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疹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23水平及白芍总苷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宏 程晓蕾 +1 位作者 梁军亮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IL)17和IL-23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80例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人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IL)17和IL-23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80例湿疹患者和40例正常人外周血IL-17和IL-23 mRNA表达的差异以及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研究在45例湿疹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IL-17和IL-23蛋白的表达及其差异,初步探讨IL-17和IL-23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不同中医分型湿疹患者和白芍总苷治疗湿疹前后IL-17和IL-23表达的差异。结果: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呈正相关。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湿疹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3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患者和正常组(P<0.05),湿疹患者血清中IL-17与IL-23表达水平呈正直线相关(r=0.53,P<0.05)关系。白芍组患者治疗后IL-17和IL-23 mRNA水平,E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下降程度较非白芍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和IL-23可能参与了湿疹发病的病理过程。白芍总苷对于参与湿疹发病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可以用于湿疹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白介素 TH17细胞 白芍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STAT3、IL-4mRNA的表达与白芍总苷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雨潮 陈宏 +2 位作者 马荣 李桂珍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白介素(IL)-4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TGP)对PV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白介素(IL)-4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TGP)对PV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健康对照组和TGP治疗前后PV患者外周血STAT3及IL-4 mRNA的表达量,并分析其与PASI的相关性。结果:PV患者外周血中STAT3及IL-4 mRNA的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STAT3 mRNA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 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中STAT3和IL-4 mRNA表达无相关性(r=-0.183,P>0.05);PASI与患者外周血中STAT3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0,P<0.05),与IL-4 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r=0.097,P>0.05)。经TGP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46例患者外周血STAT3 mRNA的表达量和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L-4mRNA的表达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STAT3可能参与了PV的发病过程,IL-4在PV中作用不明显,TGP在治疗PV中起较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STAT3 白介素-4 白芍总苷 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前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5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骢骢 陈宏 +2 位作者 苏彤 李桂珍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IL)-25、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TGP)在PV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 目的:探讨白介素(IL)-25、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PV)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的相关性;探讨白芍总苷(TGP)在PV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PV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IL-25、TSLP mRNA的表达量,及42例PV患者应用TGP 4周后和23例应用8周后外周血IL-25、TSLP mRNA的表达量,并对PV患者进行PASI评分。结果:PV患者外周血中IL-25和TSLP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患者外周血中IL-25和TSLP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经TGP治疗4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25和TSLP mRNA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A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8周后,患者外周血中IL-25和TSLP mRNA的表达比治疗4周后升高,PASI评分降低(均P<0.05)。结论:IL-25和TSLP可能在PV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抑制性作用;TGP可能通过这两个因子对PV产生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白介素25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 白芍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分离标本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蔡鲜 李妍淳 +2 位作者 李金 田彬 胡志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2-787,共6页
目的监测我院2013—2015年腹腔分离标本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腹腔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法、MIC法和MTS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10份腹腔... 目的监测我院2013—2015年腹腔分离标本病原体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腹腔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法、MIC法和MTS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10份腹腔分离标本,培养获病原菌1408株,培养阳性率39.0%。剔除重复菌株后共98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31株(54.0%),革兰阳性菌405株(41.2%),真菌46株(4.7%);居前5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率分别为55.0%与76.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发现1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同时耐药屎肠球菌(VRE)。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及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6.3%和29.1%。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重耐药检出率分别为9.6%和76.7%。结论我院腹腔标本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有所增多。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耐药菌增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肠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光谱法用于人体血红蛋白浓度的无创测量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志勇 门剑龙 +1 位作者 李刚 林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为了实现血液成分的无创检测,利用动态光谱指端透射法进行了人体血红蛋白浓度无创测量的研究。对3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在体测量动态光谱和抽血分析血红蛋白含量,在验证了动态光谱的可靠性的基础上,选用BP神经网络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 为了实现血液成分的无创检测,利用动态光谱指端透射法进行了人体血红蛋白浓度无创测量的研究。对3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在体测量动态光谱和抽血分析血红蛋白含量,在验证了动态光谱的可靠性的基础上,选用BP神经网络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血红蛋白浓度实测值进行建模分析,从34个样本中抽取19个作为校正集,另外15个作为预测集,得到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 1和0.936 5,预测集的相对误差最大为7.5%,平均相对误差为3.04%,满足临床应用对血红蛋白测量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动态光谱法可以有效的克服测量位置等测量条件对光谱测量的影响,较准确地进行人体血红蛋白浓度的测量,是一种比较好的血液成分无创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谱 血红蛋白浓度 无创测量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宋敏 姚朱华 +3 位作者 门剑龙 曹明英 黎文婷 陈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73-19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PCI术6个月后复查的患者95例,根据术后服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其分为替格瑞洛...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PCI术6个月后复查的患者95例,根据术后服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n=33)和氯吡格雷组(n=62)。其中,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服用标准剂量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6个月后改为低剂量替格瑞洛(45 mg/次,2次/d),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后持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两组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PCI术6个月后服药1周、3个月时采用光比浊(LTA)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I术6个月后服药1周、3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轻度出血、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氯吡格雷,可有效减少PCI术后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4年CHINET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金 胡志东 +35 位作者 汪复 朱德妹 胡付品 孙自镛 陈中举 谢轶 康梅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俞云松 林洁 褚云卓 田素飞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卓超 苏丹虹 张泓 孔菁 魏莲花 吴玲 胡云建 艾效曼 韩艳秋 郭素芳 杨青 贾蓓 黄文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4-293,共10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及普罗威登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对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05—2014年分离出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普罗威登菌属共计21 663株。10年间,变形杆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1.41%,2014年为2.09%;沙雷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0.99%,2014年为1.28%;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和普罗威登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基本无变化。变形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沙雷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枸橼酸杆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20%。摩根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普罗威登菌属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20%。结论 10年中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严格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及合理用药是减缓耐药性增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杆菌属 沙雷菌属 枸橼酸杆菌属 摩根菌属 普罗威登菌属 耐药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改变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宏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研究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抗凝血酶-III抗原及活性(AT-III∶Ag,AT-III∶C)、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SL... 为研究SLE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状态,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抗凝血酶-III抗原及活性(AT-III∶Ag,AT-III∶C)、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ELISA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凝血功能显著增强(P<0.01),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由于消耗,显著减低(P<0.01)。提示SLE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的血管壁内皮细胞破坏和组织损伤,以及抗磷脂抗体的作用导致其处于血栓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凝血 抗凝血 纤溶系统功能状态 改变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和33 mRNA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治疗后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程晓蕾 陈宏 +2 位作者 解奎霞 王立茹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3 mRNA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湿疹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部分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探...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3 mRNA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湿疹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部分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探讨应用白芍总苷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2周及4周上述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8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18、IL-33 mRNA的表达量;对患者应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noy,TGP)治疗2周和4周后外周血IL-18 mRNA和IL-33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IL-18和IL-33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IL-18 mRNA和IL-33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上述3组中IL-18 mRNA和IL-33 mRNA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慢性期组。经白芍总苷治疗2周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IL-18和IL-33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白芍总苷治疗4周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IL-18和IL-33比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IL-18、IL-33ΔCT值与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6,-0.59,P均<0.01)。有家族过敏史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组较无家族过敏史患者组IL-18和IL-33 mRNA表达量高。结论:IL-18和IL-33可能参与了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分型和严重程度有关。白芍总苷可能通过调节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IL-18和IL-33 mRNA表达量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3 白芍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pocalin-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樊黎明 田原 +1 位作者 孙颖 胡志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肺癌患者的生存尤为重要。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还很少。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肺癌患者的生存尤为重要。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然而,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还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Lipocalin-2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Lipocalin-2在60例肺癌患者与63例健康人群外周血血清中的浓度,并分析Lipocalin-2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Lipocalin-2在肺癌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Lipocalin-2在肺癌患者中的表达与病理组织的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ipocalin-2在病理分化差的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分化良好患者;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于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在临床Ⅲ期+Ⅳ期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临床Ⅰ期+Ⅱ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ocalin-2在肺癌患者血清水平中高表达,与病理组织的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望成为一种潜在的用于临床诊断的新型肺癌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calin-2 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樊黎明 胡志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2,共5页
肺癌相关死亡是世界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非编码RNA无蛋白编码功能,但可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长链非编码RNA是最新表征的一种至少包含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的RNA。多种长链非编码RNA具有促进或抑制肿瘤进展的功能,包括... 肺癌相关死亡是世界范围内癌症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非编码RNA无蛋白编码功能,但可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长链非编码RNA是最新表征的一种至少包含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的RNA。多种长链非编码RNA具有促进或抑制肿瘤进展的功能,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由于他们在调节基因表达方面的基本作用并涉及肿瘤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有望成为以组织或血液为基础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在该综述中,我们着重强调lnc 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并讨论其作为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治疗靶标的潜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肿瘤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1年住院结核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刚 胡志东 +1 位作者 张丽霞 张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结核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住院结核病患者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住院结核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住院结核病患者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体2 3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007株(占42.8%),革兰阳性菌292株(占12.4%),真菌1 055株(占44.8%)。革兰阴性菌前3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前两者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下,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占60%以上,但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全部敏感。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0%以上,为多重耐药菌株,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丝状真菌为主,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下。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MRSA导致的多重耐药以及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率的逐渐增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临床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结核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及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宏 赵会娟 +1 位作者 宾爱弟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既往研究认为BP为Th2细胞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Thl7细胞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在防御胞外细菌感染、介导慢性炎症以及自身免...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pemphigoid,B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既往研究认为BP为Th2细胞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Thl7细胞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在防御胞外细菌感染、介导慢性炎症以及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白介素(IL)-23是T细胞分泌IL-17的关键触发因素,调节T细胞亚群分泌IL-17或IL-17相关细胞因子,形成IL-23/IL-17免疫应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G4对桥本甲状腺炎亚型鉴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颖 张薪泞 罗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48-215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IgG4 水平用于桥本甲状腺炎(HT)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搜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检测过IgG4的HT患者135例。病理分型为IgG4 相关组(IgG4-HT)45例和非相关组(Non-IgG4-H... 目的探讨血清IgG4 水平用于桥本甲状腺炎(HT)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搜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检测过IgG4的HT患者135例。病理分型为IgG4 相关组(IgG4-HT)45例和非相关组(Non-IgG4-HT)90例。分析IgG4 在两组中的差异及其与TPOAb、TgA相关性。结果IgG4-HT血清IgG4水平明显高于Non-IgG4-H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最适Cutoff值为1.40 g/L,检测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7.78%,准确度为91.85%,约旦指数为0.88,ROC 曲线下面积AUC 为0.94。IgG4 与TPOAb、TgAb之间有相关性(r^2=0.125,P=0.017;r^2=0.155,P=0.007)。但两组别中TPOAb 和TgAb 水平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IgG4 水平在HT病理分型的IgG4相关与非相关组中具备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且与TPOAb、TgAb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 IgG4相关性桥本甲状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XR基因外显子3甲基化与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耐药性相关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嵘 胡丽玲 +1 位作者 孔繁强 左爱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9,共7页
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可通过调节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3A4—CYP3A4的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而其表达水平则会受到自身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结肠癌组织中pxr基因甲基化的分布情况及其对pxr,cyp3a4表达的... 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可通过调节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3A4—CYP3A4的表达而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而其表达水平则会受到自身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结肠癌组织中pxr基因甲基化的分布情况及其对pxr,cyp3a4表达的影响,并在多种结肠癌细胞系中分析了pxr基因甲基化是否与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相关.收集结肠癌病灶区、癌旁区及正常结肠组织样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及RNA.PCR-限制性酶切分析检测pxr基因外显子3甲基化;real-time PCR检测pxr及cyp3a4基因的表达.鉴定LOVO、LS180、LS174T、HT29、HCT116等5种结肠癌细胞中pxr外显子3甲基化与pxr,cyp3a4表达的相关性并分别筛选出PXR高/低表达的细胞株进行5-FU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结肠癌病灶组织中pxr外显子3甲基化频率显著增加,伴有pxr,cyp3a4表达的增强.在结肠组织及结肠癌细胞系中,pxr与cyp3a4的表达均密切相关,且均与pxr甲基化程度相关.PXR高表达细胞株LS180对5-FU的耐药性显著升高,以siRNA分别下调pxr及cyp3a4的表达,均可增加LS180对5-FU的敏感性.结果提示,pxr基因外显子3区甲基化与PXR及CYP3A4的高表达密切相关,并与结肠癌细胞对5-FU的抗药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甲基化 结肠癌 5-氟尿嘧啶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银屑病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小强 毕廷民 +1 位作者 刘阳 门剑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8-629,共2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且难以根治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利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波长311~313 nm)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了良好效果[1-3].尽管银屑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银屑病患...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且难以根治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十年来,国内外专家利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波长311~313 nm)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了良好效果[1-3].尽管银屑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银屑病患者的真皮乳头血管异常[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 银屑病患者 止凝血功能 炎症性皮肤病 寻常性银屑病 组织病理检查 照射治疗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泛素结合酶E2O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倩 李岩 邓为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168,共6页
目的:研究泛素结合酶E2O(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O,UBE2O)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shRNA靶向抑制人NSCLC细胞株A549中UBE2O基因... 目的:研究泛素结合酶E2O(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O,UBE2O)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shRNA靶向抑制人NSCLC细胞株A549中UBE2O基因的表达,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UBE2O对A54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下调UBE2O表达后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两种标志分子E-cadherin蛋白、N-cadherin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下调UBE2O表达后,A549细胞UBE2O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沉默UBE2O可以抑制A549的增殖(P<0.001),Transwell实验显示下调UBE2O的表达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均P<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下调UBE2O的表达可使A549细胞中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UBE2O蛋白能够促进NSCLC细胞侵袭和迁移,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肺癌细胞发生EMT和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 泛素结合酶E20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在基于动态光谱的人体血液中性粒细胞无创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宝菊 贾萍 +3 位作者 张志勇 林凌 门剑龙 李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6-469,共4页
利用动态光谱指端透射法进行了人体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创测量的研究。对2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在体测量,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实测值进行建模分析,建立的定标集的相关系数为0.922,最大相对... 利用动态光谱指端透射法进行了人体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创测量的研究。对2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在体测量,选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获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实测值进行建模分析,建立的定标集的相关系数为0.922,最大相对误差为5.85%,平均相对误差为4.13%;对定标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其中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912,预测集的相对误差最大为6.74%,平均相对误差为5.07。结果表明:动态光谱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测量位置及人体成分等对光谱测量的影响,较准确地进行人体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测量,是一种比较好的血液成分无创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光谱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无创测量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3245蛋白抗原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倩 罗微 +1 位作者 屈子璐 陈铁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3425蛋白免疫学特性,评估其诊断应用价值及在结核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将Rv3425基因克隆至p ET28a载体中,诱导表达Rv3425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利用ELISA、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与特异性;流式检测该抗原对巨...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3425蛋白免疫学特性,评估其诊断应用价值及在结核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将Rv3425基因克隆至p ET28a载体中,诱导表达Rv3425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利用ELISA、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与特异性;流式检测该抗原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获得了可溶性原核表达融合蛋白Rv3425,Rv3425蛋白能刺激灭活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小鼠脾细胞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FN-γ、纯化的Rv3425蛋白能与结核感染小鼠血清特异性结合,其特异性血清抗体Ig G及Ig M在结核病人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发现该蛋白能诱导巨噬细胞的凋亡。结论:本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Rv3425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且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凋亡,这些发现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425 抗原性 巨噬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提高动态光谱法血液成分无创检测的精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刚 门剑龙 +4 位作者 孙兆敏 王慧泉 林凌 佟颖 张宝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9-472,共4页
光谱采集过程中的各种时变噪声影响了动态光谱法血液成分无创检测定量校正模型的精度。该文采用小波变换法,在脉搏频段内对指端投射光谱的时域吸光度波形聚焦,提高了动态光谱数据的信噪比和血液成分含量定量校正模型的精度。对同一个体... 光谱采集过程中的各种时变噪声影响了动态光谱法血液成分无创检测定量校正模型的精度。该文采用小波变换法,在脉搏频段内对指端投射光谱的时域吸光度波形聚焦,提高了动态光谱数据的信噪比和血液成分含量定量校正模型的精度。对同一个体连续采集10次光谱数据,引入小波变换去噪后动态光谱数据的平均相关系数r自0.979 6提升至0.990 3。对110名志愿者进行血常规体检和指端透射光谱采集,建立动态光谱数据与血糖浓度生化分析值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引入小波变换去噪后,预测集相关系数自0.6774提升至0.846 8,平均相对误差自15.8%下降至5.3%。实验表明,引入小波变换可以有效地去除动态光谱数据中的噪声,提高定量校正模型的精度,推动了动态光谱法无创血液成分检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动态光谱 血液成分 无创检测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