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北美放射学会(RSNA)考察实录大型影像学设备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祁吉 戴建平 徐家兴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3期141-146,共6页
关键词 CT设备 影像学设备 北美放射学会 考察实录 200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神经放射学的现状和不足
2
作者 祁吉 吴恩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放射学 20世纪 学科 依赖性 神经学 设备 状态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癫痫大鼠颞叶及海马损害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静 张文波 +2 位作者 祁吉 廉宗澄 韩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观察癫痫持续不同时间脑组织学损害特点。方法 Wistar大鼠 80只 ,以 1 0 %Pilocarpine 350mg/kg腹腔注射 ,诱发强直 痉挛全面大发作持续状态 ,脑标本制成 30 μm层厚的横轴位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癫痫持续 5min至 60h颞叶、... 目的 观察癫痫持续不同时间脑组织学损害特点。方法 Wistar大鼠 80只 ,以 1 0 %Pilocarpine 350mg/kg腹腔注射 ,诱发强直 痉挛全面大发作持续状态 ,脑标本制成 30 μm层厚的横轴位切片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癫痫持续 5min至 60h颞叶、海马组织学改变 ,并对海马CA1 区和CA3 区神经元丢失做了定量计数。结果 癫痫持续 (SE) 5~ 30min,颞叶、海马区以神经元变性为主 ;SE 30min~ 3h,轻度神经元坏死、丢失及胶质增生 ;癫痫持续 3h~ 6h后 ,可见颞叶、海马区严重神经元脱失、胶质增生 (即近中颞叶硬化 ,MTS)和脑水肿 ;CA1 区和CA3 区神经元丢失与发作持续时间相关。结论 ①随着癫痫持续时间延长 ,神经元损伤加重。②大鼠癫痫持续 3h以上 ,可形成MTS。③大鼠对pilocarpine诱导的持续性癫痫的神经元损伤的易感区依次为CA1 >CA3>齿状回 >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近中颞叶硬化 病理学 海马损害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前庭蜗神经的MRI:薄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晓宏 刘筠 +2 位作者 巫北海 李鹏 祁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 通过影像解剖学对照研究 ,探讨面、前庭蜗神经影像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和 3例头颅标本分别于 1 5TMR扫描仪上进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T1 WI、FSET2 WI和RF FAST。MR检查结果与解剖标本相对照。结果 常规横... 目的 通过影像解剖学对照研究 ,探讨面、前庭蜗神经影像的最佳检查方法。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和 3例头颅标本分别于 1 5TMR扫描仪上进行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T1 WI、FSET2 WI和RF FAST。MR检查结果与解剖标本相对照。结果 常规横断面和冠状面可显示面、前庭蜗神经复合束 ,并可分层显示其在内耳道底的分支。与水平段平行的斜平面可显示颞骨内面神经。结论 MRI可以很好显示面、前庭蜗神经颅内各段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解剖 MRI 薄层断层影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凯 陈光 +3 位作者 赵颖 刘英秀 王健 祁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对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对 34 例肝移植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内支架植入治疗,3例为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患者,1 例为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  目的 对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 对 34 例肝移植发生肝动脉狭窄、闭塞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其中5例患者接受内支架植入治疗,3例为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患者,1 例为球囊扩张后出现肝动脉内膜撕裂,另1例为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内支架植入治疗,其中 1 例肝动脉狭窄伴吻合口破裂出血的患者植入支架后24 h内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手术行肝动脉重建治疗,其余 4 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介入方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对于球囊扩张治疗无效或合并吻合口破裂出血的病例,可采用内支架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狭窄 肝移植术后 内支架治疗 球囊扩张治疗 支架植入治疗 内支架植入术 动脉内膜撕裂 破裂出血 急性血栓形成 吻合口 重建治疗 治疗效果 介入方法 患者 24h 无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有限元分析对骨强度的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吴胜勇 张美超 +3 位作者 李景学 欧阳钧 温连庆 祁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2-294,291,共4页
目的应用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L1椎体MSCT扫描像建立的有限元(FE)模型,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无椎体骨折老年妇女腰椎骨强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来我院行DXA(GElunarDPX)检查并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妇女中分别随机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 目的应用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L1椎体MSCT扫描像建立的有限元(FE)模型,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无椎体骨折老年妇女腰椎骨强度的变化情况。方法对来我院行DXA(GElunarDPX)检查并诊断为骨质疏松的老年妇女中分别随机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和无骨折妇女各5例患者进行腰椎L1及L2水平多层螺旋CT(MSCT,GELightspeed型)扫描,并行vQCT测量。将原始数据回顾性重建时形成层厚为0.625mm的横断面影像,经ANSYS7.0软件在FE模型中,观察在生理载荷条件下椎体中部皮质骨边缘的应力分布及应变数值,计算椎体内应变≥5000μstrain的小梁骨体积占骨小梁总体积比率。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老年妇女椎体中部前缘以及同水平左、右侧部应变在的平均值分别为0.035strain、0.078strain和0.086strain,相对于无骨折妇女数值0.027strain、0.057strain和0.065strain有增高的趋势。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老年妇女椎体内具骨折危险性小梁骨体积占骨小梁总体积的比率平均为19.2%±0.9%,高于5例无椎体骨折老年妇女平均值16.1%±1.0%(P<0.01)。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老年妇女FE分析中椎体内具骨折危险性小梁骨体积占骨小梁总体积的比率高于无椎体骨折老年妇女,对骨质疏松病人在体评价骨强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强度 腰椎 多层螺旋CT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老年妇女 有限元分析 骨强度 腰椎 MSCT扫描 骨折危险性 临床应用价值 椎体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T”管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凯 陈光 +3 位作者 赵颖 刘英秀 王健 祁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350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2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胆道狭窄并接受介入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30例患者介入治疗获得成功,2例治疗无效,未发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350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2例通过胆道造影确诊为胆道狭窄并接受介入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30例患者介入治疗获得成功,2例治疗无效,未发生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间12例分别于1~4个月内出现再狭窄,均再次行球囊扩张治疗。结论介入治疗对于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是一种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介入治疗 胆管狭窄 “T”管 球囊扩张治疗 胆道狭窄 肝移植患者 影像学表现 治疗效果 胆道造影 临床表现 治疗前后 对比观察 治疗相关 随访期间 治疗方法 并发症 再狭窄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龙江 杨桂芬 +1 位作者 沈文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下腔静脉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下腔静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DSA及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8例中,下腔静脉先天性异常6例,下腔静脉...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下腔静脉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下腔静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DSA及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8例中,下腔静脉先天性异常6例,下腔静脉狭窄和闭塞或布加综合征4例,下腔静脉栓塞性病变8例,下腔静脉肿瘤2例,肝癌11例,其他7例。MSCT能很好地显示上述下腔静脉病变。38例病人5例进行血管造影检查,25例因下腔静脉病变或其他原因进行了手术切除或探查,2例血栓在溶栓治疗后复查时下腔静脉内血栓消失。MSCT显示的下腔静脉病变与手术或DSA基本一致。结论MSCT在诊断下腔静脉病变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颅神经的磁共振影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宏 巫北海 +3 位作者 刘筠 陆明 李鹏 祁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 探讨 1.5TMR在 12对颅神经检查中应用与限度。方法 采用 1.5TMR扫描仪 (Picker ,Eclipse)对 6 0例健康志愿者和 15例头颅标本进行MR检查。MR影像解剖与解剖标本相对照。结果 嗅球和嗅束可在冠状面上显示。视神经全程在与视神经... 目的 探讨 1.5TMR在 12对颅神经检查中应用与限度。方法 采用 1.5TMR扫描仪 (Picker ,Eclipse)对 6 0例健康志愿者和 15例头颅标本进行MR检查。MR影像解剖与解剖标本相对照。结果 嗅球和嗅束可在冠状面上显示。视神经全程在与视神经长轴平行的斜矢状面上显示最佳。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只在与背景组织对比较大的区域可确定。滑车神经由于过细而不能显影。在冠状面和横断面上 ,三叉神经均易确定。MR影像易于判断面、前庭蜗神经的分支。颞骨内面神经可在斜矢状面上显示。舌咽、迷走、副和舌下神经可见于横断面 ,特定的斜平面有利区分该组神经。结论  1.5TMR可进行细微的颅神经解剖学研究。恰当的方法可提供理想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 磁共振成像 神经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结构的MRI体积测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文波 祁吉 +3 位作者 吴恩惠 白人驹 廉宗徵 韩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测量中国正常成人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HPF)的体积.材料和方法:选择45例中国正常成人(男29例,女16例),用1.0T MR扫描仪进行研究.垂直于HPF长轴做倾斜的冠状面T1加权象,TR/TE500ms/20ms,5mm层厚,无间隔.在每个断面上手... 目的:测量中国正常成人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HPF)的体积.材料和方法:选择45例中国正常成人(男29例,女16例),用1.0T MR扫描仪进行研究.垂直于HPF长轴做倾斜的冠状面T1加权象,TR/TE500ms/20ms,5mm层厚,无间隔.在每个断面上手工描绘出HPF的边界,计算出双侧HPF的体积,用头颅大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析HPF体积与年龄、利手及性别的关系.结果:中国正常成人HPF的体积,右侧为2.88cm^3~3.80cm^3,左侧为2.67cm^3~3.15cm^3,右侧HPF大于左侧,HPF的体积与年龄(20岁一49岁)性别及利手无关(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我国正常成人HPF体积数据,可进一步用于颞叶癫痫等病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结构 体积测量 NMR 成像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龙江 包颜明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810-813,共4页
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 ,其在脑卒中的价值已经确立。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的病理学基础 ,且与肿瘤的分级有密切关系 ,MR灌注成像能无创性检测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可以反映血管生成的情况 ,因此在脑... 对比剂首过MR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技术 ,其在脑卒中的价值已经确立。血管生成是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的病理学基础 ,且与肿瘤的分级有密切关系 ,MR灌注成像能无创性检测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可以反映血管生成的情况 ,因此在脑胶质肿瘤中的应用也得到关注 ,其在胶质瘤分级、指导立体定向活检、检测治疗效果及鉴别诊断中有常规MRI无法取代的优势。本文从其在胶质瘤中的理论研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多层CT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龙江 马宁 +1 位作者 宋光义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7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双期CT血管造影表现及后处理技术。方法 所有 42例于MX80 0 0 4层螺旋CT机上进行增强扫描 ,有效层厚 3 .2mm ,重建间隔 1.6mm ,对比剂用量 1.5ml/kg体重 ,注射速率 3ml/s ,延迟时间分别为 2 5s、5 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多层螺旋双期CT血管造影表现及后处理技术。方法 所有 42例于MX80 0 0 4层螺旋CT机上进行增强扫描 ,有效层厚 3 .2mm ,重建间隔 1.6mm ,对比剂用量 1.5ml/kg体重 ,注射速率 3ml/s ,延迟时间分别为 2 5s、5 0~ 5 5s。进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多平面重组 (MPR)、容积再现 (VR)处理。结果 动脉期显示肿瘤染色者 18例 ,肿瘤血管 2 3例。 12例进行了DSA检查 ,MSCT所显示的肿瘤染色、肿瘤血管及供血动脉的来源与分布与DSA检查一致。门静脉期 ,检出门静脉瘤栓 12例 ,门静脉闭塞 14例 ,动 静脉分流 8例。MIP、MPR及VR有利于检出肝癌的肿瘤染色、肿瘤血管、供血动脉、门静脉闭塞及动 静脉分流。结论 MSCT肝脏双期血管造影可以提供有关肝癌本身、供血动脉及门静脉改变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胜勇 张美超 +3 位作者 李景学 欧阳钧 温连庆 祁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应用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1椎体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影像建立骨质疏松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对1例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志愿者进行L1、L2椎体MSCT扫描,将其原始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工作站,经容... 目的:应用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1椎体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影像建立骨质疏松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对1例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志愿者进行L1、L2椎体MSCT扫描,将其原始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工作站,经容积性QCT(vQCT)技术行BMD测量.将L1椎体经回顾性重建形成的层厚为0.625mm的CT横断面像通过ANSYS 7.0软件建立骨质疏松椎体有限元模型.将其赋于生物力学参数值,经模拟施行纵向生理性载荷加压后观察椎体各部位应力特性的变化.结果:骨质疏松老年妇女椎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皮质骨应力水平较高,但各部位存在不均一性;小梁骨应力水平较骨皮质低,椎体中部略偏后方和上下终板附近应力水平较高,数值范围为11.6~15.4MPa.结论:经MSCT像成功建立了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可用来进行骨质疏松性椎体应力分布情况的活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多层螺旋CT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退变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新玮 尹建忠 +1 位作者 倪红艳 祁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通过不同M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检出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总结适于软骨退变的MR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尸体膝关节9只,采用7种不同的序列进行扫描,即:FS3DFAST、FS3DRF-spoiledFAST、3DFAST、3DRF-spoiledFAST、SET1WI、SET2W... 目的:通过不同M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检出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总结适于软骨退变的MR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选择尸体膝关节9只,采用7种不同的序列进行扫描,即:FS3DFAST、FS3DRF-spoiledFAST、3DFAST、3DRF-spoiledFAST、SET1WI、SET2WI、SEPDWI。将各序列发现的病变数目及分级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所有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FS3DFAST及FS3DRF-spoiledFAST发现病变的敏感度为92%和95%,均优于其它MR序列,统计学结果显示与其它各序列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而这两个序列的扫描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FS3DFAST及FS3DRF-spoiledFAST序列是发现软骨病变的敏感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疾病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光峰 龙淼淼 +1 位作者 夏爽 祁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静脉畸形的常规MRI及SWI表现。结果:19例常规MRI均可显示引流静脉,其中9例可显示髓静脉汇入引流静脉;19例磁敏感加权成像均可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静脉畸形的常规MRI及SWI表现。结果:19例常规MRI均可显示引流静脉,其中9例可显示髓静脉汇入引流静脉;19例磁敏感加权成像均可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现特征性的"海蛇头"或"蜈蚣"征。结论:SWI较常规MRI更能清晰和精确地显示脑静脉畸形的影像特征,可作为脑静脉畸形诊断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动静脉畸形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龙江 杨亚英 +1 位作者 祁吉 沈文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16例原发胃肠道间质瘤中原发于胃10例,原发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回盲部1例,发生于小肠2例,横结肠系膜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16例原发胃肠道间质瘤中原发于胃10例,原发于十二指肠1例,发生于回盲部1例,发生于小肠2例,横结肠系膜1例,乙状结肠系膜1例。内生性生长者1例,外生性生长者11例,腔内外生长者1例。影像学判断GIST良恶性的符合率为81%(13/16)。结论:外生性生长是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的生长方式,也是诊断的主要依据。CT是该病术前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主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多站式多期相CE-MRA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飞 刘银社 +3 位作者 龙淼淼 袁滨 顾欣 高光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3.0T MR多站式多期相三维增强血管造影(CE-MRA)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怀疑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在3.0T MR上,自动移床四段多期相动态扫描,分析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各种血管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病... 目的探讨3.0T MR多站式多期相三维增强血管造影(CE-MRA)在外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3例怀疑腹盆及下肢血管病变的病人。在3.0T MR上,自动移床四段多期相动态扫描,分析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各种血管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图像显示清晰。其中1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的627支血管,MRA诊断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4%和100%,阳性预测值81%,阴性预测值为99%。与DSA的诊断结果符合率是89%。结论3.0T MR多站式多期相CE-MRA,可获得高信噪比及超高分辨率的下肢动脉及静脉图像。具有安全、无创伤性,能准确诊断外周血管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减影技术 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光 沈文 +2 位作者 祁吉 刘英秀 王健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430例肝移植患者,均于术前行3期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积(VR)技术行肝动脉血管成像。根据Michels分型对肝动脉解剖进行分型。所有患者的多...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变异诊断的准确性。方法430例肝移植患者,均于术前行3期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积(VR)技术行肝动脉血管成像。根据Michels分型对肝动脉解剖进行分型。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均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430例患者中MichelsⅠ型316例(73.49%),肝动脉解剖变异114例(26.51%),其中MichelsⅡ型20例(4.65%),Ⅲ型48例(11.16%),Ⅴ型2例(0.47%),Ⅵ型3例(0.70%),Ⅷ型1例(0.23%),Ⅸ型4例(0.93%)。另外36例肝动脉变异难以包括在Michels分型中,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显示所有血管成像诊断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病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但在诊断为正常型的病例中3例手术结果显示存在迷走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对肝动脉解剖结构及变异进行准确的判断,应作为相关手术前肝动脉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肝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龙江 王联营 +1 位作者 沈文 祁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评价MSCT在活体肾供体术前综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11例供体术前进行了MSCT三期增强扫描,均进行VR及MIP重组,观察肾实质、肾动脉、肾静脉以及集尿系统,并与9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A显示23支肾动脉,包括左肾副动脉1例;23... 目的评价MSCT在活体肾供体术前综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11例供体术前进行了MSCT三期增强扫描,均进行VR及MIP重组,观察肾实质、肾动脉、肾静脉以及集尿系统,并与9例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SCTA显示23支肾动脉,包括左肾副动脉1例;23支肾静脉,包括1例左双肾静脉;23支肾盂输尿管,包括1例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此外,还检出副肝静脉2例,脾动脉瘤1例。2例放弃手术,1例因肾血管原因,1例为乙肝病毒携带者;9例手术结果与MSCT所见完全吻合,准确率为100%。结论MSCT作为术前活体肾供体的一站式检查技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龙江 姜滨 +1 位作者 沈文 祁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8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CT进行胃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肿瘤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例无胃疾病的患者和10例胃肿瘤患者进行了CT灌注扫描。利用胰腺模式进行灌注数据的处理。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表面渗透... 目的:探讨16层CT进行胃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评价其在胃肿瘤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例无胃疾病的患者和10例胃肿瘤患者进行了CT灌注扫描。利用胰腺模式进行灌注数据的处理。计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表面渗透性(PS)。结果:正常胃壁的BF、BV、MTT、PS分别为(13.51±5.34)ml/(min.100g)、(3.31±1.55)ml/100g、(10.40±2.70)s、(3.70±2.86)ml/(min.100g);胃肿瘤的则为(97.32±71.04)ml/(min.100g)、(7.80±2.98)ml/100g、(10.17±3.35)s、(14.80±5.44)ml/(min.100g),P值分别为0.003、<0.001、0.856和<0.001。结论:CT灌注成像可提供胃肿瘤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胃肿瘤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肿瘤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