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中药预防伊立替康腹泻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
14
1
作者
潘战宇
姜战胜
+3 位作者
巴一
柳建中
冯玉梅
谢广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对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的预防作用,同时结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中药疗效分析。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2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中药组(化疗联合中药)。全部...
目的:探讨中药对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的预防作用,同时结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中药疗效分析。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2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中药组(化疗联合中药)。全部患者在化疗开始前均接受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化疗采用标准FOLFIRI方案,中药于化疗前2 d开始服用,至伊立替康化疗后第5天结束。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00例患者中TA6/6野生基因型144例,非野生基因型56例(TA7/7纯合型12例和TA6/7杂合型44例)。2级以上腹泻者共58例,中药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14%(22%vs.36%,P=0.029)。除腹泻以外,2级以上呕吐发生率中药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vs.27%,P=0.037)。患者总体有效率为37.5%,中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vs.35%,P=0.465)。UGT1A1*28野生基因型患者2级以上腹泻发生率(22.9%vs.44.6%,P=0.002)和呕吐发生率(16.7%vs.23.2%,P=0.016)均低于与非野生基因型患者。在中药治疗组中,非野生基因型与野生型相比,2级以上腹泻发生率(22.2%vs.21.9%,P=0.974)和呕吐发生率(18.5%vs.13.7%,P=0.7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可有效预防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对于UGT1A1*28非野生基因型患者的迟发性腹泻同样具有预防作用。UGT1A1*28基因非野生基因型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在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前应检测患者的该基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伊立替康
腹泻
UGT1A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中药预防伊立替康腹泻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
14
1
作者
潘战宇
姜战胜
巴一
柳建中
冯玉梅
谢广茹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医科大学
肿瘤
医院
消化
肿瘤
内
科
天津医科大学
肿瘤
医院
结直肠
肿瘤
科
天津医科大学
肿瘤
医院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
研究
室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41-1444,共4页
基金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编号:11107)资助~~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对伊立替康化疗后腹泻的预防作用,同时结合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28(UGT1A1*28)基因多态性进行中药疗效分析。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共2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和中药组(化疗联合中药)。全部患者在化疗开始前均接受UGT1A1*28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化疗采用标准FOLFIRI方案,中药于化疗前2 d开始服用,至伊立替康化疗后第5天结束。期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00例患者中TA6/6野生基因型144例,非野生基因型56例(TA7/7纯合型12例和TA6/7杂合型44例)。2级以上腹泻者共58例,中药组腹泻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14%(22%vs.36%,P=0.029)。除腹泻以外,2级以上呕吐发生率中药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5%vs.27%,P=0.037)。患者总体有效率为37.5%,中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vs.35%,P=0.465)。UGT1A1*28野生基因型患者2级以上腹泻发生率(22.9%vs.44.6%,P=0.002)和呕吐发生率(16.7%vs.23.2%,P=0.016)均低于与非野生基因型患者。在中药治疗组中,非野生基因型与野生型相比,2级以上腹泻发生率(22.2%vs.21.9%,P=0.974)和呕吐发生率(18.5%vs.13.7%,P=0.7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可有效预防伊立替康引起的迟发性腹泻,对于UGT1A1*28非野生基因型患者的迟发性腹泻同样具有预防作用。UGT1A1*28基因非野生基因型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在使用伊立替康治疗前应检测患者的该基因状态。
关键词
中药
伊立替康
腹泻
UGT1A1
基因多态性
Keywords
herbs
irinotecan
diarrhea
UGT1A1
gene polymorphism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中药预防伊立替康腹泻效果的关系
潘战宇
姜战胜
巴一
柳建中
冯玉梅
谢广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