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腔前庭腔镜手术与颈部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海超 陈隽 +1 位作者 周秦毅 王家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8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using the oral vestibular approach,ETOVA)与传统颈部开放手术治疗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行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using the oral vestibular approach,ETOVA)与传统颈部开放手术治疗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的120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组(腔镜组,n=60)和传统颈部开放手术组(开放组,n=60),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疼痛评分、术后6个月疼痛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腔镜组手术总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大于开放组(P均<0.001),腔镜组术后满意度高。结论ETOVA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可以考虑作为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s) 对比研究(Comparative Study)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using the oral vestibular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磁共振成像嗅沟与嗅球测量分析
2
作者 王承波 冯勇 +1 位作者 周连仲 张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对嗅觉正常成年男性嗅沟深度(olfactory sulcus depth,OSD)与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男性受试者(为了除外性别差异),并在嗅觉检测正常之后立即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ag... 目的对嗅觉正常成年男性嗅沟深度(olfactory sulcus depth,OSD)与嗅球体积(olfactory bulb volume,OBV)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取40例男性受试者(为了除外性别差异),并在嗅觉检测正常之后立即进行脑结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冠状T2加权脑MR图像上进行OSD测量,应用箱框法(box-frame method,BF)测量OBV,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左侧平均嗅沟深度(OSD-L)1.28 cm,右侧平均嗅沟深度(OSD-R)1.39 cm,左侧平均嗅球体积(OBV-L)21.1 mm^(3),右侧平均嗅球体积(OBV-R)23.7 mm^(3),左侧嗅沟深度(OSD-L)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350,P<0.05),右侧嗅沟深度(OSD-R)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525,P<0.05),左侧嗅沟深度(OSD-L)与右侧嗅沟深度(OSD-R)相关(t=0.777,P<0.05),左侧嗅球体积(OBV-L)与右侧嗅球体积(OBV-R)相关(t=0.739,P<0.05)。结论嗅觉结构优势是从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形成,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优势偏向。右侧嗅球在嗅觉传入及中枢传出离心神经的联系上可能与双侧嗅沟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沟 嗅球 嗅觉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成年男性嗅觉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分析
3
作者 王承波 冯勇 +1 位作者 周连仲 张金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正常嗅觉的青年和中年男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二者嗅觉刺激后大脑功能活化区的异同,分析年龄对嗅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44例右利手、无嗅觉障碍的健康男性,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1例,中年...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正常嗅觉的青年和中年男性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二者嗅觉刺激后大脑功能活化区的异同,分析年龄对嗅觉中枢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44例右利手、无嗅觉障碍的健康男性,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1例,中年组23例,经过嗅觉检测正常,给予受试者相同的嗅觉刺激任务,刺激剂为异戊酸,fMRI扫描获得成像数据,采用SPM 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年组激活区域位于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叶、右侧额叶、右侧额上回、右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中回;中年组激活区域位于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额叶、右侧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下回。经独立样本t检验,二者在整个激活脑区的体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6,P>0.05)。结论 嗅觉中枢影响情绪与记忆,影响着大脑空置状态、记忆的空间及记忆编码顺序,并且与这些功能共同编码存在。嗅觉具有右侧优势偏向,正常青年人与中年人嗅觉中枢无差异,临床可将嗅觉脑fMRI作为嗅觉功能检测的客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磁共振成像 嗅觉中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媛 何静春 +2 位作者 林展增 井军虎 李立宇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5期60-60,共1页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升高,目前全世界AECOPD患者每年死亡约100万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穿透力强,亲和力强,能协同...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升高,目前全世界AECOPD患者每年死亡约100万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耐甲氧西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穿透力强,亲和力强,能协同细胞溶解,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该药广泛用于各种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急性加重期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肺功能 耐甲氧西林 首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志辉 王永清 +3 位作者 熊庆广 毕红宾 孙晋保 李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聚乙烯样品各两块分别置入3支离心管中,加入8 m L Middlebrook7H9液体培养基,再接种初始浓度为1010CFU/...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不同植入材料界面黏附力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钴铬钼合金、钛合金、聚乙烯样品各两块分别置入3支离心管中,加入8 m L Middlebrook7H9液体培养基,再接种初始浓度为1010CFU/m L的MTB悬液2 m L混匀,恒温(37℃)下培养30 d,从每支离心管中,随机取出一块材料,经固定、干燥、喷金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的黏附力,同时观察界面生物膜形成情况。然后每支离心管中加入2 m L浓度为1μg/m L的利福平溶液,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30 d。取出材料块,经固定、干燥、喷金后,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解利福平对MTB黏附力的影响及对MTB生物膜的破坏情况。结果 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界面的黏附力由强到弱依次是聚乙烯、钴铬钼、钛合金;聚乙烯界面可见生物膜形成,钴铬钼合金、钛合金界面均未见生物膜形成;利福平干预后,植入物界面黏附的菌落数显著减少,聚乙烯界面生物膜呈不同程度破坏。结论利福平能抑制MTB对不同植入材料界面的黏附及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细菌黏附 生物膜 植入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强 董银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α-硫辛酸腹腔注射),每组32只,后2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6、24h、3、7d4个时间点...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α-硫辛酸腹腔注射),每组32只,后2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6、24h、3、7d4个时间点各取8只,采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灶大小,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NO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6、24h、3、7d脑组织中的丙二醛、NO及i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115.46±1.14)mU/L vs(103.44±1.16)mU/L,(128.88±1.16)mU/L vs(109.12±1.12)mU/L,(120.26±1.14)mU/L vs(107.26±1.10)mU/L,(116.56±1.24)mU/L vs(104.82±1.21)mU/L,P<0.05]。结论α-硫辛酸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α-硫辛酸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产妇血脂水平与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红霞 董艳双 +1 位作者 蔡友治 朱颖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血脂代谢异常所致的DNA损伤很可能与自然流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旨在探讨肥胖产妇血脂水平与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临床学院门诊进行系... 目的血脂代谢异常所致的DNA损伤很可能与自然流产、胎膜早破、子痫前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旨在探讨肥胖产妇血脂水平与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中心临床学院门诊进行系统产科检查的妊娠女性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75)和正常组(BMI<28 kg/m2且孕期体重增长≤15 kg,n=45)。比较分析2组血脂水平、DNA损伤情况与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并分析肥胖组血脂水平与DNA损伤及总抗氧化能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1、P=0.00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6)。肥胖组尾力矩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0)。DNA损伤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正相关(r=0.23,P=0.026;r=0.26,P=0.008;r=0.19,P=0.032);总抗氧化能力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32,P<0.01)。结论肥胖产妇妊娠期间常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及体内氧化与抗氧化水平失衡;DNA损伤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三酰甘油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血脂代谢 DNA损伤 总抗氧化能力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熊超 姜文学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0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TINMI)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1例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采用TINMI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 min。失血量50~200mL,平均100 mL。术后均随访11~24个月,平均1...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TINMI)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1例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采用TINMI治疗。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 min。失血量50~200mL,平均100 mL。术后均随访11~24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13周,其中18例对线良好、1例有>5°外翻成角、2例有>5°向前成角。完全负重时间11~18周,平均16.2周。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120°,均无感染、断钉、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评分,疗效为优13例,良5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5.7%。结论 TINMI结合一些手术技巧可有效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强 王洪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溶栓治疗前行CTP检查,发现存在缺血半暗带96例(缺血半暗带组),未见缺血半暗带64...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溶栓治疗前行CTP检查,发现存在缺血半暗带96例(缺血半暗带组),未见缺血半暗带64例(无缺血半暗带组)。比较两组溶栓前及溶栓2 h、24 h、14 d、30d NIHSS评分;溶栓前、溶栓第30天Barthel指数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前及溶栓24 h、14 d血清MMP-2水平。结果缺血半暗带组rt-PA溶栓后2 h、24 h、14 d、30 d NIH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P均<0.05);无缺血半暗带组rt-PA溶栓24 h内NIHSS评分变化不明显,直至溶栓第14天较溶栓前才明显降低(P均<0.05);缺血半暗带组溶栓24 h、14 d、30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无缺血半暗带组(P均<0.05)。与溶栓前比较,两组溶栓第30天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mR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且缺血半暗带组溶栓第30天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同期无缺血半暗带组(P均<0.05)。两组溶栓前、溶栓24 h血清MMP-2水平无明显变化;溶栓第14天时,两组血清MMP-2水平较溶栓前均明显降低,且缺血半暗带组血清MMP-2水平低于无缺血半暗带组(P均<0.05)。结论 CTP检查发现缺血半暗带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筛选适合rt-PA溶栓治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急性 CT灌注成像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于CTP指导下溶栓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强 王洪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检查指导治疗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时间不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CTP检查,发现存在缺血半暗带(CTP组)72例,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检查指导治疗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时间不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CTP检查,发现存在缺血半暗带(CTP组)72例,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将发病时间小于4.5 h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溶栓对照(对照组)。记录两组溶栓前、溶栓后2 h、24 h、14 d、30 d的NIHSS评分及溶栓后30 d的Barthel指数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监测不良反应;分别检测两组溶栓前、溶栓后24 h、14 d时血清MMP-9。结果 CTP组rt-PA静脉溶栓后各时间段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而对照组NIHSS评分于溶栓后14、30 d明显降低(P<0.05)。与溶栓前相比,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mRS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P均<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P﹥0.05。两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4 h血清MMP-9水平比较,P均﹥0.05,14 d时CTP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溶栓后患者血尿便常规、凝血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大致正常,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再闭塞。结论对不明发病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CTP检查见缺血半暗带者应用rt-PA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MSCTA诊断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莹印 王浩 纪盛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资料,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应用MSCT对5例急症患者进行平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后处理,应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观察血管情况。结果 5... 目的通过分析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资料,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应用MSCT对5例急症患者进行平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束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后处理,应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观察血管情况。结果 5例患者在重建图像上均清晰显示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轴位示肠系膜上动脉内真假腔影,并能清晰显示低密度的内膜瓣,与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相类似。CPR及MPR上可显示条形低密度充盈缺损影,亦可清楚显示内膜瓣。VR图像可以显示双腔改变。MIP图像与VR图像相似。5例均仅显示1处破裂口,而非像主动脉夹层显示两处或多处破裂口。其中1例病例远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合并肝总动脉动脉瘤,1例病例近端、远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合并右肾动脉分支夹层。结论 MSCTA可早期诊断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CT血管成像 肠系膜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超 王永清 姜文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但在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时,传统胫骨髓内钉两端的锁定孔数量少,锁定孔与主钉末端距离远,且锁定孔之间的距离较大,实际手术过程中通常只能放置1枚交锁螺钉,... 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稳定、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但在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时,传统胫骨髓内钉两端的锁定孔数量少,锁定孔与主钉末端距离远,且锁定孔之间的距离较大,实际手术过程中通常只能放置1枚交锁螺钉,难以达到满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内固定物失效及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1]。认识到了普通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各种易发并发症之后,改良的髓内钉固定方法和复位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骺端骨折 带锁髓内钉 治疗 内固定物失效 骨折愈合率 胫骨髓内钉 力学稳定性 长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利国 陈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7期540-542,共3页
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急腹症常见病,其发病率约占医院腹痛患者的3%~10%。在部分医院急腹症中位列首位,超过了急性阑尾炎。在儿童和老年病例中,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常并发胆道坏疽、穿孔,并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非结石性胆... 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急腹症常见病,其发病率约占医院腹痛患者的3%~10%。在部分医院急腹症中位列首位,超过了急性阑尾炎。在儿童和老年病例中,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病情发展快,常并发胆道坏疽、穿孔,并伴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具有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易并发胆囊坏疽和穿孔的特点,危险性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 诊疗 临床表现 胆囊坏疽 急性胆囊炎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相关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庆双 吴彩兰 谭建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2期101-104,共4页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脱碘会释放大量碘,损害甲状腺功能,而且本身也可能通过直接对甲状腺细胞产生毒性而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胺碘酮相关甲状腺毒症(AIT)可以分为AIT1和AIT2两种类型,两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均不同。超... 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脱碘会释放大量碘,损害甲状腺功能,而且本身也可能通过直接对甲状腺细胞产生毒性而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胺碘酮相关甲状腺毒症(AIT)可以分为AIT1和AIT2两种类型,两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均不同。超声检查、^(99m)Tc-MIBI甲状腺显像、β-葡萄糖醛酸酶等可用以鉴别AIT1和AIT2。临床胺碘酮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AIH)患者往往不需要停用胺碘酮,可以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而亚临床形式可以不治疗。AIH可显著影响儿童发育,而AIT可显著恶化儿童复杂心脏病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早期确诊AIT和AIH,综合考虑患儿心脏状况,及时采取适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芳 李永辉 张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B组,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C组.对各组受试者于入院24h内空腹抽...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及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B组,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C组.对各组受试者于入院24h内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总活力(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采用分光比色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入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所显示的血管狭窄程度及部位计算Gensini积分值.对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与冠脉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PG、FINs、HOMA-IR、MDA、Gensini积分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OS、iNOS、NO急性心肌梗死组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PG、FINs、HOMA-IR、MDA、Gensini积分均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而NO、tNOS、iNOS均低于冠脉造影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HOMA-IR与MDA、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与NO、tNOS、iNOS呈负相关.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反应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氧化应激 冠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TKA后患者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卢锋成 王永清 +4 位作者 贾鹏 程鹏 王业林 杨志强 赵志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治疗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64例(64膝),随机分为去神经组和未去神经组,每组32例(32膝)。两组术中均不行髌骨置换。去神经组术中行... 目的探讨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治疗的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64例(64膝),随机分为去神经组和未去神经组,每组32例(32膝)。两组术中均不行髌骨置换。去神经组术中行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处理。统计手术时间,计算累积总引流量;术前、术后6周和术后3、6、12个月时分别进行美国膝关节外科协会(KSS)膝和膝功能评分、Feller髌骨和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检测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及累积总引流量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6周和术后3、6、12个月时KSS膝及膝功能评分、Feller髌骨及髌骨功能评分、ROM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去神经组术后3、6、12个月时KSS膝及膝功能评分、VAS评分均高于未去神经组,ROM低于未去神经组;去神经组术后6、12个月时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未去神经组;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术后12个月时,去神经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未去神经组(P<0.05);膝前痛发生率低于未去神经组(P<0.05)。结论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处理可降低TKA后膝前痛程度及发生率,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 膝前痛 髌骨 电灼去神经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