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SENP3缺失通过GLI2/COX2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形成
1
作者 李甜甜 刘志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2-870,共9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通过分泌核因子受体激活因子-κB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rcrophage CSF,M-CSF)等关键细胞因子来诱导多个单核巨噬细胞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通过分泌核因子受体激活因子-κB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rcrophage CSF,M-CSF)等关键细胞因子来诱导多个单核巨噬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噬细胞,从而支持破骨细胞生成。SUMO特异性蛋白酶3(SUMO-specific protease 3,SENP3)通过去SUMO化修饰蛋白质,进而影响底物蛋白质的稳定性、定位和活性。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发现在MSC中敲除SENP3的小鼠破骨细胞数量增加(P<0.001),进一步探究其机制,利用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SENP3敲除激活刺猬因子(Hedgehog, Hh)信号通路提高了转录因子Gli家族锌指2(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2,Gli2)的表达。CHIP-qPCR结果显示,Gli2通过结合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启动子区域-1 235~-1 249和-1 158~-1 172促进COX2转录(P<0.05);同时通过ELISA法检测COX2主要分泌产物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水平,发现敲除SENP3的MSC的培养基上清中PGE2的含量增加(P<0.001)。已知PGE2通过前列腺素E受体2(E-type prostanoid receptor 2,EP2)和前列腺素E受体4(E-type prostanoid receptor 4,EP4)介导细胞迁移和破骨细胞生成,在研究中发现,EP4受体在分化的破骨细胞中表达升高(P<0.01)。使用EP4受体的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activated T cell 1, NFATc1)、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 CTSK)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基因的表达,减少破骨细胞生成(P<0.001),结果表明,EP4受体在PGE2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总之,小鼠间充质干细胞SENP3缺失通过激活Hh信号通路促进COX2转录和PGE2分泌,从而促进破骨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破骨细胞 SUMO特异性蛋白酶3 环氧化酶2 Gli家族锌指2 前列腺素E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通过抑制自噬促进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
2
作者 李忆 张利军 +2 位作者 张雨珂 张琪 张丽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694,共8页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oxLDL诱导VSMC铁死亡模型,利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或自噬诱导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联合处理VSMC,检测自噬...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铁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构建oxLDL诱导VSMC铁死亡模型,利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或自噬诱导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联合处理VSMC,检测自噬和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mTO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螯合体1(p62)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死亡情况;C11 BODIPY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亚铁离子(Fe^(2+))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oxLDL可显著上调VSMC中mTOR表达;同时使p62表达升高、 LC3表达降低,进而抑制VSMC自噬。与单纯oxLDL处理相比,联合雷帕霉素处理可逆转oxLDL诱导的VSMC铁死亡,即减少VSMC死亡数量,升高GPX4表达和GSH含量,降低MDA、 Fe^(2+)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联合CCCP处理可通过激活自噬降低p62表达、升高LC3表达;并减少VSMC死亡数量,升高GPX4表达和GSH含量,降低Fe^(2+)、 MDA含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进而削弱oxLDL诱导的VSMC铁死亡。而且,雷帕霉素抑制mTOR后可明显逆转oxLDL引起的p62蛋白高表达和LC3蛋白低表达。结论 mTOR可能通过抑制自噬促进oxLDL诱导的VSMC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苷通过上调COX5B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对硼替佐米耐药
3
作者 贾林创 刘志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806,共9页
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的获得性耐药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的主要障碍。在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过程中,MM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然而,细胞代谢重编程驱动BTZ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基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 对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ortezomib, BTZ)的获得性耐药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的主要障碍。在获得性耐药的发展过程中,MM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然而,细胞代谢重编程驱动BTZ耐药性发展的关键基因和潜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嘧啶代谢产物在MM耐药性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CCK-8实验筛选结果显示,嘧啶代谢产物尿苷与MM对BTZ的耐药性显著相关(P<0.05)。通过CCK-8、Western印迹、流式细胞术在体外证实尿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TZ诱导的MM细胞凋亡(P<0.05);构建Vk*MYC小鼠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和骨髓腔内移植模型,发现BTZ与尿苷联合给药显著加速了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加剧骨组织破坏以及肿瘤细胞浸润(P<0.05);RNA测序分析显示尿苷在转录水平上主要调控MM细胞的线粒体翻译功能。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证明尿苷增强了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速率,但对糖酵解速率无显著影响。同时,转录物组学差异基因分析显示,尿苷处理组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X5B的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并通过实验证明COX5B是尿苷影响MM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关键分子。综上所述,尿苷通过上调COX5B的转录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强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进而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最终驱动MM细胞对BTZ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揭示了尿苷在MM耐药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了尿苷通过COX5B介导的细胞代谢重编程的分子机制,为复发/难治性MM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耐药 尿苷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 sgRNA文库筛选调控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表观遗传相关基因
4
作者 付亚坤 贾林创 穆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8-1708,共11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以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是临床上治疗中晚期病人最常用的策略,但耐药性的产生极大限制了化疗的效果,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耐药发生机制未明,亟需一种高通量...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以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是临床上治疗中晚期病人最常用的策略,但耐药性的产生极大限制了化疗的效果,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耐药发生机制未明,亟需一种高通量、高特异性的测序方法探索奥沙利铂耐药性产生的原因。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文库筛选是近年快速发展起来高通量筛选肿瘤耐药基因的新技术,但尚未在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耐药性产生的基因筛选中应用。我们构建了含有5256个小向导RNA(small-guide RNA,sgRNA)的针对910个人类表观遗传相关基因的sgRNA文库,利用慢病毒包装,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病毒感染的条件,将慢病毒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维持在30%以下,使其保证每1个细胞感染1条sgRNA并敲除1个基因;使用慢病毒携带文库感染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SW620,通过阳性筛选策略获得单克隆并进行扩增,通过测序筛选得到21个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的基因,通过分别敲除候选基因发现,敲除TDRKH、ALKBH3、UNKL、TTF2、TNKS、AURKA、RBM12、ELAVL2、LSM5、NOL8、PRPF 3基因可以显著提高奥沙利铂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半数致死量(IC_(50))(P<0.05),其中ALKBH3、AURKA和RBM 12等3个基因的高表达与临床的预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生存期:P=0.043,P<0.0001,P=0.045;无复发生存期:P=0.004,P=0.0019,P=0.0064)。研究证明,CRISPR/Cas9文库是筛选肿瘤敏感性基因的高通量方法,可为进一步探究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敏感性的机制提供靶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肿瘤耐药性 CRISPR/Cas9文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有氧运动改善高脂饮食诱导C57BL/6小鼠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婧 刘素娟 +1 位作者 牛燕媚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9-227,共9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Wnt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糖原合成激酶(GSK3β)磷酸化表达水平及其下游信号蛋白分子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C57BL/6小鼠骨骼肌Wnt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糖原合成激酶(GSK3β)磷酸化表达水平及其下游信号蛋白分子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和胰岛素抵抗模型组(IR组),分别喂饲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10周。建立IR模型后,再将IR组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安静组(HC组)和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Con组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NC)和正常饮食运动组(NE),随后运动组小鼠进行持续6周、75%VO2max强度的有氧跑台运动。6周训练结束后24小时,分别检测小鼠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空腹血清胰岛素值(FINs);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胰岛β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骨骼肌GSK3β和β-catenin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HC组小鼠OGTT、FINs及胰岛β细胞形态学结果呈现IR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而6周有氧跑台运动(HE vs HC)可以显著改善OGTT、FINs及胰岛形态学变化;(2)与NC组相比,HC组骨骼肌组织GSK3βm RNA表达及p GSK3βSer9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0%及1.19%(P<0.05)。β-catenin m RNA和pβ-catenin Ser33/37Thr41蛋白表达分别增加60%和19.23%(P<0.05);(3)与NC组相比,NE组骨骼肌组织GSK3βm RNA表达和GSK3β蛋白表达分别增加40.00%(P<0.05)和36.11%,β-catenin m RNA表达降低15.00%(P<0.05)。结论:6周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高脂饮食诱导小鼠IR,其机制与Wnt信号通路活性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 胰岛素抵抗 高脂饮食 有氧运动 GSK3Β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trins与骨骼肌细胞自噬——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牛燕媚 张珊 +1 位作者 王天怡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肥胖及其引发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冠心病、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有氧运动通过改善机体能量代谢,作为代谢性疾病的干预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用于临... 肥胖及其引发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冠心病、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有氧运动通过改善机体能量代谢,作为代谢性疾病的干预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用于临床IR和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目前对于有氧运动调控骨骼肌能量代谢在改善IR过程中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妨碍了运动干预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trins 骨骼肌 自噬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运动干预防治代谢性疾病的新靶点 被引量:16
7
作者 于春霞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3-447,共5页
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参与机体稳态调节的新靶点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寄居于人体肠道,通过对肠道的保护、营养以及参与调节机体代谢而对宿主健康产生影响。机体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包括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等... 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参与机体稳态调节的新靶点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寄居于人体肠道,通过对肠道的保护、营养以及参与调节机体代谢而对宿主健康产生影响。机体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包括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种代谢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代谢病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复合物在有氧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晓勐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4-1069,1057,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8周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C57BL/6小鼠肝脏m TOR复合物1/2(m TOR Complex 1/2)以及胰岛素信号相关蛋白的影响,分析有氧运动/高脂饮食与m TORC1/C2和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全面理解有氧运... 目的:通过研究8周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C57BL/6小鼠肝脏m TOR复合物1/2(m TOR Complex 1/2)以及胰岛素信号相关蛋白的影响,分析有氧运动/高脂饮食与m TORC1/C2和胰岛素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全面理解有氧运动改善高脂饮食诱导机体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只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组,n=10)和高脂饮食组(H组,n=40)。高脂饮食组小鼠饲以高脂饮食6周以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6周后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鉴定胰岛素抵抗成模小鼠。随后将胰岛素抵抗小鼠再次随机分为安静组(H组,n=10)和运动组(HE组,n=15),此两组小鼠继续饲以高脂饮食,同时对HE组施以8周、强度为75%VO2max的有氧跑台运动干预。实验结束后,采用OGTT检测小鼠葡萄糖耐量,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并通过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小鼠肝脏Raptor-m TOR及Rictor-m TOR结合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H组小鼠体重、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口服葡萄糖耐量下降,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 Akt S473、p Akt T308、p IRS1S307、p AMPKαT172磷酸化水平下降,p S6K1T389磷酸化水平升高。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Raptor-m TOR结合水平上升,Rictor-m TOR结合水平下降,即m TORC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 TORC2蛋白表达水平减低;与H组相比,HE组小鼠体重、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增高,肝脏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 AktS473、p AktT308、p IRS1S307、p AMPKαT172磷酸化水平有所提高,p S6K1T389磷酸化水平降低。Raptor-m TOR结合减少,Rictor-m TOR结合增多,即m TORC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 TORC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8周有氧运动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激活小鼠肝脏Akt/m TORC2信号通路、抑制Akt/m TORC1信号通路,增强小鼠肝细胞胰岛素信号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有氧运动 高脂饮食 MTOR COMPL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C1D1/4在有氧运动促进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倩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0-774,共5页
TBC1D1(Tre-2/BUB2/cdc1 domain family 1)和TBC1D4(又名Akt Substrate of 160 k Da,AS160)均为骨骼肌细胞内的GTP酶激活蛋白(Rab-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Rab-GAP),参与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细胞内的转位过程,调节... TBC1D1(Tre-2/BUB2/cdc1 domain family 1)和TBC1D4(又名Akt Substrate of 160 k Da,AS160)均为骨骼肌细胞内的GTP酶激活蛋白(Rab-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Rab-GAP),参与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在细胞内的转位过程,调节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最新研究表明,TBC1D1和TBC1D4在有氧运动促进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骼肌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活性下降引起GLUT4转位异常、导致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能力下降。有氧运动能够显著改善机体能量代谢水平,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TBC1D1和TBC1D4在有氧运动促进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中的作用,以期为运动防治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C1D1 TBC1D4 有氧运动 骨骼肌 葡萄糖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影响机体脂代谢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珊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2,共4页
脂肪酸(Fatty acids,FA)是机体进行耐力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除饮食摄入以外,骨骼肌细胞内的中性脂肪是运动肌群FA供给的主要来源。有氧耐力运动以消耗脂肪为其主要能量来源,故其具有全身性的降脂作用,并能使骨骼肌细胞内脂肪向增强氧... 脂肪酸(Fatty acids,FA)是机体进行耐力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除饮食摄入以外,骨骼肌细胞内的中性脂肪是运动肌群FA供给的主要来源。有氧耐力运动以消耗脂肪为其主要能量来源,故其具有全身性的降脂作用,并能使骨骼肌细胞内脂肪向增强氧化、中性脂肪储存及转化方向进行重塑。最新研究显示,规律运动能诱导并调控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氧化和脂滴(Lipid droplet,LD)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骨骼肌细胞 中性脂肪 平衡研究 脂代谢异常 降脂作用 肌群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信号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形式对脂联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珊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2-976,986,共6页
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症。人体研究也发现,AdipoQ水平能预示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 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同时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症。人体研究也发现,AdipoQ水平能预示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改变的潜力。运动作为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有大量研究对其引起的血浆AdipoQ及其受体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本文对目前已有的经典研究及近年针对不同运动形式对AdipoQ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归纳总结其中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为揭示AdipoQ在运动改善机体组织细胞胰岛素信号活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方向,为临床合理设计个性化运动干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脂联素 脂联素受体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在机体骨骼肌运动代谢适应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洁 傅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机体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可通过激活其下游靶蛋白调节组织细胞糖、脂代谢过程。运动适应涉及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中骨骼肌在机体对运动产生的代谢适应方面的作...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机体细胞的"能量感受器",可通过激活其下游靶蛋白调节组织细胞糖、脂代谢过程。运动适应涉及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中骨骼肌在机体对运动产生的代谢适应方面的作用最为明显。运动作为对机体的一个刺激可活化组织细胞AMPK,本文将针对AMPK在机体组织对运动产生代谢适应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阐明运动防治代谢性疾病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代谢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AK/Fn14信号通路在骨骼肌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能量代谢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慧阁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3-608,共6页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机制主要涉及机体外周组织、尤其是骨骼肌组织葡萄糖摄取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IR)。最新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机制主要涉及机体外周组织、尤其是骨骼肌组织葡萄糖摄取功能受损所引起的胰岛素抵抗(IR)。最新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与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Fn14)形成的二联体在调控骨骼肌细胞代谢相关基因转录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EAK Fn14 骨骼肌 蛋白酶解系统 纤维类型 线粒体生物合成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新靶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倩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诸多代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运动通过提高机体外周组织代谢水平而显著改善IR已被广...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诸多代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运动通过提高机体外周组织代谢水平而显著改善IR已被广泛应用于代谢性疾病的防治。近年来,鞘氨醇激酶(Sphingosine kinases,SK)作为机体脂代谢的重要调控蛋白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催化鞘氨醇(Sphingosine)合成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SK及其S1P在运动调控机体脂代谢从而改善IR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SK及其催化产物S1P在运动改善机体IR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加以综述,为揭示运动防治IR机制提供新的研究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 运动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律运动引起机体产生表观遗传学适应性改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燕媚 袁海瑞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932,共4页
众所周知,长期规律的运动能够降低人类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鉴于运动带给人类的诸多好处,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揭示规律运动增强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显示,规律运动能够改变机体多组织细胞基... 众所周知,长期规律的运动能够降低人类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鉴于运动带给人类的诸多好处,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揭示规律运动增强机体功能、降低疾病发病率的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显示,规律运动能够改变机体多组织细胞基因表达模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组织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修饰而产生的。本文将重点讨论人体组织细胞对规律运动所产生的表观遗传适应性改变及其与人体机能改变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表现遗传 适应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海瑞 牛燕媚 傅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 transferases,HATs)和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分别催化蛋白质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反应。HDACs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 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 transferases,HATs)和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分别催化蛋白质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修饰反应。HDACs在调节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深入理解HDAC各亚型在不同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将为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化酶 能量代谢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运动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天怡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4-1017,共4页
真核细胞通过严格调控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与融合,将细胞内变形、衰老或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靶向运输到溶酶体中消化降解.这一过程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保持细胞代谢功能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细胞自噬活性还与机... 真核细胞通过严格调控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与融合,将细胞内变形、衰老或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靶向运输到溶酶体中消化降解.这一过程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保持细胞代谢功能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细胞自噬活性还与机体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自噬水平的变化可引起脂肪细胞分化的改变问。运动已被证实在调控机体脂质代谢以及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圈.运动能够增加机体骨骼肌、肝脏和大脑皮层细胞的自噬活性,还可诱导脂肪细胞的自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脂肪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与饮食干预改善原发性肌肉衰减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凌坚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9,共4页
原发性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渐进性骨骼肌丢失与功能下降,常与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伴存在[1]。据估计在60~79岁年龄段,5%~13%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受Sarcopenia影响,而80岁以上年龄段受影响的比例增至11%~50%[2]。... 原发性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是指与年龄相关的渐进性骨骼肌丢失与功能下降,常与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伴存在[1]。据估计在60~79岁年龄段,5%~13%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受Sarcopenia影响,而80岁以上年龄段受影响的比例增至11%~50%[2]。最新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衰减症 运动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trins在AMPK/mTOR调控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天怡 牛燕媚 傅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8-331,共4页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细胞内两个重要的能量感受分子。AMPK主要调控分解代谢,而mTOR主要影响合成代谢,两者在调控细胞代谢平衡...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细胞内两个重要的能量感受分子。AMPK主要调控分解代谢,而mTOR主要影响合成代谢,两者在调控细胞代谢平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estrin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进化高度保守的应激诱导蛋白,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此外,Sestrins还能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活性,从而影响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稳态,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主要针对Sestrins与AMPK/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调控关系以及对细胞能量代谢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trins AMPK MTOR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介导CRTC2调节骨骼肌代谢研究进展
20
作者 于春霞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20-822,共3页
研究发现,单次高强度运动下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儿茶酚胺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诱导机体产生能量分解代谢反应。然而,长期运动训练后骨骼肌细胞能量储存反而逆行增加。与之相似的是,给予小鼠骨骼肌长期注射拟交感神经... 研究发现,单次高强度运动下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儿茶酚胺激活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诱导机体产生能量分解代谢反应。然而,长期运动训练后骨骼肌细胞能量储存反而逆行增加。与之相似的是,给予小鼠骨骼肌长期注射拟交感神经药(β-受体激动剂,模拟机体长期运动效应)也发现小鼠骨骼肌合成代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骼肌 CRT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