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云生 李崇谦 +3 位作者 王琨 陈仲欣 贺能树 王永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7,共4页
用血管造影和读数显微镜对63例成人尸体起源于肋间、腰动脉的前根髓动脉的支数,起始动脉口内径、位宜及分布做了观察。结果表明:前根髓动脉的支数在男性个体为2.2支,女性为3.0支,男、女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 用血管造影和读数显微镜对63例成人尸体起源于肋间、腰动脉的前根髓动脉的支数,起始动脉口内径、位宜及分布做了观察。结果表明:前根髓动脉的支数在男性个体为2.2支,女性为3.0支,男、女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发出前根髓动脉的肋间动脉起始口内径,男性平均为1.57mm,女性为1.42mm;发出前根髓动脉的腰动脉起始口内径,男性平均1.62mm,女性为1.89mm。对上述动脉的位置和分布做了分析,为提高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动脉 腰动脉 动脉造影 脊髓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第3腰血管为蒂岛状脂肪瓣转移在腰椎间盘手术中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2
作者 安挺秀 吴仁志 +4 位作者 赵虬 张宝岭 曹文 李崇谦 吴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在33例(66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腰3动脉、特别是其背侧支的行程和皮下分布。其在腰3横突下缘穿过横突间韧带并发出椎板支后血管外径1.50±0.03mm,至穿出骶棘肌外侧缘血管长男5.1±1.2cm、女... 在33例(66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腰3动脉、特别是其背侧支的行程和皮下分布。其在腰3横突下缘穿过横突间韧带并发出椎板支后血管外径1.50±0.03mm,至穿出骶棘肌外侧缘血管长男5.1±1.2cm、女4.7±1.0cm;由骶棘肌外侧缘至腰后正中线男7.3±0.8cm、女7.0±0.6cm,并在真皮下形成毛细血管网。临床可获取足够长血管帝、含丰富血管网的岛状脂肪瓣复盖腰椎间盘手术后的神经根和硬膜翼,有效地避免其粘连。文中详细讨论了血管蒂游离、脂肪瓣设计和移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 神经根粘连 岛状脂肪瓣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下器官形态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殿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81-84,共4页
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下称SFO)为室周器官之一。位于第三脑室前背侧壁、海马连合腹侧穹窿脚分歧处,适平室间孔平面。在额状切面上可见其在正中线上呈半球状向下突于第三脑室中。在矢状切面则可分为体、背侧柄及腹侧柄三部分。... 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下称SFO)为室周器官之一。位于第三脑室前背侧壁、海马连合腹侧穹窿脚分歧处,适平室间孔平面。在额状切面上可见其在正中线上呈半球状向下突于第三脑室中。在矢状切面则可分为体、背侧柄及腹侧柄三部分。对于SFO的研究虽历史已久,但由于其形体较小,结构复杂,位置特殊,研究技术上存在一定困难,对其结构与功能意义过去一直未完全清楚。近年,随着新技术的使用,特别是从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及神经行为等多种手段综合科学研究趋势的出现,对SFO的研究又引起了神经学家及神经内分泌学家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且对临床一些疾病机制的探讨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O 背侧 毛细血管 空泡 神经组织 神经元 室管膜细胞 视前正中核 胞体 内质网 多核蛋白体 细胞质 胞浆 高尔基氏器 脑室 粒线体 线粒体 连合下器官 血管紧张肽 寡肽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在脑室周器官及丘脑下部的分布及其对饮水行为的神经内分泌控制
4
作者 张殿明 M.L.Weiss +2 位作者 R.R.Miselis A.N.Epstein E.stellar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1期15-19,82,共6页
本文以电破坏穹窿下器官,以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酶追综及[[^(14)C]]-脱氧葡萄糖放射自显影电子计算机图象程序处理等综合技术,观察Sprague~Dawley系大鼠在脑室及静脉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后,脑室周器官及丘脑下部的行为神经内分泌作用。... 本文以电破坏穹窿下器官,以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酶追综及[[^(14)C]]-脱氧葡萄糖放射自显影电子计算机图象程序处理等综合技术,观察Sprague~Dawley系大鼠在脑室及静脉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后,脑室周器官及丘脑下部的行为神经内分泌作用。结果表明:穹窿下器官、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及神经垂体的[[^(14)C]]-脱氧葡萄糖摄取相对视密度明显增高,提示这些结构在血管紧张素致渴饮水行为中,调节水盐平衡的神经内分泌作用。穹窿下器官是感受血管紧张素最敏感结构之一,它与丘脑下部的神经内分泌核群密切联系。电破坏穹窿下器官则大鼠失去在迷宫内快速奔跑饮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穹窿下器官 终板血管器官 正中隆起 [^(14)C]—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向小脑的直接投射——WGA-HRP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欣 吕梦翔 +2 位作者 杨振芳 于志强 张殿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2-54,共3页
用WGA-HRP逆行追踪大鼠下丘脑到小脑前叶蚓部皮质的直接投射,结果表明下丘脑双侧均可见标记细胞,同侧优势。在下丘脑背侧区室旁核有密集深染的标记细胞,在下丘脑外侧区、后区、交叉后区及下丘脑腹内侧区亦可见到标记细胞,本文结果为小... 用WGA-HRP逆行追踪大鼠下丘脑到小脑前叶蚓部皮质的直接投射,结果表明下丘脑双侧均可见标记细胞,同侧优势。在下丘脑背侧区室旁核有密集深染的标记细胞,在下丘脑外侧区、后区、交叉后区及下丘脑腹内侧区亦可见到标记细胞,本文结果为小脑对内脏功能调节提供形态学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WGA-HRP 小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坏大鼠穹窿下器官可减弱其交替性饮水记忆行为
6
作者 杨振芳 张殿明 +2 位作者 田德润 唐五凤 吴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188-188,共1页
我们以前的工作已证实了血管紧张素Ⅱ能引起大鼠在T迷宫内左右方向交替性饮水记忆行为。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下简称SFO)是位于第三脑室正中线前上方的神经内分泌结构,血管丰富,含有窗毛细血管,具有神经分泌颗粒和特化的室管膜... 我们以前的工作已证实了血管紧张素Ⅱ能引起大鼠在T迷宫内左右方向交替性饮水记忆行为。穹窿下器官(Subfornical Organ,下简称SFO)是位于第三脑室正中线前上方的神经内分泌结构,血管丰富,含有窗毛细血管,具有神经分泌颗粒和特化的室管膜,缺乏血脑屏障,是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在中枢的重要部位之一、血管紧张素Ⅱ可通过脑室进入位于血脑屏障之外的室周器官,激活SFO使之代谢活动增强,提高饮水动机,促使加压素的释放,出现交替性饮水记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交替性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肽 寡肽 大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下器官在大鼠交替性饮水行为中的神经内分泌作用
7
作者 杨振芳 张殿明 +2 位作者 田德润 唐五凤 吴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89-92,共4页
电坏坏Sprague-Dawley大鼠的穹窿下器官(SFO)后,脑室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100ng,大鼠在T迷宫内左右交替性饮水行为受到明显的抑制,交替性方向正确率明显降低,跑速亦显著减慢,提示SFO在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交替性饮水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在... 电坏坏Sprague-Dawley大鼠的穹窿下器官(SFO)后,脑室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100ng,大鼠在T迷宫内左右交替性饮水行为受到明显的抑制,交替性方向正确率明显降低,跑速亦显著减慢,提示SFO在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交替性饮水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在破坏了SFO同时又破坏了视前正中核的动物,虽然SFO破坏较小,也能阻断动物的左右交替性饮水行为。本文的实验还提示了血管紧张素Ⅱ可作用于SFO和AV3V(第三脑室前腹部)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下器官 血管紧张素 视前正中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