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控阵合成孔径的颅骨轮廓快速测量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翰则 刘睿旭 +3 位作者 周晓青 殷涛 刘志朋 马任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作为一项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经颅聚焦超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脑深部的神经调控与治疗中。颅骨的异形和声参数的极大差异性是导致聚焦超声穿透颅骨后实际焦点的偏移和焦域散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合成孔径技术为基础,由相控阵发射超声... 作为一项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经颅聚焦超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脑深部的神经调控与治疗中。颅骨的异形和声参数的极大差异性是导致聚焦超声穿透颅骨后实际焦点的偏移和焦域散焦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合成孔径技术为基础,由相控阵发射超声信号并接收于颅骨内外轮廓反射的回波信号,同时计算得到颅骨轮廓点坐标,实现对颅骨轮廓的快速测量。建立仿真模型,并利用颅骨仿体对算法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颅骨模型外轮廓中心区域的最大探测误差为0.15 mm,边缘区域为0.4 mm;内轮廓中心区域最大探测误差为0.3 mm,边缘区域为0.5 mm。实验结果表明:颅骨仿体外轮廓中心区域的最大探测误差为0.4 mm,边缘区域为0.8 mm;内轮廓中心区域最大探测误差为0.6 mm,边缘区域为0.9 mm。所设计的颅骨轮廓快速测量算法能够实现在2 min内完成颅骨内外轮廓的精确测量,并控制最大测量误差在1 mm以内。与核磁共振扫描(MRI)以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相比,降低了治疗成本和治疗时间,同时为下一步调整相控阵阵元发射延时,实现在颅内的实时精确聚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聚焦超声 神经调控 合成孔径技术 相控阵 实时精确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萍 金鹿 +2 位作者 夏来保 郝莎 程涛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1,共11页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相关成果转化,对于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物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立足生命科学及医... 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相关成果转化,对于培育生物医药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生物医药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立足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呈现的新态势,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的经验,总结得出了4种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运行转化模式;聚焦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核心‒催化”系统,研究符合创新规律和市场规律的成果转化机制体系,构建了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机制“微生态”模型,包括技术研发、技术实施、投资系统3个核心系统以及政府宏观支撑催化系统。研究建议,聚焦顶层设计、营造创新生态、激活转化动力和强化制度支撑,以期为我国生命科学及医学新型研发机构加速推进成果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及医学 新型研发机构 成果转化 微生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磷纳米材料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兰潇云 朱恩灿 +2 位作者 朱颖炜 陆健 张闯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8-1226,共9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处于前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诊疗方法面临着许多瓶颈。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癌症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黑磷纳米材料包括黑磷量子点和黑磷纳米片等多种形式,具有...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处于前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传统的诊疗方法面临着许多瓶颈。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癌症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黑磷纳米材料包括黑磷量子点和黑磷纳米片等多种形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载药性能,同时可作为有效的光动力治疗和光热治疗试剂用于肿瘤诊疗。因黑磷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使其在结直肠癌诊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介绍了黑磷纳米材料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黑磷纳米材料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纳米片 黑磷量子点 结直肠癌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2抑制剂耐药细胞系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沂璇 段永娟 +4 位作者 蔡玉丽 魏璇 张英驰 章婧嫽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5-1312,共8页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 目的:利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系RS4;11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并探讨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BCL-2抑制剂navitoclax和venetoclax小剂量低浓度递增的方法间歇诱导RS4;11细胞系,构建RS4;11/Nav和RS4;11/Ven耐药细胞系,通过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检测RS4;11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RRT-PCR检测耐药细胞系与亲本细胞系中差异表达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系和亲本细胞系中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耐药细胞系RS4;11/Nav和RS4;11/Ven,RS4;11/Nav对navitoclax的耐药指数为328.655±47.377,RS4;11/Ven对venetoclax的耐药指数为2 894.027±300.31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现,相比耐药细胞系,RS4;11亲本细胞系明显被BCL-2抑制剂抑制,而耐药细胞系的凋亡率基本未受药物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无明显增多。RNA-se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P300在耐药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亲本细胞系明显增高(P<0.05)。结论:小剂量低浓度递增间歇诱导法可成功构建对BCL-2抑制剂耐药的B-ALL细胞系,并且其耐药机制可能与EP300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CL-2抑制剂 耐药细胞系 RNA-SEQ E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 min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的观察及护理
5
作者 郝蕊 董妍妍 +1 位作者 胥葆楠 王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快速输注方案在各中心治疗和日间病房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护理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法,120 min滴毕:液体总量为500 mL,初始输注速率为200 mL/h,前30 min输入液体总...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快速输注方案在各中心治疗和日间病房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护理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法,120 min滴毕:液体总量为500 mL,初始输注速率为200 mL/h,前30 min输入液体总量的20%(100 mL);后90 min调整输注速率至270 mL/h,输入剩余80%(400 mL)液体。心电监护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并观察记录。结果:观察149例病人,共1 362例次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仅有11例次(0.81%)病人出现1级或2级输液相关不良反应,没有病人发生2级以上的输液相关反应。结论:对于首次和第2次标准输注未出现2级以上的输液相关反应病人,采用120 min达雷妥尤单抗快速输注法可行,可明显缩短输注时间,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和费用,提高病人舒适度及便利性,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快速输注法 输液相关反应 护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6
作者 范玉龙 朱国庆 +6 位作者 田志颖 吕燕霞 王朝 郭晔 杨文钰 林青松 陈晓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6-29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患儿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儿童患者中血培养缓症链球菌群阳性患儿的临床病历信...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病患者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以及细菌耐药情况,为患儿的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儿童患者中血培养缓症链球菌群阳性患儿的临床病历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抗生素耐药性等数据。结果:2018-2020年数据分析显示缓症链球菌群在血液病患儿(≤14岁)血流感染中分离率占比最大(19.91%),占所分离阳性球菌的38.64%,分离率显著高于其他细菌,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共有427例血培养阳性患儿病例,其中85例为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均为发热后送检血培养阳性,多数患儿在粒细胞缺乏的早中期(≤6 d)出现反复高热且发热时间>3 d。依据初步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后,多数患儿(63.5%)4 d内体温恢复正常。85例患儿中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主,占比84.7%,处于粒细胞缺乏期的患儿占比为97.7%,口腔黏膜破损、肺部感染、胃肠道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0%、31.8%、27.1%,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占比分别为65.9%、9.4%。所有缓症链球菌群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未见耐药,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分别为10.6%、8.2%、9.4%、14.1%。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因缓症链球菌群血流感染导致的死亡。结论:缓症链球菌群在儿童血液病患者中的感染率逐年升高,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多见;其中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及口腔黏膜破损为高危感染因素;临床常见症状为持续高热、口腔黏膜破损、C-反应蛋白升高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敏感性较好,利奈唑胺作为高敏感性抗生素,能够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群 中性粒细胞缺乏 血流感染 儿童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的冷凝集素疾病患者临床与实验室特征
7
作者 王朝 王晓雪 +2 位作者 安润林 薄丽津 赵玉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5-579,共5页
目的:分析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疾病(CAD/CAS)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与Ham试验阴性CAD/CAS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比较,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CAD/... 目的:分析酸化血清溶血(Ham)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疾病(CAD/CAS)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并与Ham试验阴性CAD/CAS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比较,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CAD/CAS患者53例、经典型PNH患者67例。根据临床诊断及冷凝集素试验(CAT)、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Ham试验、PNH克隆检测结果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Ham试验阴性CAD/CAS组(Ham^(-)CAD/CAS组,n=36)、Ham试验阳性CAD/CAS组(Ham^(+)CAD/CAS组,n=17)、经典型PNH组(n=67)。与经典型PNH组相比,Ham^(+)CAD/CAS组的中位年龄较高(P=0.024),Ham试验阳性程度较弱,CAT、DAT阳性率较高,PNH克隆检测阳性率较低(均P<0.001)。Ham^(+)CAD/CAS组脾大、遇冷发绀者比例均明显高于经典型PNH组(P=0.002和P<0.001),红细胞计数(RBC)、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07和P<0.00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型PNH组(P=0.003、P=0.004和P=0.006)。Ham^(+)CAD/CAS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01和P<0.001)。Ham^(+)CAD/CAS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低于经典型PNH组(P=0.010)。Ham^(+)CAD/CAS组与Ham^(-)CAD/CAS组除中位年龄、血红蛋白(Hb)、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网织红细胞比例(Ret)及Ham试验结果及DAT阳性类型、脾大者比例有明显差别外,其余临床与实验室特征均与Ham^(-)CAD/CAS组接近。结论:Ham试验阳性CAD/CAS患者的部分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与经典型PNH患者存在一定差异,但与Ham试验阴性CAD/CAS患者特征相对接近。这一结果可能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冷凝集素病/冷凝集素综合征 临床特征 实验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CEBPA蛋白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舒心 陈嘉媛 +4 位作者 惠岩 饶青 王敏 王建祥 魏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7-1262,共6页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对CEBPA蛋白的影响,探讨HHT治疗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K562 CEBPA p30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测定HHT、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处理前后K562 CEBPA p30表达细胞系以及U937、MOLM-13细...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HT)对CEBPA蛋白的影响,探讨HHT治疗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K562 CEBPA p30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测定HHT、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处理前后K562 CEBPA p30表达细胞系以及U937、MOLM-13细胞系中外源和内源性CEBP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测定蛋白酶抑制剂和蛋白合成抑制剂对CEBPA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用转录组RNA-seq分析与柔红霉素处理相比,HHT处理后基因表达和通路富集的差异。结果:无论是U937和MOLM-13细胞系中的内源性CEBPA蛋白还是K562 CEBPA p30表达细胞系中的外源性CEBPA蛋白,HHT均可降低其表达量(P<0.05),而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无此效果。蛋白酶体抑制剂可增加CEBPA蛋白的表达量(P<0.05),而蛋白合成抑制剂可减少CEBPA蛋白的表达量(P<0.05)。HHT处理上调了K562 CEBPA p30细胞的核糖体生成相关通路,柔红霉素则不具有这种作用。结论:HHT可抑制CEBPA蛋白的合成,降低CEBPA蛋白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HHT治疗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CEBPA双突变 急性髓系白血病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 PICC 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俊霞 杨苗苗 +2 位作者 孙川茗 代伟英 张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PICC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课题小组讨论,拟定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PICC风险管理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检索和多学科课题小组讨论,拟定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9、0.921,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5、0.380(均P<0.05)。第2轮指标变异系数为0.04~0.24。构建的血液病住院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1级指标3个、2级指标15个和3级指标44个。结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可用于血液病患者PICC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及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导管插入术 外周 PICC 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 风险评估 专家函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玉青 冯四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3-619,共7页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是恶性血液病(HM)患者接受化/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约有80%以上的HM患者化/放疗后出现粒缺伴发热。这类患者中约有11%~38%发生血流感染(BSI)[1];死亡率可高达12%~42%[2]。HM患者粒缺期发... 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是恶性血液病(HM)患者接受化/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最重要的死亡原因,约有80%以上的HM患者化/放疗后出现粒缺伴发热。这类患者中约有11%~38%发生血流感染(BSI)[1];死亡率可高达12%~42%[2]。HM患者粒缺期发生感染时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通常只表现为发热。早期对粒缺伴发热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及时进行经验性抗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本文拟就粒缺伴发热HM患者发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菌感染及不良预后风险评估、如何选择初始经验治疗方案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的粒缺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时长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风险评估 初始经验性治疗 治疗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淋巴样细胞与癌症免疫编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克复 郑国光 +1 位作者 马小彤 宋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9-436,共8页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对癌症的免疫编辑过程,亦即机体与肿瘤的微进化博弈过程,可分为清除、平衡和逃逸三个时相。对小鼠肿瘤和部分人类肿瘤的研究表明,以T细胞为主的获得性免疫和以固有淋巴样细胞(ILC)为主的固有免疫均参与癌症免疫编辑... 癌症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对癌症的免疫编辑过程,亦即机体与肿瘤的微进化博弈过程,可分为清除、平衡和逃逸三个时相。对小鼠肿瘤和部分人类肿瘤的研究表明,以T细胞为主的获得性免疫和以固有淋巴样细胞(ILC)为主的固有免疫均参与癌症免疫编辑。ILC是十多年前发现的固有免疫系统的独特分支,属于组织驻留细胞,由多个细胞亚群组成,其性质和功能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并受到多种细胞分泌的各种因子的调节。ILC不仅参与组织稳态调节和炎症反应,而且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癌症免疫编辑过程。本文探讨ILC的分类和性质以及在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和诊疗研究拓展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免疫编辑 固有淋巴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I缺乏症斑马鱼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12
作者 孙飘 李颖 +1 位作者 刘帆 王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deficiency,TPI DF)是一种严重的多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和易感染,患者多于起病5年内死亡。目前尚不清楚TPI DF的具体发病机制,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 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deficiency,TPI DF)是一种严重的多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和易感染,患者多于起病5年内死亡。目前尚不清楚TPI DF的具体发病机制,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TPI DF患者中最常见的突变位点TPI1^(E105D),构建了表达人源性TPI1^(E105D)(hTPI1^(E105D))的转基因斑马鱼(Danio rerio)模型[Tg(Ubi:TPI1^(E105D)-eGFP)]。功能分析表明,过表达TPI1^(E105D)影响红系及髓系细胞发育、导致神经以及肌肉发育异常。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的斑马鱼疾病模型,并能够复现TPI DF患者的大部分临床表型,该模型为后续研究TPI DF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提供了新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丙糖异构酶缺乏症 TPI1^(E105D) 斑马鱼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药改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分析
13
作者 谢婷 刘慧敏 +5 位作者 山丹丹 刘薇 王轶 黄文阳 邱录贵 邹德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elapse or refractory,R/R)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目的:探讨新药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复发或难治性(relapse or refractory,R/R)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诊治的56例挽救治疗敏感、序贯ASCT治疗的R/R cHL患者,根据挽救治疗是否包含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BV)或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分为新药组32例和非新药组2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中位移植年龄29(11~55)岁。中位随访时间56(2~137)个月,移植后预期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分别为94.3%和75.8%。新药组患者的5年PFS更优(90.1%vs.59.1%,HR=0.23,95%CI:0.07~0.71,P=0.011),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5%vs.95.5%,HR=1.2,95%CI:0.14~10.34,P=0.873)。结论:对于挽救治疗敏感的R/R cHL患者,ASCT仍然是标准的巩固治疗策略。新药在移植前、后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ASCT治疗R/R cHL患者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维布妥昔单抗 PD-1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及其对早期造血重建的影响
14
作者 王梦川 吕聪聪 +4 位作者 赵素玉 田洋 刘成学 解文君 张慧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33-3136,共4页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住院患儿移植期间营养状况,并探究营养状况对早期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血液病医院儿科行HSCT的244例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疾病特征资料及营养测... 目的:调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住院患儿移植期间营养状况,并探究营养状况对早期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血液病医院儿科行HSCT的244例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疾病特征资料及营养测量指标。结果:移植前营养状况消瘦患儿占8.6%;移植后60 d消瘦患儿占29.4%,重度消瘦患儿占4.2%,超重及肥胖患儿分别占11.9%和3.5%。移植前营养状况正常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4.0(12.0,18.0)d,20.0(12.2,31.0)d,而消瘦及重度消瘦的患儿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为20.0(16.0,25.8)d,27.0(20.0,6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T患儿消瘦发生率随时间进展增加,移植结束时血清白蛋白降至最低,移植后60 d消瘦的发生率仍较高。移植前消瘦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儿 造血重建 生长发育 消瘦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线粒体数目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段宏林 程涛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8-1844,共7页
目的:研究神经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线粒体数目的影响,从而揭示造血干/祖细胞受神经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六羟基多巴(6-OHDA)和辣椒素(capsaicin)分别干扰线粒体-绿色荧光蛋白报告鼠(mitochondria-GFP)体内交感神经和伤害... 目的:研究神经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线粒体数目的影响,从而揭示造血干/祖细胞受神经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六羟基多巴(6-OHDA)和辣椒素(capsaicin)分别干扰线粒体-绿色荧光蛋白报告鼠(mitochondria-GFP)体内交感神经和伤害性感受神经的功能,通过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及脾脏各群造血干/祖细胞GFP荧光强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正常骨髓及脾脏HSPC的GFP平均荧光强度(MFI)。比较药物去除神经作用后的各群HSPC线粒体数目变化。结果:在稳态造血中,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具有最高的mito-GFP MFI(49 793±1 877)。造血干细胞在谱系分化过程中,mito-GFP MFI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去除伤害性感受神经显著提高骨髓MPP1(multipotent progenitor-1)mito-GFP MFI(50 751±420vs44 020±510)和LKS^(-)(Lineage^(-)cKit^(+)Sca1^(-))细胞mito-GFP MFI(15 673±65vs13 979±103);药物去除交感神经显著降低骨髓LKS^(+)(Lineage^(-)cKit^(+)Sca1^(+))细胞mitoGFP MFI(21 667±351vs29 249±973)。结论:交感神经和伤害性感受神经可调节HSPC线粒体数目,从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伤害性感受神经 线粒体 造血干/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克隆淋巴浆细胞淋巴瘤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燕姗 于颖 +6 位作者 熊文婕 阎禹廷 王婷玉 吕瑞 王齐 邱录贵 易树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疗效。方法收集1993年6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5例双克隆型LP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LPL)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疗效。方法收集1993年6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5例双克隆型LP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3例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国际预后指数(ISSWM)分期高危患者,4例患者表达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3例患者表达不同类型轻链。5例患者的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均为双克隆,骨髓均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5例患者确诊双克隆LPL后,2例CD20阳性者接受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化疗方案、1例伊布替尼口服治疗、1例苯达莫司汀治疗效果不佳改用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环磷酰胺(TCD)治疗、1例使用司莫司汀+环磷酰胺+马法兰+地塞米松+长春新碱(M2)化疗。5例患者中4例达到微小缓解(minimal response,MR)及以上疗效,中位随访时间为44.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5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52.4个月。截至2022年5月随访结束,2例患者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例患者死亡。结论双克隆LPL非常罕见,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尚缺乏深刻一致的认识,仍需更多的临床病例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双克隆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免疫固定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血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彭先稳 班宁溥 +1 位作者 缐霂 孙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8期1057-1061,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血液病理诊断领域,随着全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s,WSI)技术的出现,基于AI的自动阅片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诊断方式。AI技术,特别是深...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血液病理诊断领域,随着全片数字化图像(whole slide images,WSI)技术的出现,基于AI的自动阅片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诊断方式。AI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通过建立和训练算法模型,可以准确快速的识别和分析异常细胞/组织、正确判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从而减轻血液病理医师的阅片负担,同时缩短报告周期,在骨髓病理学、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除此之外,AI在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及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等结果分析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I技术的应用对推进血液病理智能化诊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AI在血液病理诊断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现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血液病理学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的调控作用
18
作者 陈通 任仟 马凤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497-508,共12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梯度离心分离得到的小鼠骨髓中性...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梯度离心分离得到的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分别添加或不添加10、50、100 ng/mL细胞因子IL-1β、IL-6、IFN-γ、G-CSF或GM-CSF体外培养20 h,添加或不添加1、10、50 ng/mL细胞因子TNF-α体外培养12 h;荧光显微成像结合镜下计数,计算膜联蛋白Ⅴ(AV)/碘化丙啶(PI)染色中性粒细胞各种死亡类型细胞比例和数量,细胞形态结合AV/PI染色分辨焦亡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合计数微珠,精确检测Ly6g标记AV/PI染色的中性粒细胞中不同死亡方式细胞比例和数量;蛋白印迹检测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和Gasdermin E(GSDME)剪切激活水平。结果IL-1β、IL-6对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比例和数量无影响;TNF-ɑ诱导中性粒细胞焦亡,1、10、50 ng/mL处理12 h后的焦亡比例分别达(14.79±0.45)%、(19.99±3.02)%、(20.66±1.99)%,相较于未处理焦亡比例(10.22±1.12)%均明显提高(P=0.024,P<0.001,P<0.001);焦亡中性粒细胞比例经10、50、100 ng/mL IFN-γ处理20 h由(17.43±1.88)%降至12.00%(P均<0.001);10、50、100 ng/mL G-CSF均将焦亡细胞比例降至6.00%左右,且极大程度抑制caspase-3和GSDME剪切;经10、50、100 ng/mL GM-CSF处理20 h,焦亡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降至总数的(7.52±0.53)%、(5.27±2.30)%、(0.64±1.11)%。结论IL-1β、IL-6对GSDME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无影响,TNF-ɑ诱导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IFN-γ、G-CSF和GM-CSF抑制中性粒细胞自发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