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膜仿生递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田然 王智勇 牛瑞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90-694,共5页
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作为外源物质,易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与清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受自然界生物系统启发,随着仿生技术发展,天然膜仿生递药系统成为研究热点。天然膜仿生药物递送系统主要是利用机... 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作为外源物质,易被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与清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受自然界生物系统启发,随着仿生技术发展,天然膜仿生递药系统成为研究热点。天然膜仿生药物递送系统主要是利用机体内源性细胞膜对功能性纳米药物载体进行修饰,有效地将细胞膜的天然属性与纳米载体的优势相结合,具有免疫原性低、血液循环时间长的特点。本文将根据天然膜的来源不同,对仿生药物递送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仿生递药系统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内镜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臧凤琳 王勇 +4 位作者 唐瑞骏 魏熙胤 郭玉虹 王雅蕾 丁婷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探讨活检标本中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的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为胃早癌内镜切除标本病理评估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6例GAED活检标本,复读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联合... 目的探讨活检标本中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的诊断和临床病理特征,为胃早癌内镜切除标本病理评估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6例GAED活检标本,复读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联合根治术标本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其中16例患者术前检测了血清AFP水平,11例升高(68.75%)。GAED活检初诊率42.31%、复诊率92.31%。5例活检GAED伴有普通型腺癌,SALL4和Glypican-3阳性率较高(均为78.57%);根治术标本伴发癌包括普通型腺癌、肝样腺癌和低黏附性腺癌,SALL4阳性率较高(81.25%),Glypican-3居中(75%),AFP较低(62.5%)。GAED比普通型腺癌更易出现胃壁深层侵犯和淋巴结转移,6例早期GAED中3例淋巴结阳性(50%)。结论GAED在活检标本中易漏诊,应加强对其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的重视,建议将GAED纳入胃早癌内镜下非治愈性切除的组织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 早期胃癌 内镜活检 病理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细胞培养系统的肺癌类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芃芃 于文文 +6 位作者 程亚楠 韩雷 陈永孜 魏熙胤 李慧 任秀宝 于津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 目的:本研究建立三维细胞培养方法(3D)以分离和鉴定肺癌类干细胞,并与二维细胞培养方法(2D)比较,初步探讨该方法在评价肺癌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药物反应性方面的应用。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以1×104个/孔的细胞与RPMI1640和伊格尔基础培养基(basal medium of eagle,BME)制成细胞悬液,培养7 d,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类干细胞表型检测,以及体外成球、耐药性、体内成瘤等干细胞功能鉴定,并将3D与2D细胞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细胞表型检测证明3D系统培养的A549细胞中CD44和CD326阳性比例升高,CD24阳性比例下降,细胞体外成球率显著升高(28.50%±1.17%vs.8.67%±0.80%,P<0.01)对顺铂耐药性显著提高。加药后48 h为58.17%±2.19%vs.33.27%±5.76%(P<0.01),加药后72 h为41.70%±5.81%vs.27.30%±4.25%(P<0.01),体内成瘤时间显著缩短[(20.75±0.85)d vs.(60.25±1.49)d,P<0.01]。结论:3D培养的肺癌细胞中获得更高比例的类干细胞样细胞,具有体内成瘤快、体外成克隆团率高、耐药性提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3D细胞培养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在乳腺癌治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飞 牛瑞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792-796,共5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 receptor,Eph)是目前已知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中最庞大的家族。该家族与经典RTK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配体Ephrin也是一种膜定位分子。因此...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 receptor,Eph)是目前已知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中最庞大的家族。该家族与经典RTK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配体Ephrin也是一种膜定位分子。因此,Ephrin-Eph介导的信号传导依赖细胞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生理情况下,该信号系统在调控胚胎发育和维持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Ephrin-Eph信号系统失调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提示,在所有的Eph家族成员中,EphA2与肿瘤的关系最为密切。EphA2表达上调能够增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存活、侵袭、耐药和血管生成等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EphA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EphA2有望成为一个预测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治疗乳腺癌的分子靶标。本文主要针对EphA2在乳腺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A2 乳腺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