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自然史及肿瘤生长速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高鹰 魏玮 +1 位作者 张鹏 张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794-3798,3805,共6页
在发达国家,乳腺癌早期筛查已作为卫生服务的一部分。乳腺癌筛查效果受筛查间期的影响较大,筛查间期又取决于目标人群的乳腺癌自然史及肿瘤生长速度。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乳腺癌自然史的研究,并针对肿瘤进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即... 在发达国家,乳腺癌早期筛查已作为卫生服务的一部分。乳腺癌筛查效果受筛查间期的影响较大,筛查间期又取决于目标人群的乳腺癌自然史及肿瘤生长速度。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乳腺癌自然史的研究,并针对肿瘤进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即肿瘤生长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目前乳腺癌自然史进展模型多采用不可检测期、临床前期、临床期和死亡及其基础上考量更多肿瘤生长特征、参数构建的多状态模型;乳腺肿瘤生长速度采用临床前期逗留时间和肿瘤体积倍增时间进行评估;乳腺肿瘤生长速度又受年龄、BRCA 1/2基因突变、乳腺癌家族史和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及肿瘤组织病理学、临床信息等诸多特征的影响。了解乳腺肿瘤的生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最佳的乳腺癌筛查策略、提高早期筛查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肿瘤的生长速度又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有效评估肿瘤增长情况也可为临床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及制定个性化筛查间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自然史 生长速度 逗留时间 肿瘤体积倍增时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鹏 高鹰 +1 位作者 杨洪喜 万春晓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84-3889,3907,共7页
背景血尿酸(SUA)升高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已被证实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国内关于老年人SUA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联的队列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基线SUA水平及其变化与CKD发病风险及估算的肾小球... 背景血尿酸(SUA)升高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已被证实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国内关于老年人SUA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联的队列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基线SUA水平及其变化与CKD发病风险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关联。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5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HABCS),选取2012、2014年接受健康体检并采集生物医学指标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及随访期老年人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物医学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UA水平与CKD发病风险关联;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广义线性模型分别分析老年人基线SUA水平与基线eGFR的相关性及老年人SUA水平变化与eGFR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81名,中位年龄79(70,88)岁,HUA患病率为6.8%(67/981),累积随访2029人年,中位随访2.05年,CKD新发病例共179例,随访期间CKD累积发病率为18.2%[95%CI(15.9%,20.8%)],发病密度88.22/1000人年[95%CI(76.24/1000人年,101.41/1000人年)]。以SUA四分位数分组为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SUA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最高四分位数组(Q4)老年人CKD发病风险的HR值为2.08[95%CI(1.27,3.41),P=0.004]。以SUA水平为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线SUA水平每升高10μmol/L,老年人CKD发病风险增加4%(P<0.001)。以是否患HUA为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患HUA老年人相比,患HUA老年人CKD发病风险增加,HR值为2.00[95%CI(1.20,3.24),P=0.007]。老年人基线SUA中位数为270.60(223.10,325.90)μmol/L,基线eGFR中位数为84.07(73.08,98.38)mL·min^(-1)·(1.73 m^(2))-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s=-0.363,P<0.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基线SUA水平每升高10μmol/L,基线eGFR下降0.897 mL·min^(-1)·(1.73 m^(2))^(-1)(P<0.001)。本研究随访期间老年人ΔSUA中位数为-3.55(-40.60,31.90)μmol/L,ΔeGFR中位数为3.49(-8.13,15.89)mL·min^(-1)·(1.73 m^(2))^(-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s=-0.355,P<0.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期间老年人SUA水平每升高10μmol/L,伴随老年人eGFR下降1.027mL·min^(-1)·(1.73 m^(2))^(-1)(P<0.001)。结论老年人SUA水平升高与新发CKD风险增加及eGFR的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肾小球滤过率 老年人 队列研究 长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与肿瘤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鹰 靳育静 +4 位作者 魏玮 徐晓倩 李书 杨洪喜 张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9-1436,共8页
背景肿瘤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均呈多维状态,多种慢性疾病与肿瘤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单个慢性疾病指标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较弱,因此构建由多个慢性疾病指标组成的风险评分并分析其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有较大价值。目的探讨慢... 背景肿瘤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均呈多维状态,多种慢性疾病与肿瘤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单个慢性疾病指标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较弱,因此构建由多个慢性疾病指标组成的风险评分并分析其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有较大价值。目的探讨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以“天津市慢病风险与健康管理队列”中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且符合研究标准的18009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完成健康风险评估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随访结束于肿瘤事件发生日期或队列随访结束日期(2019-12-31),以最先发生的日期为准。以慢性疾病相关指标[包括体质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总胆红素、心率及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为自变量,以肿瘤是否发病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各慢性疾病指标与肿瘤发生风险,并计算慢性疾病风险综合评分。根据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三分位数将体检者分为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低分组(<6分)、中分组(6~8分)和高分组(≥9分)。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不同慢性疾病风险评分组体检者肿瘤发生风险。结果本研究共随访71835人年(中位随访4.00年),确诊肿瘤患者91例(男33例、女58例)。与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低分组(<6分,n=6403)相比,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中分组(6~8分,n=6459)和高分组(≥9分,n=5147)体检者肿瘤发生风险的HR(95%CI)值分别为2.16[95%CI(1.20,3.90),P=0.011]和3.08[95%CI(1.72,5.50),P<0.001](P趋势<0.001),满足比例风险假定检验(χ2=1.98,P=0.371);慢性疾病风险评分每增加1分,体检者肿瘤发生风险增加17%[95%CI(9%,25%),P<0.001],满足比例风险假定检验(χ2=0.31,P=0.579)。女性体检者中,与慢性疾病风险评分低分组(<6分)相比,慢性疾病风险评分高分组(≥9分)肿瘤发生风险的HR(95%CI)值为3.00[95%CI(1.32,6.82),P=0.009],满足比例风险假定检验(χ2=1.24,P=0.538);慢性疾病风险评分每增加1分,女性体检者肿瘤发生风险增加21%[95%CI(10%,33%),P<0.001]。结论慢性疾病风险评分越高的体检者肿瘤发生风险越高,且在女性中明显,男性中无此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慢性病 风险评分 危险因素 体格检查 COX回归模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良性乳腺结节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樊娜 高鹰 +4 位作者 魏玮 李书 陶凤然 蒋云雯 张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799-3805,共7页
背景近年来良性乳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但目前关于超声测量良性乳腺结节(BI-RADS分级2级或3级)生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究女性良性乳腺结节增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 背景近年来良性乳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但目前关于超声测量良性乳腺结节(BI-RADS分级2级或3级)生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究女性良性乳腺结节增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年度乳腺超声筛查并首次检出良性乳腺结节的1399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血常规,分析基线和随访期间良性乳腺结节的位置、数量、大小、回声、成分、边缘、形态、钙化、血流、导管扩张情况、对侧乳腺有无结节等超声成像特征。研究截止时间为随访测量结节有增长的时间或随访截止时间(2019年12月)。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良性乳腺结节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139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5.7±9.3)岁,中位随访时间为1.08年。截至研究截止时间,654例(46.7%)患者超声测量良性乳腺结节直径有增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HR=1.25,95%CI(1.05,1.50)〕、血小板计数>252×10^(9)/L〔HR=1.19,95%CI(1.01,1.40)〕、结节最大径<8 mm〔HR=1.62,95%CI(1.35,1.95)〕及多发结节〔HR=1.23,95%CI(1.03,1.47)〕为良性乳腺结节增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良性乳腺结节患者中,年轻女性伴有血小板计数升高、初次超声测量乳腺结节最大径较小及为多发结节时,乳腺结节增长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应重视对存在上述特征的女性进行乳腺结节监测,并缩短随访间期,以实现结节的及时控制和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女性 超声检查 乳房 乳腺囊肿 生长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队列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宋华隆 高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31-1839,共9页
背景 近年来血尿酸(SUA)升高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高发,已成为我国继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之后的第四高疾病,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已有证据表明,SUA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有显著关联,但目前缺少国人数据及HU... 背景 近年来血尿酸(SUA)升高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高发,已成为我国继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之后的第四高疾病,继糖尿病之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已有证据表明,SUA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有显著关联,但目前缺少国人数据及HUA合并不良生活方式或慢性病人群的研究。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基线SUA水平及HUA合并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时T2DM的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17—2020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至少有2次健康体检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7 62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随访期间发生T2DM则随访截止,或至随访结束(2020-12-31),收集研究对象T2DM的发病日期及临床就诊信息。计算总体人群及亚组人群T2DM的累积发病率和总体人群发病密度。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SUA水平与T2DM发病风险关联,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层分析不同亚组HUA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研究对象中位年龄为38.2(31.9,49.6)岁,基线SUA水平为304.50(248.00,374.00)μmol/L,HUA总患病率为13.12%。累积随访54 633人年,中位随访时间为3.10年,T2DM新发479例,发病密度为8.77[95%CI(8.00,9.59)]/1 000人年,累积发病率为2.72%[95%CI(2.48%,2.97%)]。年龄≥60岁、男性、目前吸烟、目前饮酒、BMI≥28.0 kg/m^(2)、高血压、血脂异常及HUA亚组人群中T2DM累积发病率更高。多因素调整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UA人群新发T2DM的HR为1.32[95%CI(1.04,1.67),P=0.023];SUA每升高10μmol/L,T2DM的发病风险增加3%[HR=1.03,95%CI(1.01,1.04),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6.78,95%CI(4.16,11.03),P<0.001]、女性[HR=2.31,95%CI(1.54,3.45),P<0.001]、目前吸烟[HR=1.79,95%CI(1.23,2.60),P=0.002]、目前饮酒[HR=1.61,95%CI(1.23,2.10),P<0.001]、BMI≥28.0 kg/m^(2)[HR=1.69,95%CI(1.07,2.68),P=0.026]、高血压[HR=2.89,95%CI(2.15,3.89),P<0.001]、血脂异常[HR=2.39,95%CI(1.80,3.16),P<0.001]亚组人群中伴HUA时T2DM发病风险更高。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基线SUA水平升高与T2DM的高发病风险相关,且高龄、女性、目前吸烟及饮酒、肥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人群伴HUA时T2DM发病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尿酸血症 慢性病 血尿酸 发病风险 COX比例风险模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云盛 张鹏 +1 位作者 靳育静 高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502-3506,3519,共6页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与寿命。高血压与CKD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基于中...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与寿命。高血压与CKD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HABCS),选取2012年体检并采集生物医学指标的98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老年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血尿常规等指标,并于2014年进行随访监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989名老年人中位年龄为79(70,88)岁;累积随访2046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07±0.50)年;CKD新发病例共183例,随访期间CKD累积发病率为18.5%〔95%CI(16.1%,21.1%)〕,发病密度为89.4/1000人年。随访过程中,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组分别有9.8%(10/102)、14.0%(47/335)、22.8%(126/552)的老年人发生CK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P<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经调整年龄、性别、BMI、腰围、小腿围、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D3、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素氮及糖尿病病史后,与正常血压老年人相比,高血压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较高〔HR(95%CI)=2.28(1.13,4.60)〕;基线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是基线SBP<120 mmHg老年人的1.83倍〔95%CI(1.02,3.29)〕,基线舒张压(DBP)≥90 mmHg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是DBP<80 mmHg老年人的1.55倍〔95%CI(1.02,2.35)〕(P<0.05)。结论高血压为老年人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老年人增加慢性肾脏病筛查与防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压 老年人 发病风险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的典型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碧优 高鹰 +3 位作者 尤俊方 刘莉 张卿 苏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3期4132-4139,共8页
背景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且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脂质异常和炎症反应在疾病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血脂指标和炎症标志物均是多维度且相互关联的,直接评估二者... 背景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且呈现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脂质异常和炎症反应在疾病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血脂指标和炎症标志物均是多维度且相互关联的,直接评估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挑战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典型相关性分析(CCA)解构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ASCVD的防治干预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之间的典型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51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既往疾病史以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信息,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血压,并计算BMI,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检测。依据China-PAR模型评估ASCVD 10年发病风险,依据受检者10年ASCVD发病风险,分为低危组(n=4718)、中危组(n=1575)和高危组(n=1225)。采用CCA解构脂质比值[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与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N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MH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受检者7518人,中位年龄49.00(40.00,57.00)岁。中位10年ASCVD发病风险为3.22%(1.02%,7.51%),男4133人(54.97%),女3385人(45.03%),不同10年ASCVD发病风险组研究对象TG/HDL-C、TC/HDL-C、LDL-C/HDL-C、NLR、NMR、LMR、MHR、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共得出3对典型相关变量来代替原始变量研究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对典型相关变量均认为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相关(r=0.569、0.100、0.049,P<0.05);在第1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LDL-C/HDL-C与MHR呈正相关;在第2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TC/HDL-C与CRP呈正相关。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危组中,3对典型相关变量均认为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正相关(r=0.573、0.110、0.060,P<0.05);在中危组中,前2对典型相关变量认为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正相关(r=0.552、0.142,P<0.05);在高危组中,前2对典型相关变量认为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正相关(r=0.496、0.135,P<0.05)。低危组:在第1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LDL-C/HDL-C与MHR呈正相关;在第2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TC/HDL-C与LMR呈正相关。中危组:在第1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LDL-C/HDL-C与MHR呈正相关;在第2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TC/HDL-C与LMR呈正相关。高危组:在第1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TG/HDL-C与MHR呈正相关;在第2对标准化典型变量中,在一定范围内,TC/HDL-C与NLR呈负相关。结论脂质比值与炎症指标典型相关,其中LDL-C/HDL-C与MHR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LDL-C/HDL-C将LDL-C与HDL-C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反映其水平变化,能更好地反映体内血脂代谢水平。MHR整合了单核细胞的致炎和HDL-C的抗炎作用,对于AS的预测更具优势。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估验证其预测性能,以期为ASCVD评估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比值 炎症指标 风险因素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