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在临床特征、基因表达和治疗反应及预后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异质性。目前,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近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在临床特征、基因表达和治疗反应及预后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异质性。目前,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近年的几项基于细胞起源分型进行的R-CHOP+X临床试验均未得到预期效果。因此,亟需对DLBCL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探讨基于基因异常改变的基因亚型分型,从而为新的治疗方法及靶向药物的研发和选择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为DLBCL基因分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最新的DLBCL基因分子分型进展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中确诊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24months,POD24)的发生率、预后价值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中确诊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24months,POD24)的发生率、预后价值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140例初治FL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75例治疗前肿瘤组织中Myc、Bcl-2和Bcl-6等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POD24对预后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OD24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40例初治FL患者中有42例(30%)发生POD24。Kaplan-Meier分析示,POD24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显著差于非POD24组(P<0.001);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OD24为OS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HR=8.386,P<0.001)。一线治疗方案校正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脏受累、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3分、β2-MG>正常值上限、Ki-67高表达、MUM-1阳性是POD24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LIPI≥3分、MUM-1阳性为POD24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比FLIPI和FLIPI联合MUM-1(FLIPI-M)对POD24的预测效能发现,后者的敏感性(80%vs.68%)及准确性(71%vs.69%)均较前者有所提高,但特异性稍低(66%vs.70%)。结论:POD24为显著的FL不良预后因素,在本院初治FL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脾脏受累、FLIPI≥3分、β2-MG>正常值上限、Ki-67高表达及MUM-1阳性为POD24的危险因素,其中FLIPI≥3分、MUM-1阳性为独立危险因素。FLIPI联合MUM-1预测POD24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FLIPI有所提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在临床特征、基因表达和治疗反应及预后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异质性。目前,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作为标准治疗方案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近年的几项基于细胞起源分型进行的R-CHOP+X临床试验均未得到预期效果。因此,亟需对DLBCL的分子遗传学异常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探讨基于基因异常改变的基因亚型分型,从而为新的治疗方法及靶向药物的研发和选择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基因检测技术在肿瘤分子病理诊断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也为DLBCL基因分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最新的DLBCL基因分子分型进展进行综述。
文摘目的:探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中确诊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24months,POD24)的发生率、预后价值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140例初治FL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中75例治疗前肿瘤组织中Myc、Bcl-2和Bcl-6等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POD24对预后的影响,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OD24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140例初治FL患者中有42例(30%)发生POD24。Kaplan-Meier分析示,POD24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显著差于非POD24组(P<0.001);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POD24为OS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HR=8.386,P<0.001)。一线治疗方案校正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脏受累、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3分、β2-MG>正常值上限、Ki-67高表达、MUM-1阳性是POD24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LIPI≥3分、MUM-1阳性为POD24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比FLIPI和FLIPI联合MUM-1(FLIPI-M)对POD24的预测效能发现,后者的敏感性(80%vs.68%)及准确性(71%vs.69%)均较前者有所提高,但特异性稍低(66%vs.70%)。结论:POD24为显著的FL不良预后因素,在本院初治FL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脾脏受累、FLIPI≥3分、β2-MG>正常值上限、Ki-67高表达及MUM-1阳性为POD24的危险因素,其中FLIPI≥3分、MUM-1阳性为独立危险因素。FLIPI联合MUM-1预测POD24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FLIPI有所提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