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负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梅 赵英娜 +6 位作者 康颖 徐乃伟 张怡然 原志芳 刘亚婷 董文菁 张倩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6-720,共5页
目的:应用工作抽样法测量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负荷率并进行护理工作占比分析。方法:编制护理工作状态观察表,采用随机起点等时间间隔法,观察员每5分钟对随机抽取的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判断观察瞬间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结果:本研究获得1 766... 目的:应用工作抽样法测量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负荷率并进行护理工作占比分析。方法:编制护理工作状态观察表,采用随机起点等时间间隔法,观察员每5分钟对随机抽取的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判断观察瞬间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结果:本研究获得1 766个有效数据,心胸外科工作负荷率高达96.3%,直接护理占护理工作的12.0%,间接护理占护理工作的62.5%,相关护理占护理工作的4.5%,其他项目占护理工作的17.2%,个人时间占护理工作的3.7%。结论: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负荷率较高,直接护理工作占比较少,护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时间浪费,需要进行护理工作的梳理和流程改善,也需要在与不同科室工作负荷率对比后进行人力资源及绩效分配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抽样法 护理工作负荷 心胸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P1和TGFB1与食管腺癌发生、预后和免疫浸润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元国 张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6-1086,共11页
目的: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食管腺癌(EAC)基因表达数据,阐明EAC发病的潜在核心基因与肿瘤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为EA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靶标。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目的: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食管腺癌(EAC)基因表达数据,阐明EAC发病的潜在核心基因与肿瘤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为EA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分子靶标。方法:在GEO数据库检索“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下载包括EAC和食管正常组织的高通量芯片数据集GSE13898、GSE26886、GSE74553和GSE92396。采用R软件的limma包筛选EAC组织和食管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通过韦恩图获取共同DEGs,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后导入Cytoscape软件筛选核心基因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UALCAN)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EAC患者预后和临床资料的关联性,采用肿瘤免疫评价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与肿瘤免疫浸润的关系,采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LinkedOmics数据库获得的核心基因中正相关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对GEO获得的4个数据集的DEGs取交集,共获得34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127个,下调基因213个。经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后,最终获得评分最高的关键核心基因分泌型磷蛋白1(SP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GEPIA数据库分析,与食管正常组织比较,癌组织中SPP1和TGF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PP1低表达组EAC患者1、3和5年总体生存期均高于SPP1高表达组(HR=10.1,P<0.05;HR=3.09,P<0.05;HR=2.32,P<0.05),TGFB1低表达组EAC患者5年总体生存期高于TGFB1高表达组(HR=2.36,P<0.05)。UALCAN数据库分析,与食管正常组织比较,Ⅱ-Ⅲ期及N1-N2期淋巴结转移的EAC患者癌组织中SPP1和TGF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TIMER分析,SPP1和TGFB1 mRNA表达水平与EAC患者癌组织中巨噬细胞(r=0.353,P<0.01;r=0.187,P<0.05)和树突状细胞(r=0.236,P<0.01;r=0.221,P<0.01)浸润呈正相关关系。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SPP1和TGFB1及其排名前50位正相关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迁移、细胞活性和血管发育等生物学过程及肿瘤蛋白多糖、细胞外基质(ECM)-受体互作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结论:SPP1和TGFB1与EAC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总体生存期有密切关联。SPP1和TGFB1高表达可能导致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SPP1和TGFB1可能成为EAC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生物信息学 生存分析 预后 肿瘤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抑制基因在食管癌中的高表达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元国 张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9-1396,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铁死亡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食管鳞癌数据集GSE161533和GSE20347,采用R软件分析获得差异基因(DEGs),将DEGs与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的基因取交集获得食管癌铁...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铁死亡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食管鳞癌数据集GSE161533和GSE20347,采用R软件分析获得差异基因(DEGs),将DEGs与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的基因取交集获得食管癌铁死亡相关基因,将获得食管癌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Cytoscape筛选铁死亡核心基因及抑制基因,筛选获得食管癌铁死亡抑制基因在癌症基因图谱(TCGA)中进行验证。应用qPCR检测食管癌铁死亡抑制基因在正常食管细胞和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在TE1食管癌细胞系中下调6个食管癌铁死亡抑制基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siRNA阴性对照组(Negative组)和每个siRNA干扰组(包括RRM2-siRNA组、GCLC-siRNA组、TFRC-siRNA组、TXN-siRNA组、SLC7A11-siRNA组和EZH2-siRNA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转染试剂,其余各组使用Lipofectamine 2000(终浓度为3μL/mL)和siRNA(终浓度为100 nmol/L)的转染体系转染细胞,转染后分别进行流式细胞学实验、CCK8实验以验证食管癌铁死亡抑制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验证食管癌铁死亡抑制基因对铁死亡进程的影响。结果共获得58个食管癌铁死亡相关基因,GO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谷胱甘肽跨膜转运、铁离子输运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抗叶酸抵抗等信号通路。PPI网络包含54个节点和74条边,局部聚类系数为0.522,PPI富集值为P<0.001。RRM2、TFRC、TXN、EZH2、SLC7A11、GCLC 6个食管癌铁死亡抑制基因,在TCGA数据集的食管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与正常食管细胞系比较,这些基因在食管癌细胞系中表达升高(P<0.05)。在食管癌TE1细胞中,应用siRNA分别下调RRM2、TFRC、TXN、EZH2、SLC7A11、GCLC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铁死亡进程标志蛋白GPX4、FIH1表达下调(P<0.05)、ACSL4表达上调(P<0.05)。结论铁死亡抑制基因在食管癌中的高表达可能阻碍了食管癌细胞的铁死亡进程,导致肿瘤发生,抑制这些基因可恢复铁死亡进程,促进细胞凋亡,铁死亡抑制基因有望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铁死亡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LUNX mRNA表达诊断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鹏 刘毅梅 +2 位作者 陈洁 宋世辉 商忠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06-51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微转移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指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LUNX为近年新发现的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LUNX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背景与目的微转移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指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LUNX为近年新发现的人类肺组织特异性基因。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LUNX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治的NSCLC患者62例,以肺部良性疾病10例与健康人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和普通RT-PCR技术,检测肺癌、良性病变肺组织、骨髓和外周血LUNX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和良性病变肺组织中LUNX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100%。肺良性病变组骨髓及外周血标本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标本中LUNXmRNA表达皆为阴性。62例NSCLC患者骨髓LUNXmRNA阳性表达率为38.7%(24/62),外周血LUNXmRNA阳性表达率为29.0%(18/62),至少一项阳性表达者占45.2%(28/62);骨髓LUNXmRNA阳性表达率随分期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2),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外周血LUNXmRNA表达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均无明显关系。NSCLC患者骨髓和外周血LUNXmRNA表达有相关性(P<0.001)。结论LUNXmRNA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微转移的特异、敏感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LUNX M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文 张鹏 +3 位作者 宋世辉 温昱鹏 吕扬 张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127-1129,共3页
背景与目的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和运载抗体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肿瘤与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分析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0例肺癌初治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期住院50例肺... 背景与目的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和运载抗体等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肿瘤与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分析肺癌患者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0例肺癌初治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期住院50例肺良性病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一天晨起采血后2h内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将实验组及对照组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与正常人群参考值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与正常人群参考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肺良性病者与正常人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肺恶性病较良性病淋巴细胞百分率和绝对值低表达发生率高(32.0%/8.0%和18.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血象中淋巴细胞百分率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分析能够对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机理起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肺肿瘤 肺良性病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切除胸腺瘤治疗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20
6
作者 宋世辉 张鹏 +1 位作者 商忠良 刘毅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94-59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7月~2006年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腺、胸腺瘤切除术10例,胸腺瘤最大6cm×4cm×3cm。于腋中线第5肋间做1cm胸腔镜口,腋前线与锁骨...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7月~2006年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在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腺、胸腺瘤切除术10例,胸腺瘤最大6cm×4cm×3cm。于腋中线第5肋间做1cm胸腔镜口,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中点第4肋间做3cm主操作孔,腋前线第6肋间做1.5cm辅助操作孔。术中沿胸廓内动脉与锁骨下动脉分叉下方、胸廓内动脉内侧,剪开纵隔胸膜暴露同侧胸腺及部分对侧胸腺;沿上腔静脉或膈神经前方剪开胸膜,暴露同侧胸腺下极,自下而上游离同侧胸腺,沿头臂干静脉前方解剖、结扎胸腺静脉,同法游离对侧并切除。术后全部进行4000cGy放疗。结果手术时间70~13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100ml。术后Masaoka分期Ⅰ期7例,Ⅱ期3例。术后无死亡,未出现心肺并发症和重症肌无力危象。术后1周重症肌无力症状缓解。10例随访8~15个月,平均13.0月,均无复发、转移,重症肌无力症状无明显加重。结论采用胸腔镜手术切除Ⅰ期或部分Ⅱ期胸腺瘤技术上是可行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不影响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鹏 陈钢 +1 位作者 刘毅梅 韩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背景与目的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技术的体会,讨论手术适应症选择、术中具体方法、肺动... 背景与目的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肺动脉支气管成形技术的体会,讨论手术适应症选择、术中具体方法、肺动脉重建等问题。方法 从1999年10月~2005年10月对26例中心型肺癌累及肺动脉患者施行肺动脉成形或肺动脉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并最大限度地切除肺癌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2例出现肺不张,2例并发肺感染,1例肺再灌注损伤。全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0%,3年生存率为69.2%。结论 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支气管双成形肺叶切除术可达到与全肺切除同样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成形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与肺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军 郑锴 +1 位作者 张鹏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535-1539,共5页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肺结核在肺腺癌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506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使用Kapl...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肺结核在肺腺癌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506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506例肺腺癌患者中有218例患者存在EGFR突变,其中25例患者有感染肺结核病史。在肺腺癌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尤其是外显子21缺失显著高于单纯肺腺癌者(P=0.047,P=0.002)。肺腺癌与结核灶在同一肺叶或同侧肺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二者在不同侧肺,尤其是外显子21突变(P=0.020,P=0.030)。有肺结核病史患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肺腺癌患者(P=0.039),且在未经EGFR-TKIs治疗的具有肺结核史的患者中,EGFR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相比,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948),经过EGFR-TKIs治疗的患者2年生存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结论:肺腺癌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明显增高,且EGFR基因突变与其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基因突变 EGFR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鹏 韩芬 陈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4-235,共2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取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患者生存有潜在的延长作用.本文将铂制剂作为NSCLC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综合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术前 局部 临床观察 制剂 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其生物学特性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军 郑锴 +2 位作者 郭燕 张鹏 战忠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73-87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特性。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的神经内分泌分化情况及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具有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特性。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的神经内分泌分化情况及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随访资料满3年的206例NSCLC术后患者的病例及石蜡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放化疗。石蜡标本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NSCLC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嗜铬素A(chromogranin A,CgA)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同时采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所有NSCLC病例中,82例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阳性率为39.8%。CgA、NSE及Syn的阳性率分别为53例(25.7%)、104例(50.5%)和91例(44.2%)。统计学分析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伴NE分化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且Syn的阳性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经Log-rank检验示:Syn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关,而NE分化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SCLC是否伴有NE分化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而Syn可作为NSCLC伴NE分化的诊断标志物,Syn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分化 生物学特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基因联合p53 E-cadherin检测在食管癌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昱鹏 张鹏 +3 位作者 宋世辉 商忠良 王忠义 刘毅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Twist、p5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探讨Twist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阐述Twist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各选取30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Twist、p5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探讨Twist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阐述Twist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各选取30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同时选取10例良性食管疾病的正常食管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进行蛋白检测,实验结果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Twist、p5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在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有明显差异;在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的食管癌组织Twist蛋白表达具有明显差异;食管癌组织中Twist表达水平与p53、E-cadherin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Twist可能通过调节ARF/p53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形成,同时影响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上皮一间质转化现象,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和转移,其可能成为食管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和分析食管癌患者病程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凋亡 食管癌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秦龙 郑锴 +1 位作者 张鹏 鹿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49-35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健康人(对照组)、58例MG胸腺瘤患者(MG组)和24例无MG的胸腺瘤患者(NMG组)术前及术后随访中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胸腺切除术对重症肌无力(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健康人(对照组)、58例MG胸腺瘤患者(MG组)和24例无MG的胸腺瘤患者(NMG组)术前及术后随访中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胸腺切除术前MG组CD4+T%、CD4+/CD8+较NMG组和对照组高,CD8+T%降低(P<0.01);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4+T%、CD4+/CD8+较术前降低,CD8+T%增高(P<0.01);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4+/CD8+较对照组高(P<0.05);NMG组术后末次随访CD3+T%、CD4+T%、CD4+/CD8+、CD8+T%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G组术后完全缓解者CD4+T%、CD4+/CD8+较部分缓解者和无效者低,CD8+T%较高(P<0.05);部分缓解者CD4+T%、CD4+/CD8+较无效者低,CD8+T%较高(P<0.01)。结论:MG胸腺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紊乱可能与MG相关,而与胸腺瘤无关;外周血T细胞亚群可以作为胸腺切除术后随访过程中评价MG控制状况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胸腺切除术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CK19和LUNX 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毅梅 张鹏 +2 位作者 陈洁 陈刚 杨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988-991,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K19mRNA和LUNX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2例,以肺部良性疾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和普通...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K19mRNA和LUNX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2例,以肺部良性疾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和普通RT-PCR技术,检测肺癌、良性病变肺组织和骨髓的CK19mRNA和LUNXmRNA的表达。结果:肺癌和良性病变肺组织RT-PCR检测结果显示CK19mRNA和LUNXmRNA表达阳性率为100%;62例NSCLC患者骨髓标本FQ-RT-PCR检测结果显示,NSCLC患者中骨髓CK19mRNA表达阳性率45.2%(28/62),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10%(1/10)(P=0.037),NSCLC组骨髓LUNXmRNA表达阳性率38.7%(24/62)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0%(0/10)(P=0.017);骨髓CK19mRNA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期升高,接近统计学意义(P=0.06),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关;骨髓LUNXmRNA表达阳性率随分期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与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无关;骨髓CK19mRNA和LUNXmRNA表达明显相关(P<0.001)。结论:CK19mRNA和LUNXmRNA可作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转移特异、敏感的分子标志物,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肺癌转移,从而指导临床分期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骨髓微转移 细胞角蛋白19肺组织特异性蛋白X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酶SMYD3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尚文 张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9-694,共6页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及社会发展,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肿瘤学理论观点认为,肿瘤的生物活性,不仅与经典的遗传机制(DNA核苷酸序列的改变)相关,还与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机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现代肿瘤学 SMYD3 甲基化酶 组蛋白 核苷酸序列 表观遗传学 生物活性 遗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的原则与方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文 张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前从外科本身的角度看,仍然有许多需待改进的问题,术中如何处理肺引流区域淋巴结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NSCLC的患者中约占20%-40%,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切除肺的原发肿瘤的同时行系统性肺门纵隔... 目前从外科本身的角度看,仍然有许多需待改进的问题,术中如何处理肺引流区域淋巴结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在NSCLC的患者中约占20%-40%,是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在切除肺的原发肿瘤的同时行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是否可取得更好的生存率?这一问题一直是肿瘤外科界争论的焦点,有些学者认为在所有肺癌患者的外科手术中应行系统性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标准的外科治疗实体肿瘤应该行区域淋巴结清扫,这种理念认为原发肿瘤增长和播散是通过区域淋巴结最终到重要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肺癌患者 手术治疗 区域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率 肿瘤外科 原发肿瘤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和氢化可的松对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鹏 尹珺 刘毅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研究肝素和氢化可的松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和成纤维细胞(WI-38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的差异,探讨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 目的:研究肝素和氢化可的松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和成纤维细胞(WI-38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的差异,探讨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抑制血管生成的可能性。方法:将细胞在含有药物的培养液中孵育一定时间,观察其形态,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和ELISA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肝素和氢化可的松单独均可抑制ECV304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肝素对WI-38细胞亦有增殖抑制作用。肝素和氢化可的松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低分子肝素抑制作用强于普通肝素。经电镜观察和ELISA法检测,肝素和(或)氢化可的松没有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论:肝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但不具有特异性,且和氢化可的松具有协同作用。以上作用不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 肝素 低分子肝素 氢化可的松 体外试验 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的研究进展及与肺癌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扬 张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及人体的一种转录因子。研究证实HIF-1在动物及人体许多肿瘤中大量表达,对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转移、凋亡及耐药皆有影响。
关键词 HIF-1Α 肺癌 缺氧诱导因子 哺乳动物 转录因子 缺氧条件 血管形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细胞失衡在重症肌无力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渊 张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78-2580,共3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神经肌肉街头引起的以肌肉无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抗原靶点为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R),其次为肌肉特异性激酶(muscle-specific kina...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自身抗体直接作用于神经肌肉街头引起的以肌肉无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的抗原靶点为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R),其次为肌肉特异性激酶(muscle-specific kinase,Mu SK)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4,LR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 MYASTHENIA 神经肌肉 GRAVIS 乙酰胆碱受体 胸腺组织 自身抗体 免疫调节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相关因子(Pgp、GSTπ和MT)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鹏 朱俊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96-599,共4页
关键词 耐药相关因子 PGP GSTΠ MT 肺癌 药物疗法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荣荣 张鹏 +4 位作者 梁冬春 董尚文 王元国 崔元涛 王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346-1348,1357,共4页
目的:研究RIZ1基因mRNA及蛋白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方法:以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相应癌旁及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Real-time PCR法检测RIZ1基因mRNA表达情况;55例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Z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研究RIZ1基因mRNA及蛋白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方法:以48例人食管鳞癌组织、相应癌旁及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Real-time PCR法检测RIZ1基因mRNA表达情况;55例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Z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也显著低于正常食管组织(P<0.01),但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67)。RIZ1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9.1%(16/55),在正常食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6.4%(4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食管鳞癌组织中RIZ1基因不仅在mRNA转录水平,而且在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低。提示RIZ1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RIZ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RIZI可能是食管鳞癌的潜在抑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Z1基因 抑癌基因 食管鳞癌 Real-time PCR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