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胆红素与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艳芳 袁如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类型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就诊的老年女性AMI患者40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29例,高龄组171例.又根据诊断分为S...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类型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就诊的老年女性AMI患者40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29例,高龄组171例.又根据诊断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98例,非STEMI组202例,STEMI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单纯下壁心肌梗死83例,前壁心肌梗死66例,其他部位49例不分析.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指标.分析血清胆红素与老年女性AMI患者的相关性.结果 高龄组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33.9% vs 17.0%,P=0.000;23.4% vs 14.0%,P=0.015),LVEF、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49.90±11.11)% vs(52.45±10.17)%,P=0.019;(7.44±3.14)μmol/L vs(8.40±3.77)μmol/L,P=0.007].STEMI组间接胆红素、HDL-C水平明显高于非STEMI组,心力衰竭比例明显低于非STEMI组(P<0.05).下壁心肌梗死患者LVEF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0.05,P<0.01).结论 入院时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与老年AMI患者年龄、心肌梗死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糖尿病 脑血管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大鼠右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蓉 李广平 +1 位作者 李健 程立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大鼠右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预防Brugada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离子通道机制。 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实验:①灌流实验,分为1、2、5、50μmol/L西洛他唑组,每组记录的细胞数分别为9、5、...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大鼠右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探讨西洛他唑预防Brugada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离子通道机制。 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实验:①灌流实验,分为1、2、5、50μmol/L西洛他唑组,每组记录的细胞数分别为9、5、3、7个。分别观察每组给药前后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电流密度的变化,并观察四组间用药前后Ito电流密度变化的差异;②口服药物实验,分为空白1组、实验1组、空白2组、实验2组,每组选用的大鼠数分别为7、5、8、6只,分别观察实验组与空白组Ito、L-型钙电流(ICa,L)电流密度的差异。 结果:灌流实验结果:①在1、2、5、50μmol/L西洛他唑各组中,细胞灌流药物后Ito电流密度均降低,在自指令电压+60 mV时,各组用药前后的Ito电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在各指令电压下时,不同浓度西洛他唑灌流液灌流细胞后Ito电流密度减少率,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口服药物实验结果:①在自指令电压-50 mV到最大+60 mV,实验1组Ito电流密度较空白1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自指令电压为+10 mV,空白2组ICa,L电流密度较实验2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2、5、50μmol/L西洛他唑灌流液直接作用于大鼠右心室肌细胞,均能明显的抑制Ito,但西洛他唑1~50μmol/L范围内对Ito的抑制程度没有差异。西洛他唑可能具有抑制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右心室肌细胞 瞬间外向钾电流 L-型钙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致心肌结构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何锦丽 宫孟琦 +1 位作者 刘洋 刘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心肌重构的机制。方法选择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给药前随机分为对照组、衣霉素组、4-苯基丁酸(4-PBA)组,每组10只。衣霉素组腹腔注射内质网应激激...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从而导致心肌重构的机制。方法选择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给药前随机分为对照组、衣霉素组、4-苯基丁酸(4-PBA)组,每组10只。衣霉素组腹腔注射内质网应激激动剂衣霉素;4-PBA组在注射衣霉素基础上给予灌胃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左心室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增强子结合蛋白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结果衣霉素组胶原容积分数、CHOP以及TGB-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4-PBA组(P<0.05,P<0.01),E/A明显低于对照组和4-PBA组(0.67±0.11 vs 1.12±0.06和1.03±0.05),且MFN2明显低于对照组(0.19±0.09vs 1.44±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S影响其交联细胞器-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其致心肌结构重构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线粒体 心室重构 衣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及其靶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晓彤 张圣洁 +1 位作者 梁雪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miR)-21及其靶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34例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水平。在Lipo3 000的介导... 目的探讨microRNA(miR)-21及其靶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及34例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浆,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水平。在Lipo3 000的介导下,将miR-21类似物、抑制剂及沉默PDCD4(siP DCD4)分别转染鼠巨噬细胞系RAW 264.7细胞,并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细胞共同孵育,设立空白对照组(未转染且未加ox-LDL)及ox-LDL组(仅加oxLDL)。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泡沫化程度,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泡沫细胞中miR-21及PDCD4蛋白水平。此外,建立ApoE^(-/-)小鼠AS模型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单纯高脂喂养组6只、过表达miR-21组7只及阴性对照组(NC,7只),鼠尾静脉注射胆固醇包裹的miR-21激动剂(agomiR-21)及阴性对照agomiR-NC分别建立过表达miR-21组及NC组。选用正常饲料喂养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1在AS斑块及正常动脉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PDCD4蛋白水平。结果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miR-21在STEMI患者血浆、泡沫细胞及单纯高脂喂养ApoE^(-/-)小鼠斑块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P<0.01;P<0.01);泡沫细胞及单纯高脂喂养ApoE^(-/-)小鼠斑块内PDCD4蛋白水平明显增多;与ox-LDL组比较,ox-LDL+miR-21类似物组及ox-LDL+siP DCD4组巨噬细胞泡沫化程度明显下降,ox-LDL+miR-21抑制剂组细胞泡沫化程度明显增加。过表达miR-21组AS斑块内PDCD4蛋白水平较NC组明显减少,且斑块较NC组明显减小。结论 miR-21在急性STEMI患者血浆中、泡沫细胞及AS斑块内的水平明显升高。过表达miR-21及沉默PDCD4可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这与动物组织实验结果一致,表明miR-21或可靶向调控PDCD4的表达,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泡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房扩张对心房电重构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运 刘铁成 +3 位作者 刘恩照 刘洪梅 李健 李广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房扩张后心房电生理特性、N末端心房钠尿肽(NT-proANP)及NO的变化。方法32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依次代表心房内静水压为0、8、12和20cm H2O(1cm H2O=0.098kPa),每组8只。比较各组电生理参数,记录快速心房刺激... 目的探讨急性心房扩张后心房电生理特性、N末端心房钠尿肽(NT-proANP)及NO的变化。方法32只长耳白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依次代表心房内静水压为0、8、12和20cm H2O(1cm H2O=0.098kPa),每组8只。比较各组电生理参数,记录快速心房刺激诱发心房颤动(房颤)情况,检测心房组织局部NT-proANP及NO水平。结果4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左AERP(LAERP)、右AERP(RAERP)、LAERP离散度(dLAERP)及房间传导时间(IAC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P <0.01)。与A组比较,B、C和D组AERP、LAERP及RAERP水平明显缩短,C、D组IACT明显延长(P<0.05);D组dLAERP明显高于A、B组(P<0.05)。A、B、C、D组房颤诱发率和阵发性房颤诱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B、C、D组持续性房颤的诱发率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持续性房颤诱发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NT-proANP水平最高,且明显高于A、D组[(3507.48±377.54)ng/L vs (3028.41±238.43)ng/L和(2883.95±353.11)ng/L,P<0.05)]。C、D组NO水平较A、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房扩张程度的增加,可导致房颤诱发率增加,心房组织局部NO水平减少,NT-proANP水平呈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病理性 心房颤动 氧化性应激 心脏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对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双方 牛书林 +2 位作者 李艳芳 赵晓彬 袁如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对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就诊的老年女性AMI患者345例,并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对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就诊的老年女性AMI患者345例,并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作为肾功能正常组(233例),eGFR<60 ml/(min·1.73 m^(2))作为肾功能不全组(112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eGFR与高血压、年龄、TC、LDL-C、尿酸、尿素、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纤维蛋白原等生化指标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不全组年龄、饮酒、尿酸、尿素、肌酐、hs-CRP、NT-proBNP、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TC、HDL-C、LDL-C、白球比、白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GFR与纤维蛋白原呈负相关(r=-0.168,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s-CRP、纤维蛋白原是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60,95%CI:0.926~0.996,P=0.032,OR=0.998,95%CI:0.994~1.000,P=0.046,OR=0.688,95%CI:0.476~0.992,P=0.045)。结论纤维蛋白原对老年女性AMI患者肾功能不全具有独立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功能不全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