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淋巴细胞端粒及端粒酶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莉莉 钱雅琴 任秀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特异的核苷酸结构,主要由重复的"TTAGGG"序列组成并随着细胞分裂逐渐缩短。端粒酶能够防止端粒缩短、丢失、重排或者终端与终端的融合。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特异的核苷酸结构,主要由重复的"TTAGGG"序列组成并随着细胞分裂逐渐缩短。端粒酶能够防止端粒缩短、丢失、重排或者终端与终端的融合。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现已被认为是端粒酶活性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过表达h TERT基因能够增强T细胞增殖能力,转入h TERT基因的T细胞增殖能力大大增强,这将成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良好的细胞资源,从而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中,主要讨论T细胞端粒功能和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调控、过表达h TERT基因的T细胞增殖特征及转导h TERT基因的T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T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诱导SOCS3表达缺失促进乳腺癌MDSCs浸润和免疫抑制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亚楠 蒋蒙蒙 +3 位作者 张文文 刘芃芃 张蕊 于津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通过IL-6诱导STAT3/IDO信号通路活化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 目的:探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通过IL-6诱导STAT3/IDO信号通路活化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4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样本。免疫磁珠技术分选肿瘤组织中的CD33+和健康供者外周血中的CD33+和CD14+细胞,CD33+体外与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共孵诱导MDSCs生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表型为CD45+CD13+CD33+CD14-CD15-的MDSCs比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ling 1,SOCS1)、SOCS3、JAK1、JAK2、TYK2、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水平,q RT-PCR检测IL-6、SOCS1-3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检测T细胞凋亡,ELISA检测T细胞分泌的IL-10和IFN-γ。结果:20例乳腺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MDSCs浸润(15.3%~58.1%),平均为(29.82±11.46)%;IL-6^(high)组MDSCs浸润比例明显高于IL-6^(low)组([13.75±3.44)%vs(4.31±1.50)%,P<0.05],且IL-6表达与MDSCs浸润呈正相关(R^2=0.4399,P<0.01)。体外实验发现肿瘤源性IL-6明显促进体外MDSCs的生成和免疫抑制活性,该过程可被IL-6信号的阻断所逆转(P<0.05);同样发现在体外诱导的MDSCs中SOCS3表达缺失,阻断IL-6后,以上过程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乳腺癌来源的IL-6刺激MDSCs中JAK/STAT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和SOCS3的表达缺失,进而促进MDSCs的浸润、生成和免疫活性。因此IL-6信号通路可以作为削弱MDSCs生成和逆转MDSCs活性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髓系来源抑制细胞 白介素-6 JAK/STAT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reg与PET/CT SUVmax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潘娜 任洪亮 +7 位作者 赵宁 申学杰 魏枫 王扬 郑禹 金昊 吴占波 曹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与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与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相关性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22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组织标本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Treg浸润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并分析Treg浸润情况与原发灶SUVmax的相关性,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reg浸润情况与原发灶SUVmax呈正相关(r=0.291,P=0.001)。Treg及SUVmax均以临界值(cut off)值分高低两组,单因素分析显示Treg、SUVmax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肿瘤越大、肿瘤分期越高,Treg浸润越严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HR=7.537,95%CI:1.191-2.855,P=0.006)为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NSCLC组织中Treg浸润与PET/CT SUVmax正相关,PET/CT SUVmax可提示NSCL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Treg浸润情况,对判断患者临床预后及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 非小细胞肺癌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