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7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和扩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红雨 李颖 +10 位作者 陈钢 王竞 李永文 王玉丽 韦森 朱大兴 邱小明 王伟强 宋作庆 陈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219-122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信号通路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目前针对EGFR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分子靶向药物。EGFR的不同存在状态(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信号通路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目前针对EGFR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分子靶向药物。EGFR的不同存在状态(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与TKIs的疗效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的存在状态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肺癌病人"个体化分子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187例NSCLC病例。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EGFR基因19、21外显子的突变状态;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EGFR基因的扩增情况,并进一步分析EGFR基因的突变和扩增与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ISH结果显示,47.6%(98/187)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基因的扩增,而EGFR基因的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吸烟状态及是否存在转移无关(P>0.05);Real-timePCR结果显示:20.3%(38/187)的肺癌患者存在EGFR外显子19、21的突变。EGFR基因突变率在女性(32.3%vs14.4%男性)、腺癌(35.5%vs9.9%非腺癌)、不吸烟(38.2%vs10.1%吸烟)患者中明显高(P<0.05)。EGFR基因扩增与基因突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肺癌、腺癌及非吸烟的女性患者中,EGFR基因外显子突变常同时伴有EGFR基因的扩增。有EGFR基因突变或/和基因扩增的患者生存期均高于无EGFR基因异常者,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易对TKIs治疗有效。结论EGFR基因突变率在不同的NSCLC患者中不同,其中,在女性、腺癌和不吸烟患者中突变率高;EGFR基因扩增与患者的性别、组织类型、吸烟状态等临床特征无明显关系,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HMGB1基因表达对肺癌细胞L9981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懿 张鹏 +3 位作者 吴志浩 陈军 陈钢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49-554,共6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小干扰RNA抑制高迁移族蛋白B1基因表达对肺癌细胞L9981增值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HMGB1基因的siRNA,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瞬时转染肺癌细胞株L998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干扰后HMGB1基... 背景与目的研究小干扰RNA抑制高迁移族蛋白B1基因表达对肺癌细胞L9981增值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HMGB1基因的siRNA,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瞬时转染肺癌细胞株L998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干扰后HMGB1基因的沉默效果,评价siRNA设计的合理性及RNA干扰抑制HMGB1表达的有效性;用细胞活力计数仪测定3组细胞活力;分别在RNA干扰后24、48、72和96小时应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生存状态,计算生长抑制率并绘制生长曲线;应用boyden chamber法检测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靶向HMGB1的siRNA成功抑制肺癌细胞株L9981中HMGB1基因及蛋白表达,细胞活力检测仪测定RNA干扰48小时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MTT测定肺癌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boyden chamber小室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肺癌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应用siRNA技术能有效的抑制HMGB1基因的表达,同时有效抑制L9981细胞的体外增值和侵袭,为肺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HMGB1 增殖 侵袭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HMGB1肺癌细胞系的筛选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懿 张鹏 +2 位作者 吴志浩 陈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965-9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在人肺鳞癌细胞株YTMLC-9、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及人小细胞癌细胞株NCI-H446中筛选高表达HMGB1的细胞株,作为人肺癌细胞HMGB1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人肺... 背景与目的在人肺鳞癌细胞株YTMLC-9、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及人小细胞癌细胞株NCI-H446中筛选高表达HMGB1的细胞株,作为人肺癌细胞HMGB1基因研究的理想材料。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人肺癌细胞HMGB1基因在4株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筛选出高表达HMGB1基因的人肺癌细胞株。结果人肺鳞癌细胞株YTMLC-9、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及人小细胞癌细胞株NCI-H446中均有HMGB1基因表达,其中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表达水平最高,mRNA是表达量最低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mRNA表达量的10.3倍;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HMGB1蛋白表达水平最高,与其它3种人肺癌细胞株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人大细胞肺癌L9981细胞株为HMGB1高表达细胞株,可作为进行肺癌细胞中研究HMGB1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HMGB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应激反应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宗炜 马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6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PN组(n=28例)和EN组(n=26例)。分别检测手术前后不同时段的血清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蛋白质和内毒素水平等。结果:血清ALB... 目的:探讨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PN组(n=28例)和EN组(n=26例)。分别检测手术前后不同时段的血清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蛋白质和内毒素水平等。结果:血清ALB、PA和FT等营养指标术后均显著降低,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第1和第3天,两组病人血清IL-6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1),EN组显著低于PN组。血清IL-10与IL-6变化相似。术后两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第10天EN组显著高于PN组(P<0.05)。术后第10天EN组NK细胞活性明显超过PN组。EN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术后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EN支持对食管癌术后病人能减少血清内毒素、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HMGB1基因对人肺癌细胞株L9981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5
作者 张鹏 刘懿 +3 位作者 吴志浩 陈钢 陈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55-55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RNA干扰联合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MGB1表达下调后肺癌细胞L9981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情况,筛选与HMGB1相互作用的基因。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向人肺癌细胞L9981转染靶向HMGB1基因的siRNA,下调HMGB1的表达。应用Aymetrix HU13... 背景与目的应用RNA干扰联合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MGB1表达下调后肺癌细胞L9981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情况,筛选与HMGB1相互作用的基因。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试剂向人肺癌细胞L9981转染靶向HMGB1基因的siRNA,下调HMGB1的表达。应用Aymetrix HU133plus2基因芯片检测人肺癌细胞L9981HMGB1基因表达下调后,全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应用GCOS(Gene-Chip Operation Software)软件分析筛查数据,对相关基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RNA干扰抑制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HMGB1基因表达后,GCOS软件分析基因芯片分析其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发现1433个探针表达明显改变,对应有明确名称的基因为879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有295个,下调的有584个;EST序列216个,其中上调96个,下调120个。结论肺癌细胞L9981HMGB1基因下调后,其细胞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变化,确定表达差异基因879个,表明HMGB1基因表达受很多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调控,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及肺癌形成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HMGB1 基因芯片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转移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NL9980间甲基化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吕慧 闫惠琴 +5 位作者 王岷 李永文 万海粟 刘红雨 吴蘅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63-76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人类肿瘤中最容易发生侵袭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肺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的最主要因素是远处转移。本文旨在分析具有相似遗传背景和不同转移潜能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间基因甲基化的差异,为深入研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充...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人类肿瘤中最容易发生侵袭转移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肺癌患者预后及生存的最主要因素是远处转移。本文旨在分析具有相似遗传背景和不同转移潜能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间基因甲基化的差异,为深入研究肿瘤转移机制提供充分的目标基因选择和发现肿瘤相关的新基因的机会。方法应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杂交技术分析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和不同转移潜能的人大细胞肺癌细胞株L9981和NL9980之间差异甲基化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这些差异基因。结果与NL9980相比,在L9981细胞株中有1552个高甲基化DNA片断共涉及735个基因,其中656个已知基因及79个未知基因。低甲基化DNA片段1787个,涉及809个基因,其中698个已知基因及111个未知基因。这些基因涉及细胞生物进程及其调节、基因表达、信号传导、细胞通讯、细胞运动、细胞粘附及血管生成等。结论抑癌基因及信号通路负向调节基因的高甲基化及癌基因、细胞粘附因子的低甲基化可能与L9981的侵袭性及克隆能力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基因芯片 DNA甲基化 转移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r2-luc转基因子代小鼠的鉴定
7
作者 王伟强 刘红雨 +7 位作者 宋志涛 王玉丽 王竞 李颖 李永文 王岷 陈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91-3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 Vegfr2-luc转基因小鼠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 tor 2,VEGFR2)的表达可以驱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luc)的表达,是活体动物水平实时监测血管生成情况的有利工具。本研... 背景与目的 Vegfr2-luc转基因小鼠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 tor 2,VEGFR2)的表达可以驱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luc)的表达,是活体动物水平实时监测血管生成情况的有利工具。本研究旨在对子代Vegfr2-luc转基因小鼠进行鉴定,以确定能否用于血管生成研究。方法 PCR检测新生小鼠基因组内luc基因;利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新生Vegfr2-luc转基因小鼠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皮肤伤口修复过程中 luc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成年(8周龄)转基因小鼠各脏器荧光素酶的活性和Real-time PCR检测各器官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CR结果显示50%(56/112)的新生小鼠携带luc基因。活体成像结果显示随着Vegfr2-luc转基因小鼠发育成熟,luc表达量逐渐降低(P<0.001);在皮肤伤口修复过程中, 伤口处luc表达水平先增强后降低(P<0.001)。雌性成年转基因小鼠各脏器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与荧光素酶活性呈正相关(r=0.948,P<0.001)。将睾丸组织除外,雄性成年转基因小鼠各脏器VEGFR2mRNA的表达水平与荧光素酶活性同样呈正相关(r=0.836,P<0.001)。结论 Vegfr2-luc转基因子代小鼠体内luc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VEGFR2 的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血管新生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转移标志物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懿 张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40-447,共8页
肺癌转移是众多患者预后欠佳的基本原因,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存在局部及远处转移是很常见的临床问题。相当数量的肺癌患者死于转移的相关并发症^[1,2]。因此可以准确评价肺癌转移的因子是很重要的。而淋巴结作为转移的常见位置,决定着肺... 肺癌转移是众多患者预后欠佳的基本原因,在肺癌治疗过程中存在局部及远处转移是很常见的临床问题。相当数量的肺癌患者死于转移的相关并发症^[1,2]。因此可以准确评价肺癌转移的因子是很重要的。而淋巴结作为转移的常见位置,决定着肺癌的分期和预后,目前有许多种研究检测出多种因子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很关。以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肺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类为检测肿瘤特异性基因改变,另一类为检测肺癌起源组织的特异性蛋白类标记物,可以在不含此类物质的淋巴结或血液中检测出而对肿瘤的转移做出预示,此文将分别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转移标志物 肺癌转移 肿瘤特异性 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关并发症 临床问题 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艇 马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237-1241,共5页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被全球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二、三线治疗。有报道显示EGFR突变的患者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疗效更好。本文拟探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 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被全球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二、三线治疗。有报道显示EGFR突变的患者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疗效更好。本文拟探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4-2009)、CBMdic(2004-2008)、CNKI(2004-2008),互联网检索以及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纳入相关临床试验,提取并汇总试验结果。结果共纳入研究7篇,包括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3例。厄洛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率达到66%,1年生存率达到73%,2年生存率达到53%,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以上,无进展生存时间8.6个月以上。结论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厄洛替尼单药一线和二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有效率高,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长,可以推荐作为EGFR突变的晚期NSCLC的首选治疗。尚需要更详尽的证据评价厄洛替尼单药方案或厄洛替尼与化疗联合方案与标准含铂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洛替尼 肺肿瘤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