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掺杂口腔复合树脂材料的近红外光固化
1
作者 乐鑫 贾庭芳 +4 位作者 陈瑶 周远柱 曲佳菲 李聪 申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5,共8页
为了提高现有复合树脂材料在近红外光下的固化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合成了一种无细胞毒性的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REUCNPs)掺杂的口腔复合树脂材料.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REUCNPs在808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出450~475nm的可见光,可被光引发... 为了提高现有复合树脂材料在近红外光下的固化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合成了一种无细胞毒性的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REUCNPs)掺杂的口腔复合树脂材料.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REUCNPs在808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出450~475nm的可见光,可被光引发剂樟脑醌(CQ)有效吸收.研究结果表明,将该REUCNPs掺入树脂基质中,可增强树脂单体的固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单体转化率,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该口腔复合树脂材料中含有1%(质量分数)樟脑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CQ/DMAEMA)和4%(质量分数)REUCNPs时,在808nm近红外光的照射下实现了最佳的固化效果,并可掺杂质量分数为40%的改性SiO_(2)无机填料以获得较好的机械强度.REUCNPs掺杂的口腔复合树脂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和生物相容性,为龋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途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上转换纳米粒子 口腔复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提取物对口腔致龋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韩慧 张向宇 +2 位作者 杨丽杰 马金爽 郭卯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7-120,124,共5页
目的:检测柠檬提取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柠檬提取物对主要致龋菌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柠檬提取物ICR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试验):实验分两组,实验组柠檬水提浓缩液按0.05ml/10g.bw灌胃,空白对照组室温、阳光等饲... 目的:检测柠檬提取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柠檬提取物对主要致龋菌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柠檬提取物ICR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试验):实验分两组,实验组柠檬水提浓缩液按0.05ml/10g.bw灌胃,空白对照组室温、阳光等饲养条件与实验组相同。饲养14d观察动物反应,第15天处死,解剖检查脏器情况;采用琼脂稀释法研究柠檬提取物对5种主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远缘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菌落计数法检测柠檬提取物对5种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ICR小鼠在14d观察期中未发现死亡现象,处死后检查各脏器无异常现象。柠檬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为4.5g/L,对嗜酸乳杆菌和内氏放线菌的MIC为2.25g/L。5种致龋菌在柠檬提取物作用下,其生长曲线均在第6小时左右出现明显的转折点,实验组与阴性组的细菌菌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柠檬提取物样品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物质;柠檬提取物对口腔致龋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提取物 ICR小鼠 生物安全性 致龋菌 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宏捷 张玉茹 +1 位作者 朱晓虹 李秋芝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中MMP-9及Ki-67的表达。结果: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中MMP-9及Ki-67的表达。结果:MMP-9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III+IV期者MMP-9的表达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I+II期者(P<0.05)。口腔鳞癌中MMP-9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8,P<0.05)。结论:MMP-9在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增殖活性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中增加口腔科护理实习内容的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珊 董丽萍 +2 位作者 张丽丽 赵岳 金英淑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9期55-56,共2页
目的:评价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中增加口腔科护理实习内容的效果。方法:对2003级和2004级学生分别采取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选取176名在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实习的本科生,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实习效果。结果:... 目的:评价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中增加口腔科护理实习内容的效果。方法:对2003级和2004级学生分别采取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选取176名在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实习的本科生,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实习效果。结果:对两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χ2检验,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届学生实习效果无统计学差异。实习医院教学意识强、条件好、内容安排合理、教学大纲完成良好、实习效果理想。结论:增加护理本科生口腔科护理实习内容,学生扩展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能力,拓宽了就业领域,同时满足了社会对口腔科专业护士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口腔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用石膏的固化形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莺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90-291,294,共3页
石膏作为重要的辅助材料在口腔修复的众多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石膏固化形变理论及固化形变中的各种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口腔修复 口腔用石膏 固化形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嗜酸性溃疡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山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口腔粘膜嗜酸性溃疡(EUOM)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清,多认为与创伤有关;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溃疡以舌、颊部好发,多为单发;组织学表现为溃疡下层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EUOM的诊断以临床和病理表现为依据... 口腔粘膜嗜酸性溃疡(EUOM)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病因不清,多认为与创伤有关;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溃疡以舌、颊部好发,多为单发;组织学表现为溃疡下层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EUOM的诊断以临床和病理表现为依据,应注意与癌性溃疡、腺周口疮、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细胞增多症等进行鉴别;治疗多采用完整切除或活检切除,也可应用局部或全身皮质类固醇等方法,但均应首先消除创伤因素;EUOM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 嗜酸性溃疡 创伤 症状 病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咬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腾哲 孙仕晨 陈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评估考试作为一过性应激事件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47名学生志愿者[17男,30女;(19.30±1.53)岁],无咬合异常。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和假期后一周分别用SCL-90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检测紧咬与咀嚼不同类型食物... 目的:评估考试作为一过性应激事件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47名学生志愿者[17男,30女;(19.30±1.53)岁],无咬合异常。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和假期后一周分别用SCL-90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检测紧咬与咀嚼不同类型食物块时颞肌和咬肌的肌电活动。结果:受试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5个因子改变明显(P<0.05)。配对t检验分析咀嚼肌功能表明,咬肌重叠指数在咀嚼胡萝卜和活动指数在咀嚼山楂糕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8),其他咀嚼状态指标未见显著改变。结论:考试应激显著影响大学生心理水平,咬合功能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 量表 咀嚼 肌电图 心理 咬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生物膜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鲍萍萍 邓嘉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细菌生物膜是导致牙髓根尖周病及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建立体外根管生物膜模型是根管感染控制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模型的选择、设计与构建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与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体外研究中常用的根管生物膜模型进行综述... 细菌生物膜是导致牙髓根尖周病及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建立体外根管生物膜模型是根管感染控制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模型的选择、设计与构建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与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体外研究中常用的根管生物膜模型进行综述,讨论模型构建的各项因素,如细菌组成、载体的选择和预处理、细菌接种和培养条件等,以期为根管感染控制研究中选择和设计更科学、合理的模型,研发更能模拟体内情况、稳定可重复的标准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生物膜 实验模型 根管感染 根管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技术在义齿快速成形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雅丽 李佳 +2 位作者 黄田 田彬 高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13-14,共5页
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设计与制造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其各项基础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包括原始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等 ,并指出进一步发展义齿CAD/CA... 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与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设计与制造技术层面上分析了其各项基础单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包括原始信息采集、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等 ,并指出进一步发展义齿CAD/CAM系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快速成形 CAD CAM 口腔医学 模型重构 数据处理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5
10
作者 白玉龙 陈阵 +1 位作者 王永兰 王瑛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比较Twisted File(TF)、ProTaper和Mtwo这3种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树脂模拟弯曲根管,分别用TF锉、ProTaper锉、Mtwo锉进行预备,测量预备前后工作长度、根管中轴线和根管弯曲度的变化量。结果:根备后工作长度丧失... 目的:比较Twisted File(TF)、ProTaper和Mtwo这3种机用镍钛锉对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树脂模拟弯曲根管,分别用TF锉、ProTaper锉、Mtwo锉进行预备,测量预备前后工作长度、根管中轴线和根管弯曲度的变化量。结果:根备后工作长度丧失量:TF组少于Mtwo组(P<0.05);根管中轴线的变化量:根尖部TF组少于Mtwo和ProTaper组(P<0.05),弯曲部TF组与ProTaper组少于Mtwo组(P<0.05);根管弯曲度改变量:TF组与ProTaper组少于Mtwo组(P<0.05)。结论:TF锉在预备弯曲根管时,能够较好地维持根管原始走向,防止根尖偏移,是较理想的弯曲根管预备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锉 ProTaper锉 成形能力 弯曲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钛合金生物学及机械性能评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欣 魏强 +1 位作者 李长义 张连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57-60,共4页
从生物学和力学性能角度出发,评述了生物医用钛合金实现特定生理功能需具有不同性能要求。以硬组织替代、介入性治疗钛合金及口腔修复用钛合金在生物学性能要求上的不同和在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为例,结合医用钛合金设计制造的... 从生物学和力学性能角度出发,评述了生物医用钛合金实现特定生理功能需具有不同性能要求。以硬组织替代、介入性治疗钛合金及口腔修复用钛合金在生物学性能要求上的不同和在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方面的差异为例,结合医用钛合金设计制造的具体实例,阐明了钛合金生物医用功能需求的多样性,为钛合金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分类与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学性能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精油、柠檬烯、茶多酚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晨 刘雅丽 +1 位作者 陈思佳 张向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研究天然植物成分柠檬精油(LEO)、柠檬烯(LIM)及茶多酚(TP)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细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取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下浓度作为实验浓度;采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法(MATH),测定S.mutans表面疏水性;采... 目的:研究天然植物成分柠檬精油(LEO)、柠檬烯(LIM)及茶多酚(TP)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细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取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下浓度作为实验浓度;采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法(MATH),测定S.mutans表面疏水性;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评价S.mutans的黏附。结果:LEO、LIM、TP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时,对S.mutans表面疏水性及粘附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加(P<0.05);1/2 MIC和1/20MIC时LEO抑制表面疏水性的作用强于LIM和TP(P<0.05)。结论:LEO具有防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精油(LEO) 变形链球菌(S.mutans) 细胞表面疏水性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移植与生物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松岭 李宏捷 +1 位作者 李秋芝 张玉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8-190,I001,共4页
目的 :用组织学观察的方法及分析植入材料在成骨过程中的骨动力学变化比较自体骨移植和胶原羟基磷灰石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本实验将自体骨、胶原羟基磷灰石分别植入 10头中国试验用小型猪下颌骨缺损内 ,采用常规组织学观... 目的 :用组织学观察的方法及分析植入材料在成骨过程中的骨动力学变化比较自体骨移植和胶原羟基磷灰石植入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本实验将自体骨、胶原羟基磷灰石分别植入 10头中国试验用小型猪下颌骨缺损内 ,采用常规组织学观察 ,测量并统计基本的骨动力学参数 ,从定量、动态的角度 ,研究分析各自在修复过程中骨生长情况。结果 :胶原羟基磷灰石植入后比自体骨植入后骨再建发生早 ,说明前者也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 ,可较早地促进新生骨生长。结论 :胶原羟基磷灰石、自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 ,其前者可以免除患者自体二处手术供骨的痛苦及心理负担 ,优于自体骨移植修复 ,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移植 生物材料 修复 下颌骨缺损 胶原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ME—PDT对致龋模型中变形链球菌的杀伤作用及组织病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蕾 邹朝晖 +1 位作者 马莹莹 李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杀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构建致龋模型,随机分成7组:照射60、90、120 s的PDT组、单纯光敏剂、单纯激光、0.2%NaF阳性组、0.9%生理盐水阴性组。选择半导体激光为光源,血卟啉单甲醚(HM...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杀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构建致龋模型,随机分成7组:照射60、90、120 s的PDT组、单纯光敏剂、单纯激光、0.2%NaF阳性组、0.9%生理盐水阴性组。选择半导体激光为光源,血卟啉单甲醚(HMME)为光敏剂。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各组对变形链球菌的杀伤作用,组织病理观察大鼠口腔软组织变化。结果:平板菌落计数显示,与对照组比较,PDT防龋处理可使大鼠口腔中变形链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光照时间为90s时对大鼠口腔软组织的损伤较小。结论:HMME-PDT可有效杀灭大鼠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选择合适照射时间,不仅可以提高灭菌率还可减少对口腔其他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变形链球菌 光敏剂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合金种植体仿生生长磷灰石涂层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长义 陈民芳 +4 位作者 魏强 张连云 朱胜利 崔振铎 杨贤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5-360,共6页
为赋予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并探讨类骨磷灰石涂层NiTi作为人工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酸碱处理活化NiTi合金,采用仿生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在中国白兔股骨中植入,以无涂层NiTi合金为对照,在植入后15周和2... 为赋予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并探讨类骨磷灰石涂层NiTi作为人工骨修复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酸碱处理活化NiTi合金,采用仿生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在中国白兔股骨中植入,以无涂层NiTi合金为对照,在植入后15周和26周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组织学测试。结果表明仿生生长磷灰石的成分和结构近似于自然骨中的矿物质,晶粒为纳米尺度,是含碳酸根及钙离子缺陷的类骨磷灰石。NiTi/HA植入兔股骨可刺激成骨细胞活跃、增殖,15周后形成完全骨接触界面,且结合状态良好无裂隙。同期NiTi植入体与骨组织间有未吸收的纤维组织,界面结合较差有裂隙。植入26周后,两种种植体与皮质骨均为骨接触。但在髓腔界面,NiTi/HA周围干细胞成骨过程基本完成,新骨紧密包裹种植体;而NiTi表面新骨层残破不全,出现裂隙。说明类骨磷灰石涂层NiTi合金是生物活性材料,有较强的成骨能力,与骨组织间为化学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形状记忆合金 类骨磷灰石 仿生生长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皮苷、柠檬烯及茶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雅丽 陈思佳 +1 位作者 张晨 张向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橙皮苷、柠檬烯及茶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方法:UV-Vis光谱分析方法测定3种天然产物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3种天然产物在实验浓度范围... 目的:研究橙皮苷、柠檬烯及茶多酚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方法:UV-Vis光谱分析方法测定3种天然产物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3种天然产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两种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清除效果随浓度增大而增加。橙皮苷(IC50=0.097,0.011)清除DPPH·和·OH的能力明显强于柠檬烯(IC50=0.0024,0.0004)、茶多酚(IC50=0.0144,0.009)。结论:橙皮苷比茶多酚、柠檬烯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茶多酚 柠檬烯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敏方法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形态及树脂粘接剂粘接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毕文婷 高平 +1 位作者 陈利民 张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涂用脱敏剂或激光脱敏的牙本质的微结构形态,评价脱敏剂及激光脱敏对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离体牙去除颊面釉质暴露浅层牙本质。分别不做任何处理、用Gluma脱敏剂处理和用Nd:YAG激光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牙本质... 目的:观察涂用脱敏剂或激光脱敏的牙本质的微结构形态,评价脱敏剂及激光脱敏对树脂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离体牙去除颊面釉质暴露浅层牙本质。分别不做任何处理、用Gluma脱敏剂处理和用Nd:YAG激光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处理牙本质表面和剖面的微观特征。分别用3种树脂粘接剂Rely XTMUnicem、Panavia F、Super-Bond C&B将铸件粘接到处理过的牙本质表面,测定样本的抗剪强度,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luma组牙本质小管开口几乎堵塞;Nd:YAG激光处理组小管口熔融封闭或者变窄,照射集中区域出现凹坑状结构。使用Gluma脱敏剂后Super-Bond C&B抗剪强度增大(P<0.05)。使用Nd:YAG激光后3种树脂粘接剂粘接力无明显变化。结论:Gluma脱敏剂可增强Super-Bond C&B的粘接强度。Nd:YAG激光不影响3种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MA脱敏剂 ND:YAG激光 树脂粘接剂 扫描电镜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陶瓷与3种树脂水门汀初期粘接强度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利民 王夏衡 +1 位作者 王蔚 高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通过对2种修复用氧化物陶瓷与3种树脂水门汀的粘接抗剪强度比较,探讨适合牙科氧化物陶瓷的粘接材料。方法:分别用3种树脂水门汀SuperbondC﹠B、RelyXTMUnicem、PanaviaTMF与喷砂后的氧化锆(ZrO2)及三氧化二铝(Al2O3)陶瓷的粘接面粘... 目的:通过对2种修复用氧化物陶瓷与3种树脂水门汀的粘接抗剪强度比较,探讨适合牙科氧化物陶瓷的粘接材料。方法:分别用3种树脂水门汀SuperbondC﹠B、RelyXTMUnicem、PanaviaTMF与喷砂后的氧化锆(ZrO2)及三氧化二铝(Al2O3)陶瓷的粘接面粘接,37℃水浴24h后测试其粘接抗剪强度,数据用SAS9.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2O3陶瓷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SuperbondC﹠B粘接强度最高为(37.60±2.06)MPa。ZrO2陶瓷组中SuperbondC﹠B与Pana-viaTMF的粘接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RelyXTMUnicem粘接强度最低为(13.29±3.05)MPa。结论:SuperbondC﹠B、PanaviaTMF与氧化物陶瓷均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RelyXTMUnicem虽然操作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不如多步法系统获得的粘接强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陶瓷 树脂水门汀 粘接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EDTA进行根管消毒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靳晓兰 邹朝晖 +1 位作者 张亚男 阴慧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EDTA联合应用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75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建立感染根管模型,随机均分为5组,A组:PDT处理组;B组:EDTA处理组;C组:PDT联合EDTA处理组;D组:NaClO阳性对照组;E组:...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EDTA联合应用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75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建立感染根管模型,随机均分为5组,A组:PDT处理组;B组:EDTA处理组;C组:PDT联合EDTA处理组;D组:NaClO阳性对照组;E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各组处理前、处理后分别用纸尖在根管内取样,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回复实验中在根管内注满无菌液体培养基,培养7d后用纸尖取样,统计检出细菌的根管个数。结果:PDT联合EDTA组杀菌率达100%,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回复实验中PDT联合EDTA组检出细菌根管数为4个,明显少于其余4组(P<0.05)。结论:PDT联合EDTA可有效进行根管消毒,有望为临床提高根管消毒效率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消毒 光动力疗法 粪肠球菌 单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常秀明 邹朝晖 阴慧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03-305,30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杀灭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 目的:探讨以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杀灭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实验分为4组:HMME-PDT组、HMME-PDT加叠氮钠组、西吡氯铵处理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平板菌落计数观察牙菌斑内致龋菌的活力,并测定不同处理前后pH的变化值(⊿pH)观察其对致龋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HMME-PDT组和西吡氯铵组牙菌斑内致龋菌的数量(CFU/mL)显著下降(P<0.05),其杀菌率分别为94.92%和51.86%;而HMME-PDT加叠氮钠组牙菌斑内致龋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杀菌率仅为9.47%。⊿pH值测定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24h),与生理盐水组相比,HMME-PDT组牙菌斑内致龋菌的产酸能力显著下降。结论:PDT可有效杀灭菌斑生物膜内的致龋菌,并抑制其产酸,同时单线态氧在PDT杀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菌斑生物膜单线态氧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