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人文教育有效途径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韦勤 李大钦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55,共2页
医学人文教育仍然处于薄弱的状态,与其重要性极不对称,造成此种局面的症结之一在于现有的学制学时紧张,难以有序地开展课堂教育教学。面对医学人文教育所处的困境,采取医学人文辅修专业的形式不失为可以探索的途径,化解学时紧张的矛盾,... 医学人文教育仍然处于薄弱的状态,与其重要性极不对称,造成此种局面的症结之一在于现有的学制学时紧张,难以有序地开展课堂教育教学。面对医学人文教育所处的困境,采取医学人文辅修专业的形式不失为可以探索的途径,化解学时紧张的矛盾,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尽快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学时 途径 辅修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 被引量:24
2
作者 韦勤 柏茗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1,F003,共3页
课程设置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中心环节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仍不够理想。通过分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针对现有的医学教育学制和整体教育状况,提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改进对... 课程设置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中心环节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仍不够理想。通过分析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针对现有的医学教育学制和整体教育状况,提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和改进对策,以课程设置为解决为问题的切入点,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课程设置 构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琳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72,共2页
国外医学人文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鲜明的教育特色和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暴露出很多问题,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步履维艰。通过抓住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学习主体、教学体系、内容、方式等几个医学... 国外医学人文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措施、鲜明的教育特色和强有力的师资保障,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暴露出很多问题,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步履维艰。通过抓住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学习主体、教学体系、内容、方式等几个医学人文教育的中心环节,探索了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借鉴 国外 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小班化教学 被引量:6
4
作者 韦勤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6,共2页
中国医学人文教育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和途径,而目前各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采取的大班课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从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规律出发,并借鉴他国的经验,小班化教学应是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效性一个中心... 中国医学人文教育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和途径,而目前各校的医学人文教育采取的大班课教学方式影响了教学效果。从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规律出发,并借鉴他国的经验,小班化教学应是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效性一个中心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小班化教学 教育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对医学专业人才医德培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1期110-111,共2页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专业人才医德培养的比较,提出强化医学人才医德培养的重要性。针对我国目前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改进我国医学人才医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医学专业人才 医德培养 综合素质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关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归因及其改善路径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7-239,共3页
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当前突出的医患矛盾进行了制度归因,包括过度需求与有限供给的矛盾、医疗服务相对价格的扭曲、不健全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管办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而针对这些制度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出发提供了改善医患... 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当前突出的医患矛盾进行了制度归因,包括过度需求与有限供给的矛盾、医疗服务相对价格的扭曲、不健全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管办合一的管理体制,进而针对这些制度因素,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出发提供了改善医患关系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医患关系 归因 改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医学文化问题——兼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32-1533,共2页
中医学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对解决中国人心身健康问题提出了特殊要求。这种要求是单纯的外来医学心理学不能满足的。而现代医学的普及使问题复杂化。中医心理学必须面对如何理解和吸收现代医学心理学成果的问题。
关键词 本土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文化 心身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法与伦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钰涛 张金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年第1期34-35,共2页
由肖志军一案切入,讨论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过分强调法治、忽视伦理力量的倾向,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通过分析法与伦理相互联系表现为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合力的... 由肖志军一案切入,讨论了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过分强调法治、忽视伦理力量的倾向,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通过分析法与伦理相互联系表现为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合力的内在规律性,强调法与伦理并重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与现代道德哲学困境的超越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卫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88-92,共5页
"情"的迷失是现代道德哲学困境的焦点之一。由于理性的极度扩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原则即功利原则和个体原则的极端化导致"情"的伦理地位和伦理功能的削弱,进而使现代人陷入一系列道德哲学困境中:情欲的过度膨胀... "情"的迷失是现代道德哲学困境的焦点之一。由于理性的极度扩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原则即功利原则和个体原则的极端化导致"情"的伦理地位和伦理功能的削弱,进而使现代人陷入一系列道德哲学困境中:情欲的过度膨胀引发了生命困境;道德情感的世俗化引发了道德困境;伦理情感的"退隐"引发了伦理困境。因此,要超越这种困境,我们必须重新恢复"情"的伦理地位和伦理功能,以期恢复人的情感能力,使现代人的"世俗世界"和"意义世界"得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困境 道德困境 伦理困境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立法者”?——政治哲学和制度实践的诠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雅琴 《政法论丛》 2009年第6期27-34,共8页
对"立法者"的法理界定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问题。在立法学上,它要解决的是立法权的归属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它是探究"立法者原意"时究竟应该探寻谁的意志的深层追问。现在人们对"立法者"的概念... 对"立法者"的法理界定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意义深远的问题。在立法学上,它要解决的是立法权的归属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它是探究"立法者原意"时究竟应该探寻谁的意志的深层追问。现在人们对"立法者"的概念使用莫衷一是,或指有权的立法机关,或指参与法案起草的专家,或指重要的立法辅助机构,或指实际起决策作用的立法机关首脑或组织。但实际上他们都没有揭示"立法者"的真实涵义。在民主政治社会中,从最本源和终极意义来讲,人民享有最终的立法决策权,人民是立法者;而在实行代议制的国家,人大代表(议员)才是实际的立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者 立法参与者 立法影响者 立法决策者 人大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转向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1
作者 纪海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4,共4页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犹如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从理论建构方面、元理论方面、元方法论方面和实证研究方面...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犹如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从理论建构方面、元理论方面、元方法论方面和实证研究方面探讨了文化转向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些许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向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中华民族心身健康之路——《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的行为指导分析
12
作者 王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22-1323,共2页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对人体功能维持的4个方面做出了指导:意识训练、食物训练、生活习惯训练、工作习惯训练。就目前人类能力而言,这种训练是提升人体功能的一种可靠途径。心身健康指导专家应挖掘其科学内涵,制定具体操作手段,直接用...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对人体功能维持的4个方面做出了指导:意识训练、食物训练、生活习惯训练、工作习惯训练。就目前人类能力而言,这种训练是提升人体功能的一种可靠途径。心身健康指导专家应挖掘其科学内涵,制定具体操作手段,直接用于改善当代中国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心身 健康 素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