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超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890-893,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组长度>200 bp,缺少特异性开放阅读框,几乎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内源性RNA分子。lncRNA可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遗传学水平等方面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进程。膀胱尿路上皮癌...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组长度>200 bp,缺少特异性开放阅读框,几乎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内源性RNA分子。lncRNA可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遗传学水平等方面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多种生物学进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多种lncRNA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并与膀胱癌的诊断、治疗、预后及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密切相关。本文就膀胱癌中lnc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lncRNA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寻找膀胱癌分子标志物、药物靶点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长链非编码RNA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肾癌术前D-二聚体对靶向治疗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宏蕾 冯国伟 +2 位作者 林瑞 张艳辉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992-99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减瘤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CN)术前各项临床指标对于联合靶向治疗的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 R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15年6月40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CN... 目的:回顾性分析减瘤性肾切除术(cytoreductive nephrectomy,CN)术前各项临床指标对于联合靶向治疗的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 R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15年6月40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CN且术后1年内行靶向药物治疗m RC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D-二聚体、T分期、肿瘤转移器官数目、MSKCC危险模型评分均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危险因素(P<0.005),其中碱性磷酸酶、PLR、NLR、D-二聚体、肿瘤转移器官数目、MSKCC危险模型评分为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危险因素(P<0.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P=0.033)是影响患者OS、PFS的独立因素,同时碱性磷酸酶(P=0.045)、MSKCC危险模型评分(P=0.003)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前D-二聚体水平是行CN联合靶向治疗m 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瘤性肾切除术 转移性肾癌 预后 D-二聚体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网腺癌1例报道
3
作者 李宏蕾 林瑞 +1 位作者 张艳辉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90-690,共1页
患者男性,52岁,发现左睾丸黄豆粒样肿物2个月余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入院检查肿瘤标记物显示CEA、β-HCG、AFP均正常。睾丸彩超考虑恶性。腹部CT检查考虑精原细胞瘤,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左睾丸高位切除术,术后标本肉眼可见... 患者男性,52岁,发现左睾丸黄豆粒样肿物2个月余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入院检查肿瘤标记物显示CEA、β-HCG、AFP均正常。睾丸彩超考虑恶性。腹部CT检查考虑精原细胞瘤,未见肿大淋巴结。行左睾丸高位切除术,术后标本肉眼可见左侧睾丸内一灰红结节,直径为1.5 cm,质地中等。镜下可见部分区域呈弥漫实性片状分布,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腺体排列(图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CK-pan、CD56、Vim、CD10均阳性,Ki-67、Calretinin部分阳性表达,In?hibin、SALL4、WT-1、MC、TTF、EMA、CgA、NSE、CEA均阴性(图2)。病理诊断为左睾丸网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网腺癌 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评分系统在微创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外部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琪 王雪荣 +1 位作者 袁璐璐 杨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94-398,共5页
目的:评估基于动脉的复杂性(arterial based complexity,ABC)评分系统对预测微创肾部分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partialnephrectomy,MIPN)临床相关结果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161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MIP... 目的:评估基于动脉的复杂性(arterial based complexity,ABC)评分系统对预测微创肾部分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partialnephrectomy,MIPN)临床相关结果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161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MIPN治疗的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腹部增强CT图像行ABC评分,分为1、2、3S和3H级。评价ABC评分系统的可重复性,分析ABC评分与患者病理特征、手术相关变量、术后并发症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1、2、3S、3H级的患者分别占20.5%( 33/161)、 60.2%( 97/161)、 11.8%( 19/161)、 7.5%( 12/161)。医师评分结果的平均Kappa值为0.523,平均精确匹配百分比为70.2%。ABC评分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估计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肿瘤大小有显著性相关(均P<0.001),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eGFR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ABC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对MIPN的复杂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但其临床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ABC评分系统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