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颖 巩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基础心脏病者9例,其... 目的回顾性分析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RSIE)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基础心脏病者9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7例(46.7%),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静脉药瘾者5例(33.3%);不洁静脉输液史2例;拔牙史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心脏杂音改变(12例,80.0%),肺炎或肺脓肿、肺栓塞(13例,86.7%)。15例中血培养阳性11例(73.3%),其中金葡菌(6例,54.5%)为最常见病原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1例);其次为链球菌属(4例,36.3%);铜绿假单胞菌1例考虑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1例(73.3%)好转或治愈,其中8例为单纯抗感染治疗,均为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3例接受外科手术治愈。死亡1例,死于重症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导致多脏器衰竭。结论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及静脉药瘾者,临床表现以高热、肺部炎症及栓塞症状突出。金葡菌为最常见病原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应引起重视。经有效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右心 静脉药瘾 肺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减缓细菌耐药性增长 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 被引量:1
2
作者 巩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41-343,共3页
关键词 抗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 感染性疾病 细菌耐药性 合理应用 抗生素 人类 病死率 传染病 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逄崇杰 巩路 +1 位作者 田彬 胡志东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60-361,共2页
目的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临床分离的48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MIC。结果在48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中,金葡菌35株,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 目的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临床分离的48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MIC。结果在48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中,金葡菌35株,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为5株和8株。未发现有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以及中介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是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生育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柯慧 李长平 +4 位作者 崔壮 孙旻 魏凤江 魏蔚 马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生育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SLE的病因学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的121例SLE患者及在妇科就诊的非SLE患者122例作为对照。调查SLE患者...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生育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SLE的病因学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的121例SLE患者及在妇科就诊的非SLE患者122例作为对照。调查SLE患者及对照者的一般资料、月经生育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SLE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手术〔OR=7.53,95%CI(3.09,18.36)〕、绝育手术〔OR=30.04,95%CI(3.88,232.92)〕、月经量〔OR=2.39,95%CI(1.12,5.16)〕、月经规律情况〔OR=4.05,95%CI(1.67,9.82)〕、出生时母亲的年龄〔OR=1.08,95%CI(1.02,1.15)〕、初潮年龄〔OR=0.67,95%CI(0.57,0.80)〕、绝经年龄〔OR=0.55,95%CI(0.42,0.71)〕与SLE的发病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手术〔OR=4.28,95%CI(1.55,11.79)〕、初潮年龄〔OR=0.68,95%CI(0.50,0.91)〕、绝经年龄〔OR=0.51,95%CI(0.39,0.67)〕、月经规律情况〔OR=2.88,95%CI(1.13,7.31)〕与SLE的发病相关。结论月经初潮与绝经年龄早,做过流产手术,月经不规律,均是SLE的危险因素,这些影响可能潜在于SLE的病因机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危险因素 生育史 回归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宗芳 周蕾 巩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6例SLE患者(活动期组47例,稳定期组39例)与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6例SLE患者(活动期组47例,稳定期组39例)与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86例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率为44.2%(3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组患者的血清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LE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稳定期组的血清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组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SLE损伤指数(SLICC/ACRD I)均显著高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组(P<0.05)。结论 SLE患者可以合并甲状腺功能受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病情活动及脏器损害有关,对疾病评价、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甲状腺激素水平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