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红雨 王佩显 +2 位作者 曹艳君 吴志国 刘汉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53-2255,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科收住的AMI行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的患者46例为替罗非班组;A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维拉帕米为患者49例为对照组。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矫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和PCI术后60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后首次及PCI术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MPG3级血流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cTFC帧数均少于对照组(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7dLVEF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和PCI术后60d内MACE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增加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改善预后,是AMI患者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后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成形术 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雨 王佩显 +6 位作者 曹艳君 吴志国 王立强 仇宝华 梅莲莲 王淑静 张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前,直接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优选治疗方法。然而,由于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大量出现,已成为PCI预后及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无复流现象 心肌梗死患者 动脉内注射 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直接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