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瑞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麻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卓 施节娟 +1 位作者 马浩南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复合瑞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麻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膝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65岁,BMI<30 kg/m^(2),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行超声...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复合瑞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麻镇静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方法选择择期行单膝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65岁,BMI<30 kg/m^(2),ASAⅠ—Ⅲ级。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0.05~0.20μg·kg^(-1)·min^(-1),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1)·h^(-1)和瑞马唑仑。根据预试验确定瑞马唑仑的起始剂量为0.7 mg·kg^(-1)·h^(-1),相邻浓度比值为1∶1.15,以出现镇静无效的前一例患者为第1例,按照序贯法确定下一例瑞马唑仑的维持剂量,若上一例镇静有效(BIS≤60、MAP波动幅度<基础值的20%且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则下一例在上一例的给药剂量基础上降低一个梯度,反之任意一项指标不达标则为镇静无效,下一例给药剂量升高一个梯度,重复此过程直到出现第7个拐点终止研究。采用概率单位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瑞马唑仑的ED 50和ED 95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术中知晓、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联合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麻镇静的ED 50为0.539 mg·kg^(-1)·h^(-1)(95%CI 0.469~0.604 mg·kg^(-1)·h^(-1)),ED 95为0.681 mg·kg^(-1)·h^(-1)(95%CI 0.611~1.136 mg·kg^(-1)·h^(-1))。1例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有效,1例术后4 h出现恶心呕吐,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复合瑞芬太尼时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麻镇静的ED 50为0.539 mg·kg^(-1)·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半数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海波 周琪 +1 位作者 张析哲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96-1000,共5页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常见,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小管细胞死亡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线粒体质量控制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常见,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小管细胞死亡是其发病机制之一。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线粒体质量控制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研究将线粒体质量控制作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靶向治疗策略。因此,本文就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