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岳林 谢淑敏 +2 位作者 刘家浩 吴美静 张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制约吗啡临床应用的消极因素。方法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本研究于2014年1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医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 目的了解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制约吗啡临床应用的消极因素。方法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本研究于2014年1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医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除一般情况外,主要分为3部分:(1)对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了解程度、用药习惯及对镇痛药物成瘾性的认知情况;(2)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3)影响吗啡临床应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84.7%。结果 59.7%(43/72)的肿瘤外科医生表示很明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8.9%(33/72)的肿瘤外科医生首选吗啡控释片治疗重度癌痛,22.8%(26/72)首选哌替啶治疗重度癌痛。58.3%(42/72)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哌替啶的成瘾性最大,34.7%(25/72)认为吗啡针的成瘾性最大。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基本知识的总体正确答题率为59.2%(341/576),其中"吗啡应用的目的"的得分率为36.1%(468/1 296)。不同职称肿瘤外科医生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肿瘤外科医生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9%(28/72)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医务人员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的专业培训"对吗啡的临床应用影响很大,其中"医务人员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的专业培训""对药物成瘾性的顾虑""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吗啡的使用限制"的影响得分分别为3.1、2.9、2.9、2.9分。结论肿瘤外科医生在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认知不足,亟须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来改善癌痛治疗和医用吗啡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医生 癌痛治疗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超雨 田晨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2-1236,共5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可遗传的...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可遗传的。本文就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DNA甲基化、MicroRNA调控、组蛋白修饰等方面的改变与DLBCL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研究DLBCL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表观遗传学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早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术中冰冻切片分析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晓 李莹 +2 位作者 荆怡 杨晓楠 张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4058-4063,4068,共7页
背景 乳腺癌保乳术联合全乳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是其最主要的缺点是在切除边缘或附近可能存在微小残留病灶.多项研究证明乳腺癌保乳术术中冰冻切片分析手术切缘情况可以防止再次手术,并可以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率.目的... 背景 乳腺癌保乳术联合全乳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但是其最主要的缺点是在切除边缘或附近可能存在微小残留病灶.多项研究证明乳腺癌保乳术术中冰冻切片分析手术切缘情况可以防止再次手术,并可以降低乳腺癌局部复发率.目的 探究乳腺癌保乳术术中冰冻切片分析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08-01至2016-10-31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术术中冰冻切片分析的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62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阴性情况,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肿块距离乳头距离诊断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的价值,以及影响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位点数的相关因素.结果 629例患者中,初次切缘阳性195例(31.0%),其中初次切缘阳性扩切后为阴性者92例(47.2%),初次切缘阳性扩切后为阳性者7例(3.6%),初次切缘阳性即选择全乳切除术者96例(49.2%);初次切缘阴性434例(69.0%).患者保乳成功者526例(83.6%).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与初次切缘阴性患者肿块距离乳头距离、肿物沿导管病变、病理类型、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距离乳头距离〔OR=0.830,95%CI(0.700,0.982),P=0.030〕、肿物沿导管病变〔OR=0.232,95%CI(0.103,0.521),P<0.001〕、病理分型〔浸润性非特殊癌:OR=0.268,95%CI(0.090,0.798),P=0.018〕、淋巴结有无转移〔OR=0.154,95%CI(0.075,0.318),P<0.001〕是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绘制肿块距离乳头距离诊断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的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572〔95%CI(0.520,0.624)〕,最佳截断值为4.55 cm,灵敏度为0.815,特异度为0.333.195例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患者中,99例、55例、22例、19例患者切缘阳性位点数分别为1、2、3、≥4个.未绝经、术前未行乳腺MRI患者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位点数高于已绝经、术前行乳腺MRI患者(P<0.05).结论 肿块距离乳头距离、肿物沿导管病变、病理分型(主要为浸润性非特殊癌)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是乳腺癌保乳术初次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同时,未绝经和术前未行乳腺MRI者更易发生多个初次切缘位点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术 切缘 再次手术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5
4
作者 姜战胜 潘战宇 任秀宝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进入一线正式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临床试验结果证实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进入一线正式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临床试验结果证实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和多药耐药后治疗的疗效均要优于传统的化疗。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最高可达80%;单药Pembrolizumab的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接近1年(10.3个月),死亡风险比含铂双药化疗下降40%。单药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Atezolizumab用于二线的疗效同样突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可至1年左右。PD-L1的表达是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预测因子,在晚期NSCLC中阳性(≥1%)的比例约为60%左右,组织类型间差异不大,但是目前并无检测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对中青年胃癌术后病人康复和心理复原力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田慧子 王会英 李静燃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行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和心理复原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行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康复和心理复原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胃癌根治术的10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有效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心理复原力。[结果]干预组病人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消化道症状、胃肠道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复原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中青年胃癌病人术后康复,提高其心理复原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中青年 胃癌 术后康复 心理复原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