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萍 薛燕 +1 位作者 王磊 宋诗铎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将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替比夫定(600 mg/d)或恩替卡韦(0.5 mg/d)口服,...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将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阿德福韦酯(10 mg/d)、替比夫定(600 mg/d)或恩替卡韦(0.5 mg/d)口服,同时予以保肝、支持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及支持治疗。随访结束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Child-Pugh分级的变化、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下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治疗后CHE水平下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39例(84.78%)Child-Pugh分级下降,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两组发生肝癌比例分别为2.17%和21.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改善肝功能,改善预后,降低肝癌发生机会,延缓肝移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预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替比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华杰 宋诗铎 刘毅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结果对照组HMGB1(44.8±16.2)μg/L,脓毒症组HMGB1(83.7±25.6)μg/L,严重脓毒症组HMGB1(146.0±32.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5),与其他临床参数未显示相关性(P>0.05),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小板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血清HMGB1水平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但尚不能作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