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9
1
作者 赵莹 史念珂 +6 位作者 雪原 宗雅琪 林威 孙超 裴博 王沛 冯世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法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73岁,平均51.9岁。连续两节...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法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73岁,平均51.9岁。连续两节段骨化减压41例,连续三节段骨化减压10例,连续四节段骨化减压4例,连续五节段骨化减压1例。共减压133个骨化节段,其中CT分型45个为单侧型骨化,34个为双侧型骨化,54个为连接型骨化。CT仿真内窥镜观察所有减压的骨化节段中共有上、下根黄通道各221个,其中单侧型骨化节段有上、下根黄通道各1个,双侧型和连接型有上、下根黄通道各2个。术前和术后2d、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7±0.8h,术中出血量260±120ml。51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蛛网膜下腔感染、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术后2d、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6.37±2.89、8.73±1.58、9.45±1.03、9.67±1.07分,与术前评分5.14±1.59分比较,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50%~100%,平均(75.24±18.01)%;疗效为优38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91.07%。结论: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行、有效、相对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连续型 根黄通道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 TGF-β在急性炎症-黑色素瘤模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实验研究
2
作者 刘祎 马跃美 +3 位作者 孙涛 倪春生 刘艳荣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通过在小鼠背侧施加外科切口的方法构建黑色素瘤与急性炎症共存的动物模型,评估急性炎症与肿瘤进程的关系,观察肿瘤不同生长阶段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IFN-γ/TGF-β)的变化,初步探讨二者相互影响的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C57B... 目的:通过在小鼠背侧施加外科切口的方法构建黑色素瘤与急性炎症共存的动物模型,评估急性炎症与肿瘤进程的关系,观察肿瘤不同生长阶段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IFN-γ/TGF-β)的变化,初步探讨二者相互影响的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C57BL雄性小鼠建立黑色素瘤荷瘤动物模型,于左侧鼠蹊部接种B16F10单细胞悬液,分为单纯肿瘤组(对照组)和伤口+肿瘤组(实验组),待肿瘤生长至0.5cm^3时于实验组小鼠右侧背部构建伤口模型,动态观察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利用ELISA检测血清与肿瘤组织中IFN-γ/TGF-β的表达水平;根据ELISA检测结果,建立注射外源性IFN-γ的动物模型(回收实验),观察TGF-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急性炎症对肿瘤的影响呈现为早期抑制阶段与晚期失抑制阶段。在早期抑制阶段,肿瘤生长减缓,IFN-γ高表达,TGF-β低表达;在晚期失抑制阶段,肿瘤生长恢复至正常速度,TGF-β表达升高。外源注射IFN-γ后,肿瘤生长曲线也表现为早期抑制时相和晚期失抑制时相。早期抑制时相中,TGF-β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晚期失抑制时相中,TGF-β在血清及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炎症初期由于IFN-γ的作用,肿瘤的生长暂时受到抑制,随着时间推移TGF-β表达升高拮抗IFN-γ的抑制作用,使肿瘤获得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急性炎症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