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眼底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庞雪艺(综述)
曹云山
张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疾病密切相关。OSA影响眼底疾病的主要机制与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疾病密切相关。OSA影响眼底疾病的主要机制与间歇性缺氧、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全身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OSA患者眼底症状,并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需要认识到OSA与眼底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了解其对眼底疾病的影响,进而实现对OSA引起的眼底疾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视觉受损和致盲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
2
作者
贺美男
弭宝月
+4 位作者
祝颖
刘琳
张子瑜
杜蓓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4-482,共9页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每组24例24眼。对所有受试者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行电脑验光,采用综合验光仪测量主觉验光,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采用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AMP),采用瞳孔仪测量瞳孔直径,采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测量33 cm处的近视力,采用Keratograph 5M行泪液评估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各组受试眼分别双眼点1滴0.01%、0.02%、0.04%阿托品滴眼液后每10 min测量1次瞳孔直径,至3次瞳孔直径不再变化时,测量各组眼部参数记录为单次用药后数据。各组受试者分别使用对应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1次,用药后1周测量眼部参数;随后0.01%阿托品组及0.02%阿托品组用药频率改为每日早晚各1次,0.04%阿托品组保持每晚1次,1周后测量眼部参数。均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用药前后瞳孔直径、AMP及其他眼部参数变化。结果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瞳孔直径分别为(5.59±0.48)、(5.35±0.76)、(5.65±0.43)mm,单次用药后瞳孔直径分别为(7.00±0.68)、(7.17±0.58)和(8.40±1.71)mm,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6.67±0.62)、(6.56±0.65)和(7.60±0.69)mm,连续用药后2周分别为(6.96±0.49)、(7.04±0.53)和(7.60±0.36)mm,3个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430,P<0.001,F时间=156.620,P<0.001)。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AMP分别为(12.94±3.02)、(13.25±2.81)和(13.42±2.60)D,单次用药后分别为(11.62±2.61)、(11.53±2.06)和(9.64±1.93)D,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11.14±2.61)、(11.33±2.33)和(8.30±1.18)D,用药后2周分别为(9.99±1.81)、(8.72±1.25)和(8.76±2.12)D,3个组间AMP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800,P=0.063),用药后不同时间点AMP均较用药前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1.400,P<0.001)。各组受试者等效球镜度、眼压、近视力、眼轴长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和OSDI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30、0.630、1.420、0.580、0.140、0.120、0.340、0.142,均P>0.05)。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镜度、眼压、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60、4.730、4.720、5.220、3.720,均P<0.05)。结论不同浓度阿托品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瞳孔散大及AMP下降,且浓度越高越严重,同时,增加阿托品给药频次,瞳孔散大及AMP下降程度也会加重,但并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品
用法和用量
瞳孔直径
调节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眼底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庞雪艺(综述)
曹云山
张琰(审校)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眼科
医院、
眼
视
光
学院、
眼科
研究所
、国家
眼耳鼻
喉
疾病
临床医学
研究
中心
、天津市
分中心
、天津市
视网膜
功能与
疾病
重点
实验室
甘肃省人民
医院
心脏科、甘肃省人民
医院
肺血管
疾病
中心
(PVDC)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基金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TJWJ2024RC006)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TJYXZDXK-037A)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计划:第二层次(YDYYRCXM-B2023-01)。
文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底疾病密切相关。OSA影响眼底疾病的主要机制与间歇性缺氧、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全身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有关,但具体机制仍待进一步探索。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OSA患者眼底症状,并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需要认识到OSA与眼底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了解其对眼底疾病的影响,进而实现对OSA引起的眼底疾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降低视觉受损和致盲的风险。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青光眼视神经病变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Keyword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Glaucomatous optic neuropathy
Nonarterial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Diabetic retinopathy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Retinal vein occlusion
分类号
R766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773.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
2
作者
贺美男
弭宝月
祝颖
刘琳
张子瑜
杜蓓
魏瑞华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4-482,共9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2020JWZD20)。
文摘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方法,连续纳入于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或近视前期儿童72例72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每组24例24眼。对所有受试者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行电脑验光,采用综合验光仪测量主觉验光,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采用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AMP),采用瞳孔仪测量瞳孔直径,采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测量33 cm处的近视力,采用Keratograph 5M行泪液评估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各组受试眼分别双眼点1滴0.01%、0.02%、0.04%阿托品滴眼液后每10 min测量1次瞳孔直径,至3次瞳孔直径不再变化时,测量各组眼部参数记录为单次用药后数据。各组受试者分别使用对应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每晚1次,用药后1周测量眼部参数;随后0.01%阿托品组及0.02%阿托品组用药频率改为每日早晚各1次,0.04%阿托品组保持每晚1次,1周后测量眼部参数。均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用药前后瞳孔直径、AMP及其他眼部参数变化。结果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瞳孔直径分别为(5.59±0.48)、(5.35±0.76)、(5.65±0.43)mm,单次用药后瞳孔直径分别为(7.00±0.68)、(7.17±0.58)和(8.40±1.71)mm,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6.67±0.62)、(6.56±0.65)和(7.60±0.69)mm,连续用药后2周分别为(6.96±0.49)、(7.04±0.53)和(7.60±0.36)mm,3个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430,P<0.001,F时间=156.620,P<0.001)。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0.04%阿托品组用药前AMP分别为(12.94±3.02)、(13.25±2.81)和(13.42±2.60)D,单次用药后分别为(11.62±2.61)、(11.53±2.06)和(9.64±1.93)D,连续用药后1周分别为(11.14±2.61)、(11.33±2.33)和(8.30±1.18)D,用药后2周分别为(9.99±1.81)、(8.72±1.25)和(8.76±2.12)D,3个组间AMP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2.800,P=0.063),用药后不同时间点AMP均较用药前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1.400,P<0.001)。各组受试者等效球镜度、眼压、近视力、眼轴长度、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和OSDI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30、0.630、1.420、0.580、0.140、0.120、0.340、0.142,均P>0.05)。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等效球镜度、眼压、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2.560、4.730、4.720、5.220、3.720,均P<0.05)。结论不同浓度阿托品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瞳孔散大及AMP下降,且浓度越高越严重,同时,增加阿托品给药频次,瞳孔散大及AMP下降程度也会加重,但并未发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阿托品
用法和用量
瞳孔直径
调节幅度
Keywords
Atropine
Administration and dosage
Pupil diameter
Amplitude of accommodation
分类号
R988.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眼底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庞雪艺(综述)
曹云山
张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浓度和给药频次的低浓度阿托品短期使用对儿童眼部安全性的影响
贺美男
弭宝月
祝颖
刘琳
张子瑜
杜蓓
魏瑞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