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胶质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降低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林彤 浦佩玉 钟述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8-241,共4页
本文通过对3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T亚群,淋转率及NK细胞活性)及神经递质NE及EPI进行检测,发现患者上述免疫指标及NE、EPI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免疫功能左侧组较右侧组下降更为明显。同时,NE水平与患者淋转率下降有正... 本文通过对3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T亚群,淋转率及NK细胞活性)及神经递质NE及EPI进行检测,发现患者上述免疫指标及NE、EPI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免疫功能左侧组较右侧组下降更为明显。同时,NE水平与患者淋转率下降有正相关关系,提示胶质瘤患者可能存在通过NIM作用使细胞免疫功能受抑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适应证的探讨 被引量:33
2
作者 马景鉴 李庆彬 +1 位作者 靳永恒 薛庆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对经CT确诊的自发性小脑出血72例,采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处理了与予后相关的44项因素,针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意识水平、血肿类型、血肿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凡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均应手术清除血肿:(1)GCS7分以下或经保守治疗... 对经CT确诊的自发性小脑出血72例,采用电子计算机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处理了与予后相关的44项因素,针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意识水平、血肿类型、血肿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凡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均应手术清除血肿:(1)GCS7分以下或经保守治疗意识障碍仍无好转者。(2)各型血肿的亚型B或脑干周围池及第四脑室严重受压、消失者。(3)各型血肿亚型C者。(4)血肿为中间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CT 手术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例脑脓肿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杨树源 赵春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80~1991年常规应用CT后140例脑脓肿的诊治。最常见的病因为隐源性感染,多房、多发性及直径小于2cm的小脓肿发生率升高。最常见的需氧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和脆弱拟杆菌;多种细菌混...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80~1991年常规应用CT后140例脑脓肿的诊治。最常见的病因为隐源性感染,多房、多发性及直径小于2cm的小脓肿发生率升高。最常见的需氧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和脆弱拟杆菌;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占29%。13例保守治疗者无1例死亡,反复穿刺、引流及脓肿切除术之间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总死亡率为7.1%;死亡率高低与入院时意识状态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脓肿 病因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附32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郑立高 李庆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9-290,293,共3页
报告椎管内上皮样囊肿21例和皮样囊肿11例。84.6%为30岁以下,10岁以下7/10因合并感染急骤发病,平均病程6.7年。70.2%的囊肿位于腰骶段。19例(59.4%)脊柱背部有皮窦及毛丛。17例(56.3%)X线平片发现脊柱畸形。全部切除9例,次全切除23... 报告椎管内上皮样囊肿21例和皮样囊肿11例。84.6%为30岁以下,10岁以下7/10因合并感染急骤发病,平均病程6.7年。70.2%的囊肿位于腰骶段。19例(59.4%)脊柱背部有皮窦及毛丛。17例(56.3%)X线平片发现脊柱畸形。全部切除9例,次全切除23例,无手术死亡。获随访的28例中,19侧恢复工作,6例残废,3例复发。认为本病系良性肿瘤,若重视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 上皮样囊肿 次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胶质瘤DNA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峰 浦佩玉 王广秀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6-97,共2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胶质瘤DNA含量的研究李峰,浦佩玉,王广秀目前,利用FCM(Flowcytometry)对脑瘤进行细胞群体的DNA倍体水平及增殖活性研究的国外文献报告结果不尽一致,对胶质瘤的FCM测定国内仅有少数报道...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胶质瘤DNA含量的研究李峰,浦佩玉,王广秀目前,利用FCM(Flowcytometry)对脑瘤进行细胞群体的DNA倍体水平及增殖活性研究的国外文献报告结果不尽一致,对胶质瘤的FCM测定国内仅有少数报道[1 ̄3]。故本文对不同病理类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流式细胞术 脱氧核糖核酸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脑中的组胺
6
作者 黄国兰 李萍 浦佩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39,共3页
机体中许多细胞都能合成组胺。组胺与细胞增殖有关。由于不同生长状态的组织内组胺含量不同,而生长迅速的肿瘤组织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组胺,因此组胺已成为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生化指标之一。近年来,国外对组胺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但对于... 机体中许多细胞都能合成组胺。组胺与细胞增殖有关。由于不同生长状态的组织内组胺含量不同,而生长迅速的肿瘤组织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组胺,因此组胺已成为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生化指标之一。近年来,国外对组胺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但对于人脑中组胺的测定,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测定了人脑中组胺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泌乳素放射受体分析及垂体腺瘤患者血清泌乳素分子形式的研究
7
作者 刘孟元 周肃 +1 位作者 汤特 张建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本研究利用大鼠肝膜泌乳素受体为特异竞争结合蛋白,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泌乳素放射受体分析法。该方法对泌乳素测定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为5.0±1.4mIU/d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不超过8.8%和11.3%,泌乳素... 本研究利用大鼠肝膜泌乳素受体为特异竞争结合蛋白,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泌乳素放射受体分析法。该方法对泌乳素测定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为5.0±1.4mIU/d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不超过8.8%和11.3%,泌乳素的血清回收率为98.6±5.0%。对垂体腺瘤的研究发现,血清泌乳素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分子形式。其表现分子量分别为98.6kDa、50.9kDa和24.6kDa,它们的受体结合活性分别为5.42IU/mg、11.22IU/mg和39.60IU/mg。与垂体非泌乳素腺瘤相比,在垂体泌乳素腺瘤患者血清中“巨”泌乳素和“大”泌乳素所占比例较高,而“小”泌乳素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放射免疫测定 垂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与脑膜瘤
8
作者 浦佩玉 田更戍 杨玉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5-307,F002,共4页
本文报告3例乳腺癌伴发脑膜瘤,对两者伴发是偶然现象或有其内在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在临床上乳腺癌患者出现颅内病变时要注意鉴别是脑转移瘤抑或是可望治愈的脑膜瘤。
关键词 乳腺癌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永中 马景鉴 +1 位作者 黄建军 杨树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9-331,共3页
报道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每例均有2个动脉瘤,其中13个为囊性,1个为梭形。有1例为双侧脉络膜前动脉对称性囊性动脉瘤。经单侧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将全部囊性动脉瘤一次性夹闭。经术中瘤囊穿刺及术后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瘤被完金夹闭... 报道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每例均有2个动脉瘤,其中13个为囊性,1个为梭形。有1例为双侧脉络膜前动脉对称性囊性动脉瘤。经单侧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将全部囊性动脉瘤一次性夹闭。经术中瘤囊穿刺及术后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瘤被完金夹闭。梭形动脉瘤仅用肌肉包裹。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和重残。结合我们的病例,本文对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识别、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强调有条件时,对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应及时一次性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动脉瘤 脑外科手术 囊性 梭形 治疗
全文增补中
颅内结核瘤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田德棒 许建强 +1 位作者 田更戌 杨树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颅内结核瘤68例临床分析田德棒,许建强,田更戌,杨树源近年来颅内结核瘤的报告不多。我们于1962年2月一1992年5月共收治“例,现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2例,女36例,年龄6一57岁,其中6... 颅内结核瘤68例临床分析田德棒,许建强,田更戌,杨树源近年来颅内结核瘤的报告不多。我们于1962年2月一1992年5月共收治“例,现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问题.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2例,女36例,年龄6一57岁,其中6一10$14俩I.11—20岁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结核瘤 脑结核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血管畸形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赛 高永中 杨树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4-375,384,共3页
脑干血管畸形(BSVM)是脑干自发性出血的常见原因。由于解剖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的特殊性,它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使用,BSVM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手术全切除病灶已成为现... 脑干血管畸形(BSVM)是脑干自发性出血的常见原因。由于解剖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的特殊性,它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使用,BSVM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手术全切除病灶已成为现实。本文就其发病率,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微波加热在脑组织中的温度分布及剂量效应
12
作者 马景鑑 浦佩玉 +8 位作者 薛庆澄 洪国良 张俊才 杨露春 张立儒 汤同奎 孙海涛 杨海贤 白景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13-516,T000,共5页
本文应用由天津大学自动化工程系研制的2450MHz微波加热器,通过脑体模、离体脑及活体兔脑微波加热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从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来观察加热后脑组织的温度分布和脑组织热损伤的临界温度和时间,探讨既能杀伤肿瘤细胞而对... 本文应用由天津大学自动化工程系研制的2450MHz微波加热器,通过脑体模、离体脑及活体兔脑微波加热进行体外和体内试验,从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来观察加热后脑组织的温度分布和脑组织热损伤的临界温度和时间,探讨既能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脑组织损伤不太大的临界温度.本文结果表明2450MHz在脑组织加热的温度范围半径为1cm^1.5cm,正常脑组织对热损伤的耐受临界热剂量不宜超过43℃2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加热 脑组织 超微结构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