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娜
庞蕾
+2 位作者
许维刚
李希吉
王雨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瞬目反射R1、R2和R2'相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程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结果: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和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各分支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各波较其他两支延迟。结论:TSEP与BR具有不同的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早期波的潜伏期具有差异,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后续各波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电刺激
眶上神经
瞬目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诺环素对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文怡
刘洪臣
+3 位作者
吴霞
鄂玲玲
吕燕
张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感染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被感染的成骨细胞部分经庆大霉素处理后加入米诺环素,另一部分直接加入米诺环素...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感染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被感染的成骨细胞部分经庆大霉素处理后加入米诺环素,另一部分直接加入米诺环素,溶解细胞后计算细胞内外的菌落数。结果:经庆大霉素杀灭细胞外细菌后,细胞内细菌在米诺环素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减少,24h后基本抑制细胞内菌;随着米诺环素直接作用感染细胞的时间延长细胞内外的细菌均减少,3h细胞外细菌基本抑制,24h后细胞内的细菌也基本完全抑制。结论:米诺环素能够抑制成骨细胞内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时间依赖性,为种植体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侵入
成骨细胞
米诺环素
细胞内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的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分析
3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廖运茂
申岱
杜咏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0.4mm×2次/d的速率牵张整复封闭其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前6d以四环素肌注标记(30mg/kg)后各取材3只动物,标本制片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沉积并进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间期标本的荧光强度平均值及其总量,显示出明确的动态变化规律,自2周组起,成骨活动明显活跃,到4周组达到顶峰,至8、12周组逐渐减弱,但仍显著高出无明显荧光沉积的空白和试验对照组。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移动骨运送盘封闭组织缺损,牵张间隙逐渐被膜内成骨新骨生成修复,恢复了骨连续性。随时间间期的延长,新骨逐渐改建成熟。成骨活动呈现短期达到高峰后,逐步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娜
庞蕾
许维刚
李希吉
王雨生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瞬目反射R1、R2和R2'相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程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结果: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和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各分支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各波较其他两支延迟。结论:TSEP与BR具有不同的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早期波的潜伏期具有差异,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后续各波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
关键词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电刺激
眶上神经
瞬目反射
Keywords
Trigemin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TSEP)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 Supraorbital nerve Blink reflex(BR)
分类号
R745.1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诺环素对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文怡
刘洪臣
吴霞
鄂玲玲
吕燕
张健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口腔
医学院
修复科
解放军总医院
口腔
医学
研究所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感染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被感染的成骨细胞部分经庆大霉素处理后加入米诺环素,另一部分直接加入米诺环素,溶解细胞后计算细胞内外的菌落数。结果:经庆大霉素杀灭细胞外细菌后,细胞内细菌在米诺环素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减少,24h后基本抑制细胞内菌;随着米诺环素直接作用感染细胞的时间延长细胞内外的细菌均减少,3h细胞外细菌基本抑制,24h后细胞内的细菌也基本完全抑制。结论:米诺环素能够抑制成骨细胞内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时间依赖性,为种植体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侵入
成骨细胞
米诺环素
细胞内抗菌活性
Keywords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vasion Osteoblasts Minocycline Intracellula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分类号
R783.6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的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分析
3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廖运茂
申岱
杜咏梅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成都四川
大学
华西
口腔
医学院
口腔
医学
研究所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500533)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43609111)
文摘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0.4mm×2次/d的速率牵张整复封闭其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前6d以四环素肌注标记(30mg/kg)后各取材3只动物,标本制片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沉积并进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间期标本的荧光强度平均值及其总量,显示出明确的动态变化规律,自2周组起,成骨活动明显活跃,到4周组达到顶峰,至8、12周组逐渐减弱,但仍显著高出无明显荧光沉积的空白和试验对照组。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移动骨运送盘封闭组织缺损,牵张间隙逐渐被膜内成骨新骨生成修复,恢复了骨连续性。随时间间期的延长,新骨逐渐改建成熟。成骨活动呈现短期达到高峰后,逐步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
Keywords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Cleft lip/palate
Animal model
Fluorescent labeling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李娜
庞蕾
许维刚
李希吉
王雨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米诺环素对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张文怡
刘洪臣
吴霞
鄂玲玲
吕燕
张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的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分析
陈刚
王大章
廖运茂
申岱
杜咏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