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NA-21与肿瘤相关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旸(综述) 康春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7-360,共4页
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发挥负调控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凋亡等重要生物过程。研究发现miRNA-2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 小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发挥负调控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凋亡等重要生物过程。研究发现miRNA-2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均出现明显上升,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血管的生成和抗药性等生物学行为相关。本文将从miRNA-21的表达与定位、对靶基因的调控以及对miRNA-21的转录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 肿瘤 信号通路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小分子RNA干扰抑制人脑胶质瘤Notch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裘明哲 浦佩玉 +4 位作者 康春生 张志勇 王广秀 贾志凡 江荣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选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两个RNA干扰靶序列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选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两个RNA干扰靶序列构建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RNA干扰表达质粒,进行脂质体介导的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表达;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仪观察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TJ905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Notch1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标本中Notc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Ⅳ级93.33%(14/15);Ⅲ级92.31%(12/13);Ⅱ级68.42%(13/19)。Ⅱ级阳性表达程度较Ⅲ、Ⅳ级弱,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H=6.944,P<0.01),提示高级别胶质瘤Notch1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Notch1在TJ905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下降(F=578.728,P<0.01):TJ905组与TJ905+空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J905+空载组与TJ905+516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359,P<0.05);TJ905+516组与TJ905+240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501,P<0.05);TJ905组与TJ905+2400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10.015,P<0.05)。责任基因相对表达量,TJ905组和TJ905+空载组均为2.48×10-5,TJ905+516组为6.64×10-6,TJ905+2400组为2.08×10-7。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Notch1关系密切,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信使 RNA干扰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miR-221/222上调Cx43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智 康春生 +3 位作者 杨卫东 王广秀 张安玲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反义miR-221/222上调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共转染反义寡核苷酸(AS-miR-221/222),下调U251细胞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U251细... 目的探讨反义miR-221/222上调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以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共转染反义寡核苷酸(AS-miR-221/222),下调U251细胞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采用Northern blotting法检测U251细胞miR-221和miR-222表达水平;虫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并获得靶基因;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U251细胞Cx43表达水平;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结果 AS-miR-221/222组U251细胞miR-221(t=1312.152,P=0.000)和miR-222(t=1226.031,P=0.00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荧光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00),证实Cx43基因为miR-221和miR-222靶基因;Cx43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且高于无义序列组(t=735.768,P=0.000)和对照组(t=686.252,P=0.000)。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U251细胞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缺失,罗氏黄仅传递划痕细胞边缘单列细胞;AS-miR-221/222组U251细胞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明显恢复,罗氏黄传递至划痕细胞邻近7~8列细胞。结论反义miR-221/222可通过上调Cx43表达水平恢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反义 RNA 小分子干扰 连接蛋白43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缝隙接合部 转染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AKT1和COX-2的RNAi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侵袭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轩 韩磊 +7 位作者 杨旸 岳晓 张安玲 王广秀 贾志凡 浦佩玉 申长虹 康春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敲低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AKT1和COX-2表达后,在体外对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rAd5-A-C同时搭载靶向AKT1和COX-2的shRNA干扰序列,将其...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敲低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AKT1和COX-2表达后,在体外对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rAd5-A-C同时搭载靶向AKT1和COX-2的shRNA干扰序列,将其转染至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Realtime PCR检测RNAi后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及MMP-2、MMP-9、TIMP-2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染前后分泌到细胞外的MMP-2和MMP-9的浓度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染前后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rAd5-A-C转染组AKT1和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MMP-2、MMP-9表达下调,TIMP-2表达则上调。ELISA检测胞外MMP-2、MMP-9浓度明显减低;划痕实验显示细胞转移运动能力明显减弱,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穿过细胞数明显减低(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可以序列特异性地抑制U251细胞AKT1和COX-2的表达,在体外对U251细胞侵袭转移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恶性胶质瘤 侵袭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康春生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88-392,共5页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占成年人全身肿瘤的2%;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8)/100万,在1998年WH0公布的按死亡率顺序排位中,恶性胶质瘤为34岁以内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35~54岁患者的第3... 脑胶质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占成年人全身肿瘤的2%;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8)/100万,在1998年WH0公布的按死亡率顺序排位中,恶性胶质瘤为34岁以内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脑胶质瘤难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而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不能高度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并且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近30年的临床实践显示,上述情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信号转导通路 原发性颅内肿瘤 恶性胶质瘤 杀伤肿瘤细胞 死亡原因 临床实践 全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体内外研究
6
作者 张志勇 张晋霞 +4 位作者 李绍彩 秦丽娟 浦佩玉 裘明哲 江荣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21-724,727,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向U251细胞转染靶向Wnt2的siRNA后,免疫印记及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Wnt2、Frizzled2、β-catenin、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变化。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向U251细胞转染靶向Wnt2的siRNA后,免疫印记及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Wnt2、Frizzled2、β-catenin、PI3K、磷酸化AKT的表达变化。建立裸鼠胶质瘤皮下动物模型,瘤内注射Wnt2siRNA观察以上指标的表达变化。结果:体外应用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后,frizzled2、β-catenin、PI3K、p-AKT的表达均下调。结论:胶质瘤细胞U251中RNA干扰敲低Wnt2的表达后,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Wnt2 FRIZZLED 2 β-catenin PI3K 磷酸化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抑制剂联合Ad-PTEN对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宋云朋 刘哲 +7 位作者 钟跃 康春生 许鹏 韩磊 张安玲 王广秀 贾志凡 浦佩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4组,即胶质瘤模型给予DMSO对照组、空载对照...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含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24只随机分为4组,即胶质瘤模型给予DMSO对照组、空载对照组、LY294002治疗组及LY294002与Ad-PTEN联合治疗组。皮下接种LN229人脑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定期测量动物体质量及肿瘤直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的PTEN、p-Akt、PCNA、CyclinD1、Caspase-3、MMP-2、p-FAK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对人脑胶质瘤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较对照组及LY294002治疗组均明显增强(均P<0.01);与对照组及LY294002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Caspase-3、PTEN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p-Akt、CyclinD1、MMP2、p-FAK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LY294002与Ad-PTEN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裸鼠移植人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PI3K抑制剂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251胶质瘤荷瘤鼠皮下模型的建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成员异常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智 康春生 +3 位作者 张志勇 贾志凡 王广秀 浦佩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荷瘤鼠皮下U251胶质瘤实验动物模型,使其良好地用于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按1×106个细胞/50μl接种于10只荷瘤鼠腹腔皮下,待其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块接种于20只实验鼠,观察并记录肿瘤皮下生长情况,于成瘤后第5周处死荷瘤鼠检测是否存在肿瘤远处转移;同时对肿瘤组织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质瘤的病理学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阳性表达率,结果与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的基因异常表达进行比较。结果细胞悬液接种可成功获得皮下U251胶质瘤模型,但潜伏期延长(2-3周),成功率低(6/10);若将其生成的肿瘤组织块再次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则可获得高效、稳定的成瘤率(20/20)且潜伏期明显缩短(3d-5d)。荷瘤鼠生长状态良好,无恶病质变化,未发生其他脏器转移。大体标本观察显示,肿瘤体积>750mm3时其内部多见坏死伴囊性变,部分肿瘤尚有脂肪浸润或纤维化;肿瘤有假包膜形成,瘤体部分呈鱼肉状,是胶质瘤生发和再移植取材的部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荷瘤鼠皮下胶质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的U251胶质瘤细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磷酰肌醇3-激酶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基因通路主要成员的基因表达情况相似。结论将U251胶质瘤细胞悬液接种于荷瘤鼠皮下形成的胶质瘤再移植到荷瘤鼠皮下建立U251移植瘤实验模型的方法简便、潜伏期短、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以作为胶质瘤体内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尿抑胃素 疾病模型 动物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