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色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比敏感度和色觉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慧敏 袁朝旭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色人工晶状体(IOL) 植入眼内主观感觉、对比敏感度和色觉的变化。 方法 老年白内障60 人(66 眼) ,随机分成两组,植入黄色IOL30 眼,普通PMMAIOL36 眼。术后1 周,1 ,3 ,6 月时,分别询... 目的 研究黄色人工晶状体(IOL) 植入眼内主观感觉、对比敏感度和色觉的变化。 方法 老年白内障60 人(66 眼) ,随机分成两组,植入黄色IOL30 眼,普通PMMAIOL36 眼。术后1 周,1 ,3 ,6 月时,分别询问主观感觉、测量视力、对比敏感度、色觉。 结果 黄色IOL 比普通PMMA IOL 在空间对比敏感度的低、中频率上显著升高,主观感觉也较好。结论 黄色IOL 比普通PMMAIOL 在空间对比敏感度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色觉 IOL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的制备及物理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红玉 袁佳琴 +2 位作者 孙慧敏 顾汉卿 陆茉珠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以氟-肝素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修饰,并测定其物理光学性能。方法利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氟-肝素表面修饰,通过物理光学方法对不同剂量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 目的以氟-肝素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表面修饰,并测定其物理光学性能。方法利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人工晶状体进行氟-肝素表面修饰,通过物理光学方法对不同剂量表面修饰的人工晶状体进行透光率、分辨率、屈光度及袢的抗拉强度的测定。结果氟-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氟离子剂量为2×1014~5×1014ions/cm2,其机械、光学性能和未修饰人工晶状体比较无明显区别,在短波光线及紫外线区(360~490nm)修饰人工晶状体的透光率明显低于未修饰人工晶状体。结论氟-肝素修饰人工晶状体有效地阻挡了短波光线及紫外线,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表面修饰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上皮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动物实验研究第一部分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 被引量:5
3
作者 汤欣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145-147,F003,共4页
试图以免疫学方法制备特异性晶体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来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以探索防止后发障的发生。共分四部分:1.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2.晶体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抗体的免疫学检测;4.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 试图以免疫学方法制备特异性晶体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来抑制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以探索防止后发障的发生。共分四部分:1.晶体上皮细胞的培养;2.晶体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抗体的免疫学检测;4.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动物和人的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报告家兔晶体上皮细胞的原代和继代培养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上皮细胞 单克隆抗体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眼内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岩秀 李筱荣 +2 位作者 张晓红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 ( 5 Fu)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LECs)增殖的影响及眼内毒性。方法 传代兔LECs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 5 Fu ,作用一定时间后 ,MTT法测定OD值。选取对LECs增殖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质量浓度 ,进行兔眼前房注射 ,4天后进... 目的 研究 5 氟尿嘧啶 ( 5 Fu)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 (LECs)增殖的影响及眼内毒性。方法 传代兔LECs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 5 Fu ,作用一定时间后 ,MTT法测定OD值。选取对LECs增殖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质量浓度 ,进行兔眼前房注射 ,4天后进行角膜内皮分析和眼内炎性细胞分析。结果 体外实验质量浓度为 0 2 5 μg/ml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 <0 0 5 ) ;前房注射的 5 Fu达 5mg/ml时 ,表现出角膜内皮形态改变及前节炎性反应 ,随质量浓度升高 ,程度加重。结论  5 Fu对兔LECs增殖的体外抑制呈时间依赖性和质量浓度依赖性 ,前房注射 5 Fu产生的眼毒性与其质量浓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晶状体上皮细胞 眼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红 张红 +2 位作者 汤欣 季建 孙慧敏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研究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的成分。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白内障术中取出的患者晶状体囊膜的成分。结果 Ⅳ型胶原、层粘蛋白阳性率为 10 0 % ,部分患者晶状体囊膜中有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存在。有些囊膜同时具有上... 目的 研究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的成分。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白内障术中取出的患者晶状体囊膜的成分。结果 Ⅳ型胶原、层粘蛋白阳性率为 10 0 % ,部分患者晶状体囊膜中有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存在。有些囊膜同时具有上述 4种成分。结论 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囊膜主要成分依然为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 ,但也会有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等成分存在。这些细胞外基质成分可能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增殖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囊膜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晓红 李筱荣 +1 位作者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对体外培养的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经不同浓度TGF β作用后的增殖情况 ;以TUNEL技术研究TGF β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凋亡的变化。 结果 TGF β可显著抑制晶状体上皮细...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对体外培养的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经不同浓度TGF β作用后的增殖情况 ;以TUNEL技术研究TGF β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凋亡的变化。 结果 TGF β可显著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抑制率高达 35 %。原位凋亡测定显示TGF β作用 30min至 8h可明显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阳性细胞核由边缘着色逐渐变为整个核均匀着色。结论 转化生长因子 β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赵绍贞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0 1只眼PRK术后者 ,用接触型镜面反光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 ,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度数范围... 目的 探讨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近视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0 1只眼PRK术后者 ,用接触型镜面反光角膜内皮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不同部位角膜内皮细胞 ,并统计分析其在不同度数范围内的平均细胞密度、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平均细胞密度在C组平均下降 10 % ;A ,B组的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百分率均在C组有明显改变。结论 PRK术对极高度近视 (切削角膜厚度超过 15 0 μm)的角膜内皮细胞有较大影响 ,随时间推移未发现进一步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术 近视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晓红 李筱荣 +1 位作者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NFα和E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EC)增殖的作用。结果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人、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NFα和E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EC)增殖的作用。结果0.1U/ml的TNFα即可明显促进人、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EGF为1、10ng/ml时可明显促进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结论细胞因子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细胞增殖 后囊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tmar视力仪预测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朝旭 孙慧敏 +1 位作者 袁佳琴 汤欣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在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预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方法 应用Lotmar视力仪预测术前视力大于或等于0.01的18只手术眼,测不出预测值的手术眼测其对侧眼的预测值。结果 预测值小于或等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值在02以... 目的 在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预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方法 应用Lotmar视力仪预测术前视力大于或等于0.01的18只手术眼,测不出预测值的手术眼测其对侧眼的预测值。结果 预测值小于或等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值在02以内的有11眼(61.1%),r=05858。其余14只手术眼因术前视力小于001,测不出预测值,测其对侧白内障眼的预测值与手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值在02以内有10眼(714%),相关系数为06520。结论 用Lotmar视力仪预测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准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矫正视力 Lotm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原癌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红 李筱荣 +1 位作者 孙慧敏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α)对体外培养的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原癌基因 fos,jun, myb, myc, ras等蛋白产物表达的作用。方法细胞经 10 U/ml 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α)对体外培养的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原癌基因 fos,jun, myb, myc, ras等蛋白产物表达的作用。方法细胞经 10 U/ml TNF-α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酶标技术测定蛋白表达。结果经TNF-α作用后,几种原癌基因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1)。 fos,jun,myb,ras在刺激1h后即达到顶峰,myc在刺激2h后达到顶峰,随后很快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细胞的阳性反应强度增加,细胞核内变化更为明显。结论TNF-α通过激活细胞内原癌基因的表达而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原癌基因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的超声乳化术对猫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红 袁佳琴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32-236,共5页
12只猫的左右眼分别行囊间超声乳化术及后房超声乳化术。术后24小时取材并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猫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证明采用囊间超声乳化术可有效地减少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衣 内皮细胞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形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向海 汤欣 +2 位作者 张红 袁佳琴 林松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189-191,F003,共4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形态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ALCONEYEMAPEH-290型角膜地形图仪分析2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所表现的变化。分别于术后1天、1周、1月和3月时行角膜地...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形态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ALCONEYEMAPEH-290型角膜地形图仪分析24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所表现的变化。分别于术后1天、1周、1月和3月时行角膜地形图检查,记录距角膜中心1.5、2.5、3.5mm处0、180、90、270度方向角膜曲率值并分析角膜地形图变化特点。结果所有病例于术后1天均呈轻度循规性散光,16例(66.7%)于术后1月转为逆规性散光。18例(75%)于术后1月内角膜形态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各时间段角膜曲率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角膜散光小,角膜地形图变化较小,并可很快恢复至术前状态。角膜地形图可以作为全面分析白内障术后角膜形态变化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角膜地形图 白内障 手术后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促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玉福 孙慧敏 +5 位作者 袁佳琴 王德文 施玉英 李筱荣 高亚兵 杨瑞彪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 研究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HLECs)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第 2代培养细胞中添加bFGF ,浓度 10 - 3~ 10 3ng/ml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测定法观察bFGF对HLECs... 目的 研究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HLECs)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原代与传代培养。第 2代培养细胞中添加bFGF ,浓度 10 - 3~ 10 3ng/ml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测定法观察bFGF对HLECs的影响。结果 HLECs具有不易贴附、融合较慢及不易生长等特点。bFGF促进HLECs的增殖 ,浓度为 1~ 10 2 ng/ml,具有统计学差异 ,10 2 ng/ml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BFGF HLECs 后囊混浊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眼球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桂琴 董亚利 +1 位作者 袁佳琴 顾汉卿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眼球的超微组织结构,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3只猕猴6只眼,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猕猴眼角膜分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虹膜组织由前后色素上皮层和基质层组成。睫状体由无... 目的 探讨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眼球的超微组织结构,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3只猕猴6只眼,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猕猴眼角膜分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虹膜组织由前后色素上皮层和基质层组成。睫状体由无色素上皮层、色素上皮层以及基质组成。视网膜组织分为外层的色素上皮层和由9层所组成内层的神经感觉视网膜。猕猴眼球的超微组织结构与人类基本相同。结论 猕猴为最理想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眼球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敏感度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袁朝旭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对比敏感度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觉功能检查方法。它测量人眼对低对比度下物体的分辨能力,比测量高对比度下分辨力的Snelen视力表更灵敏、全面地反映视功能状态,对一些眼病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治疗方式及疗效评... 对比敏感度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形觉功能检查方法。它测量人眼对低对比度下物体的分辨能力,比测量高对比度下分辨力的Snelen视力表更灵敏、全面地反映视功能状态,对一些眼病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治疗方式及疗效评价都有一定价值,在进一步研究视觉生理及脑机能方面也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形觉功能 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地形图变化及对比敏感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绍贞 袁佳琴 孙慧敏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类型的地形图中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VISX20/20B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治疗111例近视...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地形图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类型的地形图中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方法采用VISX20/20B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治疗111例近视及散光,术后以Eyesys角膜地形图仪及VCTS-6000型对比敏感度仪进行术后1a的分析。结果将PRK术后角膜地形图分为5类,不同类型的地形图其对比敏感度的变化不同。结论PRK术后对角膜地形图的分类与分析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解释一些临床难以解释的问题,PRK术后对比敏感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对比敏感度 角膜切削术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及白内障猕猴眼组织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延山 李志雄 +1 位作者 周建华 王桂琴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检测正常及白内障猕猴眼的组织结构,以供进一步的研究。方法40只猕猴眼(14只白内障)行裂隙灯、检眼镜、眼压检查,测量角膜的大小和房水量及细胞计数。摘除的眼球分别作火棉胶和石蜡包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猕猴眼球的前后径为(2... 目的检测正常及白内障猕猴眼的组织结构,以供进一步的研究。方法40只猕猴眼(14只白内障)行裂隙灯、检眼镜、眼压检查,测量角膜的大小和房水量及细胞计数。摘除的眼球分别作火棉胶和石蜡包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猕猴眼球的前后径为(21. 0±0. 72)mm、水平径(20. 2±0. 69)mm、垂直径(19. 6±0. 71)mm。其角膜大小及眼压基本同人类。房水量平均为(180±0.028)μl,房水中无细胞。正常猕猴眼内组织结构与人眼有些差异。猕猴白内障的形态和病理改变同人眼。结论作为高等动物,尤其进行临床前的实验研究,猕猴是最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组织结构 动物模型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