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殊亚型-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肿瘤中发挥的免疫抑制性作用,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控T细胞的作用以及直接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等多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就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B淋巴细胞作为抗肿瘤潜在治疗靶点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miR-9-5p在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OncomiR在线数据库分析miR-9-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乳腺细胞中miR-9-5p表达水平。基于靶基因预测...目的:探讨miR-9-5p在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OncomiR在线数据库分析miR-9-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乳腺细胞中miR-9-5p表达水平。基于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分析ONECUT2(one cut homeobox 2)可能是miR-9-5p的作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两者的靶向关系。向MDA-231细胞中分别转染miR-9-5p mimic、ONECUT2 siRNA及相应对照,qPCR及WB实验检测转染对MDA-231细胞中干性基因NOTCH1、NANOG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盒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表达水平的影响,BrdU法、AnnexinⅤ流式细胞术、MTS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的影响,ALDEFLUOR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9-5p及靶基因ONECUT2对肿瘤干细胞化特征的影响。建立NSG小鼠乳腺癌化疗模型,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ONECUT2对肿瘤干性化及化疗抵抗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iR-9-5p在乳腺癌组织(P=0.007)及乳腺癌MDA-231细胞系(P=0.0005)中呈现显著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0.0016)。miR-9-5p可靶向负调控ONECUT2,进而增加ALDH+MDA-231细胞比例(P=0.0006),上调干性NOTCH1、NANOG和SOX9蛋白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抗凋亡能力(P=0.0003)及其对多西他赛(DTX)和多柔比星(DOXO)化疗的耐受性;然而miR-9-5p/ONECUT2轴未能显著影响MDA-23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MDA-231/ONECUT2组小鼠接受DTX治疗后,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瘤组织中NOTCH1、SOX9蛋白和ABC转运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9-5p通过靶向ONECUT2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化及抗凋亡能力,增强了其对化学治疗的抵抗性。展开更多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和伊格尔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of eagle,BME)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 d,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类干细胞表型检测,以及体外成球、耐药性、体内成瘤等干细胞功能鉴定,并将3D与2D细胞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细胞表型检测证明3D系统培养的A549细胞中CD44和CD326阳性比例升高,CD24阳性比例下降,细胞体外成球率显著升高(28.50%±1.17%vs.8.67%±0.80%,P<0.01)对顺铂耐药性显著提高。加药后48 h为58.17%±2.19%vs.33.27%±5.76%(P<0.01),加药后72 h为41.70%±5.81%vs.27.30%±4.25%(P<0.01),体内成瘤时间显著缩短[(20.75±0.85)d vs.(60.25±1.49)d,P<0.01]。结论:3D培养的肺癌细胞中获得更高比例的类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内成瘤快、体外成克隆团率高、耐药性提高的特征。展开更多
文摘B淋巴细胞作为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多种调控方式发挥正性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亦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机体的免疫抑制调节,其中在肿瘤中以免疫抑制作用为主。目前研究多关注于B淋巴细胞特殊亚型-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在肿瘤中发挥的免疫抑制性作用,并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控T细胞的作用以及直接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等多途径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本文就B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为B淋巴细胞作为抗肿瘤潜在治疗靶点及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文摘目的:探讨miR-9-5p在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OncomiR在线数据库分析miR-9-5p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的差异,qPCR检测乳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乳腺细胞中miR-9-5p表达水平。基于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分析ONECUT2(one cut homeobox 2)可能是miR-9-5p的作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两者的靶向关系。向MDA-231细胞中分别转染miR-9-5p mimic、ONECUT2 siRNA及相应对照,qPCR及WB实验检测转染对MDA-231细胞中干性基因NOTCH1、NANOG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盒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表达水平的影响,BrdU法、AnnexinⅤ流式细胞术、MTS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耐药的影响,ALDEFLUOR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miR-9-5p及靶基因ONECUT2对肿瘤干细胞化特征的影响。建立NSG小鼠乳腺癌化疗模型,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ONECUT2对肿瘤干性化及化疗抵抗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miR-9-5p在乳腺癌组织(P=0.007)及乳腺癌MDA-231细胞系(P=0.0005)中呈现显著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0.0016)。miR-9-5p可靶向负调控ONECUT2,进而增加ALDH+MDA-231细胞比例(P=0.0006),上调干性NOTCH1、NANOG和SOX9蛋白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抗凋亡能力(P=0.0003)及其对多西他赛(DTX)和多柔比星(DOXO)化疗的耐受性;然而miR-9-5p/ONECUT2轴未能显著影响MDA-231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与对照组相比,MDA-231/ONECUT2组小鼠接受DTX治疗后,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瘤组织中NOTCH1、SOX9蛋白和ABC转运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9-5p通过靶向ONECUT2诱导乳腺癌干细胞化及抗凋亡能力,增强了其对化学治疗的抵抗性。
文摘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基于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ffects,irAEs)预测模型,如果经过验证,这些标记物的优点是易于整合到临床使用中,成本低廉。方法:本研究是对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和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至少一剂ICIs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收集了基线特征、治疗细节和不良事件的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任何级别和3级及以上的irAEs发生率分别为16.03%(76/474)和2.32%(11/474),其中最常见的分别为内分泌毒性37.1%(39/105)和肺炎7.6%(8/105)。多因素分析显示,2线治疗irAEs发生的风险更大[比值比(Odds Ratio,OR)=3.302];球蛋白(OR=1.086)与irAEs的发生呈正相关,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OR=0.723)与其呈负相关(P<0.05)。最终建立了基于“ICIs类型、治疗线数、球蛋白、DBIL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的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5,95%CI:0.711~0.840,P<0.05,临界值为0.118,敏感度为92.5%,特异度为56.6%。结论:基于ICIs类型、治疗线数、球蛋白、DBIL和LMR的预测模型对单纯接受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的irAEs预测效果较好,其中治疗线数、球蛋白和DBIL是irAEs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ICIs作为2线治疗以及治疗前高球蛋白和低DBIL的人群发生ir-AEs的风险较高。
文摘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和伊格尔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of eagle,BME)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 d,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类干细胞表型检测,以及体外成球、耐药性、体内成瘤等干细胞功能鉴定,并将3D与2D细胞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细胞表型检测证明3D系统培养的A549细胞中CD44和CD326阳性比例升高,CD24阳性比例下降,细胞体外成球率显著升高(28.50%±1.17%vs.8.67%±0.80%,P<0.01)对顺铂耐药性显著提高。加药后48 h为58.17%±2.19%vs.33.27%±5.76%(P<0.01),加药后72 h为41.70%±5.81%vs.27.30%±4.25%(P<0.01),体内成瘤时间显著缩短[(20.75±0.85)d vs.(60.25±1.49)d,P<0.01]。结论:3D培养的肺癌细胞中获得更高比例的类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内成瘤快、体外成克隆团率高、耐药性提高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