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FBG、HbA1c)、血脂指标(TC、TG)、肾功能指标(BUN、Scr、24 h UTP、eGFR)、炎症因子(IL-1β、hs-CRP、IL-6、TNF-α、IL-18、TGF-β1)、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D8^(+)、CD3^(+)、CD4^(+)、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血脂指标、BUN、Scr、24 h UTP、炎症因子、CD8^(+)降低(P<0.05),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P<0.05),eGFR、CD3^(+)、CD4^(+)、CD4^(+)/CD8^(+)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HbA1c、TG、SCr、24 h UTP、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除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展开更多
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病情重,疾病进展快。性能良好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病情重,疾病进展快。性能良好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23-05-15。由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数据,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对模型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7.0软件对模型中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含13个模型,其中12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0.7。7个模型进行了模型校准,8个模型进行了验证。PROBAST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13篇文献中有1篇为低偏倚风险,其余12篇均为高偏倚风险;模型适用性方面,1篇为低适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3,95%CI=1.04~1.24)、糖化血红蛋白(OR=1.56,95%CI=1.26~1.94)、足溃疡史(OR=5.93,95%CI=2.85~12.37)、足截肢史(OR=7.79,95%CI=2.74~22.17)、单丝试验敏感性减弱(OR=1.59,95%CI=1.42~1.78)、足真菌感染(OR=6.14,95%CI=1.71~22.04)、肾病(OR=2.09,95%CI=1.65~2.65)是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仍存在不足,未来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重点关注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足溃疡史、足截肢史、单丝试验敏感性、足真菌感染、肾病等预测因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FBG、HbA1c)、血脂指标(TC、TG)、肾功能指标(BUN、Scr、24 h UTP、eGFR)、炎症因子(IL-1β、hs-CRP、IL-6、TNF-α、IL-18、TGF-β1)、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D8^(+)、CD3^(+)、CD4^(+)、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血脂指标、BUN、Scr、24 h UTP、炎症因子、CD8^(+)降低(P<0.05),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P<0.05),eGFR、CD3^(+)、CD4^(+)、CD4^(+)/CD8^(+)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HbA1c、TG、SCr、24 h UTP、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除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陆二仙丹联合抵挡汤加减方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文摘背景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病情重,疾病进展快。性能良好的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识别高危患者,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目的系统评价糖尿病足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为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发表的关于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23-05-15。由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文献数据,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对模型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7.0软件对模型中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含13个模型,其中12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0.7。7个模型进行了模型校准,8个模型进行了验证。PROBAST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13篇文献中有1篇为低偏倚风险,其余12篇均为高偏倚风险;模型适用性方面,1篇为低适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3,95%CI=1.04~1.24)、糖化血红蛋白(OR=1.56,95%CI=1.26~1.94)、足溃疡史(OR=5.93,95%CI=2.85~12.37)、足截肢史(OR=7.79,95%CI=2.74~22.17)、单丝试验敏感性减弱(OR=1.59,95%CI=1.42~1.78)、足真菌感染(OR=6.14,95%CI=1.71~22.04)、肾病(OR=2.09,95%CI=1.65~2.65)是糖尿病足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风险预测模型仍存在不足,未来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重点关注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足溃疡史、足截肢史、单丝试验敏感性、足真菌感染、肾病等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