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在脑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雨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成为研究和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在抑郁症、焦虑症和慢性疼痛等脑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效果,但仍面临一...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成为研究和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在抑郁症、焦虑症和慢性疼痛等脑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效果,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个体反应差异大、治疗效果维持时间短,以及刺激参数需进一步优化等。本文综述主要的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及其在脑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探究其在脑功能性疾病和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扩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电刺激疗法 脑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岩 孙健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45-650,共6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为了综合解剖结构影像(CT、MRI、B超等)和功能影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等)的优势,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并且有了较大发展,使神经外科的理念有了极大转变。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为了综合解剖结构影像(CT、MRI、B超等)和功能影像(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等)的优势,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并且有了较大发展,使神经外科的理念有了极大转变。近年来,以影像融合为基础的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更是给神经外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神经外科尤其是脑实质内病变的手术方式取得显著进步。利用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可以标记并在术中保护重要脑功能结构,以最大化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效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对改善重要脑功能区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神经外科(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21世纪神经外科医师必须面对的疾病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学军 张玉琪 陈忠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本刊在国内首次对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医学影像学,遗传咨询与分子遗传学检测,随访及医学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报道了国内对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所进行的部分基础与... 本刊在国内首次对常见的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从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医学影像学,遗传咨询与分子遗传学检测,随访及医学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报道了国内对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所进行的部分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典型病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医师 肿瘤综合征 遗传性 分子遗传学 疾病 分子生物学 医学影像学 遗传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 被引量:77
4
作者 魏俊吉 康德智 +10 位作者 赵元立 胡锦 江荣才 石广志 柴文昭 王宁 高亮 孙世中 彭斌 林元相 郭树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36-448,共13页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 一概述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神经外科从理念和设备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尽管如此,在神经外科各个领域,尤其在神经外科重症医学(neurosurgical critical care)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别,诊疗规范各地仍存差异。近30年来,重症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专家 管理 重症医学 诊疗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经外科医师角度解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6-383,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医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本质、分子遗传学改变、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结局之间相关性逐渐深入认识的过程。医学研究、临床实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医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反映了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组织病理学本质、分子遗传学改变、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以及结局之间相关性逐渐深入认识的过程。医学研究、临床实践、流行病学调查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不断发展的直接动力。近年来,超微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组织学分类 神经外科医师 分子遗传学改变 解读 国际学术交流 流行病学调查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与健全以医院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登记制度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健 杨学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登记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树源 杨新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技术 神经外科 人类基因组计划 生命科学研究 遗传信息 秘密 后基因组时代 碱基对 生命活动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洪微 李震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本文概述了2009年度神经外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通过对申请和资助项目的分析,反映神经外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谨供从事神经外科学研究的科研... 本文概述了2009年度神经外科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受理、评审和资助情况,通过对申请和资助项目的分析,反映神经外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谨供从事神经外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申报科学基金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研究资助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新型吸引器头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景 洪国良 +1 位作者 李复华 杨树源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吸引器头 神经外科手术 应用 垂体瘤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
10
作者 陈磊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某些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可造成颅内血管病变,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造成边缘性脑炎、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患者易罹患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 某些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大动脉炎可造成颅内血管病变,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造成边缘性脑炎、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患者易罹患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淋巴瘤等。但很多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诊断"金标准",部分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脑病、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等存在发病率低、临床误诊率高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相对常见的神经外科免疫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治疗进行简要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外科(学) 自身免疫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岳树源 赵林 +2 位作者 雪亮 张建宁 杨树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于全身麻醉下对9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取垂肩侧俯卧位,耳后切口长4cm,骨窗直径2cm,硬脑膜"K"字形切开,借助显微镜和内镜仔细探查三叉神经全程,分离压迫神经的血管使三...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于全身麻醉下对9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施行微血管减压术,取垂肩侧俯卧位,耳后切口长4cm,骨窗直径2cm,硬脑膜"K"字形切开,借助显微镜和内镜仔细探查三叉神经全程,分离压迫神经的血管使三叉神经得到充分松解,止血后缝合硬脑膜修补颅骨缺损,肌肉分层缝合。73例患者随访3个月~6年(平均31个月),采用Giovanni Broggi标准进行手术结果评价。结果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包括小脑上动脉(81例)、小脑上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6例)、小脑前下动脉(5例)、小脑上动脉及岩静脉(1例)、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1例)、基底动脉(1例)、无名血管(1例)。手术效果达优者94例(97.92%),良好者2例。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眩晕者31例,出现单纯疱疹者29例,伤口发生炎症反应者2例,手术后新增面部麻木病例7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病例,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安全、微创、有效,可作为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血管外科手术 脑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辉 杨树源 +2 位作者 高永中 张建宁 张文治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275,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胎鼠脑组织中海马神经干细胞的自我繁殖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作用下从胎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然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特性。结果 由... 目的 研究胎鼠脑组织中海马神经干细胞的自我繁殖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作用下从胎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然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特性。结果 由胎鼠海马中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分裂增殖形成干细胞团,分化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它们分别对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等抗原标记呈现阳性。结论 胎鼠脑海马中存在神经干细胞,其具有自我增殖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在FGF-2的作用下分裂增殖,并分化成神经元、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海马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分裂增殖 分化 胎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建宁 孙红宇 +2 位作者 杨树源 张卉 张文治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8,T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在体外条件下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 ,GCs)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原代分离培养 ,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酶学噻唑蓝 (methylthiazolyl,MTT)测定、DNA原位末端标记 (TdT mediatedd... 目的 探讨在体外条件下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 ,GCs)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原代分离培养 ,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酶学噻唑蓝 (methylthiazolyl,MTT)测定、DNA原位末端标记 (TdT mediateddUTPNickEndLablelingmethod ,TUNEL)法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 2、Bax的表达观察 0、10 - 9、10 - 8、10 - 7、10 - 6 、10 - 5mol/L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 (dexam ethasone ,DEX)作用 2 4h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高浓度的DEX可以引起明显的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 ,降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 ,并通过上调Bax的表达 ,下调Bcl 2的表达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结论 高浓度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凋亡从而降低海马神经元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大鼠 海马神经元 影响 体外研究 原代分离培养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谭太贵 马景鑑 +3 位作者 张文治 苏心 王立凯 冯喜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寻找适合中枢神经再生的支架材料。方法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以105/mL密度分别种植于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接种后12h神经干细胞在壳... 目的探索神经干细胞在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的生长规律,寻找适合中枢神经再生的支架材料。方法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以105/mL密度分别种植于PLGA、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结果接种后12h神经干细胞在壳聚糖膜表面呈团簇状贴附,在明胶膜表面24h贴附牢固;第2d起明胶膜表面贴附的神经干细胞周围见有突起的分化细胞;第3d壳聚糖膜表面贴附的神经干细胞周围也见有突起的分化细胞,壳聚糖膜部分溶解,明胶膜完全溶解,第5d分化细胞长满膜表面;观察期内PLGA膜表面无神经干细胞贴附,PLGA膜保持完整。结论神经干细胞不能在PLGA膜表面贴附和生长,在壳聚糖和明胶膜表面贴附和分化良好,壳聚糖比明胶更利于神经干细胞贴附,明胶比壳聚糖更利于神经干细胞分化。PLGA、壳聚糖和明胶都不宜单独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和神经干细胞共同构建中枢神经工程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壳聚糖 明胶 组织工程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连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0
15
作者 夏之柏 浦佩玉 +3 位作者 王春艳 黄强 尤永平 王广秀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 (Cx) 43、3 2在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表达及其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Cx43、Cx3 2和Ki 67单抗或多抗对 8例正常脑组织、5 0例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和 4个恶性脑瘤体外细胞系进行免... 目的 探讨连接蛋白 (Cx) 43、3 2在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表达及其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Cx43、Cx3 2和Ki 67单抗或多抗对 8例正常脑组织、5 0例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和 4个恶性脑瘤体外细胞系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Cx表达阳性率为 5 4% ,Cx3 2仅在低恶度少枝胶质细胞瘤中表达 ,Cx43表达随WHO分级升高而下降 ;与Ki 67标记指数 (LI)呈负相关。表达缺失多见于高Ki 67LI者。结论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CX 表达可下降或缺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KI-67标记指数 神经上皮组织 CX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旭文 浦佩玉 +2 位作者 高之宪 李建国 王春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0-133,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表达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 利用EGFR和Ki-6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染色对8例正常脑组织、50例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和 4个恶性脑肿...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表达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  方法 利用EGFR和Ki-67单抗免疫组化染色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染色对8例正常脑组织、50例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和 4个恶性脑肿瘤体外细胞系进行检测。  结果 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中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4% ,WHO分级与EGF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r =0 5597,P <0 0 1 )。Ki-67标记指数 (Ki-67LI)及AgNOR平均数均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脑肿瘤的分级有明显关系 (r分别为 0 8971和 0 880 1 ,P <0 0 1 ) ,且Ki-67LI与Ag NOR平均数有显著相关性 (r=0 9896,P <0 0 1 )。EGFR蛋白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高Ki-67LI及高AgNOR平均数者占 64 5% ,而无EGFR蛋白表达的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高Ki-67LI及高AgNOR平均数者仅为 2 2 6% ,二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芮炳峰 安淑芬 +2 位作者 夏凤歧 王忠 张建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测量不同节段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相应椎间空的特点,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共30侧)国人成年颈椎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颈神经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颈椎间孔长度在0.54~0.65cm,且从上到下,椎间孔长度... 目的测量不同节段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相应椎间空的特点,以提高颈椎病微创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15例(共30侧)国人成年颈椎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对颈神经走行、分支、分布进行观测。结果颈椎间孔长度在0.54~0.65cm,且从上到下,椎间孔长度逐渐增加;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测值较小,C3、C7测值较大,而椎间孔内神经根的径线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神经根与脊髓在水平面上向前的前倾角各节段变化不大,在15°~19°,而与冠状面上向下的下倾角从C3到C7逐渐变小;颈神经后根根丝间存在着广泛的吻合支。结论椎间孔入口关节突内侧0.6cm的范围内最狭窄,切除此范围的关节突关节,既达到了对神经根减压的效果,又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颈神经存在广泛的吻合支,颈椎病的表现和神经定位不能完全相对应;C4、C5、C6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较小,而其神经根的径线较大,C4、C5、C6神经根最易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神经 纤维解剖 颈椎病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池段三叉神经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海红 岳树源 +2 位作者 李勇刚 韩建国 贺中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62-667,共6页
目的显微解剖观察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与岩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1 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骨窗范围设计为2.00cm×2.50 cm,于4~24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显... 目的显微解剖观察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与岩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以为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模拟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1 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进行解剖,骨窗范围设计为2.00cm×2.50 cm,于4~24倍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显露范围和解剖结构,打开颅盖骨、剔除硬脑膜和大脑组织,显露小脑幕和脑干,通过显微镜解剖三叉神经、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观察分析相关解剖学变异。结果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可较好地显露三叉神经、滑车神经、岩静脉和小脑上动脉。约36.67%(11/30)标本小脑上动脉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1 5例标本内听道上结节形态变异较大,阻挡了对Meckel憩室的显露。其中单干型岩静脉24侧,双干型岩静脉6侧;约22.22%(8/36)岩静脉在内听道内侧缘外侧部汇入岩上窦,63.89%(23/36)在内听道内侧缘与Meckel憩室处三叉神经外侧缘之间汇入岩上窦,1 3.89%(5/36)于三叉神经外侧缘以内汇入岩上窦。三叉神经与岩静脉相对位置关系分为无接触型、接触型、属支"骑跨"型、蛛网膜粘连型和贯穿神经型。结论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与三叉神经解剖关系密切,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责任血管。岩静脉是微血管减压术中必须显露的血管结构,其位置、形态、分支和静脉回流区域存在明显变异,个体化处理岩静脉,有助于手术视野的显露,减少静脉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脑静脉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整合及分层诊断解读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学军 陈宏 +2 位作者 李佳博 孙翠云 尹洪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4-768,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整合及分层诊断的提出是基于分子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重要性日益增加的需要。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简称新版肿瘤分类)在第四版修订版的基础上,为展现全部可用的诊断信息,提出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整合及分层诊断的提出是基于分子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重要性日益增加的需要。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五版,简称新版肿瘤分类)在第四版修订版的基础上,为展现全部可用的诊断信息,提出诊断报告需第一层给出整合诊断,然后依次为组织病理学分类、WHO分级和分子信息。本文针对新版肿瘤分类的整合及分层诊断要求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诊断 病理学 分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随访50年一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健 杨学军 +2 位作者 李罡 纪延伟 王敬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提高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收治并随访50年的1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疾病的临床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结果女性患者,53岁,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 目的提高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收治并随访50年的1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疾病的临床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结果女性患者,53岁,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为先后发病的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符合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34岁时发现右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因肿瘤复发而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2岁时诊断为左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影像学随访至今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无复发。同时存在右侧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多发脑膜瘤、脊膜瘤,以及周围神经的神经纤维瘤,神经系统受累广泛。近20年来多次施行手术及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理诊断为前庭神经和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过渡型脑膜瘤、纤维型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现患者能够生活完全自理,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耳聋,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侧肢体肌力4级。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留患者听力、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2型 神经外科手术(学) 放射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