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临床综合模型术前鉴别卵巢囊腺瘤的研究
1
作者 李娇娇 刘迪 +3 位作者 张丽 杨帆 陈静 叶兆祥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建立增强CT影像组学-临床综合模型并评估其在术前鉴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2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PyRadiomics被用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特... 目的:建立增强CT影像组学-临床综合模型并评估其在术前鉴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2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PyRadiomics被用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特征降维,计算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分析患者的临床、CT特征资料,建立临床模型。将RADscore与临床、CT特征组合建立综合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鉴别诊断性能。利用决策曲线及校正曲线分析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临床、影像组学及综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772、0.766、0.867和0.704、0.751和0.826。校准和决策曲线提示综合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综合模型在鉴别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粘液性囊腺瘤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腺瘤 影像组学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丹 车文文 +15 位作者 杨静雯 夏小军 姜小燕 王平 潘战宇 马尧 王斌 吕中茜 潘兴芳 赵美丹 赵天易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2030-2035,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古代文献证据;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实践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的古代文献证据;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现代文献证据;制定发放《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现代专家经验。通过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古代医籍文献相关条目共14项;现代文献共检索到137篇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纳入排除,最终纳入14篇现代文献,包括中文文献8篇,英文文献6篇;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常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等疗法;常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弱推荐使用毫针针刺、电针、艾灸、耳穴贴压疗法;推荐使用穴位为神门、内关、印堂、百会、合谷、足三里、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太冲、肝俞、太溪、肾俞、心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肿瘤相关性抑郁状态 三证合一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方案 证据整合与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16
3
作者 岳林 谢淑敏 +2 位作者 刘家浩 吴美静 张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了解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制约吗啡临床应用的消极因素。方法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本研究于2014年1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医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 目的了解肿瘤外科医生对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制约吗啡临床应用的消极因素。方法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大型肿瘤专科医院,本研究于2014年1月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外科医生85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除一般情况外,主要分为3部分:(1)对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的了解程度、用药习惯及对镇痛药物成瘾性的认知情况;(2)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3)影响吗啡临床应用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84.7%。结果 59.7%(43/72)的肿瘤外科医生表示很明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28.9%(33/72)的肿瘤外科医生首选吗啡控释片治疗重度癌痛,22.8%(26/72)首选哌替啶治疗重度癌痛。58.3%(42/72)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哌替啶的成瘾性最大,34.7%(25/72)认为吗啡针的成瘾性最大。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基本知识的总体正确答题率为59.2%(341/576),其中"吗啡应用的目的"的得分率为36.1%(468/1 296)。不同职称肿瘤外科医生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肿瘤外科医生有关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9%(28/72)的肿瘤外科医生认为"医务人员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的专业培训"对吗啡的临床应用影响很大,其中"医务人员是否接受镇痛治疗的专业培训""对药物成瘾性的顾虑""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吗啡的使用限制"的影响得分分别为3.1、2.9、2.9、2.9分。结论肿瘤外科医生在癌痛治疗和吗啡临床应用方面存在认知不足,亟须开展相关专业培训来改善癌痛治疗和医用吗啡现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医生 癌痛治疗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1在肿瘤增殖和侵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媛 张飞 牛瑞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36-1539,共4页
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浸润转移是影响肿瘤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了解调控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子机制对肿瘤早期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增殖相关蛋白PA2G4(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2G4)家族成员Ebp1在多... 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浸润转移是影响肿瘤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了解调控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子机制对肿瘤早期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增殖相关蛋白PA2G4(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2G4)家族成员Ebp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分化、细胞迁移等方面的影响,并归纳了Ebp1影响肿瘤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Ebp在多种肿瘤中表达降低且与肿瘤的增殖和迁移呈负相关,并主要通过抑制周期相关蛋白的转录、调控影响肿瘤发展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P1 肿瘤进展 增殖 细胞周期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HEN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纪伟伟 李超 +1 位作者 王雅宾 孙蓓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6,共3页
我国恶性肿瘤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往往对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存期造成严重危害。为此营养支持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辅助治疗措施转变为重... 我国恶性肿瘤不断上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往往对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生存期造成严重危害。为此营养支持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辅助治疗措施转变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居家营养管理研究却鲜有报道。主要研究基于"AI医疗"技术,运用"筛查-评定-方案制定-AI智能监测-干预"的管理模式,规范恶性肿瘤患者家庭营养肠内支持管理,延伸患者在医院内营养治疗,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营养管理无人指导、监测局限、随访困难的窘境,补充诊疗环节,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以降低抗肿瘤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AI医疗 家庭营养肠内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日间病房的诊疗与感染管理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纪伟伟 张楷 +1 位作者 李芃 孙蓓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3-45,共3页
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医院内人员聚集与交叉感染风险,各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工作量大幅缩减,肿瘤患者周期性化疗困难重重。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肿瘤专科医院日间病房患者感染和诊疗管理入手,建立相应的诊疗模式,... 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医院内人员聚集与交叉感染风险,各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工作量大幅缩减,肿瘤患者周期性化疗困难重重。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肿瘤专科医院日间病房患者感染和诊疗管理入手,建立相应的诊疗模式,解决患者无法按期日间诊疗的难题。2020年2月3日至4月3日,在该模式下,日间病房收治肿瘤患者15303人次,其中外地患者4202人次,未发生院内感染,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病房 肿瘤专科 感染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丹丹 韩雷 于津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8-1155,共8页
免疫治疗是继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的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ICP在临床的应用,用于肿瘤诊断、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成... 免疫治疗是继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的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手段。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疗法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ICP在临床的应用,用于肿瘤诊断、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也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在当前精准医疗的背景下,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以及肿瘤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然而,许多患者并不能从这些疗法中受益,缺乏有效的疗效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文总结了有关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文献,重点关注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及治疗方案选择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生物标志物 肿瘤突变负荷 微卫星不稳定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联合不同黏稠度食团在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泽勇 查梦培 石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联合不同黏稠度食团在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辣椒素联合不同黏稠度食团在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密闭信封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2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神经外科专科护理方法进行照护,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制不同黏稠度的食团并加入同等浓度辣椒素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于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当天对病人吞咽功能分级、咽反射功能、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肺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吞咽功能分级、咽反射功能、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辣椒素联合不同黏稠度食团对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病人吞咽功能和肺功能,增强咽反射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黏稠度 桥小脑角 肿瘤 吞咽障碍 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血液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洋 夏冰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84-2088,共5页
外泌体(exosomes)是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能分泌的微小囊泡,包含丰富的蛋白质、miRNA以及RNA等。外泌体在细胞间通信,特别是在非接触性的细胞远程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肿瘤细胞和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外泌体的参与... 外泌体(exosomes)是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能分泌的微小囊泡,包含丰富的蛋白质、miRNA以及RNA等。外泌体在细胞间通信,特别是在非接触性的细胞远程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肿瘤细胞和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离不开外泌体的参与,在肿瘤细胞、NK细胞、T细胞、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涉及到外泌体,如促进血液肿瘤细胞的增殖,帮助血液肿瘤细胞实现免疫逃避,促进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迁移等。因此,外泌体与血液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着重阐述外泌体在血液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外泌体在临床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血液肿瘤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15
10
作者 李雁 周云峰 +15 位作者 梁寒 王华庆 郝继辉 朱正纲 万德森 钦伦秀 崔书中 季加孚 徐惠绵 魏少忠 许洪斌 锁涛 杨树军 谢丛华 杨肖军 杨国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6,共9页
1概述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通常称为腹膜癌病(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简称腹膜癌),... 1概述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恶性间皮瘤、原发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通常称为腹膜癌病(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简称腹膜癌),目前临床上将其定义为广泛转移,常采取姑息治疗,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约6个月[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膜肿瘤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与实践障碍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阎玲 魏婷婷 +1 位作者 孙丽媛 强万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7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循证护理知信行量表和循证实践障碍量表。结果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均分...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现状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7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循证护理知信行量表和循证实践障碍量表。结果 :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均分(4.38±1.02)分,各维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循证知识技能(4.26±1.01)、循证实践行为(4.31±1.32)、循证实践态度(4.59±1.24);经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现任职务、工作压力、职业态度、护士对循证护理主观态度与能力、科研报道质量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解释量为27.5%。结论: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水平有待提高,现任职务、职业态度、工作压力、护士对循证护理主观态度与能力、科研报道质量是影响临床护士循证护理知信行水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循证护理 循证实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束CT评价各部位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 被引量:3
12
作者 屈超 梁广立 +2 位作者 刘桂芝 高晓飞 王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88-1492,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去评价身体各部位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肿瘤患者,按投照部位分为头颈肩组、胸组和腹盆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这些患者在进行前5次放疗时,...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去评价身体各部位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肿瘤患者,按投照部位分为头颈肩组、胸组和腹盆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均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这些患者在进行前5次放疗时,每次摆位后(治疗开始前)立即行CBCT扫描,将CBCT影像和CT定位重建的DRR影像进行骨性结构配准,从而可计算出每次摆位的误差。结果:头颈肩组患者在RL(右左)、SI(头脚)和AP(腹背)方向的误差分别为(-1.01±1.33)、(0.04±1.55)、(1.48±1.58)mm,CTV外放的MPTV值在RL、SI和AP 3个方向分别为3.10、3.74和3.84 mm;胸组患者在RL、SI和AP方向的误差分别为(-2.38±4.10)、(-0.05±5.96)、(2.92±4.17)mm,CTV外放的MPTV值在RL、SI和AP 3个方向分别为9.93、14.5和10.8 mm;腹盆组患者在RL、SI和AP方向的误差分别为(-1.00±3.35)、(-3.05±4.54)、(3.08±3.06)mm,CTV外放的MPTV值在RL、SI和AP 3个方向分别为7.70、10.8和7.61 mm。结论 :头颈肩组的摆位误差显著优于胸组和腹盆组,胸组和腹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CT可以提高放疗摆位的精度,本研究所计算得到的MPTV值为本科物理师正确制定计划靶区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CT模拟定位 体架 热塑体模 综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表面肿瘤的专家共识导读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7-197,共1页
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如来自胃肠道肿瘤和妇科肿... 腹膜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是指在腹膜上发生和(或)发展的一类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典型代表是原发性腹膜癌和腹膜恶性间皮瘤,后者的典型代表是各种肿瘤所形成的腹膜转移癌,如来自胃肠道肿瘤和妇科肿瘤的腹膜转移癌。腹膜癌是临床肿瘤治疗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老"是指腹膜癌的临床防治技术长期无重大进展;"大"是指腹膜癌的受害患者群体大;"难"是指针对顽固性腹水、持续性腹痛、进行性肠梗阻这3个核心症状,一直缺乏较满意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车文文 杨静雯 +12 位作者 夏小军 姜小燕 王平 潘战宇 王斌 王丹 吕中茜 潘兴芳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94-1598,1603,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疲乏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癌因性疲乏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癌因性疲乏的现代一线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临床推荐方案。结果:现代文献共检索到225篇,其中中文文献141篇,英文文献84篇,经筛选,最终纳入14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10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癌因性疲乏常用针刺、艾灸、穴位按压、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疗法;常用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太溪、合谷、中脘、百会、太冲、印堂、天枢。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艾灸、穴位按压等疗法;弱推荐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电针等疗法;推荐使用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太溪、合谷、中脘、内关、百会、太冲、印堂、天枢、神门等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艾灸 穴位按压 癌因性疲乏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方案 证据整合与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细胞高迁移率族警报素的分泌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晶 魏枫 +3 位作者 杨帆 郑禹 赵华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N1(high mobility group B1 and N1,HMGB1 and HMGN1)在宫颈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N1(high mobility group B1 and N1,HMGB1 and HMGN1)在宫颈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蜡块标本,其中Ⅰ和Ⅱ期各5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MGB1、HMGN1、CD3和CD8的表达。根据总体的染色强度将HMGB1和HMGN1分别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根据有无细胞质表达分别分为有胞质表达组和无胞质表达组。分别比较高、低表达组间及有、无胞质表达组间肿瘤组织内CD3^+和CD8^+细胞数。结果:肿瘤组织内HMGB1和HMGN1的表达强度及有、无胞质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级均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HMGB1与HMGN1两者的胞质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HMGB1和HMGN1有胞质表达组的CD3^+和CD8^+细胞较无胞质表达组要高(P<0.05)。结论:宫颈癌细胞HMGB1和HMGN1的胞质表达与肿瘤组织内高水平TILs相关,这一发现有望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迁移率族蛋白N1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静雯 车文文 +12 位作者 王平 潘战宇 夏小军 王斌 姜小燕 王丹 吕中茜 潘兴芳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04-1609,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Pubmed等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的现代文献证据,使用Jadad评分量表、GR...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Pubmed等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的现代文献证据,使用Jadad评分量表、GRADE和Review Manager进行质量评价;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中针灸治疗恶心、哕、呃逆相关条文收集古代文献证据,采用古代文献证据分级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肿瘤不良反应调查问卷》,收集针灸干预化疗后恶心的临床一线专家经验。"以古代文献为基础,以现代文献为依据,以专家经验为参考"综合考虑,形成推荐方案。结果:现代文献纳入单穴处方RCT文献16篇;古代文献纳入针灸治疗恶心条文88项;发放问卷2次,回收52份专家反馈结果。综合3方面结果,发现针灸治疗化疗后恶心常用毫针刺法、穴位按压、经皮穴位电刺激、穴位注射,常用穴位为内关、涌泉、足三里。结论:形成针灸防治化疗后恶心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毫针刺法、穴位按压推荐选用内关,经皮穴位电刺激推荐选用内关、涌泉,穴位注射推荐选用足三里、内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化疗后恶心 临床实践指南 证据整合与推荐 肿瘤消化道反应 穴位按压 经皮穴位电刺激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临床实践指南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车文文 王丹 +15 位作者 杨静雯 夏小军 姜小燕 王平 潘战宇 马尧 王斌 吕中茜 潘兴芳 赵美丹 赵天易 陈泽林 郭永明 史丽萍 陈波 郭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174-3179,共6页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 目的:探索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应用方案,为制定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全面收集针灸疗法治疗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现代文献证据;通过人工检索49本古代医籍,收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潮热的古代文献证据;通过制定发放《针灸干预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调查问卷》,收集临床专家经验。整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方案。结果:共检索到现代文献205篇,其中中文文献60篇,英文文献145篇,通过对文献进行纳排,最终纳入13篇现代文献,古代医籍文献与之相关的条目共6项,临床专家问卷共收回52份。综合3方面研究结果发现针灸治疗肿瘤患者潮热常用电针、针刺、耳穴按压等疗法;针刺推荐使用穴位:三阴交、太溪、太冲、风池、足三里、关元、肾俞、阴郄、神门、大椎;耳穴贴压推荐使用穴位:肾、肝、脾、心、神门、身心点。结论:综合3方面证据,形成针灸防治乳腺癌患者潮热症状的临床推荐应用方案,强烈推荐使用针刺、电针疗法,弱推荐使用耳穴按压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针灸 潮热 临床实践指南 临床方案 证据整合与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使用中医药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斌 潘玥 +3 位作者 陈波 郭义 王琮 潘战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992-1995,共4页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使用中医药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明显,往往影响化疗疗效;在临床研究方面,缺少严谨的RC... 为了解中医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使用中医药治疗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明显,往往影响化疗疗效;在临床研究方面,缺少严谨的RCT试验,虽临床研究较多,但质量不高,中医药治疗手段繁多,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可加强中医药治疗针对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靶向”思维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拓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斌 陈燕荔 +5 位作者 潘玥 陈波 王琮 张建奇 潘战宇 郭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59-161,共3页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凭借其特异性与靶向性,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攻方向;中医针灸拥有独立的经络循行网络系统,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也发挥着"气至病所"的靶向功效。随着针灸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越... 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凭借其特异性与靶向性,在肿瘤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攻方向;中医针灸拥有独立的经络循行网络系统,在治疗疾病过程中也发挥着"气至病所"的靶向功效。随着针灸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者根据团队前期的工作基础及肿瘤临床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针灸"靶向"思维在恶性肿瘤中应用的理念和拓展,以期能更好地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真正做到中西融合,起到协同抑瘤增效减毒的作用。并合理的梳理了恶性肿瘤治疗中"靶"的位置,以便于针灸灵活的针对这些靶点进行治疗。同时,也总结了目前针灸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和存在的局限性。并呼吁同道继续坚持和努力推广针灸"靶向"思维,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靶向”思维 恶性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田丽 李梦媛 +2 位作者 肖抒情 李好正 阎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5,共4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对天津市3所三级医院3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总分为(154.20±17.07)... 目的了解天津市三级医院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医学叙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对天津市3所三级医院3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医学叙事能力总分为(154.20±17.07)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关注倾听、理解回应、反思再现。成长地、职称、对叙事护理的熟悉度、工作年限、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解释医学叙事能力水平27.7%的变异水平(P<0.05,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尤为关注成长地为城市、职称较低、对叙事护理不了解、工作年限短、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低的护士,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医学叙事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医学叙事能力 护理培训 关注倾听 理解回应 反思再现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