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视开展气象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立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5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气象因素 医务工作者 传染性疾病 大地震 财产损失 慢性疾病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曹源 徐延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86-88,共3页
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睡眠时间长短是心血管预后的指标,睡眠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相互关联,睡眠障碍可能为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心血管疾病也会加重睡眠障碍,本文综述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平 李广平 +1 位作者 袁如玉 尹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氟伐他汀相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否有进一步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ACS患者1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氟伐他汀40mg(40mg组)或氟伐他汀80 mg(80 mg组),每晚睡前服用。治...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氟伐他汀相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否有进一步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ACS患者1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氟伐他汀40mg(40mg组)或氟伐他汀80 mg(80 mg组),每晚睡前服用。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O、Hs-CRP、IL-6、HSP60的水平,随访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NO水平均有所升高[40 mg组:(56.68±12.01)μmol/L比(74.49±12.38)μmol/L,P<0.05;80mg组:(51.29±14.67)μmol/L比(82.57±12.17)μmol/L,P<0.01],且80 mg组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HSP60水平均有所下降[40mg组分别为:(14.79±12.68)mg/L比(6.17±4.68)mg/L,(47.96±37.54)ng/L比(36.21±20.06)ng/L,(6.36±1.24)μg/L比(3.14±1.09)μg/L,P<0.05;80 mg组分别为:(14.48±12.32)mg/L比(4.31±3.56)mg/L,(50.35±40.17)ng/L比(31.24±15.49)ng/L,(6.25±1.16)μg/L比(1.25±0.98)μg/L,P<0.01],且80mg组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临床事件的随访观察显示,40 mg组共有10例(16.67%)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80 mg组仅有4例(6.67%)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升高ACS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Hs-CRP、IL-6及HSP60水平,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作用在短期内呈剂量依赖性。较大剂量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少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一氧化氮 氟伐他汀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热休克蛋白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优化治疗一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虹 李广平 袁如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4-914,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主因"间断胸闷9年余,下肢水肿4个月,加重10天"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腹胀,无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就诊于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出院后坚持服用"贝那普利5 mg qd、美...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4岁,主因"间断胸闷9年余,下肢水肿4个月,加重10天"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腹胀,无胸痛,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就诊于外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出院后坚持服用"贝那普利5 mg qd、美托洛尔25 mg qd及地高辛0.125 mg qd"。之后患者间断出现胸闷不适,以夜间为重,多次在外院急诊,予以强心利尿等治疗后,病情均可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性心力衰竭 间断胸闷 扩张型心肌病 贝那普利 强心利尿 β受体阻滞剂 螺内酯 袢利尿剂 胸痛 体液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与心脏舒张功能异常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立文 黄体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18-2318,2322,共2页
高血压是伴有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常伴随糖耐量异常、高血脂、高尿酸血症(HUA)及异常的体质量指数(BMI)。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有10.4%~27.3%伴有HUA,而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功能的改变是高血压心功能改变... 高血压是伴有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常伴随糖耐量异常、高血脂、高尿酸血症(HUA)及异常的体质量指数(BMI)。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有10.4%~27.3%伴有HUA,而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功能的改变是高血压心功能改变的早期指标,对于高血压HUA等生化异常与舒张功能改变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少见报道,本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与心脏舒张功能改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尿酸 心脏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慧珍 杨万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的426例患者,均检测血清ALT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94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的426例患者,均检测血清ALT水平,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94例)和对照组(132例)。冠心病组再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89例)、双支病变组(91例)和多支病变组(114例);分析血清AL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18.7)U/L和(17.8±13.2)U/L,P<0.01〕;冠心病3个亚组及对照组ALT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7,P=0.002),其中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54,P=0.00;q=2.85,P=0.04;q=3.00,P=0.03),其他各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ALT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0.966,95%CI(0.944,0.988),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LT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高血清ALT水平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具有独立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第三脂肪垫对犬心房电生理参数及心房颤动诱发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方方 徐延敏 +2 位作者 李广平 杨万松 许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第三脂肪垫对犬心房电生理参数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观察12只杂种犬在不同起搏周长下,消融第三脂肪垫前后心房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AERP)、AERP离散度、AERP频率适应性,房颤诱发率及其诱发窗口的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第三脂肪垫对犬心房电生理参数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观察12只杂种犬在不同起搏周长下,消融第三脂肪垫前后心房不同部位有效不应期(AERP)、AERP离散度、AERP频率适应性,房颤诱发率及其诱发窗口的变化。结果与消融前相比,消融后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起搏周长变短,AERP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消融术后高位左心房、低位左心房、左心耳部位AERP明显缩短,高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右心耳部位AERP明显延长(均为P<0.05)。AERP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不同测量部位的房颤诱发率均降低及房颤诱发窗口增宽。结论消融第三脂肪垫达到部分去迷走神经化,使左心房AERP缩短,同时使房颤诱发率降低及房颤诱发窗口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 不应期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