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手术后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彤云 王赞鑫 +3 位作者 毛用敏 徐美林 张玉兰 魏民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检测心脏外科手术对于外周血中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和围术期心肌中CT-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5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3天、术后1... 目的:检测心脏外科手术对于外周血中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和围术期心肌中CT-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5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3天、术后1周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T-1浓度,术后10个月随访再次检测,并记录心功能临床指标进行比较。②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3天、术后1周监测外周血CT-1浓度;并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和结束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活检,免疫组化测定C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50例OPCABG患者随访率63.3%。外周血CT-1水平在围术期没有明显变化,10个月后复查值高于其术前基础值。术前外周血CT-1水平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术后10个月复查结果CT-1水平与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无明显相关性。②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肌缺血时间(49±10)min,围术期外周血CT-1浓度无明显变化,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即心肌缺血时间)48(43~54)min。心肌中CT-1蛋白水平缺血后[28.90(26.39~31.08)%]较缺血前[24.25(20.08~29.25)%]升高(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刺激心肌分泌CT-1的增加。心脏外科手术可导致外周血CT-1长期表达的升高。术前外周血CT-1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心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素-1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其血液保护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民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液保护措施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ARTERY 外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切除手术后非心源性肺水肿
3
作者 张鹏 傅国舟 王晓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629-631,共3页
对1990~1995年168例肺癌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有4例非心源性肺水肿,其发病率2.38%。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手术前心血管病情况、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的差异无显著性。肺水肿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完全清楚,但与肺毛细血... 对1990~1995年168例肺癌手术进行回顾性研究。有4例非心源性肺水肿,其发病率2.38%。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手术前心血管病情况、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的差异无显著性。肺水肿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完全清楚,但与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肺泡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手术后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通过增加HIF-1α转录活性进而促进小鼠下肢缺血后动脉生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智昱 李梦琦 +4 位作者 张成虎 李博川 何金龙 梁德刚 艾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37-1542,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Yes相关蛋白(YAP)在小鼠下肢缺血后动脉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缺氧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YAP第127位丝氨酸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AP的细胞亚定位情况;免疫共沉淀...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Yes相关蛋白(YAP)在小鼠下肢缺血后动脉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缺氧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YAP第127位丝氨酸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AP的细胞亚定位情况;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HUVECs中YAP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结合的情况;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YAP野生型(YAP-WT)质粒以及YAP丝氨酸位点突变(YAP-5SA)质粒对HIF-1α转录活性的调节;构建内皮细胞特异性YAP过表达(EC-YAP^tg)小鼠,于结扎股动脉手术后1、8、15和22 d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小鼠下肢血流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腓肠肌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巨噬细胞分化抗原3(Mac3)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可以时间依赖性地下调YAP第127位丝氨酸的磷酸化,同时促进YAP在细胞核定位;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YAP可以与HIF-1α在缺氧条件下相互结合;YAP-WT或者YAP-5SA均可以显著增加HIF-1α的转录活性;与对照(YAP^flox)小鼠相比,EC-YAP^tg小鼠下肢缺血后血流恢复情况更好,腓肠肌组织染色显示新生血管的数量显著增加。结论:YAP可以与HIF-1α相互结合并增加其转录活性;内皮细胞过表达YAP可以促进缺血后的动脉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es相关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动脉生成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及其对脑心同治的启示
5
作者 李梦琦 杜勇 田轶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8期732-738,共7页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是神经-体液系统异常激活,尤其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持续激活。同时,慢性心力衰竭致心输出量下降可导致脑低灌注,显著影响认知功能;反之,脑低灌注致认...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复杂综合征,其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是神经-体液系统异常激活,尤其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持续激活。同时,慢性心力衰竭致心输出量下降可导致脑低灌注,显著影响认知功能;反之,脑低灌注致认知功能下降可加重心功能障碍,提示心脑之间存在密切的双向调控关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从生理状态下神经-体液调节对心血管功能的调控,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及神经代偿机制失能,慢性心力衰竭对认知功能的损害等多个维度阐述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为临床实现脑心同治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病 神经系统 体液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脑心同治(非MeSH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