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2系小鼠乳腺癌肺转移(BCML-TA299)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慧 郝希山 +4 位作者 战忠利 杨海贤 张爱莲 马杰 高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BCML-TA299生物学特性、DNA状况、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同系小鼠原位移植BCML-TA299细胞增殖动力学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A2系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生物... 目的:研究乳腺癌BCML-TA299生物学特性、DNA状况、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同系小鼠原位移植BCML-TA299细胞增殖动力学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观察、流式细胞仪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A2系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生物异质性、基因DNA状况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细胞生物特性的关系。结果:用TA2系小鼠自发乳腺癌伴肺转移组织在同系小鼠乳腺原位建立了乳腺癌肺转移A型BCML-TA299模型。历时2年多,鼠间传至第47代,移植成功率为100%。未见自发消退,肿瘤生长特性稳定。鼠间荷瘤存活中位数为51天,平均为58.8±10.03天。肿瘤倍增时间为3.11天(指数生长期)。各代移植瘤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观察证实保持了原代瘤的特征,转移瘤与原发瘤结构一致。染色体检查为鼠类肿瘤染色体,DNA含量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为异倍体肿瘤。鼠间传代移植瘤与转移瘤保持p53、cerbB-2、nm23基因异常表达。经抗癌药物敏感实验,表明对CAP(CTX、ADM、DDP)联合化疗最为敏感,而单药紫杉醇作用差。结论:本模型可为研究乳腺癌生物异质性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 TA2鼠 乳腺癌 原位移植 自发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原位移植血管生成超微结构观察及其相关因子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慧 战忠利 +1 位作者 白景文 杨海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方式和时间的超微结构特点,明确人乳腺癌生长中VEGF、F8因子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原位移植 SCID鼠,光镜、电镜动态观察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细胞形...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血管生成方式和时间的超微结构特点,明确人乳腺癌生长中VEGF、F8因子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原位移植 SCID鼠,光镜、电镜动态观察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细胞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检测 VEGF、F8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移植后 1、2天生存靠固有组织的血管滋养生长,肿瘤组织中未见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生长第3天时,肉眼可见周围血管向移植的肿瘤表面延伸,电镜下观察在存活的癌细胞中可见血管母细胞出现。第6天时,在癌细胞增生活跃区血管母细胞演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此时癌细胞群与新生的肿瘤微血管紧密相连。微血管邻旁周边可见极少量的蛋白质网架。第8~10天,内皮细胞有较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增多,池内含中等量蛋白质,血管内皮的腔面小球增多,光镜下可见肿瘤周围的血管与肿瘤新生血管相通。VEGF、F8因子的表达与肿瘤增殖、侵袭、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结论:移植初期人乳腺癌细胞可分泌血管生成因子。肿瘤周围的血管母细胞被激活。快速增殖期癌细胞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肿瘤新生血管。逐步演化的肿瘤新生血管与肿瘤边缘固有的血管相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微结构 MCF-7 原位移 细胞增殖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LALU血管生成过程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庆娜 战忠利 +3 位作者 孙慧 孙保存 白景文 杨海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细胞血管生成过程的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LALU经SIC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用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不同时期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结果 光镜显示 ,人肺腺癌移植瘤第 2~ 10天时可分为血管生成...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细胞血管生成过程的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人肺腺癌细胞株LALU经SICD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用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不同时期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结果 光镜显示 ,人肺腺癌移植瘤第 2~ 10天时可分为血管生成前期和血管形成期 ,第 2 0天出现肺转移灶。电镜显示 ,人肺腺癌移植瘤第 2天出现成血管细胞 ;第 4~ 10天 ,不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形成血管腔并伴有较完整的新生基底板 ,内皮细胞趋向成熟发展 ;第 2 0天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更成熟 ,部分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基底板发育不全或缺陷。其全过程中癌细胞突起直接与成血管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相连。结论 病理形态学及电镜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提示肿瘤血管生成与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腺癌细胞LALU 动物实验 肿瘤血管生成 病理形态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硅凝胶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桂琴 顾汉卿 +1 位作者 何炳林 董亚利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以说明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使用不同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于术后360d取出人工晶状体进行光镜、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 人工晶状体表面含有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多核巨细胞样...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细胞,以说明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使用不同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于术后360d取出人工晶状体进行光镜、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 人工晶状体表面含有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多核巨细胞样体,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细胞较少,钛修饰组人工晶状体表面未见多核巨细胞样体。结论 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的细胞数量少,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硅凝胶 人工晶状体 表面黏附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眼球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桂琴 董亚利 +1 位作者 袁佳琴 顾汉卿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眼球的超微组织结构,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3只猕猴6只眼,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猕猴眼角膜分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虹膜组织由前后色素上皮层和基质层组成。睫状体由无... 目的 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眼球的超微组织结构,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3只猕猴6只眼,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猕猴眼角膜分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虹膜组织由前后色素上皮层和基质层组成。睫状体由无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以及基质组成。视网膜组织分为外层的色素上皮层和由9层所组成内层的神经感觉视网膜。猕猴眼球的超微组织结构与人类基本相同。结论 猕猴为最理想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眼球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细胞LALU血管生成过程的形态学观察及意义
6
作者 战忠利 孙慧 +3 位作者 闫庆娜 孙保存 白景文 杨海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细胞血管生成过程的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特点及意义。方法 :采用人肺癌细胞LALU皮下移植瘤模型 ,以病理动态形态学及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期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结果 :光镜显示 ,人肺癌移植瘤第 2天至第 10天之间可分为... 目的 :观察人肺癌细胞血管生成过程的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特点及意义。方法 :采用人肺癌细胞LALU皮下移植瘤模型 ,以病理动态形态学及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时期肿瘤血管生成状态。结果 :光镜显示 ,人肺癌移植瘤第 2天至第 10天之间可分为血管生成前期和血管形成期 ,在肿瘤血管生成的第 2 0天出现肺转移灶。电镜显示 ,人肺癌移植瘤第 2天出现成血管细胞 ,第 4~ 10天 ,不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形成血管腔伴有较完整的新生基底板 ,内皮细胞趋向成熟发展 ,第 2 0天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更成熟 ,部分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基底板发育不全或缺陷。在以上全过程中癌细胞突起直接与成血管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相连。结论 :人肺癌细胞可诱导自身肿瘤血管生成 ,病理形态学及电镜有其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且与转移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血管生成 病理形态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瘤周脑水肿 被引量:3
7
作者 滕良珠 浦佩玉 +2 位作者 薛庆澄 白景文 杨海贤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水肿的脑膜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EN)通透性改变的差异。方法对21个脑膜瘤组织标本,3个水肿脑组织标本的EN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形态计量学分析,并以3个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结果水肿组织和肿瘤组织的EN超...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水肿的脑膜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EN)通透性改变的差异。方法对21个脑膜瘤组织标本,3个水肿脑组织标本的EN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形态计量学分析,并以3个正常脑组织标本为对照。结果水肿组织和肿瘤组织的EN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程度与瘤周水肿程度相关。其中,基板厚度随水肿程度加重而显著增加,裂隙指数也随水肿程度加重渐增大,重度水肿组显著高于无/轻度水肿组及中度水肿组,而胞饮小泡数量及窗孔的出现则以中度水肿组改变最显著。结论不同程度水肿的脑膜瘤EN超微结构改变程度不同,不同程度的细胞间连接开放可能是不同程度瘤周脑水肿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瘤周脑水肿 血管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