6%(8/105)。多因素分析显示,2线治疗irAEs发生的风险更大[比值比(Odds Ratio,OR)=3.302];球蛋白(OR=1.086)与irAEs的发生呈正相关,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OR=0.723)与其呈负相关(P<0.05)。最终建立了基于“ICIs类型、治疗线数、球蛋白、DBIL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的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5,95%CI:0.711~0.840,P<0.05,临界值为0.118,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56.6%。结论:基于ICIs类型、治疗线数、球蛋白、DBIL和LMR的预测模型对单纯接受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的irAEs预测效果较好,其中治疗线数、球蛋白和DBIL是irAE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ICIs作为2线治疗以及治疗前高球蛋白和低DBIL的人群发生ir-AEs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标志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吞体运输必需分选复合物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敏 孙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673-678,共6页
内吞体运输必需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是与膜重塑密切相关的复合物,在许多涉及膜重塑事件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病毒出芽、细胞分裂、神经元修剪、多泡体形成等。ESCRT含多种亚基,不同亚基相... 内吞体运输必需分选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ESCRT)是与膜重塑密切相关的复合物,在许多涉及膜重塑事件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病毒出芽、细胞分裂、神经元修剪、多泡体形成等。ESCRT含多种亚基,不同亚基相互配合协同完成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ESCRT突变或表达水平改变会引起严重后果,造成多种与膜修复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出现障碍,涉及帕金森病、艾滋病、肿瘤等疾病。肿瘤发生发展与许多膜重塑事件有关,随着对ESCRT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围绕ESCRT在肿瘤中的不同作用展开综述,包括作用机制、预后评估、治疗靶点的选择等,旨在为ESCRT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提供思路,为多种肿瘤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吞体运输必需分选复合物 肿瘤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及其分布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周 周莉 张新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6-1160,共5页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C)参与构成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肿瘤的生长,并影响患者的生存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TIC分布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冷肿瘤型、混合型和间质型。这3种分布类型在免疫细胞的种类、数量与比例和分布位置上呈现明显的差别。...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C)参与构成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肿瘤的生长,并影响患者的生存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TIC分布模式的类型主要有冷肿瘤型、混合型和间质型。这3种分布类型在免疫细胞的种类、数量与比例和分布位置上呈现明显的差别。在不同肿瘤、不同个体,甚至同一肿瘤的不同区域之间,TIC分布模式既有差异性也有规律性,既有模式相似但功能相异的差异性,也有模式不同但功能相近的规律性。TIC分布模式的分型体现的就是其差异性。近来研究发现,利用TIC分布模式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抗肿瘤治疗的疗效,这体现的就是TIC分布模式的规律性。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 分布模式 抗肿瘤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R组库检测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健(综述) 任秀宝 颜次慧(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6-961,共6页
近年来以T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迅速,但仅对部分肿瘤患者有效,因此亟待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和预测指标。T细胞受体(TCR)是T细胞抗原识别的关键分子。T细胞在胸腺成熟过程中经历了TCR基因重排,形成了TCR高度多样性,体内所有TCR类... 近年来以T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迅速,但仅对部分肿瘤患者有效,因此亟待探索有效的检测方法和预测指标。T细胞受体(TCR)是T细胞抗原识别的关键分子。T细胞在胸腺成熟过程中经历了TCR基因重排,形成了TCR高度多样性,体内所有TCR类型与数量组成TCR组库。借助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可得到特定时期肿瘤患者TCR组库的信息,如TCR多样性、克隆性等特点,为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预测提供了新线索。二代测序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了TCR组库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极大地促进其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本文通过对TCR组库测序应用领域、测序方法及其统计学评估指标进行综述,展示了TCR组库检测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来预测及评估患者预后的潜能,为个体精准化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 T细胞受体组库 单细胞测序 免疫检查点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继性T细胞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908-912,共5页
T细胞是获得性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细胞亚群,但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数量少,且处于免疫抑制甚至耗竭状态,这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过继性T细胞治疗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 T细胞是获得性抗肿瘤免疫的重要细胞亚群,但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数量少,且处于免疫抑制甚至耗竭状态,这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过继性T细胞治疗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ell receptor engineering T cell,TCR-T)治疗,其通过体外筛选扩增富集肿瘤特异性T细胞或通过基因改造赋予T细胞新的抗原特异性(CAR-T、TCR-T),有效克服了肿瘤浸润T细胞不足的缺陷。虽然过继性T细胞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显示治疗的安全可行性和初步抗肿瘤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将对TILs、CART、TCR-T的原理、培养方法、生物学特征以及在NSCL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优化临床研究设计和开展新型NSCLC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T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蛋白激酶2及其抑制剂在乳腺癌发展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诗雅(综述) 刘绍川 孙倩(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6-621,共6页
酪蛋白激酶2(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并协助肿瘤细胞抗凋亡,亦有助于形成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K2在乳腺癌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是乳腺癌发生与发展... 酪蛋白激酶2(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和转移,并协助肿瘤细胞抗凋亡,亦有助于形成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近年来多项研究结果表明,CK2在乳腺癌细胞中呈过表达状态,是乳腺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蛋白激酶。目前,CK2作为乳腺癌的新型治疗靶点,其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但研发的各型CK2抑制剂已展现出抑制乳腺癌的巨大潜能。阐明CK2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CK2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应用现状,将有助于以CK2为靶点的乳腺癌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酪蛋白激酶2(CK2) 靶向治疗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癌组织中LAG-3 FGL1 MHC-Ⅱ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戚颖 黄子祺 +2 位作者 别鸿宇 颜次慧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 目的:探索新型免疫检查点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activation gene 3,LAG-3)、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在胃窦癌(gastric antral cancer,GAC)中的表达情况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GAC的67例患者病理标本,分别进行石蜡切片制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G-3、FGL1、MHC-Ⅱ三个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LAG-3、FGL1、MHC-Ⅱ的表达水平与GA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GAC患者中,肿瘤大小<4 cm的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LAG-3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女性患者MHC-Ⅱ免疫细胞阳性率更高(P<0.05)。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好(P<0.05);肿瘤细胞中MHC-Ⅱ高表达的患者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较差(P<0.05);而FGL1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与OS、DFS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AC患者LAG-3、MHC-Ⅱ在不同区域的表达量存在差异,GAC患者LAG-3及其配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提示免疫细胞中LAG-3/MHC-Ⅱ可以作为GAC患者预后标志物,为临床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生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细胞培养系统的肺癌类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芃芃 于文文 +6 位作者 程亚楠 韩雷 陈永孜 魏熙胤 李慧 任秀宝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和伊格尔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of eagle,BME)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 d,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类干细胞表型检测,以及体外成球、耐药性、体内成瘤等干细胞功能鉴定,并将3D与2D细胞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细胞表型检测证明3D系统培养的A549细胞中CD44和CD326阳性比例升高,CD24阳性比例下降,细胞体外成球率显著升高(28.50%±1.17%vs.8.67%±0.80%,P<0.01)对顺铂耐药性显著提高。加药后48 h为58.17%±2.19%vs.33.27%±5.76%(P<0.01),加药后72 h为41.70%±5.81%vs.27.30%±4.25%(P<0.01),体内成瘤时间显著缩短[(20.75±0.85)d vs.(60.25±1.49)d,P<0.01]。结论:3D培养的肺癌细胞中获得更高比例的类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内成瘤快、体外成克隆团率高、耐药性提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3D细胞培养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癌症治疗中的肝脏毒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吕欣阳(综述) 任秀宝(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1-697,共7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癌症治疗当中,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显著,能够延长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是目前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癌症治疗当中,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抑制剂疗效显著,能够延长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是目前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然而,PD-1抑制剂也会引起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肝脏毒性便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本文将对PD-1抑制剂癌症治疗中肝脏毒性的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PD-1抑制剂 肝脏毒性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