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4
篇文章
<
1
2
…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新力神 协同力神 全球力神——访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强
1
作者
李静
张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5-827,共3页
中国诚通深化产融结合,赋能产业振兴,全力支持推动力神电池加快高质量发展。力神电池不负使命,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策,勇担“央企新能源旗帜”。力神电池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中国诚通深化产融结合,赋能产业振兴,全力支持推动力神电池加快高质量发展。力神电池不负使命,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策,勇担“央企新能源旗帜”。力神电池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的工作思路,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提升行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协同力
产业振兴
央企
工作思路
碳中和
力神
创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6型圆柱电池快充循环衰减机制
2
作者
徐佳伟
汪嵩
+1 位作者
洪树
刘英博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8-983,共6页
针对高镍NCA/石墨掺硅体系的46型圆柱电池,研究其快充循环的容量衰减机理。通过小电流放电以及dV/dQ曲线进行无损、半定量分析,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法(ICP)、半电池等手段来精准量化容量损失的构成。结果表...
针对高镍NCA/石墨掺硅体系的46型圆柱电池,研究其快充循环的容量衰减机理。通过小电流放电以及dV/dQ曲线进行无损、半定量分析,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法(ICP)、半电池等手段来精准量化容量损失的构成。结果表明:容量损失主要由负极活性锂损失和极化损失所导致,二者在容量损失中的占比分别为55.8%和39.4%。负极活性锂损失是因为循环中负极反复的膨胀-收缩过程,以及电池高温所导致的SEI膜生长和副反应。极化损失主要因为正极材料颗粒破碎所导致的内阻增长。研究结果为后续提升46型圆柱电池的快充循环寿命提供了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型圆柱电池
快充循环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软包锂离子电池产气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燕燕
张威
+1 位作者
贾凯丽
李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通过对常规厚度测量仪(PPG)进行改进,分析了PPG和改进的厚度测量仪(MPPG)两种测试仪器在测量方法上的区别。实验结果表明,PPG与MPPG对比所得厚度差可判断电池存储过程中是否产气,并将厚度差值0.01 mm作为电池产气临界值。25℃及4.20 V@4...
通过对常规厚度测量仪(PPG)进行改进,分析了PPG和改进的厚度测量仪(MPPG)两种测试仪器在测量方法上的区别。实验结果表明,PPG与MPPG对比所得厚度差可判断电池存储过程中是否产气,并将厚度差值0.01 mm作为电池产气临界值。25℃及4.20 V@45℃条件下,电池可存储450天以上,厚度差小于临界值,电池无产气。4.325 V/4.45 V/4.55 V@45℃及60℃存储,电池随存储时间的延长,厚度差超出临界值,此时变更存储条件,比如降低温度和电压,可有效缓解电池产气过程,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厚度测试仪
厚度差
产气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氧负极材料包覆工艺对电池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王琳
孟庆聪
洪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6-1231,共6页
为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需要使用高容量的硅-石墨混合负极材料。通过改变硅负极材料制备工艺,采用CVD法包覆及沥青包覆对硅负极表面进行碳包覆,并对材料进行物性测试、极片测试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气相CVD法包覆的碳层包覆完整...
为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需要使用高容量的硅-石墨混合负极材料。通过改变硅负极材料制备工艺,采用CVD法包覆及沥青包覆对硅负极表面进行碳包覆,并对材料进行物性测试、极片测试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气相CVD法包覆的碳层包覆完整,体现出“绒状”结构的负极材料,其极片测试及电池的循环性能更为优异。在0.5 C充/1 C放制式下经过8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达到73.9%,循环性能优于沥青包覆的负极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失效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
25
5
作者
李贺
于申军
+1 位作者
陈志奎
梁广川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应用电池挤压试验机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失效过程,并由DSC、GC/MS和XRD分析了电池内部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正极Li0.5CoO2与电解液的反应是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失效的根本原因.电池因内部短路发...
应用电池挤压试验机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失效过程,并由DSC、GC/MS和XRD分析了电池内部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正极Li0.5CoO2与电解液的反应是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失效的根本原因.电池因内部短路发热,一旦温度达到正极Li0.5CoO2的分解温度时,正极瞬时分解,并释放出O2.后者与电解液瞬间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放出大量CO2气体,冲破电池壳体,造成电池发生爆炸.其中SEI膜自身的分解反应以及负极与电解液在初期的反应都为正极与电解液反应起了积累热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内部短路
失效机理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硅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伏萍萍
宋英杰
+5 位作者
张宏芳
杨化滨
周作祥
吴孟涛
黄来和
许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23-1827,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厚度约2μm的非晶硅薄膜。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硅电极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体积膨胀率为300%,...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厚度约2μm的非晶硅薄膜。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硅电极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体积膨胀率为300%,但电池依然保持良好的循环寿命。在1.5 ̄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循环100次后容量仍能保持在0.47mAh·cm-2以上,为初始容量的84%。每周容量衰减率仅为初周的0.16%。HRTEM和SAED结果表明,该薄膜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仍为非晶态,这可能是其具有良好电化学循环寿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非晶硅薄膜
磁控溅射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阻差异对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1
7
作者
于申军
周永超
+1 位作者
李贺
陈志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60-2964,共5页
研究了内阻差异对不同连接方式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内阻差异电池的内阻值逐渐增大,壳体温度逐渐升高,放电容量不断衰减,进而导致阻值差异性不断增大,最终该电池发生失效。失效原因是内阻值不...
研究了内阻差异对不同连接方式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内阻差异电池的内阻值逐渐增大,壳体温度逐渐升高,放电容量不断衰减,进而导致阻值差异性不断增大,最终该电池发生失效。失效原因是内阻值不同所导致的该单电池发生的过充电现象。研究表明,内阻差异性是影响电池组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与其他单电池相比,电池组中内阻差异越大的单电池的安全性能越差,连接方式中并联方式的安全性能要好于串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安全
内阻
过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研究
被引量:
23
8
作者
刘文刚
周波
+2 位作者
王晓丹
高俊奎
刘兴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和容量衰减机理。采用恒流-恒压制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进行分析,将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正负极与锂片分别组成半电池测试其容量,利用扫描电子...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和容量衰减机理。采用恒流-恒压制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进行分析,将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正负极与锂片分别组成半电池测试其容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空气渗透仪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循环次数后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隔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池在前200次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率为15.6%;而正极和负极容量分别损失6.6%和4.3%。电池容量衰减主要来自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以及电极活性材料的损失,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可能是由于在循环过程中电解液与正负极活性材料反应不断消耗活性锂离子造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状结构规整度下降,离子混排度提高,负极活性材料上沉积钝化膜,石墨化程度降低,隔膜孔隙率下降,导致电池电荷传递阻抗增大,脱嵌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容量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循环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
22
9
作者
孟蕊
邱瑞珍
高俊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研制出应用于电动工具的高功率26650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采用镍、钴、锰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负极采用中间相碳微球。研究了实现高功率放电的电池结构和电极工艺。特别研究了电池的功率特性、温度特性及安全性能。试验表明,高...
研制出应用于电动工具的高功率26650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采用镍、钴、锰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负极采用中间相碳微球。研究了实现高功率放电的电池结构和电极工艺。特别研究了电池的功率特性、温度特性及安全性能。试验表明,高功率26650型电池10C率的高功率放电比功率达1000W/kg,比能量达100Wh/kg,1C(3A)循环400周期容量保持率85%以上,1C/25!放电容量达常温的70%以上。通过了过充、短路等滥用试验,不起火、不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锂离子电池
性能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动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李贺
孔令丽
+2 位作者
张莹莹
于申军
梁广川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9-821,共3页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阻燃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方法。综述了有机磷系、有机氟系、复合功能等三类阻燃添加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阻燃作用机制,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阻燃添加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浮充测试的鼓胀原因分析及改善
被引量:
16
11
作者
李慧芳
高俊奎
+1 位作者
李飞
黄家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3-2126,共4页
对浮充测试中发生鼓胀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电池产气成分、正负极阻抗、晶体结构、隔膜形貌及孔隙等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浮充过程中,溶剂及添加剂在嵌锂负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同时SEI膜发生不断的重整及修复反应,这些...
对浮充测试中发生鼓胀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电池产气成分、正负极阻抗、晶体结构、隔膜形貌及孔隙等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浮充过程中,溶剂及添加剂在嵌锂负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同时SEI膜发生不断的重整及修复反应,这些反应产物沉积到负极表面及隔膜孔隙内,导致靠近负极面的隔膜孔隙堵塞甚至贯穿,一旦沉积物刺穿隔膜,即引起正负极微短路,导致SEI膜的溶解和溶剂的氧化,释放出大量CO2,电池厚度迅速鼓胀。通过更换Gurley值高的隔膜可显著改善电池的浮充性能,原因在于在发生相同程度副反应的情况下,Gurley值高的隔膜可穿透性差,不易被沉积物刺穿发生微短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浮充
鼓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李慧芳
黄家剑
+1 位作者
李飞
高俊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0-1393,1481,共5页
为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正常发挥和安全使用,以不同材料组成的商业化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充放电仪在线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行为。结果表明:LiFePO4体系电池在放电过程的放热量最低,...
为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正常发挥和安全使用,以不同材料组成的商业化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充放电仪在线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行为。结果表明:LiFePO4体系电池在放电过程的放热量最低,因此在车载电池使用中具有绝对优势;Li(Ni0.5Co0.2Mn0.3)O2体系电池产热量略高于LiFePO4体系,从数值分析,尚可应用于车载电池领域,而LiCoO2体系电池由于产热量巨大,而不适宜于在车载电池中的应用。通过对半电池的放热研究发现,LiCoO2体系电池放电过程的产热决定因素为正极;而LiFePO4和Li(Ni0.5Co0.2Mn0.3)O2体系放电过程主要产热因素为负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
产热
表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隔膜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2
13
作者
李贺
陈志奎
+1 位作者
侯小贺
于申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研究了隔膜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隔膜的收缩率增大。在90℃下热处理30min,对隔膜边缘的影响较小,可满足极组对齐度的要求,同时隔膜的孔隙率下降、穿刺强度提高。隔膜热处理会使电池容量分...
研究了隔膜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隔膜的收缩率增大。在90℃下热处理30min,对隔膜边缘的影响较小,可满足极组对齐度的要求,同时隔膜的孔隙率下降、穿刺强度提高。隔膜热处理会使电池容量分布均匀,自放电降低。隔膜热处理可改善电池的过充安全性能,并延长内短路的失效时间,提高散热效率,提高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热处理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蓄电池层状锰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4
作者
姚素薇
张绍丽
+2 位作者
徐宁
邱瑞珍
张卫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7,共4页
对近年来国内外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单斜和斜方同质多形层状锰酸锂的晶体结构、合成方法及其电化学特性。由于层状LiMnO2具有无毒、成本低、比能量和理论容量高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层状LiMnO...
对近年来国内外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单斜和斜方同质多形层状锰酸锂的晶体结构、合成方法及其电化学特性。由于层状LiMnO2具有无毒、成本低、比能量和理论容量高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层状LiMnO2结构不稳定,锂离子从LiMnO2中脱出或Jahn Teller效应都会引起层状LiMnO2的变形。为此,人们又从两方面进行改进:(1)用向层状LiMnO2中掺杂金属离子的方法来稳定结构,如Al3+;(2)层状锰系衍生物的研究,如LiLi1.2Cr0.4Mn0.4O2,电化学活性高,可逆容量可达200mAh/g,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层状锰系正极材料
电化学特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比功率锂离子电池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阳晓霞
冯辉
+2 位作者
金晶龙
姜秀华
王希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兼具高比功率、高比能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了电极材料、结构设计、电解液匹配等方面对电池功率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电池结构和电解液组成的影响,对功率型电池的内阻、倍率和温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
兼具高比功率、高比能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了电极材料、结构设计、电解液匹配等方面对电池功率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电池结构和电解液组成的影响,对功率型电池的内阻、倍率和温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5 C或更大倍率放电时,叠片式结构设计明显优于卷绕式极组内并的结构;软包装叠片电池通过合理设计可兼顾功率性能和比能量;优化电解液组分,可显著改善功率型电池大倍率放电的循环性能,并兼顾高低温放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功率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叠片结构
内阻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高温浮充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孔令丽
张克军
+3 位作者
夏晓萌
蔡嘉兴
孙杰
杨玉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165-1170,共6页
为研究高电压体系锂离子电池浮充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浮充失效电池的产气成分、正负极材料的结构变化、金属溶出情况、隔膜形貌及Gurley值变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在长时间高温浮充过程中,正极材料发生相变,金属元素溶出,...
为研究高电压体系锂离子电池浮充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浮充失效电池的产气成分、正负极材料的结构变化、金属溶出情况、隔膜形貌及Gurley值变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在长时间高温浮充过程中,正极材料发生相变,金属元素溶出,同时释放O2造成电解液的氧化分解;高温高电压状态下负极SEI膜也会破坏,并发生不断的重整及修复反应,这些反应产物沉积到负极表面及隔膜孔隙内,导致靠近负极侧的隔膜孔隙堵塞甚至贯穿,即引起正负极微短路,释放出大量气体。通过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优化电解液形成稳定的CEI和SEI,改善增加隔膜的穿刺强度都能明显改善电池的高温浮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
高温
浮充性能
鼓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压一致性对锂离子电池串联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
6
17
作者
莫治波
茅宁
+2 位作者
梅金辉
张琦
高耸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6-827,934,共3页
测试功率型18650单体电池在不同充电电压下的循环寿命和不同放电电流的过放电循环寿命。定量造成电池包中的电池SOC差异,模拟了在串联使用中单节电池自放电导致电池组电压不一致,从而在循环过程中单体电池发生过放电,导致电池组循环寿...
测试功率型18650单体电池在不同充电电压下的循环寿命和不同放电电流的过放电循环寿命。定量造成电池包中的电池SOC差异,模拟了在串联使用中单节电池自放电导致电池组电压不一致,从而在循环过程中单体电池发生过放电,导致电池组循环寿命的衰减。用三电极体系测量了真实电池在充放电时的正负极电位关系,分析了提高电池耐过放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一致性
过充
过放
串联
三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隔膜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18
作者
高洪森
龚金保
+1 位作者
韩恩山
高俊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用4种隔膜制作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并测试了电池的安全性能(150℃热箱、冲击和过充实验)和电性能(倍率和循环性能)。隔膜的孔隙率大、熔融温度高,电池的150℃热箱安全性能坚持时间就短,而2C、12 V过充安全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更好。孔...
用4种隔膜制作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并测试了电池的安全性能(150℃热箱、冲击和过充实验)和电性能(倍率和循环性能)。隔膜的孔隙率大、熔融温度高,电池的150℃热箱安全性能坚持时间就短,而2C、12 V过充安全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更好。孔隙率值合适(约45%)和孔径均匀的隔膜,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
18650型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能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41
19
作者
黎火林
苏金然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研究了商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标称容量2 200 mAh,额定电压3.0~4.2V)在循环寿命试验中的容量衰减情况。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与循环寿命成非线性关系。并利用试验数据,采用拟合、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循环...
研究了商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标称容量2 200 mAh,额定电压3.0~4.2V)在循环寿命试验中的容量衰减情况。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与循环寿命成非线性关系。并利用试验数据,采用拟合、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的经验模型:Cr(nc,T,I)=A(T,I)ncB(T,I)。通过曲线、平面拟合,得到参数A(T,I)、B(T,I)的表达形式:A(T,I)=aea/T+bIb+c,B(T,I)=leλ/T+mIη+f。同时,对锂离子电池失效激活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循环寿命
预计模型
拟合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碳掺杂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20
作者
刘萍
张俊英
+2 位作者
张娜
王永武
李加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2123,共2页
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负极中掺杂一定比例的软碳能够有效地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对比了不同软碳含量对电池低温充电以及其他性能的影响。随着软碳含量的增加,电池在低温下恒流充电的比...
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负极中掺杂一定比例的软碳能够有效地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对比了不同软碳含量对电池低温充电以及其他性能的影响。随着软碳含量的增加,电池在低温下恒流充电的比例升高,对电池容量及开路电压(OCV)的影响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在负极中掺杂20%的软碳,能够满足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20℃时其恒流充电比例为56.04%,总充电容量达到25℃时充电容量的8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软碳
低温充电
循环性能
开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新力神 协同力神 全球力神——访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强
1
作者
李静
张强
机构
不详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党委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5-827,共3页
文摘
中国诚通深化产融结合,赋能产业振兴,全力支持推动力神电池加快高质量发展。力神电池不负使命,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国策,勇担“央企新能源旗帜”。力神电池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应用一代的工作思路,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提升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协同力
产业振兴
央企
工作思路
碳中和
力神
创新力
分类号
F426.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6型圆柱电池快充循环衰减机制
2
作者
徐佳伟
汪嵩
洪树
刘英博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8-983,共6页
文摘
针对高镍NCA/石墨掺硅体系的46型圆柱电池,研究其快充循环的容量衰减机理。通过小电流放电以及dV/dQ曲线进行无损、半定量分析,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法(ICP)、半电池等手段来精准量化容量损失的构成。结果表明:容量损失主要由负极活性锂损失和极化损失所导致,二者在容量损失中的占比分别为55.8%和39.4%。负极活性锂损失是因为循环中负极反复的膨胀-收缩过程,以及电池高温所导致的SEI膜生长和副反应。极化损失主要因为正极材料颗粒破碎所导致的内阻增长。研究结果为后续提升46型圆柱电池的快充循环寿命提供了改进方向。
关键词
46型圆柱电池
快充循环
容量衰减
Keywords
46-type cylindrical battery
fast-charging cycle
capacity fading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软包锂离子电池产气临界值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燕燕
张威
贾凯丽
李贺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文摘
通过对常规厚度测量仪(PPG)进行改进,分析了PPG和改进的厚度测量仪(MPPG)两种测试仪器在测量方法上的区别。实验结果表明,PPG与MPPG对比所得厚度差可判断电池存储过程中是否产气,并将厚度差值0.01 mm作为电池产气临界值。25℃及4.20 V@45℃条件下,电池可存储450天以上,厚度差小于临界值,电池无产气。4.325 V/4.45 V/4.55 V@45℃及60℃存储,电池随存储时间的延长,厚度差超出临界值,此时变更存储条件,比如降低温度和电压,可有效缓解电池产气过程,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厚度测试仪
厚度差
产气临界值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thickness measuring instrument
thickness difference
gasing critical value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氧负极材料包覆工艺对电池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王琳
孟庆聪
洪树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
天津
力神
新能源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6-1231,共6页
文摘
为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需要使用高容量的硅-石墨混合负极材料。通过改变硅负极材料制备工艺,采用CVD法包覆及沥青包覆对硅负极表面进行碳包覆,并对材料进行物性测试、极片测试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气相CVD法包覆的碳层包覆完整,体现出“绒状”结构的负极材料,其极片测试及电池的循环性能更为优异。在0.5 C充/1 C放制式下经过8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达到73.9%,循环性能优于沥青包覆的负极材料性能。
关键词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
Keywords
anode material
lithium ion cell
silicon-based anode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失效的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
25
5
作者
李贺
于申军
陈志奎
梁广川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CYBJC07200)资助
文摘
应用电池挤压试验机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失效过程,并由DSC、GC/MS和XRD分析了电池内部的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理.实验表明,正极Li0.5CoO2与电解液的反应是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失效的根本原因.电池因内部短路发热,一旦温度达到正极Li0.5CoO2的分解温度时,正极瞬时分解,并释放出O2.后者与电解液瞬间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放出大量CO2气体,冲破电池壳体,造成电池发生爆炸.其中SEI膜自身的分解反应以及负极与电解液在初期的反应都为正极与电解液反应起了积累热量的作用.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内部短路
失效机理
挤压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internal short-circuit
failure mechanism
impact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硅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伏萍萍
宋英杰
张宏芳
杨化滨
周作祥
吴孟涛
黄来和
许刚
机构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天津
巴莫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23-1827,共5页
文摘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得到了厚度约2μm的非晶硅薄膜。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表明,该薄膜为非晶态。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该硅电极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体积膨胀率为300%,但电池依然保持良好的循环寿命。在1.5 ̄0.005V(vsLi+/Li)和0.1mA·cm-2条件下,该薄膜电极循环100次后容量仍能保持在0.47mAh·cm-2以上,为初始容量的84%。每周容量衰减率仅为初周的0.16%。HRTEM和SAED结果表明,该薄膜在电化学吸、放锂循环后仍为非晶态,这可能是其具有良好电化学循环寿命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非晶硅薄膜
磁控溅射
循环寿命
Keywords
Li-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
amorphous silicon film
magnetron sputtering
cycle life
分类号
O613.72 [理学—无机化学]
O646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阻差异对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1
7
作者
于申军
周永超
李贺
陈志奎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60-2964,共5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JCYBJC07200)~~
文摘
研究了内阻差异对不同连接方式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内阻差异电池的内阻值逐渐增大,壳体温度逐渐升高,放电容量不断衰减,进而导致阻值差异性不断增大,最终该电池发生失效。失效原因是内阻值不同所导致的该单电池发生的过充电现象。研究表明,内阻差异性是影响电池组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与其他单电池相比,电池组中内阻差异越大的单电池的安全性能越差,连接方式中并联方式的安全性能要好于串联方式。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组
安全
内阻
过充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batteries pack
safety
internal resistance
overcharg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研究
被引量:
23
8
作者
刘文刚
周波
王晓丹
高俊奎
刘兴江
机构
天津
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公司
第十八研究所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6-309,共4页
文摘
研究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常温循环性能和容量衰减机理。采用恒流-恒压制式对锂离子电池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用交流阻抗技术对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进行分析,将不同循环次数的电池正负极与锂片分别组成半电池测试其容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空气渗透仪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循环次数后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隔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池在前200次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率为15.6%;而正极和负极容量分别损失6.6%和4.3%。电池容量衰减主要来自于活性锂离子的损失以及电极活性材料的损失,活性锂离子的损失可能是由于在循环过程中电解液与正负极活性材料反应不断消耗活性锂离子造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状结构规整度下降,离子混排度提高,负极活性材料上沉积钝化膜,石墨化程度降低,隔膜孔隙率下降,导致电池电荷传递阻抗增大,脱嵌锂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容量的损失。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循环
容量衰减
Keywords
Li-ion batteries
cycle
capacity fading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
22
9
作者
孟蕊
邱瑞珍
高俊奎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摘
研制出应用于电动工具的高功率26650型锂离子电池。正极采用镍、钴、锰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负极采用中间相碳微球。研究了实现高功率放电的电池结构和电极工艺。特别研究了电池的功率特性、温度特性及安全性能。试验表明,高功率26650型电池10C率的高功率放电比功率达1000W/kg,比能量达100Wh/kg,1C(3A)循环400周期容量保持率85%以上,1C/25!放电容量达常温的70%以上。通过了过充、短路等滥用试验,不起火、不爆炸。
关键词
高功率
锂离子电池
性能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动工具
Keywords
high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y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10
作者
李贺
孔令丽
张莹莹
于申军
梁广川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9-821,共3页
文摘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阻燃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方法。综述了有机磷系、有机氟系、复合功能等三类阻燃添加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简单介绍了阻燃作用机制,最后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阻燃添加剂
进展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lyte
flame retardant additive
progress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浮充测试的鼓胀原因分析及改善
被引量:
16
11
作者
李慧芳
高俊奎
李飞
黄家剑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3-2126,共4页
文摘
对浮充测试中发生鼓胀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电池产气成分、正负极阻抗、晶体结构、隔膜形貌及孔隙等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浮充过程中,溶剂及添加剂在嵌锂负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同时SEI膜发生不断的重整及修复反应,这些反应产物沉积到负极表面及隔膜孔隙内,导致靠近负极面的隔膜孔隙堵塞甚至贯穿,一旦沉积物刺穿隔膜,即引起正负极微短路,导致SEI膜的溶解和溶剂的氧化,释放出大量CO2,电池厚度迅速鼓胀。通过更换Gurley值高的隔膜可显著改善电池的浮充性能,原因在于在发生相同程度副反应的情况下,Gurley值高的隔膜可穿透性差,不易被沉积物刺穿发生微短路。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浮充
鼓胀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float-charge
swelling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研究
被引量:
10
12
作者
李慧芳
黄家剑
李飞
高俊奎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90-1393,1481,共5页
文摘
为保证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正常发挥和安全使用,以不同材料组成的商业化圆柱型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和充放电仪在线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行为。结果表明:LiFePO4体系电池在放电过程的放热量最低,因此在车载电池使用中具有绝对优势;Li(Ni0.5Co0.2Mn0.3)O2体系电池产热量略高于LiFePO4体系,从数值分析,尚可应用于车载电池领域,而LiCoO2体系电池由于产热量巨大,而不适宜于在车载电池中的应用。通过对半电池的放热研究发现,LiCoO2体系电池放电过程的产热决定因素为正极;而LiFePO4和Li(Ni0.5Co0.2Mn0.3)O2体系放电过程主要产热因素为负极。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充放电
产热
表面温度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charge and discharge
heat production
surface temperatur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隔膜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2
13
作者
李贺
陈志奎
侯小贺
于申军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
文摘
研究了隔膜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隔膜的收缩率增大。在90℃下热处理30min,对隔膜边缘的影响较小,可满足极组对齐度的要求,同时隔膜的孔隙率下降、穿刺强度提高。隔膜热处理会使电池容量分布均匀,自放电降低。隔膜热处理可改善电池的过充安全性能,并延长内短路的失效时间,提高散热效率,提高安全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热处理
安全
Keywords
Li-ion battery
separator
heat treating
safety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蓄电池层状锰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14
作者
姚素薇
张绍丽
徐宁
邱瑞珍
张卫国
机构
天津
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7,共4页
文摘
对近年来国内外层状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单斜和斜方同质多形层状锰酸锂的晶体结构、合成方法及其电化学特性。由于层状LiMnO2具有无毒、成本低、比能量和理论容量高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层状LiMnO2结构不稳定,锂离子从LiMnO2中脱出或Jahn Teller效应都会引起层状LiMnO2的变形。为此,人们又从两方面进行改进:(1)用向层状LiMnO2中掺杂金属离子的方法来稳定结构,如Al3+;(2)层状锰系衍生物的研究,如LiLi1.2Cr0.4Mn0.4O2,电化学活性高,可逆容量可达200mAh/g,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层状锰系正极材料
电化学特性
晶体结构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y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laye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athode material
分类号
TM912.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比功率锂离子电池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阳晓霞
冯辉
金晶龙
姜秀华
王希文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文摘
兼具高比功率、高比能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了电极材料、结构设计、电解液匹配等方面对电池功率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电池结构和电解液组成的影响,对功率型电池的内阻、倍率和温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5 C或更大倍率放电时,叠片式结构设计明显优于卷绕式极组内并的结构;软包装叠片电池通过合理设计可兼顾功率性能和比能量;优化电解液组分,可显著改善功率型电池大倍率放电的循环性能,并兼顾高低温放电能力。
关键词
高比功率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叠片结构
内阻
循环性能
Keywords
high specific power
soft-pack lithium ion battery
stack structure
resistance
cycling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高温浮充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孔令丽
张克军
夏晓萌
蔡嘉兴
孙杰
杨玉秋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165-1170,共6页
文摘
为研究高电压体系锂离子电池浮充性能的影响因素,对浮充失效电池的产气成分、正负极材料的结构变化、金属溶出情况、隔膜形貌及Gurley值变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池在长时间高温浮充过程中,正极材料发生相变,金属元素溶出,同时释放O2造成电解液的氧化分解;高温高电压状态下负极SEI膜也会破坏,并发生不断的重整及修复反应,这些反应产物沉积到负极表面及隔膜孔隙内,导致靠近负极侧的隔膜孔隙堵塞甚至贯穿,即引起正负极微短路,释放出大量气体。通过提高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优化电解液形成稳定的CEI和SEI,改善增加隔膜的穿刺强度都能明显改善电池的高温浮充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
高温
浮充性能
鼓胀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high voltage
high temperature
float charge
swelling
分类号
O646.2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压一致性对锂离子电池串联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
6
17
作者
莫治波
茅宁
梅金辉
张琦
高耸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6-827,934,共3页
文摘
测试功率型18650单体电池在不同充电电压下的循环寿命和不同放电电流的过放电循环寿命。定量造成电池包中的电池SOC差异,模拟了在串联使用中单节电池自放电导致电池组电压不一致,从而在循环过程中单体电池发生过放电,导致电池组循环寿命的衰减。用三电极体系测量了真实电池在充放电时的正负极电位关系,分析了提高电池耐过放性能的方法。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一致性
过充
过放
串联
三电极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balance
over-charge
over-discharge
series
three electrod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隔膜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18
作者
高洪森
龚金保
韩恩山
高俊奎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文摘
用4种隔膜制作了18650型锂离子电池,并测试了电池的安全性能(150℃热箱、冲击和过充实验)和电性能(倍率和循环性能)。隔膜的孔隙率大、熔融温度高,电池的150℃热箱安全性能坚持时间就短,而2C、12 V过充安全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更好。孔隙率值合适(约45%)和孔径均匀的隔膜,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隔膜
18650型锂离子电池
安全性能
电性能
Keywords
separator
18650 type Li-ion battery
safety performanc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
41
19
作者
黎火林
苏金然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246,共5页
文摘
研究了商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标称容量2 200 mAh,额定电压3.0~4.2V)在循环寿命试验中的容量衰减情况。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与循环寿命成非线性关系。并利用试验数据,采用拟合、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可用于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的经验模型:Cr(nc,T,I)=A(T,I)ncB(T,I)。通过曲线、平面拟合,得到参数A(T,I)、B(T,I)的表达形式:A(T,I)=aea/T+bIb+c,B(T,I)=leλ/T+mIη+f。同时,对锂离子电池失效激活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循环寿命
预计模型
拟合回归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cycle-life
prediction model
fitting and regression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碳掺杂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20
作者
刘萍
张俊英
张娜
王永武
李加林
机构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2123,共2页
文摘
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负极中掺杂一定比例的软碳能够有效地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对比了不同软碳含量对电池低温充电以及其他性能的影响。随着软碳含量的增加,电池在低温下恒流充电的比例升高,对电池容量及开路电压(OCV)的影响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在负极中掺杂20%的软碳,能够满足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20℃时其恒流充电比例为56.04%,总充电容量达到25℃时充电容量的81.74%。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软碳
低温充电
循环性能
开路电压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ies
soft carbon
charging at temperature subzero
cycle life
OCV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新力神 协同力神 全球力神——访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强
李静
张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46型圆柱电池快充循环衰减机制
徐佳伟
汪嵩
洪树
刘英博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软包锂离子电池产气临界值的研究
王燕燕
张威
贾凯丽
李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硅氧负极材料包覆工艺对电池性能的研究
王琳
孟庆聪
洪树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失效的反应机理研究
李贺
于申军
陈志奎
梁广川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锂离子电池用非晶硅薄膜负极材料的研究
伏萍萍
宋英杰
张宏芳
杨化滨
周作祥
吴孟涛
黄来和
许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内阻差异对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能的影响
于申军
周永超
李贺
陈志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容量衰减研究
刘文刚
周波
王晓丹
高俊奎
刘兴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电动工具用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和性能研究
孟蕊
邱瑞珍
高俊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李贺
孔令丽
张莹莹
于申军
梁广川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锂离子电池浮充测试的鼓胀原因分析及改善
李慧芳
高俊奎
李飞
黄家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产热研究
李慧芳
黄家剑
李飞
高俊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隔膜热处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李贺
陈志奎
侯小贺
于申军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锂离子蓄电池层状锰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姚素薇
张绍丽
徐宁
邱瑞珍
张卫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比功率锂离子电池设计与性能研究
阳晓霞
冯辉
金晶龙
姜秀华
王希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高温浮充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与改善
孔令丽
张克军
夏晓萌
蔡嘉兴
孙杰
杨玉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电压一致性对锂离子电池串联使用的影响
莫治波
茅宁
梅金辉
张琦
高耸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隔膜对18650型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高洪森
龚金保
韩恩山
高俊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模型的研究
黎火林
苏金然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软碳掺杂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刘萍
张俊英
张娜
王永武
李加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