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6~12岁儿童双眼屈光不均衡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12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两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儿童607人,平均年龄8.2±1.8岁,均进行光学生物测量(眼轴长度、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力)、睫状肌麻痹后屈光检查及...目的:研究6~12岁儿童双眼屈光不均衡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12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两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儿童607人,平均年龄8.2±1.8岁,均进行光学生物测量(眼轴长度、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力)、睫状肌麻痹后屈光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纳入儿童等效球镜度为-0.11±1.63D,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异为-0.08±0.64D,等效球镜度差异绝对值为0.41±0.49D。检出屈光参差儿童56人,非屈光参差儿童551人,屈光参差儿童和非屈光参差儿童双眼角膜屈光力差异绝对值无差异(0.30±0.34D vs 0.27±0.24D,P=0.430),眼轴差异绝对值有差异(0.67±0.39mm vs 0.13±0.13mm,P=0.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周手机/电脑使用时间、每周近距离工作时间、每周视疲劳次数、习惯阅读距离是屈光不均衡发育程度(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异绝对值)的影响因素;习惯阅读距离、写字时利手是屈光不均衡发育偏向(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6~12岁儿童看手机/电脑时间长、近距离工作时间长、视疲劳次数增多、习惯阅读距离近可能引起屈光发育不均衡程度增加,写字时右利手且头部严重左偏和右偏的儿童右眼近视程度较左眼更深。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中央区和涡状区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结果的一致性,从而筛选出更加合理可靠的检查部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募集年龄在20~40岁的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经过筛查排除...目的比较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中央区和涡状区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结果的一致性,从而筛选出更加合理可靠的检查部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募集年龄在20~40岁的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经过筛查排除影响神经功能的全身和局部病变后纳入本研究。入组受试者均选择右眼为受检眼,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3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首先于受试当天由操作者A和操作者B各完成1次检查,1周后再由操作者A重复检查1次。所得图像用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拼接后,再用Neuron J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神经纤维长度(nerve fiber length,NFL)(mm·mm^-2)。然后分别根据涡状区和中央区NFL值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并计算重复性系数(coefficient of repeatability,CoR)和95%一致性区间(limit of agreement,LOA),用于评估两个部位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所有受检眼均可于角膜中央偏鼻下方查见涡状结构,重复检查获得的涡状区图像显示角膜神经形态稳定,中央区图像显示角膜神经形态变异较大。涡状区一致性分析观察者内CoR值为6.6%,观察者间CoR值为6.1%,一致性很高;而中央区一致性分析观察者内CoR值为44.1%,观察者间CoR值为31.8%,一致性较差。Bland-Altman散点图涡状区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差值均聚集于“0”刻度线附近,且95%LOA较窄,均在平均NFL的1个标准差的区间内,一致性良好;中央区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差值分布较分散,95%LOA较宽,约为两次检查平均NFL标准差的2~3倍,一致性较差。结论涡状结构在健康人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普遍存在,其形态特殊,位置固定,在图像采集时能够作为明确的角膜标记物;涡状区图像重复测量一致性良好,可以应用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的定量分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6~12岁儿童双眼屈光不均衡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12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两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儿童607人,平均年龄8.2±1.8岁,均进行光学生物测量(眼轴长度、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力)、睫状肌麻痹后屈光检查及问卷调查。结果:纳入儿童等效球镜度为-0.11±1.63D,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异为-0.08±0.64D,等效球镜度差异绝对值为0.41±0.49D。检出屈光参差儿童56人,非屈光参差儿童551人,屈光参差儿童和非屈光参差儿童双眼角膜屈光力差异绝对值无差异(0.30±0.34D vs 0.27±0.24D,P=0.430),眼轴差异绝对值有差异(0.67±0.39mm vs 0.13±0.13mm,P=0.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周手机/电脑使用时间、每周近距离工作时间、每周视疲劳次数、习惯阅读距离是屈光不均衡发育程度(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异绝对值)的影响因素;习惯阅读距离、写字时利手是屈光不均衡发育偏向(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6~12岁儿童看手机/电脑时间长、近距离工作时间长、视疲劳次数增多、习惯阅读距离近可能引起屈光发育不均衡程度增加,写字时右利手且头部严重左偏和右偏的儿童右眼近视程度较左眼更深。
文摘目的比较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量中央区和涡状区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结果的一致性,从而筛选出更加合理可靠的检查部位。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募集年龄在20~40岁的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经过筛查排除影响神经功能的全身和局部病变后纳入本研究。入组受试者均选择右眼为受检眼,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3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首先于受试当天由操作者A和操作者B各完成1次检查,1周后再由操作者A重复检查1次。所得图像用Adobe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拼接后,再用Neuron J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神经纤维长度(nerve fiber length,NFL)(mm·mm^-2)。然后分别根据涡状区和中央区NFL值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并计算重复性系数(coefficient of repeatability,CoR)和95%一致性区间(limit of agreement,LOA),用于评估两个部位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所有受检眼均可于角膜中央偏鼻下方查见涡状结构,重复检查获得的涡状区图像显示角膜神经形态稳定,中央区图像显示角膜神经形态变异较大。涡状区一致性分析观察者内CoR值为6.6%,观察者间CoR值为6.1%,一致性很高;而中央区一致性分析观察者内CoR值为44.1%,观察者间CoR值为31.8%,一致性较差。Bland-Altman散点图涡状区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差值均聚集于“0”刻度线附近,且95%LOA较窄,均在平均NFL的1个标准差的区间内,一致性良好;中央区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测量差值分布较分散,95%LOA较宽,约为两次检查平均NFL标准差的2~3倍,一致性较差。结论涡状结构在健康人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普遍存在,其形态特殊,位置固定,在图像采集时能够作为明确的角膜标记物;涡状区图像重复测量一致性良好,可以应用于角膜上皮基底神经丛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