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71例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欧阳华强 潘战宇 +7 位作者 张新伟 赵路军 肖建宇 刘方 史业辉 邢文阁 宫立群 权曼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工作概况,评价MDT模式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参加本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371例患者的... 目的: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工作概况,评价MDT模式在肿瘤姑息治疗领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参加本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3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MDT决策执行情况,并对部分姑息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患者401例次共获得318(79%)项治疗建议,其中293项为姑息治疗建议。MDT为119例疼痛患者提供了合理化镇痛方案,对95例患者提出营养治疗意见,对36例患者采取了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有效随访到的374项MDT决策,全部执行者273项(73%),部分执行者49项(13%),总体执行率86%。执行MDT决策的患者,在疼痛控制、营养状况改善及与抑郁相关的躯体症状缓解方面均优于未执行者(P<0.001,P<0.001及P<0.01)。结论: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能为患者提供规范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建议,执行MDT决策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疼痛、营养障碍及焦虑抑郁等症状,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镇痛 姑息治疗 多学科会诊模式 多学科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放射剂量学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小东 张遵城 +3 位作者 郑广钧 郭永涛 常津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OA-NSCLC)亚组和肺转移瘤组常规采用CT靶区定位,对CT难以确定肿瘤靶区的中央型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the central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A-NSCLC)亚组采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协助定位;应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等评估TPS的质量并优化;影像引导粒子植入中必须进行实时的位置校正。对无法单独经皮CT引导植入粒子的晚期中央型病灶结构复杂的肺癌亚组(central lung cancer,C-LC亚组),要同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植入后必须进行剂量学等验证。结果:137例的NOA-NSCLC亚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心、肺及脊髓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NOA-NSCLC亚组和50例的肺转移瘤组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分别达92.1Gy、106.2 Gy。局控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1.97%(126/137例)和96.00%(48/50例)。1年生存率分别是91.24%(125/137)和83.40%(42/50)。2年生存率分别是50.36%(69/137)和52.30%(26/50)。COA-NSCLC亚组的35例和C-LC亚组的65例患者的局部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2.30%(60/65),1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31/35)和80.30%(53/66);无放射性肺损伤或肺纤维化出现。结论:恰当的放射剂量学QA/QC策略是保证粒子植入疗法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必须措施,尤其是能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肺损伤或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肺癌 放射剂量学 质量控制与保证 近距离治疗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多原发癌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孙海燕 潘战宇 +6 位作者 张新伟 赵路军 肖建宇 史业辉 刘方 邢文阁 张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74-678,共5页
目的:分析多原发癌临床特点,评价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多原发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4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多原发癌临床特点,评价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多原发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4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MDT决策执行情况及其最终达到MDT预期情况。结果:全组参加会诊的629例患者中,多原发癌占总会诊例数的6.4%(40/629)。随访的39例患者中,完全执行MDT决策为26例(65.0%),达到MDT预期25例(96.2%);部分执行MDT决策为7例(17.5%),达到MDT预期4例(57.1%);完全不执行为6例(15.0%),达到MDT预期1例(16.7%)。结论: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能为多原发癌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建议,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会诊模式 多学科团队 多原发癌 临床分析 预期 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最新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智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96-1500,共5页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治疗仍然为手术切除,但因内科原因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在很多治疗指南中,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成为根治性治疗的首选.SBRT也称...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治疗仍然为手术切除,但因内科原因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在很多治疗指南中,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成为根治性治疗的首选.SBRT也称为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作为新的治疗方法被应用于多种体部肿瘤的治疗.尤其针对Ⅰ期NSCLC目前已经较多报道,其中不少是精心设计、控制良好的临床试验[1-2].现对目前临床放射生物学的理念、治疗技术以及临床实验结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端粒 端粒酶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钱东 丁小凤 +1 位作者 程菁菁 袁智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79-682,共4页
端粒是人类染色体末端由重复核酸序列组成的保护性结构,会随着细胞成功的分裂进行性的缩短。超过85%的肿瘤细胞通过激活在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被抑制的端粒酶来阻止端粒的无限缩短,维持细胞的永生化。肿瘤细胞跟正常细胞相比,有着更短的... 端粒是人类染色体末端由重复核酸序列组成的保护性结构,会随着细胞成功的分裂进行性的缩短。超过85%的肿瘤细胞通过激活在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被抑制的端粒酶来阻止端粒的无限缩短,维持细胞的永生化。肿瘤细胞跟正常细胞相比,有着更短的端粒和被重新激活的端粒酶,这些简单却又特殊的生物学差异促进了靶向端粒/端粒酶抗肿瘤治疗的发展。近年来许多成功的治疗药物经过临床前的筛选,在多种肿瘤中取得Ⅰ/Ⅱ期临床试验的成功,GRN163L和GV1001等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联合传统药物治疗是目前的发展方向,未来靶向端粒/端粒酶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可能在取得抗肿瘤疗效叠加的同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肿瘤 靶向治疗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对肿瘤患者死亡诉求认知及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晓玲 张世慧 +1 位作者 陈希伟 魏清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9,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肿瘤患者"死亡诉求"认知及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患者"死亡诉求&...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肿瘤患者"死亡诉求"认知及应对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12个亚主题:对患者"死亡诉求"的认知(能够识别有"死亡诉求"的患者;洞悉患者"死亡诉求"的真实涵义;存在认知疑惑)、"死亡诉求"的应对方式(鼓励为主的应对;安慰为主的应对;寄希望于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努力尝试)、应对"死亡诉求"的阻碍因素(外部条件限制;护士自身因素)、应对"死亡诉求"的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重视家属应对"死亡诉求"的重要作用;提倡多学科协作)。结论护士对肿瘤患者的"死亡诉求"有一定认知,但存在应对困惑,可从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培训着手,组织多学科团队与家属参与,共同应对肿瘤患者的"死亡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肿瘤科 死亡教育 临终关怀 认知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肺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双能X射线透视成像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贺树萌 马善达 +1 位作者 王伟 付东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双能X线透视成像方法,采集呼吸周期高低能X线图像序列,通过改进双能减影算法获取软组织减影图像,以提高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无标记肺部肿瘤运动跟踪的肿瘤可视度。方法采用具有C臂旋转结构和高低能快速切换采图机制的双能... 目的研究一种双能X线透视成像方法,采集呼吸周期高低能X线图像序列,通过改进双能减影算法获取软组织减影图像,以提高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无标记肺部肿瘤运动跟踪的肿瘤可视度。方法采用具有C臂旋转结构和高低能快速切换采图机制的双能X线透视成像系统,分别在4个投影方向实时采集呼吸周期9或10个时相的高低能图像对序列。通过优化加权对数减影算法,对去除同一时相高低能图像对中的骨骼,得到软组织减影图。双能减影算法采用CNR作为图像质量评价参数,自动获取最佳软组织减影图像。采集和分析20例患者数据,评价软组织减影图像中肿瘤可视度的提高程度。结果分别在0°、45°、90°和135°投影方向采集198、196、198、和198个高低能图像对,肿瘤可视图像分别为198、38、69和49对。所获软组织减影图像中,肿瘤可视图像分别为198、108、149和159幅。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双能X线透视成像方法可显著提高肺部肿瘤的可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肺肿瘤 减影技术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IMRT放疗引起急性重症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颜博 庞青松 +2 位作者 陈玉龙 袁智勇 唐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及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重度急性放射性肺损伤(SARP)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IMRT放疗及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SARP发生的...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疗(IMRT)及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重度急性放射性肺损伤(SARP)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IMRT放疗及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SARP发生的临床因素及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有2 323例入组,其中1 241例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ARP)。发生急性重症放射性肺损伤(SARP)患者共185例,发生率为7.96%;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病理类型、放射总剂量、V5(%)、平均剂量与SARP发生率无关(P>0.05);而年龄>60岁、FEV1%预计值、应用多西他赛+卡铂/顺铂化疗方案、V20(%)、V30(%)、双肺平均剂量(MLD)等与SARP发生率有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应用多西他赛+卡铂/顺铂化疗方案、V20(%)、V30(%)等与SARP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是SARP发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IMRT及同步化疗时,应对高龄及患者多西他赛+铂类化疗方案患者和V20、V30高剂量的患者,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SARP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因呼吸衰竭而引起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 非小细胞肺癌调 强适形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时序对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智勇 刘晓斌 +3 位作者 庄洪卿 陶振 赵路军 王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不同加药时间对A549、Calu-6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Calu-6体外培养作为研究对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系EGFR表达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分组:尼妥珠单抗放疗前24h组,放...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不同加药时间对A549、Calu-6人肺癌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人肺癌细胞系A549、Calu-6体外培养作为研究对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系EGFR表达尼妥珠单抗不同给药分组:尼妥珠单抗放疗前24h组,放疗同时加药组,放疗后24 h加药组。MTT法及克隆形成法检测尼妥珠单抗对两种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P21、Bax、Bcl-2、phospho-DNA-PK、Akt和pAk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尼妥珠单抗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的IC20值、IC50值分别为(1.13±0.37)、(24.78±1.25)μg/mL,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给药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02、1.77、1.39。放疗前加药组观察到更高的凋亡率和G_2/M期的阻滞同时,本组P21、Bax、Bcl-2、phospho-DNA-PK和pAkt表达的改变也较其它组明显尼妥珠单抗作用于Calu-6细胞24 h后的IC20值、IC50值分别为(2.42±1.26)、(51.15±2.41)μg/mL。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后给药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3、0.99、0.91。放疗前加药组凋亡率和G_2/M期的阻滞比例最高。放疗前给药组P21、Bax、Bcl-2、phospho-DNA-PK和pAkt表达改变较其它组明显。结论:尼妥珠单抗对A549、Calu-6细胞均有抑制增殖作用、不同加药时序影响放射增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尼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放射增敏作用 给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腹腔镜超声引导I^(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术前规划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芳 杨志永 +1 位作者 张达光 姜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3-767,共5页
目的提出基于CT图像的腹腔镜超声引导I^(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术前规划方法,并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1例胰腺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导入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治疗计划系统(TPS)中,获得肿瘤和周围器官的重建图像。借助基于肿瘤... 目的提出基于CT图像的腹腔镜超声引导I^(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的术前规划方法,并评价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1例胰腺癌患者的术前CT图像导入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治疗计划系统(TPS)中,获得肿瘤和周围器官的重建图像。借助基于肿瘤表面的虚拟手术导板,选择进针点位置,进而规划出粒子植入的针道及粒子数量,并评估辐射剂量。结果共规划21条针道,拟植入45颗粒子。术前规划中肿瘤的剂量参数指标D90为12 481cGy,V100为92.83%,可满足临床剂量要求;而周边正常胰腺组织的D90为0,V100仅为0.40%。结论理论上,腹腔镜超声引导I^(125)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能保证粒子精准植入并达到肿瘤局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碘同位素 胰腺肿瘤 超声检查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增强子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志强 米泽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51,共11页
超级增强子是由多个相邻近的普通增强子组成的、驱动调控细胞身份基因表达的一个大簇,该区域富集高密度的转录因子、辅因子及增强子相关表观修饰。超级增强子所驱动的异常转录基因对维持肿瘤细胞特性至关重要。肿瘤细胞通过组装自身超... 超级增强子是由多个相邻近的普通增强子组成的、驱动调控细胞身份基因表达的一个大簇,该区域富集高密度的转录因子、辅因子及增强子相关表观修饰。超级增强子所驱动的异常转录基因对维持肿瘤细胞特性至关重要。肿瘤细胞通过组装自身超级增强子,显著促进多种癌基因表达,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抑制超级增强子的活性,则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存活。本文对目前报道的肿瘤细胞中超级增强子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调控,以及靶向超级增强子药物研发现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研发新的针对超级增强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子 超级增强子 转录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多发转移的多学科协作诊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雅文 张新伟 +8 位作者 战忠利 叶兆祥 徐文贵 王佩国 郭志 姚欣 谢广茹 黄鼎智 任秀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32-1336,共5页
恶性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是判断其良恶性的标准。本例患者以多发肝、肺、骨转移就诊,查多项肿瘤标志物、胃镜、胸腹强化CT、PET-CT均难以确诊,行肝转移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肝右叶)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是判断其良恶性的标准。本例患者以多发肝、肺、骨转移就诊,查多项肿瘤标志物、胃镜、胸腹强化CT、PET-CT均难以确诊,行肝转移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肝右叶)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结合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考虑为恶性嗜铬细胞瘤肝、肺、骨转移。目前恶性嗜铬细胞瘤尚无标准治疗,文献报道使用CVD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和靶向药物舒尼替尼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本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CVD化疗及1个疗程索坦治疗后,疾病仍缓慢进展。通过多学科讨论,认为131I-MIBG(131I-间位碘苄胍)可以作为该患者下一步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嗜铬细胞瘤 多发转移 CVD方案舒尼替尼 多学科协作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钟基因PER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金昊(综述) 王平(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6-450,共5页
昼夜节律钟控制着人类及大多数哺乳动物每天的体温、血压、激素、代谢等节律,这是由于昼夜节律基因调控的结果。PER(period)基因是核心昼夜节律基因之一,现已确认人类的PER基因包括PER1、PER2和PER3,均是抑癌基因。PER基因的表达异常不... 昼夜节律钟控制着人类及大多数哺乳动物每天的体温、血压、激素、代谢等节律,这是由于昼夜节律基因调控的结果。PER(period)基因是核心昼夜节律基因之一,现已确认人类的PER基因包括PER1、PER2和PER3,均是抑癌基因。PER基因的表达异常不仅能促进肿瘤的发生,还能改变细胞对放射线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肿瘤患者的放疗和化疗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本文在将对昼夜节律钟基因PER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钟 PER基因 抑癌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同时性肝肺转移个体化治疗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平 尤健 +6 位作者 黄鼎智 袁智勇 肖建宇 张连郁 郭志 曹付亮 宋天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59-1563,共5页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自然生存时间为6~12个月,同时伴有肺转移的生存时间更短。单纯化疗后可延长至12~24个月。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绝大多数死于肝脏的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者,5年生存率大约40%。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结...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自然生存时间为6~12个月,同时伴有肺转移的生存时间更短。单纯化疗后可延长至12~24个月。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绝大多数死于肝脏的病灶。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者,5年生存率大约40%。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放化疗亦具有重要价值。现介绍1例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肝胆肿瘤科、肺部肿瘤科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同时性肝肺转移的病例,该患者经多学科的协作诊疗后效果较佳,报道该病例诊治经验以促进结直肠癌诊疗技术和经验的全面融合,推动多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肺转移 个体化治疗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肺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倩 刘颖 +1 位作者 张宇威 叶兆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9,共5页
肺癌的早期发现、精确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影像学能够无创、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异质性,在肺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海量影像数据的深入挖掘是影像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擅长处理大批量、高... 肺癌的早期发现、精确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影像学能够无创、全面地反映肿瘤的异质性,在肺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海量影像数据的深入挖掘是影像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擅长处理大批量、高维度的信息,用算法解析数据,既可以自动提取定量特征,也可以自动学习现有数据,从而对新数据进行预测。AI在影像处理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肺结节检出、肺癌诊断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将AI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有助于精准医疗的实施。本文对近年来AI在肺部肿瘤影像诊断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肺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中秋 王清鑫 +2 位作者 巩琳琳 袁智勇 王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5-282,共8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8例接受盆腔外照射的初治宫颈癌患者(RP组10例,对照组8例)的临床资料。基于Illu⁃mina...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8例接受盆腔外照射的初治宫颈癌患者(RP组10例,对照组8例)的临床资料。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粪便细菌16S rRNA V4区进行双末端测序。制备粪菌悬液与FHC细胞共培养,检测炎症指标。检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构建RP小鼠模型,对肠道菌群进行定量分析,观察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及肠屏障功能,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结果:RP组普氏菌属-9、沙雷氏菌属、罗氏菌属、普氏菌属-2、韦荣球菌属均显著增加,拟杆菌属和副拟杆菌属明显减少;α-多样性更低,β-多样性更显著;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以及肠杆菌目的丰度均明显升高。RP组的肠道菌群能促进上皮细胞分泌IL-1β、TNF-α和IL-4,激活P65,上调COX、iNOS、MCP1和CRP。RP组血清TNF-α、IL-1β和CXCL-1的分泌显著增加。RP小鼠粪便样本中总16S rRNA含量明显减少、普氏菌明显增加、拟杆菌明显下降;肠黏膜不完整,肠绒毛变短,上皮结构及黏膜屏障均被破坏;血清TNF-α、IL-1β和CXCL-1显著增加。结论:RP患者具有肠道菌群失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宿主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放疗 放射性肠炎 肠道菌群 菌群失调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导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尹珍珍 王优优 +5 位作者 张希梅 王凤明 赵路军 王平 王佩国 袁智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9-184,共6页
目的:分析诱导化疗后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对比不同诱导化疗方案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初治170例Ⅱ~Ⅳb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6例,女性44例;Ⅱ期27例,Ⅲ期105例,Ⅳa^b期38... 目的:分析诱导化疗后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对比不同诱导化疗方案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初治170例Ⅱ~Ⅳb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6例,女性44例;Ⅱ期27例,Ⅲ期105例,Ⅳa^b期38例。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3年总生存率、局部区域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2.8%、91.5%、76.7%和69.1%。多因素分析发现,含紫杉醇+顺铂的诱导化疗方案较顺铂+5-氟尿嘧啶疾病进展(HR:1.820,95%CI:1.013~3.271,P=0.045)及远处转移风险(HR:2.240,95%CI:1.017~4.090,P=0.045)显著降低。结论:含紫杉醇+顺铂的诱导化疗方案较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显著延长鼻咽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诱导化疗 调强放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疗在超中央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旭耀 王煜雯(综述) 宋勇春(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可实现不可手术超中央型肺癌(ultra-central lung cancer,UCLC)患者的靶区高剂量照射并较好保护危及器官,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探索热点。接受SBRT治疗后UCLC患者可获得较好的...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可实现不可手术超中央型肺癌(ultra-central lung cancer,UCLC)患者的靶区高剂量照射并较好保护危及器官,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探索热点。接受SBRT治疗后UCLC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但是由于UCLC紧邻或侵犯纵隔内重要脏器,SBRT治疗会常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本文就SBRT应用于UCLC患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中央型肺癌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处方剂量 危及器官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鹏 佘春华 +3 位作者 张振 孙增峰 伊凯凯 张瑞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26-630,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引导下脑肿瘤立体定向活检技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脑肿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病灶最大层面直径28.7(1...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引导下脑肿瘤立体定向活检技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下立体定向活检脑肿瘤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病灶最大层面直径28.7(15~63)mm。术前行螺旋薄层CT平扫、强化、血管灌注成像扫描(层厚1.25 mm)。DICOM格式CT图像传输至Minics 19.0图像处理系统,勾画穿刺靶点、进针通道,3D打印穿刺导板。手术麻醉方式为10例全麻,2例局麻。术中依鼻根、眉弓标志放置导板,依规划的穿刺轨迹多点取材,获得病理组织送检。术后复查头部CT。结果:术后CT影像提示全部准确到达规划的靶点。10例全麻患者评价耗时75~80 min,2例局麻患者分别耗时约40 min和35 min。12例患者中1例术中急性出血,改变头位充分引流后未形成血肿,6例微量血肿形成(出血量<1 mL),8例轻微水肿(反应带<3 mm),3例轻微头疼。术后病理显示胶质瘤5例,转移瘤3例,淋巴瘤3例,脱髓鞘1例。结论:3D打印导板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活检技术不仅准确、安全,而且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减少患者痛苦、体位灵活、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立体定向 活检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与实践障碍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阎玲 魏婷婷 +1 位作者 孙丽媛 强万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7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循证护理知信行量表和循证实践障碍量表。结果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均分...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7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循证护理知信行量表和循证实践障碍量表。结果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均分(4.38±1.02)分,各维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循证知识技能(4.26±1.01)、循证实践行为(4.31±1.32)、循证实践态度(4.59±1.24);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现任职务、工作压力、职业态度、护士对循证护理主观态度与能力、科研报道质量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解释量为27.5%。结论: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现任职务、职业态度、工作压力、护士对循证护理主观态度与能力、科研报道质量是影响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水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循证护理 循证实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