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血管成像诊断脾动脉瘤伴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春 沈文 祁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分析脾动脉瘤(SAA)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探讨MSCTA的诊断价值及SAA的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由MSCT诊断并经原位肝移植术证实的脾动脉瘤合并门脉高压的1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多平面重组(MPR)、... 目的:分析脾动脉瘤(SAA)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探讨MSCTA的诊断价值及SAA的形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由MSCT诊断并经原位肝移植术证实的脾动脉瘤合并门脉高压的15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法(VR)等后处理方法评价脾动脉瘤的特点,对动脉瘤长径与脾动脉主干直径做相关性分析。观察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通道,判断门体分流的类型。结果:应用MSCT进行血管结构三维重组可明确显示脾动脉瘤。15例SAA中单发7例和多发8例,共25个瘤体,20个为囊袋状,5个为梭形,14个位于脾门区(56%),8个位于脾动脉主干远段(32%),其中2个伴瘤体钙化,2个伴瘤体内血栓形成。门静脉血管成像15例均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大,其中4例合并脾肾分流,1例存在胃肾分流,3例伴有附脐静脉开通。动脉瘤长径为1.0~6.2 cm(1.93±1.07)cm,脾动脉主干直径为4.4~11.4 mm(6.90±1.65)mm,脾动脉瘤大小与脾动脉主干直径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84,P<0.001)。结论:MSC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能准确显示脾动脉瘤的大小及位置,以及门体分流的类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做为随访和指导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梅竹 夏爽 祁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对鉴别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价值。方法:搜集17例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外耳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0例行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行CT及MRI平扫检查,2例仅行CT平扫。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 目的:探讨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对鉴别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价值。方法:搜集17例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外耳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0例行CT、MRI平扫及增强检查,5例行CT及MRI平扫检查,2例仅行CT平扫。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HRCT、MRI特征及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17例中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8例。CT表现为外耳道内软组织影。17例病变大部分MR呈不均匀T2信号。5例鳞癌生长于外耳道外侧壁,而6例腺癌起自外耳道软骨部。鳞癌及腺癌均可累及邻近骨质及周围软组织(P>0.05)。8例外耳道鳞癌以耳溢液为主,6例伴中耳炎病史,而7例腺癌以耳痛为主。11例(73.3%)影像学评估病变范围与手术病理评估一致。结论:影像学检查对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鉴别诊断及病变对周围组织侵犯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耳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