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乳酸、细胞因子及危重疾病评分对脓毒症预后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真玉 刘毅 柴艳芬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6期1381-1384,1387,共5页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lactate,LA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lactate,LA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onal organ failureassessment,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0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疗中心、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90例,根据28日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于入院第1日、3日测定血清PCT、CRP、LAC水平,并记录当日APACHEⅡ、SOFA评分。并于当日留取脓毒症患者血清,-20℃低温保存,集中测定IL-6、IL-10。结果死亡组的第1日、3日PCT水平高于生存组[11.89(18.35)μg/Lvs 2.25(9.25)μg/L,11.50(21.56)μg/L vs 0.65(1.15)μg/L,P<0.05],第1、3日死亡组IL-6、APACHEⅡ、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第3日的LAC水平高于生存组[2.50(2.05)mmol/L vs 1.80(0.85)mmol/L,P<0.01];死亡组的器官衰竭数目高于生存组(P<0.01);生存组PCT、CRP、IL-6、LAC有下降趋势(P<0.01),IL-10无下降趋势(P>0.05),死亡组PCT水平无下降趋势(P>0.05),其余指标均有下降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第1日、3日的SOFA评分、第3日的LAC水平是28日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第1日、3日的SOFA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 SOFA评分是脓毒症28日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诊断价值最高;PCT、LAC是判断脓毒症预后的良好生化指标,可以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其预测价值高于CRP、IL-6、IL-10,在脓毒症不同的病程具有不同的预测价值,动态观察PCT、LAC变化可以提高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质 乳酸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轶鹏 陈兵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3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患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通过中心静脉注入;而治疗组在不同阶段给予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治疗。监测营养状况、急性阶段反应、胰腺...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患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通过中心静脉注入;而治疗组在不同阶段给予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治疗。监测营养状况、急性阶段反应、胰腺损害、肠黏膜穿孔和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体质量和前白蛋白都有所增加(P<0.05),但是白蛋白没有显著的增加。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在治疗7天后下降,然而对照组APACHEⅡ评分在第11天下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浓度下降时间在治疗组(第4天下降)要早于对照组(第7天下降)。在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没有发现胰腺器质性改变。内毒素浓度和尿乳果糖(L)∶甘露醇(M)比例在治疗组没有改变,但是这两个指标在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的CD4:CD8 T细胞比例和IgG浓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与全肠外营养相比,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混合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缓解急性期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肠黏膜完整性和免疫功能都能受到有效的保护。肠内营养不会刺激胰腺分泌并且避免了胰腺炎症的扩大。适当的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对于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营养支持 胃肠外营养 肠道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慧卿 寿松涛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8期710-712,共3页
目前脓毒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也不少见,这些患者往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其治疗费用高,预后较差,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资料显示,当前脓毒症的年发生率约为50/10万~95/10万,且以每... 目前脓毒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也不少见,这些患者往往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其治疗费用高,预后较差,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研究资料显示,当前脓毒症的年发生率约为50/10万~95/10万,且以每年1.5%~9%的速度在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脂肪酸结合蛋白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与临床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华杰 宋诗铎 刘毅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水平,探讨HMGB1与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多种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发病24小时内临床及实验室参数,计算APACHEⅡ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发病24小时内及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结果对照组HMGB1(44.8±16.2)μg/L,脓毒症组HMGB1(83.7±25.6)μg/L,严重脓毒症组HMGB1(146.0±32.8)μ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8,P<0.05),与其他临床参数未显示相关性(P>0.05),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血小板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而血清HMGB1水平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HMGB1水平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但尚不能作为预测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刘健 丛洪良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5期1325-1327,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甘油三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有勇 刘健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12期1066-1067,共2页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等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三高"现象,其病死率高达30%-50%,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有研究发现,6小...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等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的"三高"现象,其病死率高达30%-50%,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有研究发现,6小时乳酸清除率不仅能反映严重感染早期的代谢紊乱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而且与预后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乳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