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CAR对不同肿瘤细胞系c-Myc表达及细胞增殖影响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艳丽 尚曼 +1 位作者 王霆 傅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88-2295,共8页
目的探讨5-氨基咪唑-4-羧基酰胺核糖核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1-β-D-ribofuranoside,AICAR)在不同肿瘤细胞系内对促癌基因c-Myc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qRT-PCR法检测AICAR处理后c-Myc mRNA表达水平的... 目的探讨5-氨基咪唑-4-羧基酰胺核糖核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1-β-D-ribofuranoside,AICAR)在不同肿瘤细胞系内对促癌基因c-Myc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qRT-PCR法检测AICAR处理后c-Myc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ICAR处理后c-Myc蛋白水平的变化。使用RNA干扰分析AICAR对c-Myc的调节作用是否依赖于AMPK和AICAR相关代谢酶。利用放线菌素D和放线菌酮研究AICAR对c-Myc的mRNA和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用Western blot检测AICAR对不同肿瘤细胞c-Myc的调节作用,并用MTT法检测AICAR处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ICAR明显提高c-Myc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AICAR对c-Myc的上调效果在处理约12 h后达饱和。AICAR对c-Myc的调控不依赖于AMPK信号通路,也不是通过AICAR的代谢产物实现的。AICAR明显提高c-Myc mRNA的稳定性,但不影响蛋白的稳定性。AICAR对c-Myc的上调作用具有细胞特异性,在SW1990、786-O和A549细胞上调c-Myc表达,在HepG2、MCF-7和U2OS细胞下调c-Myc表达。在HepG2细胞中,AICAR处理明显降低细胞活力。而在SW1990和A549细胞中AICAR处理组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当c-Myc被敲低时,AICAR处理才会影响细胞活力。结论AICAR可以通过不依赖于AMPK的方式上调c-Myc的表达。AICAR对c-Myc表达调控的作用具有细胞选择性。AICAR对c-Myc的调控影响了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CAR C-MYC AMPK 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异质性 抗癌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燕 陈文华 +7 位作者 孙凯 张颖 安梦瑶 潘莹莹 吴艳娜 康毅 高卫真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研究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DLIP)对心脏猝死的预防作用。方法取健康,体质量(250±10)g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心肌梗死(MI)组:手术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2周后成模;2 MI+N... 目的研究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DLIP)对心脏猝死的预防作用。方法取健康,体质量(250±10)g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心肌梗死(MI)组:手术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2周后成模;2 MI+NDLIP组:动物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每隔1 d进行1次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直至第4周;3假手术(Sham)组:作为阴性对照组,心脏LAD只穿线不结扎,不实施NDLIP。各组动物常规饲养,于4周末静脉输注间羟胺(0.2 mg·min^(-1))进行猝死,记录致猝死过程中的ECG、猝死药物累积量、猝死时间,于猝死末期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caspase-3、HSP70、SOD含量。结果间羟胺致动物心脏猝死时,随着给药量的增加,动物的心率呈下降趋势,记录给药0、5、10、30、50、70、90 min时动物的心率。与MI组相比,MI+NDLIP组给药0、5、10、30、50 min时动物心率[(479±8)vs(416±19)beat·min^(-1),(446±32)vs(370±20)beat·min^(-1),(376±53)vs(305±29)beat·min^(-1),(307±63)vs(244±33)beat·min^(-1),(283±45)vs(121±35)beat·min^(-1),P<0.01]明显较高。与MI组相比,MI+NDLIP组动物的致猝死药物累积量、猝死时间[(14.58±3.03)vs(10.76±2.73)mg,(72.9±15.2)vs(53.8±13.6)min,P<0.01]都明显增加。与MI组相比,MI+NDLIP组血清caspase-3[(2.01±0.52)vs(2.34±0.38)μg·L^(-1),P<0.01]表达量明显降低;HSP70[(3.01±0.58)vs(2.70±0.43)μg·L^(-1),P<0.05]水平明显升高;SOD[(1.99±0.65)vs(1.70±0.58)mg·L^(-1),P<0.01]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能有效预防大鼠心梗后心脏性猝死,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增加保护性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猝死 心肌梗死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caspase-3 HSP70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心肌梗死大鼠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凯 陈文华 +7 位作者 张颖 李燕 安梦瑶 潘莹莹 吴艳娜 康毅 高卫真 娄建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研究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DLIP)对动物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的心脏功能、心肌形态以及心肌凋亡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取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MI组:... 目的:研究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DLIP)对动物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的心脏功能、心肌形态以及心肌凋亡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取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MI组:手术结扎动物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2周后成模;NDLIP组:动物MI模型成功后,每隔1 d进行1次远端肢体缺血预适应,直至第4、6、8周;假手术(sham)组:作为阴性对照组,心脏LAD只穿线不结扎,不实施NDLIP。将各组大鼠常规饲养,于第4、6、8周末进行心室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接着再进行腹主动脉取血、离心,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Bcl-2和Bax水平;最后再取左心室前壁、匀浆,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Ⅱ、Ⅲ、Ⅳ的含量。结果:与MI组相比,在实施心肌梗死4、6、8周后,NDLIP组可使左心室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压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血清Bcl-2水平显著升高(P<0.01),Bax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实施NDLIP干预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促进线粒体呼吸功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改善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 左心室收缩压 线粒体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玻璃容器法测定大鼠足跖炎性肿胀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凤菊 娄建石 +2 位作者 刘艳霞 康毅 韩永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9-570,共2页
改良玻璃容器法测定大鼠足跖炎性肿胀白凤菊娄建石刘艳霞康毅韩永晶(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中国图书分类号R364.5大鼠足跖炎性肿胀法是抗炎药物实验中最常用的急性非特异炎症模型。测量肿胀度... 改良玻璃容器法测定大鼠足跖炎性肿胀白凤菊娄建石刘艳霞康毅韩永晶(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中国图书分类号R364.5大鼠足跖炎性肿胀法是抗炎药物实验中最常用的急性非特异炎症模型。测量肿胀度的方法包括周长法或厚度法、容积法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玻璃容器法 大鼠 足跖炎性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Sm半乳糖多聚赖氨酸肝细胞靶向全肝照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刘艳迪 刘江 +2 位作者 刘印忠 常克力 何景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49-951,961,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乳糖化赖氨酸作为肝细胞靶向载体,将放射性核素^(153)Sm特异性地浓集至肝脏,用全肝内照射的方法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和乳糖(lactose,Lac)经过常规偶联与纯化,合... 目的:探讨利用乳糖化赖氨酸作为肝细胞靶向载体,将放射性核素^(153)Sm特异性地浓集至肝脏,用全肝内照射的方法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和乳糖(lactose,Lac)经过常规偶联与纯化,合成产物采用环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ate acid,DTPA)法标记^(153)Sm,得到放射性药物Lac-PLL-DT-PA-^(153)Sm,并进行了家免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构建大鼠肝癌模型,并观测Lac-PLL-DTPA-★★Sm在体内的分布情况。随后将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入Lac-PLL-DTPA-^(153)Sm 3.64MBq,对照组注入Lac-PLL-DTPA。第14天处死大鼠剥离肿瘤结节,计算肿瘤体积。结果:静脉注射Lac-PLL-DTPA-^(153)Sm很快从血中分布到组织脏器中,其血浆药物浓度半衰期T_(1/2)为10 min结合内照射辐射计量学确定放射性药物的给药剂量为:1 091 MBq,与对照组比较,Lac-PLL-DTPA-^(153)Sm确实可以引起肿瘤缩小(P<0.01),而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此方法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为临床晚期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3Sm 乳糖 多聚赖氨酸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毒素抗E-4031所致豚鼠离体心脏和心肌细胞LQT2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潘莹莹 韩钰 +3 位作者 杨帆 尹永强 康毅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23-1529,共7页
目的观察楸毒素(mallotoxin,MTX)对E-4031诱发豚鼠离体心脏和心肌细胞LQT2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法对豚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采集离体心脏表面Ⅱ导联心电图以考察低、中、高3个浓度MTX及其在应用hERG通道阻断剂E-403... 目的观察楸毒素(mallotoxin,MTX)对E-4031诱发豚鼠离体心脏和心肌细胞LQT2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逆行主动脉灌流法对豚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采集离体心脏表面Ⅱ导联心电图以考察低、中、高3个浓度MTX及其在应用hERG通道阻断剂E-4031条件下,对QT/QTc间期、跨室壁离散度、电生理平衡指数的影响;酶解法分离豚鼠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正常和hERG通道阻断剂E-4031存在条件下,记录低、中、高3个浓度的MTX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结果 MTX缩短豚鼠离体心脏QT间期,降低跨室壁离散度,减小电生理平衡指数。MTX可逆转E-4031诱发的QT间期延长、跨室壁离散度增加和电生理平衡指数增大。MTX缩短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时程,降低APD90、APD60、APD30,加速复极。MTX可逆转E-4031诱发的动作电位复极时程延长。结论MTX缩短QT间期,降低复极跨室壁离散度,减小电生理平衡指数和缩短动作电位复极时程,具有抗E-4031所致LQT2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毒素 长QT间期综合征 HERG通道 QT间期 跨室壁离散度 动作电位时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学信号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妮娜 王璐 +1 位作者 武子茹 王晓虹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267-274,共8页
血管为机体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血管网络的形成涉及两个基本过程: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血管发生由内皮细胞从头产生,而血管新生是新的血管从已有的血管上生长出来的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近年来,生物力学信号在调节血管新生过程... 血管为机体细胞输送营养和氧气。血管网络的形成涉及两个基本过程: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血管发生由内皮细胞从头产生,而血管新生是新的血管从已有的血管上生长出来的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近年来,生物力学信号在调节血管新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到。血管感受到多种力学信号,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感受到的来自血液的血流剪切力、血管壁受到的来自血液的静压力、血流对血管壁的牵张力以及血管生长在细胞外基质上感受到细胞外基质的硬度。血管系统感知力学信号,并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信号相关信号通路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稳态。本文就力学信号对血管发育、肿瘤血管新生和淋巴管新生的影响作简要介绍,旨在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更全面地理解力学信号对机体血管系统发育的调控,为相关疾病提供诊断或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信号 血管发育 肿瘤血管新生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镁抗豚鼠离体心脏2型短QT综合征作用的研究
8
作者 孙凯 李燕 +6 位作者 安梦瑶 潘莹莹 康毅 尹永强 孙涛 高卫真 娄建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aurine-magnes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TMCC)对豚鼠离体心脏表面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索TMCC抗2型短QT综合征(type 2 short QT syndrome,SQT2)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对豚鼠离体心脏进... 目的观察牛磺酸镁配合物(taurine-magnesium coordination compound,TMCC)对豚鼠离体心脏表面心电图的影响,初步探索TMCC抗2型短QT综合征(type 2 short QT syndrome,SQT2)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对豚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利用Biopac生理记录仪采集豚鼠离体心脏表面Ⅱ导联心电图以观测TMCC在应用吡那地尔(pinacidil)诱导SQT2条件下,对豚鼠离体心脏QT间期、有效不应期、跨室壁复极离散度、RR和QT间期不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 TMCC能够逆转吡那地尔所致QT间期的缩短,逆转吡那地尔所致有效不应期的缩短,降低吡那地尔所致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大,减小吡那地尔所致的RR、QT间期不稳定性增大。结论 TMCC通过延长QT间期和有效不应期、降低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和不稳定性等作用对SQT2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镁 短QT综合征 有效不应期 离散度 不稳定性 吡那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